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质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信息与信息源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是什么?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信息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信息”已成为一个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以致人们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中国科学院编纂的《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一书中,第88个问题就是“信息是什么”。

信息源是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在当今这个信息密集的世界,信息的复杂程度高、载体形式多以及数量大,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利用变得越来越具有技术含量。信息源是信息的生产地,它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还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还包括现代电子图书报刊等。信息是信息源的知识内在体现,我们通过对信息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信息源的基本内涵,加深对信息源的理解。

1.1.1 信息

1.信息的含义

“信息”一词,古已有之。《三国志》中,“诸葛恪围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刘整出围传消息。王子俭期曰:‘正数欲来,信息甚大。’”;唐朝诗人崔备《清溪路中寄诸公》中,“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沉”;杜牧的《寄远》一诗中,“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五代时期南唐诗人李中在他的《暮春怀故人》诗中也留下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里“信息”的含义为音信、消息。

“信息”一词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哈特莱(R.V.Hartley)于1928年写的《信息传输》一文中。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是代码、符号、序列所承载的内容”的说法,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为信息论的创立提供了思路。

1948年和1949年,美国著名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E Shannon)先后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和《噪声下的通信》两篇论文,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和信息熵的计算方法,认为“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一定义被称为经典香农信息定义,香农也因此被称为“信息论之父”。

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出版了专著《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创立了控制论。他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他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这就是经典的维纳信息定义。它深刻揭示了信息的重要地位——信息与物质、能量为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

1981年,美国哲学家德雷斯科(Fred Dretske)在《知识与信息流》一书中写到:“信息是能够产生知识的商品,信息或信号所携带的正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1984年,我国哲学家黎鸣在其发表的《论信息》一文中,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它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任何其他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2002年,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第3版)一书中,把信息定义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某事物的本体论层次信息, 就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自我显示。”

我国《辞海》(2009年版)将信息解释为:1.音信;消息;2.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通常须通过处理和分析来提取。信息的量值与其随机性有关,如在接收端无法预估消息或信号中所蕴含的内容或意义,即预估的可能性越小,信息量就越大。

2.信息的特征与性质

(1)信息的特征

信息论专家钟义信从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指出了信息的一些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

① 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来源于精神世界,但是又不限于精神领域。

② 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但是又与能量有着本质的区别:能量提供的是动力,信息提供的是知识和智慧。

③ 信息可以被提炼成为知识,具有知识的秉性,但信息本身不等于就是知识。

④ 信息是具体的,可以被传输、存储、提取、加工、变换、检索和利用等。

⑤ 信息是一种共享的资源,可以被复制,可以被共享。

(2)信息的基本性质

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信息存在不同的定义,但是信息的一些基本性质还是得到了共识。

① 普遍性:信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领域中普遍存在。事事有信息,时时有信息,处处有信息。

② 客观性:信息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③ 相对性: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观察者所能获得的信息内容及数量可能不同。

④ 传递性:任何信息只有从信息源出发,经过信息载体传递才能被信宿接收并进行处理和运用。

⑤ 动态性:信息具有动态性质, 一切动态信息都会随时间而变化。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信息也必然随之运动发展,其内容、形式、容量都会随时间而改变。

⑥ 时效性:由于信息的动态性,则一个固定信息的使用价值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信息的价值与其所处的时间成反比,信息一经生成,其反映的内容越新,它的价值越大;反之,时间延长,价值随之减小,甚至消失。

⑦ 共享性:信息可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共同享用,而且还能够无限地复制、传递。

⑧ 变换性:信息是可变换的, 它可以由不同的载体用不同的方法来载荷。

⑨ 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之上,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⑩ 转化性:从潜在的意义上讲,信息是可以转化的。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及其他。

价值性:信息可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有价值性的影响。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领域的需求,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了解信息的这些特征与性质,一方面有助于对信息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树立信息需求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掘信息的价值,使人们更有效地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

3.信息的分类

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

(1)按照信息的性质,信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语法信息:考虑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因素的信息。它是信息的最基本、最抽象的一种形式,是认识主体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形式化关系,它只表述客观事物运动状态而不考虑其意义的符号排列和组合。

语义信息:考虑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内容因素的信息。

语用信息:指与效用相联系的认识论信息。

(2)按照信息的地位,可以分为客观信息、主观信息。

(3)按照信息的作用,可以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

(4)按照信息的应用部门,可以分为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5)按照携带信息的信号的性质,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和半连续信息等。

(6)按照信息的价值,可以分为有用信息、无害信息和有害信息。

(7)按照信息的生成领域,可以分为宇宙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等。

(8)按照信息的反映形式,可以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

(9)按照信息的载体,可以分为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

(10)按照信息的获取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1.1.2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1.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认识和掌握。

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加工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信息的集合,它是对信息进行提炼、深化、抽象化、系统化的结果,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人类不仅要通过信息感知、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且要将所获得的部分信息升华为知识。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加工的规律性产物。

(1)知识的特性

知识主要有以下六个特性。

① 信息性。知识来源于信息,信息是产生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们理解和认识并经大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了的信息,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是思维。

