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主义:“数字化的车”是专注场景连接的新一代移动终端
我想用“特斯拉主义”这样一个直观的名词,来概括数字化的车所点燃和表达的全新征程。从智能手机到数字化的车,我们试图理解下一代的移动终端如何百转千回,又如何受大势驱动。
实时在线、智慧交互,一切设备都在数字化,这诚然老调重弹。特斯拉的故事却不得不让人对比新的iPhone时代。相较于智能手机主导的移动互联,数字化的车不只是单纯的终端、OS(操作系统)和生态的平移迭代,甚至都不是进化。当智慧越来越来自数据的高速流动和建模的精准性时,数字化的车成为智慧场景的中心和重心,人机协同的位置感与空间体验都赋予物联网以新的认知。
以数据作为底层的生活意义,对于商业游戏规则的重塑,在移动互联时代已初见端倪,而当目光投向数字化的车,看到的是更加移动、更加高速、更加便捷和更加友好。而围绕车联的商业模式,则越来越表现为系统性和全能性。
数字化的车:围绕人的流程革命
解释何为数字化的车,特斯拉的发展是可靠的叙事线索。
2020年3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庆祝特斯拉第100万辆车下线。对特斯拉甚至整个电动车领域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此时距2008年特斯拉交付第一辆电动跑车Roadster已过去12年。而在这100万辆中,2019年的占比就超过1/3。这意味着从供应链到用户接受度都在加速成熟,如果前12年是蓄势,那么2020年则处在关键性变革的前夜,量变真的引起了质变。2020年6月,特斯拉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更可能印证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拐点。
虽然自始至终伴随诸多争议,但是特斯拉从诞生之日起的颠覆者形象一直存在。不论是犹如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工厂,还是“钢铁侠”埃隆·马斯克本人从出行到航天的大胆想法与执行力,都给特斯拉打上了从情怀到模式上的诸多新物种标签。2020年5月,SpaceX载人“龙飞船”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更令人对特斯拉的未来平添期待。特斯拉不是汽车,是关于出行的新实践,是关于能源的新思考,是关于材料和设计的新认知,也是“软件定义设备”的最佳实践。
正如当年iPhone以一己之力颠覆对手机的定义。在2007年乔布斯首次发布会前,到底是功能机的黄昏,还是智能机的黎明,每个人都处于懵懂之中。直到手机本身的通信功能已变得无关紧要,但手机上“长”出的各类应用和工具,成就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物种爆炸之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何为新时代的惊蛰时刻。
移动与碎片化成为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一个时代的商业底层,至今仍不断开掘新的场景应用,而生活的便利性则被一次次改写。这是iPhone或者说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场景连接器催化的商业范式大转移。从图文到短视频到音频再到直播,每一次媒介形态的文本变化都重新解释了用户时间和消费精神。
特斯拉的流程革命
其时如日中天的玩家是诺基亚,是黑莓,是摩托罗拉,但为什么是iPhone催化了这次转移?需要思考的是,谁是下一个10年承担大任的“智能手机”?现在所能判断的是,不是通用,不是大众,而最接近的这家公司叫特斯拉。所以我说的特斯拉主义,不是具体的特斯拉,而是类似特斯拉的全新造车模式和流程革命,背后是数据驱动和算法价值,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更新机制与体验细节,更是全新的能源认知和材料思考。
新的移动终端,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这样的比喻反而更加贴切。
所以在卡车界的特斯拉——尼古拉于2020年6月4日上市后,尽管没有一款真正落地的产品,但市值迅速逼近甚至一度超过福特汽车,成为美国仅次于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的重量级选手。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尼古拉(Nikola)和特斯拉(Tesla)这两家公司的名字有很深的渊源,分别取自被誉为“最接近神的人”——19世纪末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和姓。和特斯拉类似,尼古拉也打算自建补能网络,整体构建自己的科技设想;不同之处在于能源形式,尼古拉想要另辟蹊径,建立氢燃料补能网络。
卡车界的特斯拉——尼古拉
2017年11月,尼古拉宣布和挪威Nel Hydrogen氢能源公司达成合作。上市前一天,尼古拉还宣布与Nel签署总额超3000万美元的购买协议,这笔订单支持尼古拉的5个初始制氢站实现日制氢量40吨。尼古拉计划到2028年在北美建成700座制氢站,到2032年在欧洲建成70座。2019年10月,尼古拉公布了电池技术相关信息:纯电卡车的续航里程达到800英里(约1280公里),车重比竞品更轻;研发出续航里程超过1000英里(约1600公里)、注氢仅需15分钟的氢燃料电池卡车;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独立式电极的汽车电池。这款电池原材料层面的能量密度高达1100Wh/kg,量产电芯层面的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是锂离子电池的两倍,而重量减轻40%,材料成本每千瓦时降低 50%;在性能方面,电池在2000次充放循环后,表现依旧良好。
这些数据过于炸裂,即便是目前最强的特斯拉也尚未实现类似的电池技术,成立不到4年的尼古拉能做到吗?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是不是像极了2017、2018年对特斯拉的质疑和做空?
