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乱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6章

“哈哈哈哈哈,小二哥说笑了,我所晓得的,不过是书上瞧见的,要不就是听旁人跟我讲的,而且这座静海寺,我也从来没来过,所以完全不晓得我所晓得的,是不是真的,到底是怎么个情况,还希望小二哥能跟我们细细的讲讲了。”张清和大笑着说道。

小二赶紧笑着答道:“客爷您客气了,为二位爷解答问题,是我份内的事情,您不用客气的。”

张清和跟他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小二哥也不用客气了,这里你掌柜的不在,我们就当是朋友一起出来游玩,不要拘束的,这样才算是朋友嘛,对吧,你就不用老是客爷客爷的叫了,这是我兄弟,胡锡桢,我叫张清和,你比我们应该小个一两岁,就叫张大哥,胡大哥就好了,这样彼此才会亲近一些。”

小二听完了,连忙摆了摆手,说道:“那哪儿能行啊,要是被我们掌柜的晓得了,那我可就拜想再在客栈做下去了,我家老娘身体不好,可全指望着我挣这点银子回去给她抓药买米吃饭呢,二位爷讲笑话了,这我可不敢,不敢,嗨嗨嗨嗨。”讲完之后,还一脸的苦笑。

胡锡桢笑着说道:“哈哈哈哈,照我讲啊,我们是出来玩的,那气氛就要放开一点,我们也不能一直叫你小二小二的,你贵姓啊?要不然这一路上,老是叫小二,我们也累的,另外就是,我大哥讲的没错,你瞧瞧,我们也不是什么高贵的人,也就是个普通人嘛,穿着上我们也差不多,所以啊,你要老是叫我们什么客爷客爷的,那可就是太高抬我们了,还有一点,在你们店里,你要这么叫,我也不拦着,毕竟你确实做的是小二的活儿,可现在我们是在外面,对吧,那就听我大哥的,不然你叫我们老张,老胡也行,哈哈哈哈。”

一句话把张清逗笑了起来,小二心里也想笑,可是他又不太敢笑,最后只好捂着嘴,偷偷的笑,小二临走的时候,金掌柜的就特意交代了,一路之上,照顾好这两个人,不要违逆两个人的意思,尤其是这个胡锡桢胡大爷的意思,要是让两个人心里不舒服了,或者是招呼不周到的话,不但饭碗砸了,怕是小命也难保的,小二牢记在了心里,但是他不好把握这个里面的度了,现在到底是该同意呢,还是继续坚持呢,他真的很难,没想到刚出门不久,就被这样的事情难住了,头疼!

不过小二瞧着两个人脸上的表情,确实是出于一种至诚,他也只好顺着胡锡桢的意思说道:“既然两位客爷这样讲了,那小的我要还是再不晓事的话,就有点太不识抬举了。”

“哎,这就对了吗,一起出门就是兄弟,就算不是兄弟,我们做个朋友,那也不过分吧,对吧,哈哈哈哈哈,你还没讲你姓什么,叫什么呢。”胡锡桢哈哈一笑,拍着小二的肩膀说道。

小二被讲的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这回,他感觉两个人讲的话,确实是认真的,毫无半点做作的感觉,小二的心这才放下,心里也非常的高兴,他说道:“小的姓鲁,叫鲁有财,因为从小家里就穷,所以我爹给我取了这么个名字,希望家里能从我这一辈开始,能够改个富贵命,可这人的命,哪有想改就能改的啊,而且我从小也没有念过私塾什么的,也没练过武,能有什么大出息呢,所以时间长了之后,我爹对我也就没什么指望了,再讲了,我也对自个儿没有太多指望的,毕竟人就在这里了,讲聪明也不是很聪明,傻也傻不到哪儿去了,反正就这样吧,嗨嗨嗨嗨,后来啊,有的人为了叫的方便,就叫我鲁财,最后还有些人听错了,就叫我卤菜,反正叫着也顺口,而且基本上都是些没念过书的朋友,开始的时候,我还努力的帮他们纠正一下,其实这两个发音差不多,虽然意思不同,不过时间长了之后,我也就没觉得有什么了,叫卤菜也没什么不好的,好歹是个吃的,我这辈子旁的也不求什么了,有吃有喝的就行了,嗨嗨嗨嗨。”讲完之后,他抓了抓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胡锡桢跟张清和也被他给逗笑了起来,张清和说道:“鲁有财,变成了鲁财,再变成了卤菜,哈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哈哈哈哈哈,不过这样倒是确实很容易记住了,既然晓得你的名字叫鲁有财,那我就叫你鲁兄弟了,你不要介意啊。”

