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以20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动画

动画的英文原文是“Animation”,是对“动画”一种比较正式的英文名称,是指在角色造型和空间环境造型中,以绘画或者其他造型艺术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的统称。英文“Animated Film”的意思是与真人饰演的电影相对应而言的动画电影,因此,“动画”与“动画片”不是一个概念。

通常意义上所谓的传统动画片和电影一样,已产生了一个多世纪。其原理是通过连续播放一张张原本静止的画面,利用了人类眼睛的一个生理现象——“视觉暂留”现象,使得原本静止的画面看起来像是在运动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动画片应该属于电影艺术的一种类型。但与真人饰演的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动画艺术家所绘制的形象作为动画片拍摄的对象。在动画片中动画艺术家本人实际上就成为演员,因此动画艺术家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动画表演的好坏。传统动画片是动画艺术家利用绘画工具绘制的一幅幅静止的画面,这些在画幅与画幅之间连贯的画面有着逐渐变化的关系,然后进行逐格摄制或扫描,通常使用照相机、摄影机或计算机,最后进行持续放映或播映,期间速度大于24帧/秒。这样,原本描绘的静止的画面就可以动态地出现在电影银幕或者是电视荧屏上了。

“动画”作为一个名词,在不同的国家有过不同的称谓与释义。在日本,最初被称为“漫画映画”(まんが映画),后来又被称为“动画”。在美国普遍称其为“卡通”(Cartoon)。在中国,人们曾经给动画电影起过许多悦耳的名称,如“美术片”“艺术片”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名称由此而来。在2009年出版的最新版《辞海》第6版中,对“动画电影”有如下解释:“动画电影,用人工或电脑绘制出的图画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影片。曾沿称‘卡通’。1906年,美国布莱克顿(James Stuart Blackton,1875—1941)摄制了第一部动画影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摄制时采用逐格摄影方法,把许多张有连贯性动作的图画,依次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就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106)该《辞海》中没有出现“动画”一词的解释。

有关动画的基本定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思考,以便得出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定义。

1.从词义方面来思考

英文单词“Animation”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通用名词用于界定动画的内涵。“anima”是其拉丁语字源,中文释义是“灵魂”,“animare”则有“赋予生命”的意义。英文中动画的名词形式是“Animation”,动词形式是“Animate”,形容词形式是“Animated”,动名词形式为“Animating”,因此,Animated Film的意思是指由动画艺术家创作的动画电影。

在词典中“Animation”的解释是“赋予(某物或者某人)生命”。因此常常被用来表示“使……活起来”的意思。使得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活动起来。更加宽泛的释义是:把原本不具备生命的、不活动的物体,通过绘制、创作、摄制、放映后,使其成为具有生命的、活动的物体。同时还可以通过绘制、创作、摄制、放映后将新的艺术生命与性格赋予给原本具备生命的物体。相比较而言中文的“动画”二字从字面的释义应该是“活动的画”,“Animated drawings”,而这两个英文单词组合经常出现在工程动画运用中。很明显,中文“动画”的这种字面解释远不能涵盖动画的基本定义。

如前所述,动画与动画片不一样,它的类型更加宽泛:既可以包括针对儿童观众的卡通动画片,也可以是针对成人观众的政治寓言性或者娱乐性动画片,甚至是抽象的实验性艺术短片,也包括复杂的虚拟仿真、电影特效、动画广告、游戏动画、数字媒体交互动画等。

从“Animation”这个动画的国际通用名词不难发现,动画与运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被尊称为加拿大动画教父的世界著名动画导演诺曼·麦克拉伦就曾郑重声明:“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创造运动的艺术。”(107)沃尔特·迪士尼也曾提到过,观众只有当动画有了生命力与性格时才能认同它,并为之感动。

综上所述,“动画是动画艺术家将原本没有生命的形象符号赋予生命,再将有生命的形体创造出新的艺术生命与性格的视听艺术形式。”(108)

