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总体状况之研究

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比较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成果当属童世骏主持的首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3JZD0026,2003年12月立项,2006年12月结项),其终端成果是专著《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24)该书共分八章: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当代中国精神生活调查研究的数据与分析、当代中国人的个体精神生活状况、当代中国人的公共文化生活、当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精神追求、文学艺术作品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人文学术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西方学术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精神生活,另有结论“提升和满足世俗化和大众消费时代的精神需求”。该研究成果以实证性的社会调查为基础,但又没有局限于经验研究,而是在经验与理性、实证与理论、历史与当下等多重视域中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做了系统的研究。出版的专著只是该成果的压缩版,大约51万字,课题的原专著部分有100多万字,此外课题还有专门的调查报告数据分析,也有20万字左右。课题组成员张文明发表了《学历高的人生活满意度越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状况大型调查(上)》(25)、《50%以上的人相信个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状况大型调查(下)》(26),即是对其中部分调查的简要介绍。

此外,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基地郑永廷教授主持的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与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720047),尚未结项,但已有若干阶段性论文成果,例如:江传月、郑永廷发表的《论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偏差及其矫正》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价值观的偏差,表现在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物质主义倾向,其根源是市场经济消极方面的延伸和价值规律被泛化,科技被神化和人文被挤压与忽视,以及竞争和开放环境的负面影响(27)。矫正价值观的偏差,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价值观教育。郑永廷、罗姗的《当代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彰显——努力建设健康的精神文化环境与精神家园》(28),郑永廷、张雅琴发表的《我国社会流动境遇中的价值诉求、冲突和方向》(29)等论文均重视从价值观的视角研究精神文化生活。杨桂华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果尚未出版,但据2000年1月14日《光明日报》对该项目最终成果的介绍,该课题组提出和研究了当前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六大问题:市场经济规则的“越位”、社会伦理道德的“错位”、法治观念的“虚位”、宗教信仰的“超位”、政治意识的“空位”和理论创新的相对“缺位”。(30)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承担了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项目编号:08BZX017),成果尚未出版。吉林大学张慧君承担的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精神生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项目编号:03BKS024)于2010年结项,成果已出版。该书“意在研究人的精神生活,时空界限划定在21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新阶段,研究所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31)

(二)关于精神文化生活指标体系及具体问题的研究

杨绪忠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一文把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分为“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后和余暇休闲中”、“社交中”和“家庭生活中”的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并提出“构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可操作性原则。(32)廖小琴承担了东南大学校级项目“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其成果强调衡量精神生活质量,需要以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相对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简明实用的原则为指导,将精神生活特性、精神生活需求、精神发展程度和精神感受作为衡量指标。在衡量时,需要密切联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指标使用中的权重问题。

“我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是文化部2001年重点立项课题、科技部2002年科普项目,课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承担,课题负责人为马惠娣女士。课题组在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乐山、大理和丽江等城市,以“在业者”“非在业者”“青少年”“老年人”四个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以“问卷”“个案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该课题从闲暇时间的角度考察公众文化精神生活,认为闲暇时间是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聪明地用“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时空”。科学、健康、文明地利用和分配闲暇时间,将指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价值观。

东南大学廖小琴承担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37),亦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廖小琴还承担了江苏教育厅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的精神生活建设研究”、东南大学校级项目“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33)。廖小琴发表的课题成果主要有《略论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34)《当前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矛盾及其调适》(35)《简论当前人的精神生活的不平衡》(36)。王秀敏、张梅发表的《现代人精神生活质量内涵的理性阐释》对精神生活质量作了诠释。(37)张国启以现代人精神生活质量提升面临的时代课题为主题发表学术论文一篇。(38)邓建兴、任春平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作出了若干分析。(39)熊光清曾承担中宣部重大课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状况研究”,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统计局还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十二五”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进行了调查。(40)陈春莲对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精神生活的若干问题及成因作了探讨。(41)张权民、王博探讨了市场经济对现阶段我国精神生活的影响。(42)

