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怎样打造自己的“海底捞”
2020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喧闹的地球一下子变得寂静下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大家都开始回归家庭,希望通过几个月的“家里”生活和工作,慢慢度过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
这无疑是一场灾难,有若干个行业和城市颇受影响。
餐饮行业首当其冲。
在这样的环境下,诸多餐饮店门可罗雀,只得选择闭门谢客。
可是,也有例外。
4月初,一位网友去海底捞消费后,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了一段“感慨”,再一次把海底捞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写道:
人均220元+,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片1.5元,自助调料10元一位;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过分了啊。
他自己应该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么一篇短短的小文,竟然在赋闲在家的公众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千上万的人不自觉地开始讨论和扩散,使海底捞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赞美海底捞的,有之;
指责海底捞的,有之。
不过,有一个观点倒是双方保持一致:疫情之下,海底捞凭啥涨价?
是春节期间的食材涨价?
是海底捞品牌在行业的强势地位?
还是海底捞在发“国难财”?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海底捞适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4月10日,海底捞总部向公众发出了“致歉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顾客:您好!
海底捞门店复业之后,于3月下旬上调部分菜品价格,之后我们陆续收到来自顾客及社会各界的批评、反馈和建议。谨在此检讨如下。
1.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公司决定,自即日起,所有门店的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2.海底捞各地门店实行差异化定价,综合考虑门店所在地的经营成本、消费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每家门店之间菜品价格会存在一些差异。
3.海底捞各地门店推出的自提业务,目前提供69折或79折不等的折扣。我们将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装材料,并持续优化成本,希望顾客能够满意。
再次向因此次错误受到伤害的消费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歉意!
海底捞致歉信发出后,公众表示理解和认同,一场形象危机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海底捞成为名店之后,类似的情况有过多次,但都被海底捞三招两式轻松化解。每一次危机之后,海底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会得到提升。
如果是别的企业,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也能够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吗?
现在,海底捞是中国餐饮行业毫无争议的“老大”。近年来愈加激烈的餐饮竞争,不但没有威胁到海底捞的行业地位,反倒让海底捞越战越勇,在全球各地的门店达到600多家,成为影响很大的上市企业。海底捞火锅的发展速度,确实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有人说海底捞很难学,研究了海底捞很长时间,回到自己的企业感觉还是学不会。
难点在哪里呢?
其一,找不到核心要点。有些企业去海底捞学习考察,拍了很多照片,回来后就开始重新装修,调整菜品,而在将整体服务推向市场以后发现顾客并不买账。
其二,管理人员不热心。企业团队成员去海底捞转一圈,优点没有看到多少,但对人家的问题倒是发现了一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海底捞还没有自己的企业做得好。用这样的心态去学习,不会有任何结果。
其三,以点带面,过于偏颇。海底捞品牌的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董事长亲自领导和指挥下创造的传奇,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创始人的智慧和专注。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推进,海底捞不会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
学习海底捞,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投资人自己去海底捞打工。没有比投资人到店学习更好的办法了。亲身经历,亲自体会,事无巨细,真正掌握。
第二,认真、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海底捞,真正了解海底捞成功的原理和方法。在没有看懂海底捞的成功模式之前,先不要给自己设限,觉得海底捞就是怎样怎样的,否则掌握不了海底捞的经营真谛。
第三,海底捞成功的要素在于投资人的理念和习惯、企业价值观、商业模式及人力资源管理。把注意力放在器皿的选择和环境的装修上是错误的。
第四,投资人一定要做到亲力亲为。自己做到位之后,才会有方法去改变别人。投资人最好拒绝家里的“另一位”介入企业的运作。两个人在一起会形成依赖,会让企业因为无人真正负责而变得平庸。
第五,为自己定一个具体、清晰的奋斗目标,放在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有了目标,才会以苦为乐,激情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