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汉语与汉字(1)
一、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汉民族大约在夏代(公元前20世纪左右)形成,这是逐渐融合许多部族的结果。当时称作诸夏、华夏,南北朝时期开始通称汉人。汉语从原始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复合体。就口语而言,汉语方言很多,现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一个方言区内又包括很多种方言。即使是同一方言区之内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别也可能相当大,互相听不懂是很常见的。在西方语言学家看来北京方言与广州方言的差别类似于英语与奥地利土话的差别,各类汉语方言更像一个语系。就书面语而言,现代白话文与古代文言文的差别也很大,在西方语言学家看来类似于拉丁语与现代意大利语、法语之间的差别,似乎就是两种语言。所以把它们都视为汉语,令人很迷惑。但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汉语不同的方言有着共同的源头,虽然语音、词汇上会有很大差别,但语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中国各个朝代统一使用变化较小的文言文,后来废弃文言文时又规定了新的统一标准语白话文,文言与白话之间的主要差别也只是文言里单音节词占多数,复合词占少数,以及表示所在和所从来的介词短语可以放在动词之后而不是一概放在动词之前;同时,汉字不反映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读音,而方言、口语的地位一直很低,方言文学作品也很少,不受重视。这些情况与欧洲各国自文艺复兴以来废除共同的书面语,改用不同的地方语言的情形大不相同。所以,各种汉语方言以及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虽然有很多方面的明显差别,但仍然属于同一种语言,统称为汉语。
二、汉字
(一)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其发明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记录汉语的汉字是最早的文字之一,其发明大约在夏代后期或商代初期(约公元前17世纪)。已经整理出来的商代后期(公元前14—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和少数西周的甲骨文大约有4100多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但有原创文字的还是少数。中国古人已充分认识到发明文字的重要性。如《淮南子·本经训》篇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在该书作者看来,文字的发明是件惊天地动鬼神的大事。这一看法虽然夸张但并不过分,因为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从文字的发明开始的。
按照文字代表语言的方式来分类,文字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单纯表音的拼音文字,一是兼表音形的语素文字。拼音文字用表音字母记录词语。如英语、法语所用的拉丁字母,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再如阿拉伯语的字母,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它们都是拼音文字。语素文字兼用表音表形的符号记录词语。表音的符号本身也是表形符号,不直接表音,也不能表示声调,而直接表示形态和意义。汉字是典型的语素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语素文字。
人类最初创造的文字都是语素文字,如埃及古文字、苏美尔文字最初都以表形字为基础,然后发展到假借字为主体的阶段;此后向表音方向发展,最后走向了音节文字或拼音文字。从假借字演变成拼音文字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减少假借字数,逐渐用一个字符代表一个音节;第二步又将之简化为几百个音节符号;第三步,把音节分解成表示音位的辅音、元音符号,成为数十个字母,就变成了拼音文字。
汉字根据造字方法可分为三类:表形的象形、指事、会意,表音的假借,兼表形音的形声。商代甲骨文中,表形的象形、指事、会意字是基础,表音的假借字最多,构成当时文字的主体,也有少数兼表音形的形声字。它们与埃及古文字、苏美尔文字属于相同类型。但后来汉字的假借字没有向表音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兼表形音的道路。假借字逐渐变成形声字,大批表形字后来也变成形声字,形成形声字为主体的文字体系。据统计,商代形声字数目很少,春秋战国时期上升到40%,秦汉时期就成为主体了。现代7000个通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所以说汉字是以表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兼表音形的语素文字体系。
(二)汉字的演化
汉字的演化包括体制(体系)的演变和字形的演变。如前所述,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语素文字;用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等方法造字用字;从商代假借字为主体发展到秦汉以来以形声字为主体,等等,这些特征和变化属于体制上的演变,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字形包括字体和字式两个方面。字体,指的是字的体态类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就是不同的字体。汉字字体一直在演变、简化,趋向使用便利。其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从商代甲骨文到秦代小篆是第一阶段。小篆以前的文字称作古文字,近于绘画。商代主要是甲骨文,西周、春秋主要是金文,战国时期字体分化明显。秦始皇统一中国,通用保守的秦国字小篆,较好地保持了汉字的原有样子。以上为第一阶段。以后到现在为第二阶段。隶书以后的文字都是现代汉字,以固定笔画构成。秦代已用俗字、简化字——隶书;自汉代以来,隶书成为正式的官方字体。以后由隶书发展出草书、行书、楷书。楷书到东晋王羲之的时代(公元4世纪)真正成熟,在南北朝时期代替隶书,并成为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的正式字体。字式,指的是字的具体笔画构形。在字体演变的同时,字式也在演变。同一个楷体字,其繁体与简体不同,就是字式的演变。如“貓”简化为“猫”,“觀”简化为“观”,它们都是楷体字,但偏旁部首变了。1935年民国政府颁布了324个简化字,但第二年又取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1964年两次简化汉字,很有成效。但1977年公布的第三次简化汉字没有通过。1986年10月国家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
