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票她爹和爹的猴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猴票的由来

在中国,当年谁也没有想到“猴票”这两个普通的汉字会风靡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它的收藏价值。很多人也是由猴票而认识集邮,开始集邮、喜欢邮票。有意思的是,对于“谁是第一个建议发行生肖猴票的人”这一话题,在国内大量出版的图书、报刊中有过许多版本。在这些版本中,大都提到过吴凤岗。

吴凤岗,字乃器,是一位邮政史学专家、集邮家,早年一直在中华邮政工作,后来任中国邮票总公司国际处副处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常务理事。1979年4月,他随中国邮政代表团到香港参加国际邮展。算起来,吴凤岗第一次到香港已经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后来,便再也没有来过香港,所以也不太了解近些年香港邮政的情况。

参加完香港国际邮展的吴凤岗思索和收获颇多,他觉得中国人应该睁开眼睛看世界,开放地去了解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邮票发行理念,这或许才是自己参加这次邮展的使命。因此,到香港商务印书馆考察业务时,吴凤岗始终是一副心事重重的神态。

“怎么了?吴先生,不舒服吗?”说话的是香港商务印书馆邮票部的经理吕小萍,她不仅有女性的温婉,更有精干的作风。那时候,香港商务印书馆正在积极争取内地邮票在港的总代理权。这次,她负责接待中国邮政代表团,此时正陪同吴老考察。

“只是有一点心事。”对方一问,吴凤岗的眉头更拧成一团,“香港邮政已经发行了生肖邮票,可是我们内地还没发行,这说明我们在邮票发行的理念上落后太多了。”吴凤岗回答道。

“生肖邮票?”走在他身旁的吕经理将吴凤岗的纠结和懊恼都看在眼里,她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才回答道:“吴先生,要说落后,我们早就落后了,日本邮政早在50年代可就发行了生肖邮票。”

其实,吴凤岗没有必要检讨,中国内地刚刚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政治运动,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泛滥,像生肖这样的邮票题材是绝对不可能列入选题的。

听了吕小萍的话,吴凤岗的眉头更紧,依然无言,只望着窗外奔流不息的香江水出神。“是啊,中国这几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有太多的想法也只能搁置。可是现在已经吹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但愿邮政也能尽快改革,有太多好的选题需要列入计划了!”窗外的香江水平静而缓和,在细雨中涓涓流淌,但是此刻在他心里翻涌的却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最流行的一句话“中华崛起”!

“此乃天意呀!”这次来香港,吴凤岗看到了人家发行的生肖邮票。他觉得是老天在冥冥之中引导他,邮票的选题也需要开放的心态。吴凤岗的眼睛有些湿润,闪烁出希望的光芒,他笃定地望着这位未来的内地邮票总代理说道:“吕经理,我觉得内地应该尽快发行生肖邮票,你认为呢?”

看着这位目光闪烁的长者,吕经理沉默了片刻。她知道吴凤岗的想法——吴凤岗已经跃跃欲试了,但她也有点担心,便微微一笑道:“这当然是个好选题,至少香港同胞会非常欢迎这样的邮票。只是……不知道内地邮电部能否同意?”

吴凤岗并没有被这句话困扰,信心满满地说:“这个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做工作,内地现在不一样了。”

“我也注意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内地人的很多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开放的速度非常之快。”吕小萍点点头,她认可吴凤岗的说法,同时也看到了吴凤岗在这件事上的决心。

虽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祖国大陆人的思想开放得很快,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在那个年代,内地对待一些需要拨乱反正的事情还是朦朦胧胧的。这样的选题能否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吴凤岗心里真的没有数。更何况,这样的选题能否受到集邮者的喜爱、引发他们的兴趣,也是个未知数。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能不能促成这件事,真是很难说。想到这里,吴凤岗的眉头又一次拧成一团,求助的目光轻轻扫过吕小萍,问道:“吕经理,可否帮我了解一下香港生肖邮票的销售业绩?”

