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以20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1956年,著名动画导演特伟,首次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亲自执导了中国动画片“民族化”开山之作《骄傲的将军》,至此,民族化风格逐步成为中国动画的重要特征。中国动画在1960—1965年这一时期进入了辉煌期中的动画民族化成熟阶段,此时中国动画的创作已不再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是呈现出求精求新的趋势。这一阶段的动画进一步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寻找创作灵感,尝试着在更多的动画片种中体现民族特征。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在现代童话故事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角色,以题材内容为切入点,是中国动画民族化过程中一次新的尝试,在富含时代气息的同时保留了传统意蕴,如图2-1所示。在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发掘基础上创作的《一幅僮锦》,丰富了中国动画的创作题材,如图2-2所示。《小蝌蚪找妈妈》则是把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极为独特,富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动画形式,备受世人瞩目,如图2-3所示。接着,上海美影厂又于1963年12月完成了第二部水墨动画片《牧笛》,整部作品将中国国画中的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综合起来展现美妙的水墨世界。堪称世界动画史上创举的水墨动画片,巧妙地在动画艺术中融入了写意、写神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内核,中国传统美学对意境的追求也在动画艺术中被充分而完美地体现了,如图2-4所示。至此,几乎全部的中国动画片形式、样式已经公布于世,以此为基础,中国动画片形式、样式其后的发展也只是在局部进行创新。作为动画“中国学派”扛鼎之作的《大闹天宫》于1961年至1964年间创作完成,如图2-5所示,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风格以及中国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国际动画界确立了中国的地位。在木偶动画片种里,标志着木偶动画艺术成熟的作品是1963年创作的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如图2-6所示。创作于同年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剪纸动画作品《金色的海螺》,如图2-7所示,则展现了镂刻艺术的独特魅力。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作品陆续出现在中国动画民族化成熟阶段的后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和平时期美好生活的歌颂,对宣扬反美反特阶级斗争的强化,以及对中央要求知识青年下放农村的积极响应等方面。

图2-1 《猪八戒吃西瓜》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2-2 《一幅僮锦》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2-3 《小蝌蚪找妈妈》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2-4 《牧笛》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2-5 《大闹天宫》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2-6 《孔雀公主》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2-7 《金色的海螺》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一)单线平涂动画——以《大闹天宫》为例

1.《大闹天宫》的角色造型

孙悟空形象:吴承恩所著《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源泉。孙悟空作为其中最主要的角色形象,不单纯只是书中的角色,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而且在不同的动画作品中,孙悟空的角色形象被设计成了各具特色的外观造型,其中最为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由张光宇先生所设计的孙悟空造型,如图2-8所示。最早出现孙悟空形象的动画作品是万氏兄弟创作的《铁扇公主》,中国第一部立体有声长片黑白影院动画。由于影片本身受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末风靡全球的迪士尼动画影响,因此,影片中的孙悟空的形象和米老鼠形象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带有较为明显的模仿美国迪士尼的造型风格:大大的脑袋,四肢细长,没有关节,手脚较大。同时也有体现中国民族传统的特色设计,如:嘴是雷公嘴,符合了原著中的角色描写和猴子的特点。同时,在中国神话故事中雷公是正义的化身,这非常契合疾恶如仇的孙悟空的本质,如图2-9所示。

图2-8 《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
(图片来源:http://www.photophoto.cn)

图2-9 《铁扇公主》中孙悟空的造型以及中国神话故事里的雷公造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图片来源:http://www.photophoto.cn)

