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母大百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飞龙”号(日本)

按照第二次舰船补充方案(“丸二计划”)中航母建造计划,日本还将建造一艘与“苍龙”号同型的航母,但是由于日本海军先后发生了“友鹤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日本海军终于意识到了舰船复原性及结构强度不足的巨大风险,于是彻底放弃了较为先进但受当时技术限制导致舰体强度不足的焊接法,全面改回建造速度缓慢、重量增加,但在当时比较可靠的铆接法。

978-7-111-64152-0-Chapter20-1.jpg

“飞龙”号(1942年)

在这一背景下,即将开工建造的“飞龙”号也进行了修正改进。相比于“苍龙”号,该舰通过增加艏、艉部干舷高度来保证更佳的耐波性能,同时“苍龙”号操作复杂的并列双平衡舵也被还原为半平衡式单舵,尽管在服役后的表现仍旧差强人意。舰体结构因为重新使用铆接法而有所加强,肋骨间距也重新做出调整,艏艉两部分均为600毫米,而舯部区域则为900毫米或1200毫米。由于该舰改进了装甲防护,致使排水量增加约2000吨,航速也有所下降。为求获得更好的舰体强度和防护水平,该舰的舰体外板和甲板钢板的厚度均大幅增加,固定于水线下的钢板重量也让“飞龙”号的重心更低。

978-7-111-64152-0-Chapter20-2.jpg

正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进行最终舾装的“飞龙”号,照片摄于1939年5月

本舰的飞行甲板长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宽度却比“苍龙”号略有增加,同时通过“加贺”号的改装工作,日本海军航空部发现舰桥位于舷侧中央的位置较利于飞机的准备与指挥,加之右舷中央部位装有两座向下弯曲的烟囱和穿越舰体的排烟通路,为确保舰体整体平衡,因此“飞龙”号的舰桥被移至左舷舯部。由于舰桥设有5层,使得该舰在服役后拥有了更为出色的视野,故此自然就成了第二航空战队的旗舰。然而,这座外形比“苍龙”号舰桥略大的甲板建筑却成了设计中的最大败笔,因而日本至此之后再也没有考虑左舷舰桥的布局设计。

1936年7月,“飞龙”号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动工建造,三年后正式服役,并和“苍龙”号一同编入第二航空战队,航母的标准搭载量为57架常备机和16架备用机。1940年支援日军进驻法属中南半岛,归国后开始为偷袭珍珠港进行特训。由于“飞龙”号的续航能力并不出色,该舰和“苍龙”号、“赤城”号都曾被排除在偷袭珍珠港的作战序列之外,后来在二航战司令山口多闻的建议下,这三艘航母在舰上搭载了额外的燃料才得以参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后,“飞龙”号与“苍龙”号一路南下,对英国在南亚地区的殖民区域发起扫荡。面对着“双龙”在印度洋上咄咄逼人的凶悍攻势,英国皇家海军难以招架,最终迫使英国海军上将萨默维尔(James Somerville)带着他的远东舰队残部从英属锡兰一路西撤至肯尼亚的蒙巴萨。

中途岛海战中,在“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相继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之后,形单影只的“飞龙”号就成为日军舰队中仅存的一艘航母,也因此成为美军战机集中打击的大型目标。尽管“飞龙”号的舰载机部队在行动中重创了“约克城”号航母,但经过一番恶战之后也仅剩17架战机可用。利用该舰喘息之机,从“企业”号航母上起飞的大批美军俯冲轰炸机开始向“飞龙”号发起新一轮空袭,躲避了26枚鱼雷与70枚炸弹后的“飞龙”号回天乏术,在被4枚炸弹击中后彻底丧失了战斗力。尽管动力系统基本完好,但由于火势难以控制,难以被拖航撤回的“飞龙”号最终只能被本方驱逐舰击沉,舰长加来止男和山口多闻随舰一同沉没。

978-7-111-64152-0-Chapter20-3.jpg

刚完工时的“飞龙”号,照片摄于1939年7月

978-7-111-64152-0-Chapter20-4.jpg

正在躲避美军轰炸机攻击的“飞龙”号,照片摄于1942年6月4日

978-7-111-64152-0-Chapter20-5.jpg

正在进行航速测试的“飞龙”号,照片摄于1939年

978-7-111-64152-0-Chapter20-6.jpg

这是日军一架“九六式”鱼雷机近距离拍摄的“飞龙”号,照片摄于1942年6月5日。前部甲板附近此时已被基本炸毁,升降机也在爆炸的冲击下掀倒在舰岛前端

978-7-111-64152-0-Chapter20-7.jpg

在美军舰载机的多次空袭下,“飞龙”号身中多枚炸弹而爆炸起火,舰桥此时也已损毁,照片摄于1942年6月5日

978-7-111-64152-0-Chapter2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