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挣脱牛顿“新神学”机器:恢复本真
关注一下牛顿与经典力学,我们就会知道是谁在操控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特别是17—19世纪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
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出现,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人们从神学进入到观察和推论阶段。亚里士多德的观测都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缺乏实验数据支撑,许多观点基本都是错误的。漫长的中世纪里,教宗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相结合,成为不可动摇的真理。1564年伽利略出生,1642年病逝,被悄悄埋葬,同年牛顿出生。伽利略建立了一个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理想化的物体运动的理论模型,做了第一个抽象实验:抹油把斜坡和球的摩擦力减小到最低,近似落体运动,使得数学定量方法发挥作用。
看到星球间的绕行,海岸的巨大潮汐,风吹水流等,你会天生感觉,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秘的伟大力量在推动物质的运动。对这一力量的发现、描述起始于英国的牛顿。牛顿思考没有空气阻力、摩擦力的理想世界,推导出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笛卡尔的思想,第一次以客观、精确、机械、惯性的数学模式描述了天体运动等自然规律,把人们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继而,17—19世纪,甚至20世纪,牛顿及其力学观演化成主导西方乃至全人类思想及思维模式的世界观,与其他诸多类似因素,如热力学、电磁学,结合在一起,导致了近代工业革命,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几乎建立起了“新神学”。
真实的世界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经典、又有量子,并非一一对应。因为人们器官主要直接感受宏观,或者感受量子性质弱化、量子退相干的宏观结果,所以人类早期主要与宏观事物打交道,如土地、植物、矿产、钢铁、机器、机械、采矿、运输等,而根本无法深入到微观世界,觉察不到另一个统治世界的神秘规律。牛顿经典思维适应了肉眼观察、惯性思维这一时代的需要。如此机械确定的思维,统治大脑数百年。得益于这种经典思维,人类发明拥有了蒸汽机、火车、汽车、电力、飞机等,完成了工业革命。这个过程中,意、英、法等国抓住了机会。
经典力学的观点是,世界可以划分为各个独立的部分(信息丢失从此埋下),世界由独立的各部分组成。这种思维认为,最邻近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拆解需要小心;占事物的大部分的不相邻者,几乎没有相互作用,所以,整体可以被拆解成局部加以研究,被分解的各部分行为是确定的,可预知的,因此部分规律之和等于整体规律,即部分之和等于整体。
正因为如此,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自然的一切完全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独立的部件通过机械进行相邻连接,沿确定性的轨迹运动。这样的思维被推向对人、生态和社会的描述,包括对经济、心理、人类的描述等等,而全然忘记了最初假设所留下的缺陷。绝对的和机械的痕迹,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到处可见。这样一个实际仅部分适用于眼睛所能直接观察的宏观世界的思维方式,被无限衍生滥用,并被推及眼睛无法直接看到的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
其实,人们自出生起,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宏观世界,对宏观世界的适应已成为一种习惯,只是不知如何精确描述与预测。牛顿经典思维方式恰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将习惯性感知与准确、确定性的期望结合在一起,很快深入人心,而全然不觉其中可能的思维陷阱和惯性陷阱。人们非常自然、天然、习惯地认为,世界(包括微观)一切都是如此。
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包括相应的发明和产业进步,经典力学使人深信不疑。从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到1915年最终确立广义相对论(相当于高速运转下的牛顿世界),这些一脉相承、定域实在、因果的力学观点曾经达到了顶峰,导致类似思维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一时占据了主导地位。机械的科学主义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影响人类思维、生活、社会的现象,至今仍若隐若现。而苏联、东欧全面全知全能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使得经典思维在自身惯性的推动下,极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机械性思维与程序、机械的指令与生产任务、大量的以数字排序的机械工业部门和国家部委等。
但需要谨记,我们需要尝试将机器变成人,即智能化,但绝对不能无限扩展这种思维,将人看成或者变成机器,把人当成可驱使的机器和奴隶。
17世纪,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出版,宣告了近代经典物理学的正式创立,20世纪初相对论的出现,则标志着经典思维走向了顶峰。但量子论的横空出世,几乎拆倒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