“这个我清楚得很。我们香港商务印书馆也是香港邮票的代理。我知道您的担心,您怕生肖邮票不受欢迎。这样说吧,香港生肖邮票的销售额是普通香港邮票销售额的5倍。”吕小萍伸出一个手掌,在吴老面前晃了晃。

“古话说得好——‘名正言顺’。这就叫名正言顺啊!”吴老心里再一次激动了起来。他望向窗外,一阵清风,带来细碎温润的雨点。他知道在历史上,日本邮政因发行生肖邮票带来的机遇,知道香港地区邮政经历过这样的机遇,而中国邮政也将迎来这样的历史机遇。值此大气候,一个由中国人设想的中国邮政发行生肖邮票的计划,正在悄然酝酿。

从香港商务印书馆回到旅馆,吴凤岗再也无法入眠,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然后披了件外衣坐到书桌前,打开台灯,取过纸笔,准备写点什么。可是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没有下落,不是因为没有东西可写,而是因为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千头万绪。他顿了顿,还是动笔把自己的设想实实在在地落在文字上。

墙上的时钟滴滴答答,吴凤岗再抬头时,窗外的天色已经由深灰色渐渐发白了。一夜的小雨过后,鸟儿也叽叽喳喳地活跃起来。他推开窗户,雨后清新的泥草味儿扑鼻而来,沁入心肺。吴老回头看了看放在书桌上的报告——《香港生肖邮票和生肖金币——兼谈今年发行和全套发行的利弊》。这篇报告言辞恳切、字字有据地建议邮电部每年发行一套生肖邮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吴老回头,看着窗外的晨曦。

1979年6月9日,新任中国邮票公司总经理的宋兴民上任。宋兴民可是集邮界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膀大腰圆,说话中气十足,赛若洪钟。工作中,他是一位要求十分严格的领导,可是私底下,他又爱跟大伙儿开开玩笑,经常眉飞色舞地给大家讲故事。下了班,他的身边常常聚着一堆人,时不时被他逗得哈哈大笑。由于他平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人送雅号“大老宋”。

大老宋是新中国集邮事业的奠基人、开创者。那段时间,全国集邮的体制和机制很独特,全国集邮联、《集邮》杂志、北京邮票厂都在总公司的麾下。为此,他的手下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干起活来生龙活虎。他还促成了全国三级的集邮经营机构的建立。他关于邮票发行数量“八成饱”的理论至今还在广泛应用。

大老宋的“八成饱”发行理论不是照搬其他邮政业务,也不是照抄西方的发行理念,而是他的独创。那个时候正逢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投资的理念正处于朦胧勃发的生长期,大老宋的理念迎合了人们投资的需求。在那个年代,能有这种超前的理念和意识可是很不容易的。中国集邮能有今天的这样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同这一理念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联。当然,这些都属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陈年往事了。

6月的北京,马路两旁花红柳绿,此刻的大老宋却顾不上这些,心中只有他钟爱的集邮事业。这些日子,他在了解业务发展之余,便是思考出路——自己的,还有中国集邮的出路……

出路在于必须放开手脚!

听说吴凤岗从香港回来了,大老宋马上打电话要听取他的汇报。吴凤岗向领导汇报工作还是要刻意收拾一下的。其实,吴凤岗平时就是个仔细的人,十分注意衣着,他给人的一贯印象就是非常整洁,衣服一尘不染,头发打理得整整齐齐。不多久,两个人在总经理办公室面对面坐下。此时,是刚上班的时候。大老宋因为回到了自己喜欢的岗位,显得颇为惬意。他站起身来,一边给吴凤岗倒茶,一边回头喜不自禁地问:“怎么样?老吴,这次香港之行还顺利吧。”没等自己的爱将坐稳,大老宋就试探起他的口风了。

谁知吴凤岗摇了摇头,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哎,‘文革’十年把我们耽误了。咱们许多的发行理念都落后了,不迎头赶上只会更落后。”