若将孙悟空在《大闹天宫》《铁扇公主》两部影片中的角色形象设计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在《铁扇公主》中,孙悟空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体,诙谐幽默、活泼可爱,主要参考了美国迪士尼的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当孙悟空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出现时,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充分得体现了出来,创作他的是在中国创立了装饰派艺术的张光宇先生,中国著名的漫画家、工艺美术大师。从小就耳闻目染深受京剧影响的张光宇先生,十分喜爱民间艺术,对于国外艺术家的作品也非常关注,正是中西的融会贯通为他后续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已经完全找不到《铁扇公主》中的迪士尼米老鼠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洗练如工笔画的线条,浓重如朱墙绿瓦的色彩。在整体形象中借鉴了中国戏剧脸谱元素的孙悟空的面部最具特色。孙悟空脸谱的面部图案,在演化猴子的象形图案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将孙悟空变化之前本身的猴子属性体现出来。在京剧脸谱中,属于象形脸谱中的兽形脸谱,猴子的属性通过面部中间的红色桃心形状展现出来,红色表示忠诚、勇敢,其神仙的身份通过金色的眼窝来表示。并且还借鉴了漫画《西游漫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如图2-10所示),以及“绿眉、红脸、黄目,上身着鹅黄色上衣,虎皮短裙束在腰间,大大的手,细长的手臂,细细的腰身,长长的腿,下身穿红色的裤子,脚蹬黑色的靴子,再加上一条翠绿围巾”民间版画上孙悟空的形象,色彩看起来艳丽多彩,与中国传统色彩搭配习俗与审美习性相吻合。采用传统艺术的线条勾勒,涂上浓重文化的色彩,将一个活灵活现,存在于传说故事中的孙悟空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个形象处处都流露着浓重而独特瑰丽的中国风,并且为日后的孙悟空形象的创作提供了最好的蓝本。孙悟空的角色设计无论是在细节刻画,抑或角色整体造型比例,都相较于《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设计更加成熟,也更具民族特色。

图2-10 《西游漫记》
(图片来源:http://www.diaosujia.net/app/15-view-2788.shtml)

其他角色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其他配角的形象也都是经典的设计作品。哪吒的角色形象设计在其中比较突出,中国传统年画是其设计的灵感来源,设计者张光宇先生借鉴了传统年画中吉祥娃娃的形象,通过放大哪吒的头部突显其夸张的形象特征,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脸庞再结合发髻、肚兜等元素,整体造型圆润饱满,用装饰性极强的手法塑造出了一个稚气未脱同时又英勇可爱的哪吒形象,如图2-11所示。

图2-11 哪吒造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另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角色形象设计就是玉皇大帝,设计者张光宇先生成功借鉴了无锡传统艺术纸马灶君的绘画风格,如图2-12所示。无锡纸马是流传于江苏无锡的一种民间祭祀用的纸质宗教神像,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无锡纸马的制作,在色彩上主要用大红、石绿、淡黄等颜色进行搭配,加上曲线柔和的线条,体现出甜美艳丽的民间风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戏剧脸谱一样,都具有类型化的特征。同时无锡也是张光宇先生的家乡,这也成为了创作时借鉴该种形式的主要原因。玉皇大帝的角色形象设计,是以中国传统灶君形象为原型进行的再创作,艳丽的色彩,流畅简洁的曲线,勾勒出玉皇大帝月牙形的上下眼睛,方中带圆的脸部轮廓。加之表情惟妙惟肖地营造,表面看似庄严、慈祥,实际内心却满是阴谋诡计的玉皇大帝角色形象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形拙神巧。

图2-12 玉皇大帝造型及借鉴的原形无锡传统艺术纸马灶君
(图片来源:http://www.photophoto.cn/show/08803183.html)
(图片来源:https://www.douban.com/online/10228623/photo/301464725/?sortby=time)

托塔李天王的角色形象设计也有独特的亮点,李天王的威严和地位,通过简化、归纳设计后的青铜器纹样图案显现出来,体现出神权和王权。虽然在人物形象设计中有很多汲取京剧文化的元素,但同时也有很多是创作者的优化和再创作。例如京剧脸谱中李天王在额头眉间画的是兵器三叉戟,张光宇没有简单地将京剧脸谱的元素依葫芦画瓢,在动画中将李天王的三叉戟作为头盔上的装饰来处理,这样的改动与创作,使人物形象不但具有装饰美感,并且更加生动,如图2-13所示。

图2-13 托塔李天王造型及京剧脸谱李天王
(图片来源:http://www.photophoto.cn/show/08803173.html)
(图片来源:https://www.fuwuqizhijia.com/jiaocheng/201703/2901589.html)