(三)关于当前精神文化生活的理论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陈赟的《现时代的精神生活》,从理论的层面反省虚无主义、价值之争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状况。(43)文军的《精神生活的理论构成——置于现代性背景下》对精神生活的结构进行了分析。(44)复旦大学邹诗鹏发表了《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45)姜国峰也对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扬弃作了分析。(46)方杲、张慧君、胡远超合撰的《论精神生活的主体性特征》主张:精神生活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精神生活中不能仅仅把人看作客体,而是要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47)任剑涛等的《消费社会的精神生活匮乏与改革困境》认为改革30年来人们对改革的社会认知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方面越来越强烈地拒绝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追求的都是物质生活,人们在追求消费社会上达到了高度共识。(48)田军强探讨了新时期以来社会精神生活秉持的价值观、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精神生活发展的规律。(49)谢辉的硕士论文以《对精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为题。(50)张国启发表了《精神生活质量提升的秩序建构价值》。(51)侯勇、孙其昂对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遭遇与超越之路作了阐发。(52)方旭东发表的《精神生活论》探讨了精神生活的概念与结构。(53)

许纪霖阐发了世俗化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及其关联。(54)罗岗探讨了当代文学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关系。(55)陈莹更具体地选择当代文学中的“三王”热,以此考察文学世界中呈现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变迁。(56)刘擎分析了西方人眼中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陈赟不仅探讨了当代人文学者眼中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57),还探讨了现代精神文化生活的分化(58)、虚无主义问题(59)、世俗化问题(60)。雷启立等的《在呈现中建构——传媒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探讨了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塑造。(61)杨早解析了“话题电影”与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的关系。(62)翟媛媛试图思考宗教文化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63)彭继红对宗教政策与公共精神生活管理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辨析。(64)熊光清分析了外来文化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65)张彬的《社会精神生活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在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的背景下讨论了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主文化和反文化的矛盾。(66)侯玉基的《论现代社会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协调发展、德与智的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素质与职能的协调发展这四个方面讨论了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含义。(67)

(四)关于现阶段不同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民工,以及大学生这两个阶层中。农民或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研究成果有:代俊兰主持的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6年度项目“河北省农民精神生活质量调研及提升对策”(项目编号:200604015)与河北省教育厅200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研究”(项目编号:S060809),项目课题组在天津、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陕西、河北、山东、辽宁11省(市)的部分县、村的农村做了“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中国农民精神生活质量进行了总体的述论。(68)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对当前闽东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69)梁保稳对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研究,强调进城务工人员面临的生存困境特别是凸显的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如何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已刻不容缓。(70)刘启营、赛勇为分别基于在山东省内的调查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改善对策,以及当前国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做了调查与论述。(71)刘志伟、费美娟、孙金荣联合撰写了《2006年山东省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和需求预测》。(72)裴树元对江西吉安市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73)刘芝艳对湖北省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74)韩文撰写了青海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75)谭迎春以湖南省涟源市为例,对农民工精神生活进行了社会调查。(76)何晓红主张应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关怀体系。(77)

其次,关于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刘影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主题撰写硕士学位论文。(78)

第三,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安海娟、陈艳秋、刘腾飞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个案为例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79)安海娟等还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存在问题等做了探讨。(80)葛操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81)

(五)国外出版物的相关研究

国外有关“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关研究虽然不少,但由于“精神文化生活”在英文中不能完全对译为“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英语的spiritual life与凡俗生活相对,具有较强的宗教含义——涉及人们对生活的终极意义的追求。本研究的“精神文化生活”一词也有这种含义,但只是它的诸多含义的一部分。本研究根据国人对这个词的通常理解,其含义不仅包括英语中的spiritual life,而且包括英语中的mental life(侧重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cultural life (侧重于对文化资料的消费和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intellectual life(侧重于主体对理智的运用,尤其是社会知识界的状况)等含义。因此,如果以上述相关概念来梳理国外有关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研究,部分发表和出版的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中还包括对当代中国知识界的研究,如Min Lin和Maria Galikowski主编的《现代性的寻求:后毛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话语》(82),Gloria Davies主编的《关切的声音: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研究》(83);关于当代中国民众文化的研究,如Michael Dutton主编的《中国市井》(84)和Perry Link等人主编的《民众中国:一个全球化中的社会的非官方文化》(85);以及关于中国当代价值观念的研究,如杨美慧关于礼物经济与中国特色的礼仪资本主义的研究(86)等,其中许多内容涉及中国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