大老宋冷不丁被泼了盆冷水,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把茶杯递给吴凤岗后皱起了眉头:“有这么严重吗?我们有自己的邮票设计队伍,有自己的邮票印刷厂,这可是很多国外邮政所没有的。”

“我说的不是这些硬件条件。”吴老顿了顿,又说:“‘文革’以来,我们发行的政治题材邮票太多,以‘一片红’邮票为代表,一眼望去我们邮票的颜色都是红色的,而集邮者喜欢的题材都发行不了。”大老宋点点头,并没有提出异议,认为吴凤岗还真没说错。大老宋是老邮政,“文革”前后邮政发行邮票的事情他是心里有数的。大老宋在脑海里快速地回放那几年发行的邮票,还真是很难找到其他的颜色。

吴凤岗知道大老宋是一位直来直去的领导,就干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香港之行,我的最大收获就是看到了人家发行的生肖邮票。”吴凤岗重重地强调了“生肖”。话说到这里,已经是明明白白了——这大概是吴凤岗一贯的工作风格吧。他是不屑于在自己尊重的领导面前遮遮掩掩的,实际上也遮掩不了。

虽然发行生肖邮票的建议大老宋并不是第一次听说,但是从吴凤岗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他有些震惊。“老吴,发行生肖邮票1977年薛铁同志就有建议。那年是‘蛇年’,想第二年发行马年邮票,结果上面没同意,只好发行了徐悲鸿的作品《奔马》。这件事你是知道的!”大老宋显然有点着急了,语速极快。大老宋说这番话时眯缝着眼睛,这是他的招牌动作,他在仔细地观察着吴凤岗的反应。在大老宋看来,生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件瑰宝,把它发扬光大需要很多途径,发行生肖邮票就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

吴凤岗一笑,回道:“这件事我当然知道,可那是去年的事儿了。”

大老宋听懂了吴凤岗的意思。他点了根烟,思考了片刻,没抽几口,就重重地摁灭在烟灰缸里,又道:“老吴,我听懂了,‘文革’期间我们都背过毛主席语录《愚公移山》。它告诉我们,今年不行就明年,明年不行就后年,总之我们不能无声地等下去!你说对不对?”大老宋没有丝毫的犹豫,轻轻一挥手就做了决断。

吴凤岗微微地抖动粗眉,似乎想到了什么,面带顾虑地说道:“老宋,你也这把年纪了,要不要步子稳一点?”

大老宋淡淡地道:“为什么要稳?我已经到了暮气深沉的年龄了,可中国的集邮事业决不能暮气深沉!”

大老宋这句话带给吴凤岗的不仅是亲切,更是一种果断的感觉。没错,是果断!吴老一听,不禁佩服老领导的魄力,他微笑道:“老宋,我愿和你打个赌,我预感这次我们打的报告上级一定能批!”

1979年10月22日,中国邮票总公司向邮电部党组递交了《关于每年发行“年票”的请示报告》,文中提出:“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海外需要,我们考虑拟在每年春节发行一种年票,明年是庚申年,我们拟设计一枚以猴为图案的年票。”

递上报告后,大老宋也没闲着。要做成自己心中的事业,没有一批干将辅佐是不行的。这样的干将,在当时的总公司俯首即是——什么孙少颖、李印清、孙经涌,统统召集在一起。大老宋召集的人中,有文有武,如此人才,一旦形成合力,生肖邮票何愁不成?

11月6日,大老宋又以个人名义向邮电部领导上报《关于拟发行“猴年”特种邮票的请示》,提出:“我们出十二生肖的年票,既可宣传我国悠久的科学文化传统、普及天文知识,又可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给传统的节日增添一项喜庆内容。庚申年是金猴年,故我们特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黄永玉同志设计了《庚申年》特种邮票一枚,画的就是一只猴,拟在明年春节发行。”

请示递上后不久的一天,大老宋突然接到邮电部副部长成安玉的一个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急切的声音:“老宋,你们要发行生肖年票的报告收到了,看来你们的思想够解放的!”

