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要求我国由外向型经济体系转向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我国过去外向型经济体制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我国实施的是外向型经济体系。其基本内容是,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我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环境等“低端”要素为基础参与国际合作,一方面从国外引进短缺的资本、技术、管理等外来“中高端”要素,另一方面积极扩展出口市场,从而培育和发挥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环节的国际竞争优势。实践证明,这种外向型经济体系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但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形成了一批现代产业,而且提升了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使我国成为上一轮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总体而言,过去的外向型经济体系是一种局部非全面、不均衡的开放体系,主要特征是:
第一,开放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高度互补,我国既从发达国家引入先进要素,出口也主要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相反,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阶段、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相似,双方竞争性关系较强,发展中国家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
第二,开放区域以沿海地区为主。沿海区位优势突出、对外交往便利、运输成本低,在承接国际低成本产业转移时优势明显,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发展迅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相反,沿边和内陆地区则受区位、交通等制约,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第三,开放内容不平衡。一是对外贸易不平衡,突出表现为货物出口大于进口,货物贸易大于服务贸易;二是资本流动不平衡,“引进来”尤其是利用外资的规模和作用远大于“走出去”;三是产业开放不平衡,制造业开放程度远大于服务业;四是要素开放不平衡,货物、资本等“低端”要素开放程度大于服务、人才、制度等“高端”要素开放。
第四,开放层级较低。我国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被支配和从属的地位,是国际经贸规则和秩序的被动接受者,在全球价值链中基本位于最低端,是对外开放大国但不是对外开放强国。
(二)我国发展阶段变化要求我国实施全方位开放体系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尤其是要素禀赋发生了重大阶段性变化。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传统要素禀赋优势弱化;另一方面,人力资本、资本供给、基础设施、制造能力、科技创新等新要素禀赋优势不断形成,这种变化使我国出现了位于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间的一些新特征。
要素禀赋变化深刻改变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基础条件,有助于推动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由全球产业链低端位置进入中高端位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意味着开始在境外一定范围内主导配置资源,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区域性产业分工体系,由“代工”角色向“发包”角色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将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我国需要重塑对外开放战略,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体系。
未来,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体系基本特征是:
第一,开放对象将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一方面,要继续引入发达国家更高端的要素资源,提升接受国际分工层次,同时稳定对发达国家出口、提升出口结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增强,要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走出去”,特别注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已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要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方式,以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更全面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第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内陆扩展。与我国陆路接壤的均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临近的东南亚、东北亚、南亚等经济区域也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它们是我国拓展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大部分与我国合作潜力大的发展中国家位于我国南部、西部和北部方向及其延伸地区,且它们很多深处内陆腹地,陆路运输可成为我国与这些国家加强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就需要我国由过去以向东开放为主转为大力发展向西开放。向西开放将构建以我国为始发地、连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若干陆路跨境运输通道,这将使我国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变为对外开放的新枢纽和重要节点,内陆地区也由原来向东开放的单向拉动转为向东、向西双向拉动。同时,内陆地区劳动力、人力、资源、环境、市场等优势的相对提升,具备吸引境内外短缺要素的条件,不但一些以内销为主的产业将加速向内陆转移,而且随着跨境交通发展,也具备发展出口产业的条件。综合看来,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将逐步提升。
第三,开放内容将趋于平衡。一是贸易趋于平衡,进出口将更多依据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实现“中性”发展,服务贸易增长加快,国际贸易在增进我国福利方面的作用上升,在支持产业发展的目标逐步下降;二是资本流动趋于平衡,在提高“引进来”尤其是利用国外先进要素基础上,“走出去”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不但规模将超过“引进来”,而且“走出去”形式将更为多样,产业境外投资、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传统的境外工程承包也将更多转向境外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三是产业开放平衡,重点扩大服务业开放,通过开放提升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升级;四是要素开放平衡,人才、技术、制度等“高端”要素的开放和引进程度将更高,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四,开放层级提高。向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资金、技术、服务、标准、规则、人才、制度等,由简单的货物出口扩展到复杂的多元出口,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支配力控制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经济体系的话语权和作用大幅增强,并有能力主导国际经济新规则新秩序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