“哪能啊,您要是不怕脏了您的嘴,叫我卤菜都行啊,我对这个名字是不介意的,况且您还叫我兄弟,那是往我的脸上贴金了,我感激您还来不及呢,哪还能介意呀。”鲁有财连忙说道。

胡锡桢也跟着说道:“那就叫鲁兄弟好了,这样亲切一点,好了好了,咱们就别这么客套了,我说,鲁兄弟,这个称呼都问题过了,你还是跟我们好好的讲讲这个静海寺的事情吧。”

“哦哦~~~,对对对,嗨,差点把这个事情给忽略了,这个静海寺啊,它的建造时间其实比这个阅江楼的建造时间啊,要晚了近四十年左右,这个刚才张爷讲过了,阅江楼是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当时发起修建的,但是静海寺呢,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发起修建的,张爷您博学多才,肯定晓得这朱棣是个篡夺了他侄子皇位的皇帝,这个我就不多讲了,他之所以修建这个规模宏大的静海寺,其实有两种传言,一个是为表扬郑和宏扬大明的国力雄厚,让海外那些国家对大明朝恭敬有加,而且也为了供奉郑和带回来的那些罗汉画像、佛牙、玉玩,还有一些稀有的植物,像西府海棠等等这些,才特意修建的静海寺。”鲁有财讲到这里,有意的停顿了一下,意思是让胡锡桢跟张清和两个人,消化一下他刚才讲的话。

张清和一边听着,一边不住的点头,等到没声音的时候,他抬头看了一眼鲁有财,好奇的问道:“鲁兄弟,你不是讲有两个传言吗?这不是才第一个吗?那第二个呢?”

鲁有财笑着说道:“嗯嗯,我这不是为你让你们容易记嘛,就先讲了第一种传言,这第二种传言啊,讲的是明朝第四代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啊,在郑和做南京守备的时候,让他修建,并且赐给他住的地方,当时只是赐给这套宅院的名字叫‘静海’而并不是叫‘静海寺’,再者一讲,就是朱高炽对航海这种事,好像没有朱棣那么热衷,而郑和在那个时候啊,也确实就是住在这里,所以,这一种传言,也能成立。”

张清和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嗯,也确实是这样,从朱高炽开始,就对航海没有了太多的热情,也正因为如此,我感觉从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开始越来越大,科技发展的水平,也是越来越大,最后到现在,我们大清朝,总是被洋人欺负,这静海寺啊,也是我们中国与洋人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方啊,哎,要是郑和知道这件事,怕是死了,也闭不上眼了吧,这可是他曾经住过的地方啊,而且他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啊。”

鲁有财接过话茬来说道:“谁讲不是啊。”讲到这里的时候,他把声音压低了,说道:“我觉得咱们大清朝啊,怕是以后被人家洋人欺负的时候,会越来越多的,哎!”

张清和不由得对鲁有财投过去一个赞赏的目光,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店小二,居然能有这样的认识,他也压低了声音说道:“鲁兄弟能有这样的认识,很不简单啊,最主要的就是咱大清朝,一直以来,闭关锁国,对洋人的认识太少了,也不积极的发展科技军事,现在弄的什么都跟不上人家洋人,除了版图巨大,物资丰富,人口众多之外,国力却是越来越弱了,因为我们还在落后,可人家却是不断的在前进,这样一来,咱们只会处处挨打呀。”

胡锡桢本来对这样的话题不感兴趣的,不过他不管怎么讲,那也是中华民族的其中一员,而且他有一颗火热的心,听到自个儿的国家,总是被外人欺负,他怎么能受得了呢,他好奇的问道:“大哥,你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个什么条约,都有些什么内容呢?我想了解了解这个,还有就是你讲的,咱们大清朝版图这么巨大,有这么多的物产,还有这么多的人口,怎么就干不过那些洋人呢?”

“哎!”张清和不由得轻叹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我之前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啊,其实名字就叫《南京条约》,也因为是在南京签订的嘛,所以就叫这个名字了,至于条约的内容,我大概的跟你讲讲啊,这第一条讲的是:凡是大英国人,无论本国人、还是他附属国的军人,或是百姓等,现在在中国所管辖的各个地方被囚禁的人员,大清朝的皇帝要批准立即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