2.从视觉原理方面来思考

1824年,法国人皮特·罗杰特发现了“视觉暂留”的原理,这是人类的一个生理现象,即光像对人眼的作用时间与人眼对光像的感觉时间不尽相同。光像中亮度与颜色元素对人眼的作用消失后,人眼对这个光像的主观感觉在1/20秒之内不会马上消失,是逐步递减的。也就是说,有一种真实的连续画面会被人感觉到,若是下一幅画面在前一幅画面的视觉感觉还没有完全消失前就出现,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便随之形成。因此,电影、电视就利用了人类的这一生理现实,电影以24幅画面/秒的速度拍摄并播放,正好符合人眼正常的视觉感觉。同样原理,电视以25幅画面/秒(PAL制)或者30幅画面/秒(NSTC制)的速度拍摄播放。若以低于24幅画面/秒的速度拍摄并播放,就会给人中断和跳动的视觉感受。同样,人类眼睛“视觉暂留”这一生理现象也被动画所利用,当连续变化的绘制图像被一幅幅播放出来时,人们的视觉就会感受到连续的动作。所不同的是,动画中的一系列连续的图像是由动画艺术家创造和设计出来的,动画艺术家通过这些连续的活动的画面,赋予银幕中的角色生命与性格。

3.从动画的属性方面来思考

由于动画、电影、电视都是利用人类的生理现象“视觉暂留”的原理,并且都使用电影机械系统和数字信号传送到银幕或荧屏上的手段和传播技术,因此动画也具备了电影的部分属性。而且动画技术分解与还原运动现象的原理是电影机械系统发明的基础依据。也正是这一原理成为后来发明同步放映和活动摄影机械系统以及影视数字传输系统的科学依据。这一原理验证了每秒播放24“帧”画面的速度能够正确地还原人类视觉的印象。动画电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静态图像组成,这一个个单个图像就是“帧”,当这些互相关联的“帧”持续播放时,人眼就会感觉到一系列连续的运动。

如前所述,虽然动画具有电影的部分属性。但其与用真人饰演实拍的电影相比较而言,在创作方法与技术处理方面方式不同。作为动画与影视艺术的主要区别,以及动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动画是构建在逐格拍摄的创作方法与逐帧处理的技术基础之上的。

动画的“逐格拍摄方法与逐帧处理技术”这一原则定义的产生,与人类“动画”实践和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898年《矮胖子》由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而成,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采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的影片,创作者艾伯特·E.史密斯的构思来自于其小女儿的马戏玩具,无生命的物象通过逐格拍摄的技术成为有生命、有性格的影片中的角色——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伴随着动画定义中“逐格拍摄”“逐帧处理”概念的大量出现,大大丰富了动画的内涵,进而拓展了动画创作的方式,并且延伸了动画的基本定义。换而言之,在“逐格拍摄”“逐帧处理”的基础上,世界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都可以运动起来,在动画荧幕上获得新的生命。英文“Animation”在词典中的解释正是“赋予(某物或者某人)生命”,所以动画不但可以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而且在动画艺术中还可以赋予有生命的物体新的生命与性格。

(二)艺术创作风格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自己的艺术经验、艺术观念以及审美体验,通过一定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把特定的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转化为艺术形象、艺术作品以及艺术文本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创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109)

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动画创作同样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创作者来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有别于其他单一语言的艺术作品,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电影多种艺术门类,这些构成因子相互协调、作用,最终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并通过视、听两种语言来传达信息。

关于创作风格,在其电影理论专著《电影美学》中,著名的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提到:“我们把每种艺术的形式上的特征叫作风格。艺术家个性方面的特点、他的民族的特点、他的阶级和他的时代的特点都反映在他的艺术作品的形式方面的风格中。没有一部艺术作品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艺术家的个性、他的阶级意识、他的民族的传统以及他的时代的爱好,因此,没有一部艺术作品没有风格,即使这种风格是无意识的或毫不足道的。”(110)

如上所述,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若要研究一位动画创作者的艺术创作风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创作理念、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创作背景等。每个动画创作者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所处社会的影响,必然与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生活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是选取特定的历史阶段,针对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家群体最具共性特色的艺术创作风格展开,即围绕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相关的角色造型、场景造型、色彩造型,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关注的视觉风格、镜头语言、声音设计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上,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隐藏在影片表面故事下的思考,深层内涵的表达。

(三)时间界定

为了更加清楚地确定课题研究所涉及的20世纪60—80年代时间范畴,我们将中日动画发展大致的历史阶段进行梳理,并就20世纪60—80年代对于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的历史意义进行分析。

1.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与探索期(1922—1945年)

