
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边境口岸地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案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培育壮大陆路边境口岸城镇。为进一步促进边境口岸城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先后考察了凭祥市、大新县、靖西市等地的口岸和边境城镇建设以及百色市田阳县、平果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并就特色城镇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易地扶贫搬迁等问题与当地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
一、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广西依托区位优势,以强产业、扩就业为核心,通过发展具有口岸经济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大力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育休闲旅游经济,有力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带动了边境口岸发展。
(一)抓住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机遇,为边境口岸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加工贸易对增加就业、促进边境地区城镇化意义重大。广西从2014年起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争取用3 年时间实现全区加工贸易额突破100 亿美元、实现工业产值1000 亿元;争取用5 年时间实现全区加工贸易占外贸进出口比重达到30%。通过建立健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布局、注入低碳绿色节能新理念等举措,原定的3年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提前实现。一是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广西加工贸易年均增长率达40%以上,高于同期全区外贸年均增长率20个百分点左右。2015年,广西加工贸易进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二是电子信息工业产值在短短5年时间内由100多亿元发展到突破2000亿元,并形成了南宁、北海、桂林3个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区。三是大量农民工实现本地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加工贸易产业带动广西就业人口超过50万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左右,间接带动了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家政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四是全区海、陆、空物流综合水平大幅提高。广西凭借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陆运体系,吸引包括泰国等东盟国家的零配件通过陆运进入广西,加工成品则经广西返销东盟国家或通过欧亚铁路、渝新欧铁路运抵欧洲市场,广西的物流枢纽作用大大增强。

图3-2 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成果
(二)完善边境贸易基础设施,支持边境口岸城镇商贸发展。广西有3个地级市、8个边境县市与越南4省17个县交界。中越边境上分布口岸12个,其中国家一类口岸7 个,国家二类口岸5 个;边民互市贸易点26 个。2015 年以来,广西安排“兴边富民”口岸建设资金7400万元,用于口岸、边民互市点及边境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在边境口岸,广西还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互助合作社,参与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口岸城镇的发展,为稳边戍边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图3-3 中越边境部分口岸分布示意图
(三)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近城镇化。广西是一个人口净外流省份,近年来,外出农民工经过在区内外城市的多年发展,积累了资本、学到了技能、搞懂了市场,也有返乡创业的意愿。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广西在全区54个贫困县中择优创建14 个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给予每个创业园500 万元的补助资金和10~20公顷的用地指标,并整合财政资金1.5亿元专项用于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为农民工提供最高额度10万元贷款。靖西市以发展面向越南和东盟市场的出口商品加工产业为核心,积极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目前一期已有8家电子、五金类企业入驻;二期已有9家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药材加工项目入园。平果县在县城轻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农民工创业园,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16 栋,在建11 栋,已引进29 家企业入驻。田阳县共有外出农民工7.16 万人,近几年有2652人返乡创业就业,其中创业规模在10万~50万元的有192人,50万~200万元的有3人,200万元以上的有2人。
(四)依托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特色镇。大新县堪圩乡一位投资商依托当地自然景观,打造以静谧休闲和美景观光为主题的明仕田园农庄,不仅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国际国内游客,还通过培训农户开设农家乐,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大新县硕龙镇引进专业旅游开发公司,依托德天跨国瀑布资源和口岸、边贸资源,打造中越风情小镇。田阳县田州古城引入专业开发运营商,建设具有壮族文化风情的开放式休闲古镇,市场反应火爆,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酒吧、客栈时常紧俏。休闲旅游带动消费,拉动就业,发展前景广阔。
(五)推进异地扶贫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田阳县依托城东农民工创业园区和古鼎香物流中心,修建老乡家园易地扶贫安置区,打造“产城一体化”扶贫移民模式,已安置8000户3.2万人。大新县依托边贸口岸,规划建设硕龙镇扶贫移民小区,计划安置4000人,给予贫困户每人每天20~50元不等的边民证贸易指标,实现群众“回迁边境+边贸扶贫”。
二、主要困难
(一)边境口岸基础设施较落后。广西口岸开放建设起步晚、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完善。一些边境口岸和边贸互市点的道路、口岸联检楼、验货场等设施简陋,相关生活区配套不足,这与出入口岸的人流、物流、货流的急剧增长形成强烈反差。譬如大新县岩应口岸设施非常落后,出入通道狭窄,没有能力兼容旅客与货物同时进出境。
(二)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短缺。广西属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集老、少、边、穷为一体,每年可用财力极为有限,大批边境口岸、贸易物流中心、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一些项目因缺乏资金而迟迟不能落地。
(三)城镇布局亟须科学规划。部分边境口岸城镇发展较快,但在城镇空间布局方面却缺乏科学合理的长期规划,容易出现来什么就建什么甚至私搭乱建的问题,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图3-4 边境口岸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政策建议
三、政策建议
(一)设立中越跨境贸易合作加工区,形成一批边境口岸特色城镇。选择一批区位优势强、发展基础好、合作前景广阔的中越边境口岸和城镇,设立中越跨境合作贸易加工区,利用越南TPP成员地位,享受更好的出口优惠待遇。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开放合作、农民工返乡创业、异地扶贫搬迁等重要内容有机结合,形成适合边境口岸城镇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二)对于发展势头好、成长潜力大的边境口岸城镇和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利用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边境口岸、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边境城镇打通断头路和骨干通道,努力构建形成出海出边的交通干道,推进形成东盟贸易物流大通道和网络。
(三)从促进国内区域合作和国际开放的角度,制定更有利于边境城镇发展的配套政策。一是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共建税收共享、互利共赢的加工贸易产业园区。二是制定有利于边境地区人员往来的政策,降低边境地区产业发展用工成本。譬如,为东盟等国家的劳动力进入中国提供方便快捷的签证服务。三是降低边境地区企业的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金)缴费比例,降低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用工成本。四是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金融支持。允许加工贸易企业以自有设备抵押融资,适当提高土地抵押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