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
(1814—1841)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1841),俄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1814年10月15日,莱蒙托夫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不到3岁,母亲去世。自幼性格忧郁、孤僻。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塔尔罕内庄园度过。14岁时进入贵族寄宿中学读书,并开始写诗。后考入莫斯科大学,一段时间后又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1年丧父。1835年,创作诗剧《假面舞会》(《Маскарад》),描写了一个勇于同上流社会对抗的悲剧人物。1837年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Смерть поэта》)一诗,震撼俄国文坛。该诗直言杀害普希金的罪魁祸首是俄国上流社会,诗人因此被沙皇政府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诗歌《波罗金诺》(《Бородино》,1837),歌颂人民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1839年,完成长诗《童僧》(《Мцыри》),该诗体现了诗人的理想——渴望推翻暴政、渴望自由。1840年发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作品成功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完成著名长诗《恶魔》(《Демон》),作品描写了一个反叛、孤独、矛盾、具有强烈否定精神的恶魔形象。此后不久,沙皇便限令诗人48小时内离开首都。1841年7月27日,莱蒙托夫因病到皮亚季戈尔斯科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马丁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
莱蒙托夫14岁开始写诗,27岁就不幸去世。他的创作时间相当短,可就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他创作了450首抒情诗,还有27部长诗,以及小说和戏剧。诗人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言,“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诗篇。如果没有发生那场不幸的决斗,俄罗斯文学史必定会因莱蒙托夫而改写。
莱蒙托夫的抒情诗题材广泛,包括祖国、自由、爱情、俄罗斯自然风光等。他的诗歌在色彩、音乐、意象等方面都极具美感,在这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的当属他的名篇《帆》(《Парус》,1832)和《当金黄的麦田泛起波浪》(《Когда волнуется желтеющая нива》,1837)。另外,莱蒙托夫的诗作哲理性也很强,可以给人以启迪,现代俄语中有不少警句正是出自他的作品,如,《约定》中的“相爱时没有欢乐,/离别时就没有悲伤”,《我俩已分离,但你的肖像》中的“教堂废弃了依然是教堂,/神像推翻了依然是神!”,《为何》中的“为每个阳光的日子或甜蜜的一瞬,/你将向命运付出眼泪与烦闷”,等等。
本诗集选译了莱蒙托夫的15首抒情诗。其中,译者尤其喜欢抒情诗《当金黄的麦田泛起波浪》。当时,莱蒙托夫正因为那首著名的成名作《诗人之死》,在彼得堡的监狱里等候发落。诗中描写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的结构非常奇特。全诗4个诗节,由一个长长的主从复合句构成:1—3诗节均为一个时间从句,而第4个诗节则是一个主句。如此奇特的句型,使得诗歌结构尤为紧凑,节奏和谐,造成一气呵成之感。
诗歌标点的用法也是别具匠心。全诗基本上只有表示句子没有完结的逗号、分号或破折号,没有任何一个表示句子完结的句号或者感叹号,而且,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是省略号。如此的标点用法,隐喻着诗人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
诗歌中展现出来的是一幅极具美感的田园风景画。在诗人用诗句精心描绘的画面上,有“金黄”“艳红”“金色”“绯红”“银白”等色彩,给人以色彩绚丽之美感;“艳红的李子在蓊郁的绿荫下若隐若现,/仿佛在花园里捉起了迷藏”这一诗句,给人以光影交错之美感;沙沙作响的树林,叮咚欢唱的泉水,给人以神乐天成之美感;而“银白色的铃兰,∥它浑身溅满芬芳的露珠,/向我友好地晃动头部的花瓣”,则给人以静中有动、动静相宜之美感。如此极具美感的诗歌,堪称俄罗斯田园诗的典范,读来让人心醉神迷,情不自禁地跟着诗人进入一个安宁、祥和、美丽、幸福的世界。但是,仔细品味之后,又会发现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诗人与生俱来的忧郁孤独之感。笔者认为,这首诗单从艺术成就来看,不亚于他的代表作《帆》。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绚烂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动静相宜的画面,向我们描述了他心目中的净土乐邦。这是一首唯美的诗,这是一幅唯美的画,这是一曲唯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