大老宋也不遮掩,皱了下眉头,干脆直接地回答:“不解放不行呀,快赶不上时代潮流了!”

副部长对于大老宋现在这种急吼吼的态度是相当理解的。他年近60,“文革”耽误了他太多年富力强的年华,现在回到老本行了,当然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情。

“领导,部里得批这个报告呀,要是不批我恐怕不好交代。”大老宋似乎有些担心,压低声音对副部长说道。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批了就发行,不批,明年继续打报告!”副部长也压低了声音。“很好的一个想法,至少我这个分管集邮的部领导是赞同的。如果部里同意,印制的时间来得及吗?”他笑着追问道。

印制方面大老宋是行家,他赶紧答道:“时间是紧张些,是想印雕刻版。好在我们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只要部里同意,我们马上可以开机印刷。”

副部长有些迟疑,不放心地叮嘱:“还是要保证质量。我知道雕刻版成品率很低的,要做就得做好。第一枚生肖要一炮打响呀!”

这话不是无的放矢,话说到这里,大老宋全听明白了,也感到了肩上的压力。于是他回答:“请领导放心,我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副部长沉默了片刻,又问:“老宋,这枚票的市场前景估计怎样呀?”

电话这头大老宋脸上露出了光鲜的笑容,这个问题,他跟吴凤岗已经做了很多调研。“领导,我看问题不大,日本邮政发行后很成功,而且连续发行下去。前几年香港也发行过了。最近,我们有个代表团去了一趟香港,了解的情况是……”大老宋心里有了底,更加眉飞色舞地向副部长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做了介绍。

“好啊!但愿中国的生肖邮票将来有一个好的市场反应。老宋,正宗的生肖文化可是在中国!”副部长在给大老宋打气,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大老宋善解人意地点点头,降下声调,请求道:“领导,部里讨论时,还得您多美言几句。”

副部长似乎还要说些什么,嘴一动,却没发出声音。他自然要帮大老宋说话了!沉默了片刻,副部长又微微一笑,道:“中央要求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我看要从领导开始。”

“是呀,前年我们报了一个生肖马年的选题,上边就没有批,看来还是心有余悸呀。”大老宋皱着眉头道。

副部长连忙道:“老宋,两年前时机不成熟,现在不同以往了。”

“领导说得对。”大老宋觉得副部长的话挺有道理,也附和道,“我们这次上报的生肖猴票的选题计划是充分论证过的,而且图稿是由大画家黄永玉先生画的。可以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副部长思索了一下,点点头,又说:“我估计部里通过的可能性极大,你们有心理准备就是了。”

不久,喜讯传来——这个请示很快得到了批准。遇见这么大的喜事,本来就喜庆的大老宋越发喜庆。他的眉毛上扬,嘴角上翘,脸上喜悦的神采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了。他急速地抓起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最近一直惴惴不安的吴凤岗。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吴凤岗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看报纸。大老宋话音刚落,吴凤岗立马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老宋,这消息可靠吗?”他还有些不大相信,追问道。

“如何不可靠?文件都在我手里。”大老宋的脸孔笑成了一团春风似的。而吴凤岗脸上更是一副畅快的笑容。二人从下班聊到了天黑,吴凤岗一个劲儿地夸赞整个团队运作得好。大老宋听了这话十分认可,不住地点头以示赞成。

“那赶紧看看,猴票的图稿落实了吗?”两人一看天色已晚,就不约而同收起了笑脸,该说些真正要紧的事情了。

说起来好事常常是接踵而至,这叫做“福就双至”。就在邮电部批示下来的同时,由著名邮票设计师邵柏林根据黄永玉先生的画稿设计的猴票也“待字闺中”。最终,第一轮生肖猴票《庚申年》于1980年2月15日走进了集邮者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