1922年,受到传入我国的《大力水手》《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的影响,被称为中国动画先驱的“万氏兄弟”——万籁鸣(1899—1997年)、万古蟾(1899—1995年)、万超尘(1906—1992年)和万涤寰在缺乏资金、技术、设备的艰难条件下独立探索动画创作。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克服了遇到的各种困难,在1922年年底成功拍摄出《舒正东华文打字机》,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紧接着,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大闹画室》,由万氏兄弟于1926年制作出来。《骆驼献舞》1935年再次由万氏兄弟创作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影片。万氏兄弟和新华联合影业公司联手于1941年创作了《铁扇公主》,这是中国同时也是亚洲第一部,继迪士尼《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后世界第四部长篇影院动画片。该片还发行到东南亚及日本,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奠定了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舞台上的地位。

第二阶段,成熟期(1946—1956年)与辉煌期(1957—1965年)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于1946年成立了,它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1948年,动画片《瓮中捉鳖》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制作完成,成为新中国动画电影的处女作。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迁往上海,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建立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陆续制作了一批动画作品,如1953年靳夕执导的《小小英雄》,是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动画片;在国际上第一次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的是1955年制作完成的木偶片《神笔》;同年,钱家俊执导了《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成为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1956年,特伟执导了探索中国民族风格之路的《骄傲的将军》,短短几年为后续的动画片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7年,我国动画史上第一个专业动画生产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随后,1958年万古蟾执导的中国首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制作完成;虞哲光执导的《聪明的鸭子》成为我国第一部折纸动画片,于1960年制作完成;1961年,令全世界叹为观止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特伟、钱家骏、唐澄联合执导)横空出世,受到观众一致好评。1957年至1965年是中国动画第一个繁荣时期,是辉煌的“黄金时代”,八年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业人员已经达到380余人,大批的原创动画人才被培养出来,拍摄了40部动画片、37部木偶片、16部剪纸片、3部折纸片、9部纪录片,共计105部影片。在这个阶段,我国动画题材基本确立,形式多借鉴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式,浓郁的民族风格初步形成,涌现出一大批经典之作:《大闹天宫》《长发妹》《孔雀公主》《金色的海螺》《红领巾》《草原英雄小姐妹》以及水墨动画《牧笛》等,成为动画“中国学派”的开端阶段。

第三阶段,沉寂期(1966—1976年)与复兴期(1977—1989年)

从1966年开始,中国的影视动画作品基本抛弃了动画自身特有的美学规律,完全遵循写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以追求等同真人表演般的逼真效果为目的,作品无法发挥自身的艺术魅力,中国动画陷入了沉寂期。幸运的是,在1977—1989年这十二年间,中国动画共有24部作品在国外的相关大赛中获得37个奖项,中国动画史上的新篇章被开创,大幅提升了中国动画影片的国际声誉和社会影响力,被国外舆论界盛赞“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中国动画进入第二个繁荣时期。动画题材更为广阔,叙事方式、制作技法以及多元化民族风格的运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动画“中国学派”也在这个时期享誉海外。这一阶段的经典代表作品有:《画廊一夜》《哪吒闹海》《阿凡提》《三个和尚》《雪孩子》《崂山道士》《猴子捞月》《鹿铃》《天书奇谭》《西岳奇童》《金猴降妖》等。

第四阶段,转折期(1990—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外动画片的大量引进,中国动画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特别是1995年以来,实行多年的统购统销的动画片计划经济政策被取消,动画被中国电影放映公司直接推向了市场。动画片原来的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完全被改变,动画制作公司逐步确立了新的创作观念——必须同时关注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动画开始走上有别于传统的道路。其主要传播途径从影院向电视为主的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动画片转变,并开始盛行。如《葫芦小金刚》《蓝皮鼠与大脸猫》《自古英雄出少年》《西游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海尔兄弟》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欧美商业动画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动画的发展虽然不及欧美,但是却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随着数字CG技术手段的大量介入,动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动画制作公司中各种体制、机制的并行,交叉发展等,努力探索既能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能迎合当下年轻观众的观影习惯与审美情趣的作品。中国动画陆续推出了《宝莲灯》《魁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作品。

2.日本影视动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期(1917—1945年)

下川凹夫、北山清太郎、幸内纯一被日本动画界尊称为日本动画奠基人,分别于1917年开始陆续制作了《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猿蟹合战》以及《塙凹内名刀之卷》。其中,被公认为日本历史上第一部的动画片《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由下川凹夫创作完成。

