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历史
魏国与吴国首先通过撰写历史进行政治正统与文化强力的竞争。东晋南渡之后,东晋皇帝的一个首要举措就是应宰相王导(267―339)的请求设立史官。在奏章中,王导把撰写朝代历史形容为“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王者之弘基也。”[61]从王导的话中可知,撰写王朝历史,尤其是本朝开国的历史,是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的。
在三国之中,似乎只有魏、吴二国设置了史官。《隋书·经籍志·史部》曰:“及三国鼎峙,魏氏及吴并有史官。” [62]华覈云:
大吴受命,建国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始撰《吴书》。[63]
虽然据华覈的形容,丁孚与项峻似乎缺乏史才,但他们起草的吴史对后来的作者显然很有帮助,甚至有可能独立保存到了四世纪。[64]“末年”究竟是指孙权统治的最后一年即公元252年,还是泛指其晚年,这个不得而知;但少帝孙亮252年继位之后不久,诸葛恪就上奏请求委任韦昭为太史。于是,诸葛恪、华覈、薛莹、周昭、梁广五人被任命撰写《吴书》。[65]273年,孙皓监禁韦昭之后,华覈曾试图用这项任务为借口来营救韦昭,使他免于杀身之祸:
又《吴书》虽已有头角,叙赞未述。昔班固作《汉书》,文辞典雅,后刘珍、刘毅等作《汉记》,远不及固,叙传尤劣。今《吴书》当垂千载,编次诸史,后之才士论次善恶,非得良才如曜者,实不可使阙不朽之书。[66]
华覈尽力帮助朋友逃脱灾祸,但此时《吴书》似乎已经差不多完成了。虽然现在无法看到其全貌,但裴松之《三国志》注对之大量引用,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引文都体现了《三国志》原文中所缺乏的吴人视角。[67]
公元255年,在吴国君主下诏著国史之后不久,魏任命王沈(?―266)、荀以及著名诗人阮籍撰写《魏书》。此举完全可以被理解为魏对吴国创举的回应。此书据说“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68]但是,它依然被作为魏国历史的重要材料而在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多有引用,也许更多的是因为它给历史事件提供的独特视角而不是因为所谓的“客观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吴国作家远比魏国大臣更热衷于撰写东汉史。吴国以继承汉朝正统自命,因而撰写东汉史这一举措既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政治意义。孙权的内弟谢承(182―254)著有《后汉书》。韦昭的《洞纪》则是一部颇有雄心的通史,从中国历史伊始一直写到222年吴国建国。[69]吴国作家还写过很多地方先贤传,如谢承的《会稽先贤传》。此外,他们还撰写过有关极南地域的风俗物产、地理环境等,也记录了吴国的殖民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朱应与康泰记录他们出使东南亚的著作。[70]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详细评述吴国诸多的修史活动,这里的简要介绍只是为了体现吴国作家在历史撰写方面的活跃。他们对王朝历史的兴趣,特别是他们对南方地理、风俗、物产的特殊兴趣,和建立南方帝国的努力紧密相关。[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