2.《大闹天宫》的场景造型

影片场景设计方面也有卓尔不群的创新,既吸收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发挥主观想象,用富于装饰味的手法,创造出一个个极具魅力的神话场景。其一,设计意图。影片的创作者认为:背景烘托气氛必须为影片表达主题,展开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塑造服务,背景的风格要与角色的性格相统一。具体而言,象征自由解放的花果山阳光普照,生机盎然,色彩及绘景都令人愉悦;再以天空为例,孙悟空初上天庭为官,情节较为平缓轻松,此时的天空,色调温暖、柔和安详。而孙悟空与众神斗法,天空成为战场时,色彩又配合着情节的紧张跌宕,变得浓重阴冷,透出强烈的压抑感;高高在上的天庭,虚幻缥缈、云雾缭绕,没有根基的虚弱感油然而生,预示天庭统治的外强中干。其二,绘制手法。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目的在于既要尽量统一情景与角色的平面化风格,同时又要避免过于统一而失去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这种手法也是中国传统国画中最常出现的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与动画在绘制手法上的完美融合。其三,艺术风格。影片场景设计风格源自中国传统的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敦煌壁画、庙堂壁画、民间年画、民间版画、民间皮影等美术形式精华,它们在影片中表现得和谐自然,造型简练却又多变,色彩既统一又丰富,营造神话的奇幻氛围,如图2-14所示。

图2-14 《大闹天宫》中的场景设计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大闹天宫》的色彩造型

影片中的色彩多运用红、黄、青、黑、白这样浓重鲜明、富有装饰性的色彩,将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用颜色表现了出来,彰显出特有的中国审美取向。孙悟空的色彩设定:创作者运用流畅洗练的线条表现孙悟空的灵巧多动,辅以红、黄、绿、蓝等鲜艳的、具有浓烈装饰性的色彩,来衬托角色敢于抗争、忠义勇敢的性格特点。而玉皇大帝的色彩设定,以大面积白色为主,恰当展现他奸佞的性格和慵懒的体态。场景中也大量运用红、绿、蓝,并且结合情节及角色性格,进行有序且丰富的变化。总之,《大闹天宫》中的色彩不仅完美地运用了对比、统一、变化等基本规律,而且创造性地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独特且富有中国美学的色彩世界,如图2-15所示。

图2-15 《大闹天宫》归纳出的色彩方案
(图片来源:自制)

(二)木偶动画——以《孔雀公主》为例

1.《孔雀公主》的角色造型

《孔雀公主》中的角色造型将传统民族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从角色的面部形象,柳叶眉、丹凤眼、精致的朱红唇,以及圆润饱满的面颊,充分表现出了戏曲元素和佛教造像元素相结合的特点。从角色的头饰以及服饰方面,京剧戏曲中精致华丽的顶戴花翎也被巧妙地制作出来,出现在合适的故事情节中,与场景相得益彰。角色的服饰,大部分都忠于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对襟或大襟无领衣衫,肥筒长裤,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包头布;女子上穿白色、绯红色、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插上鲜花。总之,《孔雀公主》的角色造型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与民族特色文化的巧妙结合,也标志着中国木偶动画艺术的成熟,如图2-16所示。

图2-16 《孔雀公主》的角色设计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2.《孔雀公主》的场景造型

场景造型方面,既有展现西双版纳优美的南国风情,也有仿佛写实版的《大闹天宫》缥缈华丽的九霄天庭,手法上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塑造出前后的景深感,既展现近景的逼真写实,也描绘了远景的朦胧梦幻。竹林的场景,犹如水墨画一般,向远处蔓延晕染,无边无际,如图2-17所示。

图2-17 《孔雀公主》中的场景设计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孔雀公主》的色彩造型

在色彩造型方面,在服饰设定的运用中,除了傣族服饰的基本色彩,还大量运用了红色、黄色。而在背景色彩的运用中,则大部分采用了深浅不一的蓝色,来烘托故事情节渲染的氛围,如:开始阶段,背景大多为较深的蓝色,来表现女主角悲情的命运以及压抑的环境;而在片尾处,男女主角一起翱翔在淡蓝色的天空,这时的蓝色就变得明快、开阔,如图2-18所示。

图2-18 《孔雀公主》归纳出的色彩方案
(图片来源:自制)