特斯拉与尼古拉的激进姿态,以及国内新造车企业的你追我赶,背后都是“量产”命题的重要性:技术成熟的前提下,需要更多的使用与反馈,形成规模化的用户网络,构建数据反馈闭环。特斯拉主义的背后,是“电动的车、联网的车、在线的车、智能的车”的突围。数字化的车对传统生产思维和用户思维的系统性革新,是对“人”的流程革命撕开的第一道口子:以人为中心的更加灵活的设备与终端。
从马车时代、蒸汽机时代,到燃油汽车时代,再到如今数字化的车,车作为设备和工具不再是稀缺品,在极致生产效率的推动下,产能持续增加,生产周期不断缩短,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广泛的人群被覆盖。
但工业标准化和统一化背后,供给端占据着更大的主导权,它决定着车辆形态、功能的话语权,而用户需求的传导链条则较为缓慢。特斯拉的变革原点正在于此——更大程度地尊重用户需求,尽力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实现从制造业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而底层是以系统思维变革的车辆生产、交付流程和用户连接方式。数字化的车登场,敏捷响应人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随时升级的能力。OTA升级与氢能源一起改造新的流程。尼古拉·特斯拉,这个发明家早就标好了新能源汽车的新地图价格。
组件化、个性化、游戏化
特斯拉将车辆的生产最大限度模块化,并提供预先设定的功能清单,以便让用户在可选范围内量身定做,而不是直接生产整车等待购买。
线上预订服务中,大到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选装包,小到内饰垫、无线充电器、修理工具包、防晒罩、车载充电套装等配件,用户均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特斯拉通过这种方式,能第一时间把握用户需求和产品反馈信息。
这种模块化和组件化的能力在其他领域也不少见。博世集团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其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往往具有可选择、可迁移的能力。比如,推出OTA功能的多种解决方案,既能支持搭载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的车型,也能支持基于以太网架构的新车,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模块化支撑的是用户的个性化空间,我在2018年提出的“个性化的规模化”正是这个方法论的提炼,如今正在造车领域渗透。类似零代码开发的“拖拉拽”乐高时代果然到来。
2016年,Model 3用原型车发起一轮惊人的众筹:一周订单数即突破32.5万份,总订金3.25亿美元。用户成了这辆新型车量产的真实推动者,以参与共建的力量推动车辆生产流程的变化。如出一辙,尼古拉也在2020年6月29日针对旗下的新能源皮卡开启预订。
从支撑流程变革的基础来看,除了工艺上的车辆组件化能力,以数字化能力连接用户,并反馈生产、个性组装以及定点定时的准确交付等系列流程,才是最终实现定制化的关键。数字化的车正变得组件化、个性化、游戏化。
组件化——厂商更加像硬件供应商,以积木式的拼装支撑制造与灵感升级的不断加速。
个性化——针对“千人一面”的出行场景,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的需求解决方案。
游戏化——这一数字时代特有的产品逻辑与运营机制,不仅是用户决定的体验形态,更在于给予个体更多的体验方式选择。
数字化的车:组件化、个性化、游戏化
如果说特斯拉众筹是在聚集一批有相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那么更加“年轻”的威马汽车则试图直接进入年轻语境。2020年,威马推出4款最高价格为499元的仪表盘主题皮肤,如同曾经的QQ秀,主题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电量显示字体颜色及背景形状、音乐播放器形状、仪表中间的车辆形状等。“皮肤”这一个性化的标志性产物,在数字化的车上开始被尝试运用,形成更加轻量级、浅层次的个性定制服务MVP(最小化可行产品)。
全新的商业逻辑也意味着全新定价体系如何变得更加苹果化。特斯拉迈出了第一步,但更完整的体系仍待创造。围绕应用场景和可拆解、模块化的功能,车本身只是基础,附加功能和应用生态的付费才构成持续的“订阅”。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选装模式就是雏形,而这一切都由用户主导完成。
用户思维表现更为明显的是蔚来汽车。从第一款量产车开始,蔚来一直以用户导向为核心战略:建立业主服务群,提供免费专属桩、免费换电、一键加电、上门安装充电桩等系列服务,以超级用户思维改变车企与用户的传统关系,为用户提供全新的软性服务体验。
如果说软性服务更多停留在运营理念上,那么蔚来App引入积分体系,打造的用户成长体系,则是试图建立更加可持续的用户机制:从电动车的供给到细致的用户服务,再到用户运营模式化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利益关系的更深度绑定。蔚来摸索和打造的,是一个更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覆盖体系,让用户在更广泛范围内参与产品和业务布局的共建。