② 意识性。知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存在,是由人脑产生、认识和利用的。

③ 实践性。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科学知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④ 规律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规律性。

⑤ 渗透性。随着知识门类增多,各种知识可以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许多新的知识门类,形成科学知识的网状结构体系。

⑥ 继承性。每一次新知识的产生,都是原有知识的深化与发展。知识被记录或被物化为劳动产品后,可以世代相传和利用。

(2)知识的不同类型

随着对知识内涵的认识加深,从不同的角度,知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① 按存在方式划分,可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② 按知识的属性划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指用书面文字、图标和各学科公式等表示的知识。

隐性知识:指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不能明确地观察到。工作诀窍、经验、思想、观点、价值体系等都属于这一类。

③ 按门类结构划分,可分为基础知识、技术知识和应用知识。

④ 按知识的运动状态划分,可分为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

实体知识: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将知识看成一个个物质“实体”,在管理“实体知识”的过程中,重点在于识别、收集、组织、分析知识。

过程知识: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将知识看成一个过程,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知识的共享、创新、适应、学习、运用和沟通这一动态过程。

⑤ 根据总部设在巴黎的著名国际经济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

事实知识: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近似地称为信息。

原理知识:指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

技能知识: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被称为技术情报和商业秘密,其典型是企业开发和保存于其内部的技术诀窍或专有技术。

人力知识:指到何处去寻求知识的知识,侧重于创造思想、方法、手段、过程等的了解。

2.情报

关于情报的定义,也有多种说法,但其基本内容应包含:情报是针对特定传递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内有特定价值的信息或知识。

情报来源于知识或信息,是“活化”或“被激活”的知识或信息,是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相对的准确性、可靠性的知识或信息。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经过及时传递,并能为特定用户所接受和利用。

(1)情报的基础属性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是: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

① 情报的知识性:指情报的本质是知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介手段随时都在接收、传递和利用大量的感性和理性知识,这些知识中就包含着人们所需要的情报。反过来说,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报。

② 情报的传递性:指知识要变成情报,还必须经过传递。

无论多么重要的知识,如果不进行传递交流,人们就无法知道其是否存在,就不能成为情报。情报必须通过一定的传递手段传递给接收者,才能被利用,发挥其价值。因此,知识必须经过传递才能成为情报。

③ 情报的效用性:指运动着的知识不一定都是情报,只有那些能满足特定需要的运动的知识才可称之为情报。

例如,每天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传递的信息,是典型的运动的知识。但对其受众来说,这些内容只是消息,其中一部分人利用其内容解决了实际问题,这部分被发挥了效用的运动的知识才是情报。

(2)情报的特征

情报具有如下特征。

① 动态性。情报的生产和传递环境是多变的,要想在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及时获取动态的情报。

② 按特定方式传递。情报是由情报机构或人员收集、加工、制作开发的活的知识和信息,按情报的运行规律向特定的用户传递的。

③ 为特定的目的服务。情报具有适应特定需要的个性特征,其用户所需的情报是有特定要求和指向的。

④ 机密性。情报具有“秘密”的个性特征,它的内容只在特定的范围内传播,不宜公开。

3.文献

人们常说“文献信息”,这表明文献与信息是密不可分的。文献必须含有信息,信息也必须依附于一定的文献载体上;文献是信息的静态物质形式,信息则是文献的动态抽象形式。人们利用文献,实质上就是利用文献中的信息。图书馆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的枢纽,是最常见的信息服务机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发的《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中对“文献”做了如下定义: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于载体而存储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的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1)文献的基本要素

① 文献信息:文献的内容。

② 符号系统:信息的携带者等。

③ 文献载体:符号赖以依附的物质。

④ 记录方式:将文献的符号进入载体的方法和过程。

文献的特征分为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大部分。

① 文献的外部特征包括:文献名称、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期、载体形态、标准书号与刊号等。

② 文献的内部特征包括:分类号、主题词等。

(2)文献的类型

① 按载体形态划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和电子型文献。

印刷型文献:以纸张为存储介质,以手写、印刷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主要优点是易于携带和阅读,缺点为体积大、不易整理和保存。

缩微型文献:以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以缩微摄影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优点是体积小易保存、存储密度高,缺点是需借助专门的设备才可阅读。

声像型文献:一种非文字的文献,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借助专用机械装置直接记录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而产生的文献。其优点是直观形象,缺点是需借助专用设备。

电子型文献:是通过编码技术将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并将信息记录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存取、处理和阅读的信息资源。优点是体积小,存储量大,存取速度快,可共享,但需要有相应的硬件设备。

② 按文献加工层次划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和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以著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包括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一次文献是人们学习参考的最基本的文献类型,是文献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是产生二、三次文献的基础。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系统有序的信息资源。如文摘、索引、目录、题录等。二次文献具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是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帮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文献信息,是重要的指示性信息源。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指在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和评述而编写出来的再生文献,如综述、述评、手册、年鉴、书目之书目等。

零次文献:指未经刊载、未经公开交流或未经正式出版发行的最原始的文献,包括个人通信、手稿、私人笔记、会议记录等。

③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为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标准文献、档案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等。

