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天津滨海新区

img

图2-3 天津滨海新区实景

(一)2018年工作成效

1.经济社会发展

2018年,天津滨海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其中出口增长12%。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26.9%,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9%,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1%;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8.2%,提高12.8个百分点。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2.创新机制体制

功能区改革全面深化。精简内设机构,推行中层以上干部竞聘上岗,初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评价激励工作办法,实行薪酬与业绩挂钩。东疆保税港区积极推进仓单质押融资、中转集拼等创新模式,船舶管理、航运金融等新兴业态加速聚集。

3.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591个,协议投资额1155.6亿元,中铝采购平台、中航资本等一批央企项目落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941家,注册资金104.3亿元,中关村智造大街、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开工建设。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天津港至阿拉山口、满洲里、二连浩特3条国际班列保持常态化运营,输送货物7.4万标准箱,增长21.7%。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印度尼西亚聚龙产业合作区入驻企业分别为76家和16家。

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果。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与新区政府合署办公。《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90项任务落地实施,15项经验和3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128项任务加快推进,完成84项年度任务,提前完成13项下一年度任务。推出80余项贸易便利化措施,95%以上海运货物实现2天入关。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租赁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占全国的25%。

4.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坚决落实主体责任,由区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督促落实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严格控制新增项目。硬化预算约束,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源头管控,对地方不具备偿还能力、没有明确资金来源和制定融资平衡方案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和开工建设。严格规范融资资金使用。政府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在厘清政府和企业责任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市场化方式融资保障合理资金需求,不得改变融资资金用途。

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74,同比改善9.9%。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任务全部完成整改,市环保督察交办事项办结率98%。72家排放大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10%以上。完成152家重点行业VOCs企业治理,9家32台燃气供热锅炉低氮改造工作。纳入生态环境部名单中的1788家“散乱污”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改任务。开展重点水污染源治理,推动落实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查涉水企业689家。近岸海域达到或优于二类海水水质断面比例66.7%,优于考核目标,整治入海排污口8个,封堵不合理排放口10个。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投入8440万元,在青海、甘肃实施援建项目67个,选派97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赴受援地区挂职,青海河南县、甘肃合作市成功脱贫摘帽。安排资金2.64亿元,对44个困难村实施精准帮扶,奶牛托管、肉羊育肥、蕈菌种植等帮扶项目相继落地,22个困难村完成“六化六有”建设任务。

5.高水平对外开放

截至2018年底,《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90项任务和两批175项自主创新措施基本完成。《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128项任务已完成97项,占总任务量的76%。自设立至2018年底,区内累计新增登记市场主体5.29万户注册资本(金)1.82万亿元人民币。

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3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核准改备案,1天办结,累计备案境外企业机构207家。设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与国家版对接应用,具备130多项服务功能,申报效率提高25%。

加快金融开放创新。累计发布8批62个金融创新案例,跨境本外币资金池、外汇资本金和外债意愿结汇、取消A类企业货物贸易收入待核查管理等创新成效明显。

6.集约节约发展

编制完成《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29876.00公顷,比2014年减少4518.05公顷。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5505.0公顷以内,比2014年减少8072.91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高于102.90平方米。

(二)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1.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以项目集聚带动要素集聚

新引进内外资项目1064个,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内资到位额823.5亿元,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0亿元。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丰田新一线、杰士电池等20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预计新增产值超过1000亿元。“两化”搬迁、中沙新材料园、周大福金融中心等763个项目加快推进;曙光通用芯片、三星陶瓷电容、大众动力电机等398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868.8亿元。PPG涂料全球研发中心、三峡海上风电、新松机器人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举办中国绿公司年会、融洽会等重大展会,全景展示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崭新的城市面貌、良好的营商环境,3000余名中外知名企业家会聚新区,新一轮投资热潮强势升温。

2.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战略抓手,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

天河超算、曙光信息、南大通用入选国家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集成电路圆片、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倍以上,科大讯飞、深之蓝等一批智能科技企业茁壮成长,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产业链初步成型。空客累计交付A320飞机404架、A330飞机14架,彩虹无人机实现量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助力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链日趋完整。以力神电池、巴莫科技、中能锂业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风电机组产量增长2倍以上,新能源产业步入快车道。开发区、高新区入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50强,新药研发、合成生物、干细胞技术优势显现,康希诺疫苗投入量产,生物医药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汽车整车产能达到130万辆,发动机、变速器等配套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汽车全产业链已经打通。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粮油轻工等主导产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

img

图2-4 华泰汽车生产线

(三)2019年工作展望

1.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打造高水平承接载体。加快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产业承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加快实施智能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建设中欧合作交流中心。航空物流区聚焦航空运输、邮件快递、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快形成航空物流生态系统。南港工业区瞄准建设世界级现代化工产业基地目标,推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项目加速聚集,增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2.努力构筑现代产业集聚新优势

精心打造自主可控信息、大数据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做强无人机、语音识别等领域领军企业,培育智能装备、工业控制软件等细分领域龙头,提升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航空装备产业,促进飞机大部件配套本土化,扩大中航民用直升机研发生产。加快推动力神百亿瓦时动力电池、巴莫科技正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实施化学药转型、中药现代化、生物制药产业化、健康产业精深化等系列工程,突破合成生物、单克隆抗体药物、互联网医疗、高端养老等领域,培育行业领军企业。

3.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积极推进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功能区人事、薪酬制度,招商机制改革,建立招商特殊贡献奖励制度,面向市场公开选聘招商人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制三化”政策落地,推动政务一网通平台与各部门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全面推行“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全面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推进无障碍、无纸化、无人化和无差别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