可以想象,未来围绕人的需求的服务将更加极致。流程革命带来的商业视角转变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与服务思维。
数据仓库:智慧场景的源头活水
数字化的车作为全新空间的意义是被低估的。相比智能家居或者智能手机,数字化的车作为高速移动场景的数据仓库,围绕商业思维系统性、解决方案场景化的要求,其实是智慧场景的重要输出基地,会极大推进物联网的场景落地与产业升级。
满足用户的第一步是读懂用户。未来,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要真正成为“懂用户”的数字化设备终端,需要智慧感知与识别。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移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要求车本身成为数据仓库,从数字化硬件单体到智能交互网络,随时随地记录重要基础参数和动态刷新信息。
出行场景的复杂性和极高的安全性要求,使车本身包含极多数据触点,成为巨大的数据入口和载体,其体量和流动性远高于常规智能终端。数据通过底层技术系统和强大的算力支撑,成为数字化体验重构和场景解决方案的基础。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的出行服务。即时通过传感器、处理器和控制器去感知识别、做出决策并控制车辆,模拟出人类司机的驾驶行为。谷歌旗下的Waymo在2018年底推出Waymo One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2020年初再次推出专注于包裹运送的货运服务Waymo Via,这些都对极致先进的场景数据采集与反馈能力提出了极大考验。
数字化的车自带数据仓库属性,让体验重构成为可能。从围绕车辆的传统服务转变为围绕用户需求的系统性方案供给,比如,移动出行的稳定性需要,数据的场景化应用,算法支撑的颗粒度解决方案,用户每个需求的细化与拆解,均可被捕捉、被识别、被解决。车作为全新的数字化媒介,创造新的数据交互与生活方式,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Waymo One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和Waymo Via的包裹运送
其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第一,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第二,快与慢重构的主次异位;第三,出行的加速与匀速、串联与并联之间体现出的“时间美学”,从而使人的行为模式、认知模式和审美模式都因此发生本质性改变。
人的数字化高效率连接,是数字化的车作为移动终端的基础。无论苹果的车载系统CarPlay、谷歌的车载系统Android Auto、亚马逊的车载语音助手Alexa Auto,还是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都凭借独特优势发力出行,背后正是抢占车这一数据和场景入口,以持续全方位服务用户,管理用户新的时间与生命周期价值(LTV)。用户已不仅仅是购买者,更是产品的参与者、共建者,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产品设计与服务,才是算法驱动的场景竞争原点。
智能摄像头、感应设备、生物识别、语音交互……车本身的传感器化,让数据的计算处理覆盖每个精细化的应用。特斯拉App可以远程控制充电、空调、通风、开锁等功能,实现对汽车的智能管理,其前提就是车本身的硬件数字化、智能化,而这又进一步依托于温度、热力、环境监测等传感器设备的协作。常规的设备如激光雷达探测道路情况,创新设备则如奔驰VISION AVTR,它几乎没有常规意义上的中控台,而是以“中央扶手”为主要控制单元。驾驶者把手放在上面,车辆就能通过对驾驶者心跳和呼吸的监测辨认身份,进而调整各项功能。
屏幕在承载驾驶信息的同时,更是车内内容的载体与交互触点。比如,特斯拉标志性的中控大屏,博世帮助驾驶者更快抓取视觉信息并减少注意力分散的车载3D显示屏,理想ONE让人印象深刻的4块大屏……当屏幕在车内的使用日趋普遍化,比重和价值不断提升,其逻辑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和智能交互,而是以“屏幕触点”打开场景入口,让车成为人的数据与感知的仓库。长期以来,角色尴尬的汽车屏幕终于不再是鸡肋,而开始成为有意义的场景。
博世车载3D显示屏
屏幕与传感器作为“小灵通阶段”车的两大进化要素,支撑数字化的车成为复杂场景的数据仓库——最高速的流动、最频繁的交互、最丰富的传感、最高要求的安全和最集成的智能。
智慧源于数据流动与用户体验的双重流畅,数据仓库属性则支撑着围绕人从车内到车外的体验打通,比如,能否在车内屏幕继续观看客厅的视频,能否继续保持游戏……车内场景不断细分,与车外场景也不再割裂,联系的能力是从硬件到软件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数据一旦流动成场景,车内时间、空间就开始被重构,如车载微信、小鹏汽车疲劳监测摄像头、魔声(Monster)车载音频等看似分散的点状创新,都是在一点一滴创造更多可能的新场景体验。场景和需求借助于数据的建模被渐次唤醒和逐步解决。
数据化与智慧化,传感器化和操作系统化,数字化的车让“车轮上的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活方式认知。不仅是智慧场景本身,还因为高速移动产生的新场景不可胜数,新的移动终端正在展示基于连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