图书: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按照一定的体例记录于一定载体上,用于保存和传播知识的出版物。每一种图书一般都有一组特定的标识即国际标准书号(ISBN)。

期刊:有固定名称、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其特点为出版周期相对较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内容丰富新颖,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动向,是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的文献形式。期刊的特征是有刊名、卷号、期号、出版年度和国际标准刊号(ISSN)等。

报纸:一种连续出版物,是以刊登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报道及时,受众面广。

会议文献:指在各种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材料、讨论记录、会议纪要等文献。

会议文献学术性强、内容新颖,往往能代表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水平,从中可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专利文献:各国专利局以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专利文献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局分开出版的各种检索工具书以及有相关的其他类别的文件,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学位论文:指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毕业生为取得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的学术论文,体现了毕业生的综合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一般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内容系统详尽,是启迪思路、开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资料。学位论文一般保存在授予学位的单位,近年许多学术数据库亦开始重视各类学位论文的收集。

科技报告:政府、科研、企业等部门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取得成果的总结,或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记录。科技报告是既像图书又像期刊的一次文献。其出版特点是各篇单独成册,统一编号,内容专深具体,往往是最新成果。科技报告能反映一个国家、某一学科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部门的最新科研水平,是一种重要而又不易获取的信息资源。

标准文献:技术标准、技术规格和技术规则等文献的总称,是促进社会产品质量的三次文献;是一种经权威机构批准的规章性文献,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标准文献按使用范围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档案文献:是国家机构、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和生产建设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一般具有保密和内部使用的特点。

政府出版物: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编辑出版或授权指定出版商出版的文献,如:政府公报、会议文件、法规、法令、政策等。主要包括行政性文献和科技文献两种。政府出版物具有正式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对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法有独特的参考作用。

产品资料:指国内外厂商为推销产品而编辑发行的各种商业性宣传品,如公司介绍、产品目录、样本、说明书等。产品资料是提供产品技术规格的一次文献。它是一种宝贵的科技信息源、商贸信息源和竞争情报源。

4.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信息经人脑加工形成知识。如果没有信息也就根本无从谈起知识。知识是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升华,是一种浓缩的系统化的信息。信息是知识的基础,知识是信息的核心。

知识被记录在载体上,形成文献。文献从内涵上讲是一种客体化、固态化的信息,它把人脑中的信息、经验等主观知识,通过符号系统物化于一定的载体上。知识包括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两部分,文献记录的知识仅仅是显性知识,即客观知识。因此,文献只是知识的一部分。

文献是信息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信息多种存在形式中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全部的信息资源。信息与文献相比,其外延要宽广得多,信息可涵盖文献。而知识只有记录在物质载体上,才能构成文献。知识是文献和信息成为资源的关键所在,即知识是二者的实质内容。

情报是具有特定传递对象的特定知识或有价值的信息。信息包含了情报,情报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文献是情报的一种载体。

总的来说,信息是基础、是起源,它包含了知识和情报,是它们共同的本质联系的纽带。文献则是信息、知识、情报的存储载体和重要的传播工具,是重要的知识源、情报信息源。文献不仅是情报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也是吸收利用情报的主要手段。

1.1.3 信息源概述

“信息源”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信息的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文献术语》一书将其定义为: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为“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存储、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源。

1.信息源的属性

信息源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1)客观性

主要表现为信息源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2)共享性

大部分的信息源都是公开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于同一个信息源,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利用。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从中获取的信息会不尽相同。

(3)可传递性

信息源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只有通过传播到达接收者并得到利用,才能发挥其作用。

(4)可激活性

人脑对信息源的信息内涵进行感知、思维、分析、综合等的过程,就是激活信息源中的信息,使其总是处于不断传播与使用的循环中。在循环过程中,信息可以不断得到调整、补充、改编与重组,使其所含内容的针对性更强。

(5)复杂性

由于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性,所以信息源的类型、载体的形态都具有复杂性,它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增长。

2.信息源的分类

(1)按照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划分

潜在信息源:储存于大脑中。

现实信息源:经个人表述后可为他人反复利用。

(2)按照对信息源的加工层次划分

① 一次信息源:所有物质均为一次信息源,也称本体论信息源。直接来自作者原创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信息。

② 二次信息源:也称感知信息源,是从一次信息源中加工处理提取的信息,主要储存于人的大脑中,传播、咨询、决策等领域。

③ 三次信息源:又称再生信息源,以文献信息源(包括印刷型和电子型文献信息源)最为常用,如工具书(百科全书、手册、年鉴、书目之书目)等。

④ 四次信息源:也称集约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的集约化和系统化,如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博物馆等。

(3)按信息依附的载体划分

① 文献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是指用一定的记录手段将系统化的信息内容储存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和光盘等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一类信息源。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献信息源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划分标准与具体内容与前所述文献的分类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详述。

② 非文献信息源。非文献信息源是与文献信息源相对应的社会信息源,是指信息以非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源,主要提供口头信息、实物信息等,具有直接、简便、新颖和生动形象的特点,见表1-1。

表1-1 非文献信息源

非文献信息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调查等方法,可以转换为文献信息。信息记录下来就成为文献,便于管理,可以长期保存,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