(三)水墨动画——以《牧笛》为例

1.《牧笛》的角色造型

将中国水墨画和动画进行结合,可谓开创了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独特动画表现形式。传统的水墨画中,是以抽象且写意的笔墨来塑造表现物象,不必考虑真实的光源、比例关系,这让水墨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拥有了非常独特的艺术效果。水墨动画《牧笛》中的角色造型,出自著名的国画家李可染之手。李可染笔下的水牛形象,质朴无华的外表下,却透露着气宇轩昂,挥毫泼墨,寥寥几笔,看似随意,实则容情于画,将场面表现得酣畅淋漓,巧妙运用水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内容和复杂的细节,如图2-19所示。在进行角色形象创作的时候,为了创作团队制作动画时有资料参考,李可染先生专门绘制了十四幅不同的“牧牛图”和牧童水墨画。在李可染的笔下,水牛骨肉匀称,线条分明,笔墨丰富,动、静、正、侧、藏、露、俯、仰、行、卧的形态既概括又有变化,在不同场景中或憨态可掬,或凝想深思,无不生动自然;小牧童的形象虽然简单质朴,身着白色汗衫和小短裤,古铜色的皮肤,但却代表了江南水乡典型的牧童形象。不仅水牛和牧童的墨色用笔十分精到,并且其他前景物体如麋鹿等,都运用深浅不一的墨色进行了不同处理,通过水墨画的湿笔法,使墨迹灵活多变。

图2-19 《牧笛》中的角色设计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2.《牧笛》的场景造型

《牧笛》的场景造型也是这部水墨动画片的一大亮点,如图2-20所示。场景设计特别聘请了方济众先生担任,方济众先生作为有名的“长安画派”山水画家以江南景色作为主要场景,比如柳堤放牧,竹林莺咐,深涧鸣泉,山下听瀑,林中问樵,竹筏鱼鹰,翠谷回声,暮霭归牧,每个场景都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而在这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阡陌纵横的湖光山色中,又穿插进百鸟静听牧童吹笛的花鸟图,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中国花鸟、山水、人物三大传统绘画题材在影片中和谐自然地同时登场,与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将水墨造型艺术和动画完美结合。

图2-20 《牧笛》中的场景设计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牧笛》的色彩造型

《牧笛》由于采用特殊的中国山水画形式,因此在色彩造型方面除了牧童古铜的肤色外,水牛及场景均采用了传统的山水画颜色,浓墨淡彩,蕴意深长,如图2-21所示。

图2-21 《牧笛》归纳出的色彩方案
(图片来源:自制)

(四)剪纸动画——以《一条丝腰带》为例

1.《一条丝腰带》的角色造型

本片的角色造型设计是著名画家韩羽先生,借鉴使用了中国国画的传统人物绘画形式,结合漫画风格,简单干练的线条,分明有力,同时粗细变化丰富,寥寥几笔,却把人物的形态容貌勾勒得栩栩如生,如图2-22所示。服饰的设定,根据角色的身份和生活状态,设定成古装的粗布麻衣,简单质朴。剧情中间的缎面团花锦袍,采用了相对繁复的传统纹样,与整个环境和其他角色服饰产生强烈的对比,突出故事的讽刺意味。同时动作设计方面,由于剪纸动画特殊的形式风格,与皮影戏有很大程度的相似。

图2-22 《一条丝腰带》角色造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2.《一条丝腰带》的场景造型

场景造型方面,如图2-23所示。片中大部分使用了留白的手法,画面简单,没有过多修饰,只对主要场景和物品用墨和干练的线条进行简单写意的勾勒描绘,通过背景大量的留白处理,起到以虚衬实,强调主体的作用,拓展了画面意境,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以片中拾粪老汉的住处为例,一房一柳,是典型的韩氏风格。

图2-23 《一条丝腰带》中的场景造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一条丝腰带》的色彩造型

色彩造型方面,影片中大多采用明度较低的灰色、绿色等单色,对角色以及简单景物进行描绘,体现质朴率真的风格。但在情节发生强烈对比转折的时候,也采用了红色搭配黄色纹样的方式,凸显角色形象的变化,如图2-24所示。

图2-24 《一条丝腰带》归纳出的色彩方案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无论是哪种形式风格,大多都选择借鉴传统元素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角色造型方面,大量汲取传统文化元素,如京剧、佛教造像等,或直接运用中国国画大师的画作,作为主要的形象造型,赋予传统美学新的生命。在背景造型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过留白和虚化的方式,留给观众遐想的空间。色彩造型,也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思想,人物造型色彩浓重,富有装饰性,对比与统一并存,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不同的角色性格。场景及背景颜色,则根据故事情节调整变化,或压抑沉闷,或明快亮丽,将故事情节气氛烘托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