早在1918年,第一部改编自日本原著《桃太郎》的同名短篇动画电影就在日本诞生了。在此后的20至40年代中,多部短篇动画电影陆续被制作出来,期间的1933年,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了《力与世间女子》,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电影动画的创作并没有完全中断,如系列动画片“桃太郎”,由懒尾光世制作而成,1944年制作的日本第一部长篇影院动画片《桃太郎·海上神兵》是其中的代表作。“桃太郎”动画片的主题主要是夸耀、美化日本军国主义,鼓吹侵略。二战后,日本的动画创作由于受到人才、设备、资金不足的影响没有能持续发展。一直到成立日本动画有限公司(东映动画公司的前身),日本动画才开始再次起步,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状况。

第二阶段,探索期(1946—1973年)

1945年,日本战败。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痛苦后,人们开始向往和平与美好的生活,因此开始受到观众关注和欢迎的是反战题材的动画。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大藤信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黑白版的《鲸鱼》由他于1927年拍摄完成,彩色版本的《鲸鱼》是日本第一部摘取国际大奖的动画片,还是由大藤信郎于1952年摄制完成。与此同时,处于探索阶段的许多日本动画制作者也开始尝试不同题材的动画,因此这个时期动画题材多样,品类繁多。60年代初,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的手冢治虫成为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他借助TV动画这个新载体,拉开了日本动画辉煌舞台的序幕,制作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TV动画片,其中的代表作品有《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将日本动画艺术创作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其影响下,日本TV系列动画《魔女莎莉》《咯咯咯的鬼太郎》《巨人之星》《人造人009》《海螺小姐》《明日之丈》等相继问世。

第三阶段,成熟期(1974—1989年)

1974年,由于前期探索的不断深入,日本动画以《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制作开始进入题材的确定期,到1982年结束,同时这段时期也是日本第一次动画热潮爆发。70年代初,出现了大批科幻机械类题材动画的制作人,如松本零土、美树本晴彦、富野由悠季等。1979年,执导了《机动战士高达》等优秀作品,作为“GUNDAM”系列创始人之一的富野由悠季是其中最著名的动画艺术家。同时他们也成为将日本动画推向成熟与繁荣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动画精品不断出现,并且开始尝试扩大动画题材现有的范围,这也造成了现如今日本动画题材包罗万象的情形。同时,这个时期的动画也更加趋于多样化,不再仅仅针对儿童,而是针对所有观众人群,因此动画事业从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与进步。但在题材确定期的后期,也就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热潮逐渐消退的日本动画进入中断期。

从河森正治执导的《超时空要塞》(MACROSS)1982年上映开始,至1987年结束,日本动画开始了第二次动画热潮爆发,同时也进入了绘画技法突破期。这一时期,由于题材已经都基本确定,因此追求视觉享受开始成为目标,人们开始喜爱和追求逼真细致的画风,绘画技法突破成为这个时期日本动画作品的努力方向。期间的代表作品有:通过新颖的快速视点移动表现,具备绝妙动感效果的《超时空要塞》;角色、场景描绘精致的《风之谷》《天空之城》;强烈的反光及明暗视觉对比效果的《机动战士Z》《机动战士ZZ》等,这些尝试为以后的动画作品创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完善的题材,突破性的绘画技法,使得这个时期优秀的动画作品数不胜数。

第四阶段,细化期(1990—至今)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深入发展与完善的日本动画产业,其题材、内容、形式,以及主创人员等涉及日本动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细化过程。伴随着这些变化以及日趋多样性的动画风格,日本动画进入细化阶段。

3.20世纪60—80年代

从上述中日两国影视动画的发展脉络来看,本课题所论述的时间阶段为“20世纪60—80年代”,是中日两国动画发展的重要阶段,中日先后有着两次重要的动画创作高峰期和中间的停滞,是各自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如表1-1所示。

表1-1 20世纪60—80年代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发展状况

中国动画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与“复兴期”,在这三十年间,以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到沉寂期后,1979年《哪吒闹海》的上映,中国动画前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创作了一大批独具中国民族特色及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动画作品,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

20世纪60—80年代的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日本动画的探索振兴时期;70年代日本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日本动画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30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炼,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动画产品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融入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

20世纪60—80年代,对于中日两国动画而言,是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及确立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