(三)汉字的数量
商周甲骨文已有4000多字,东汉《说文解字》9353字(小篆),北宋《集韵》53525字(包括异读字),清代《康熙字典》、民国《中华大字典》近5万字,现在的《汉语大字典》近6万字。虽然汉字数量很多,但相对于拼音文字数量较少,日常生活所需的汉字也是较少的。据统计,现代通用汉字大约7000字,常用字4000多字。普通人读现代文章,约需认3500~4000字,只是文史专业人士需多认一些。另据统计,《十三经》(含《尔雅》)用字6544个,《毛泽东选集》用字2981个;而钦定《圣经》用字6000个,《莎士比亚全集》用字2万个,2006年上映的一个美国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Akeelah and the Bee》)中,一个11岁的小姑娘要夺得全国拼字冠军必须认识、拼写数万个字。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公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这是从2001年4月开始立项研制的新表。收字8300个,其中一级字(常用字)3500个,二级字(次常用字)3000个,三级字1800个,即专门领域(姓名、地名、科技术语、文言文)的较通用字。同时编制了《繁简汉字对照表》,还将编撰《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将来也要与新字表统一。目前通行的字表是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其中的35个罕用字新表没有收录。
三、汉语拼音
汉字在表音上有优点,也有明显缺点,如不能表示声调,一字多音,同声符不同音,等等。所以,为汉字注音就是一个重要问题。最早的字典《尔雅》没有注音。后来用直音法,即用乙字为甲字注音,说成“读如”、“读若”,等等。例如“洪,从水共声”(《说文解字》)。大约在魏晋时期,发明反切法,即用两字合拼一字读音,上字用其声,下字用其韵。例如“洪,户工切”(《切韵》),表示洪的字音由“户”的声母与“工”的韵母声调相拼合。这在注音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一直没有用拼音注音。直到明代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员来到中国以后,因为他们的需要编撰双语字典,才开始用拉丁字母创造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例如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写过用罗马字为汉字注音的文章,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撰写了《西儒耳目资》一书,也是用罗马字为汉字注音。外国人编制的两种最主要的汉语拼音是:(1)威氏标音法。1912年英国外交官、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Giles)的修订本《汉英字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根据北京读音注音,修订了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的标音法,创造了Wade-Giles罗马字标音法。中国简称威氏标音法。它一直是用英语写作的汉学著作的标准注音法。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英文名称用的就是这种拼音;现在的北大、清华等校的英文名称仍在沿用威氏标音。(2)耶鲁拼音法。1945年美国战争部出版了《中文口语词典》(《Dictionary of Spoken Chinese》),创用了一种新的罗马拼音法,后来发展成为耶鲁(Yale)拼音法。
中国人从清末民初开始编制汉语拼音,主要有四种:(1)1918年公布、1920年起用的注音字母。注音字母受日语假名影响,用笔画式的符号表示声母韵母。它不很精密,也不便于连写,兼之国际上不通行,后来就存而不用了。(2)1928年官方法定的国语罗马字。由赵元任、黎锦熙等人研制,声母、韵母以及声调都用拉丁字母表示。如Shiing-Shen Chern(陈省身)。1936年民国教育部编撰的《国语词典》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同时也标出国语罗马字拼音。国语罗马字拼音精细但复杂难学,使用不广,公布后很多年仍多用威氏拼音。1986年1月台湾地区对国语罗马字作了修订,改用符号标声调,并简化了拼写规则。(3)拉丁化字母。20世纪30年代中共吴玉章、林伯渠等人与苏联学者共同研制,抗战期间在解放区施行。这一方案简单而不够精细。(4)汉语拼音方案。用26个拉丁字母(实际用了25个,比斯拉夫字母、阿拉伯文字母、梵文字母容易识别,也更通用)为符形,为汉字注音。 1953年的《新华字典》使用了新的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由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吸收了前人方案的优点,合理简便,后来居上,已为全国民众普遍学习、使用。1979年大陆规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人名、地名的统一规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其为国际标准。 2009年台湾地区开始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以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北京方言的语音为蓝本,所以纪录普通话语音很便利,但要纪录其他方言的语音就不够用了,需要使用1888年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国际通用的国际音标。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文字改革上有一批激进人士,如鲁迅、钱玄同、瞿秋白、陈建功等,认为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是落后文字,难认难写,主张用拼音字代替汉字。现在看来,废除汉字的主张是崇洋迷外、全盘西化心态的表现(西方语言学家倒是反对废除汉字的),体现了西方中心主义、庸俗进化论的思想立场。随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以及网络时代的技术进步和学术发展,认为汉字不应该也不能够取消已成为社会共识。其理由主要是:第一,汉字特别适合汉语的特性。这是因为汉语是单音节语(最小的表意单位语素绝大多数都是一个音节,即多用单音节表意,较少用两个或多个音节来表示一个最小的意义单位),音节简单,数量也不多,所以有大量的同音词(包括声调),而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与汉语的单音节特性相对应,同时,汉字的表形特性恰恰可以帮助确认同音词的意义。第二,汉语拼音难以分词书写。由于汉语的词、词组、句子的构成规则基本一致,书写时难以区分词、词组,故只能连写。而连写难以区分表意单位,不适用于表音的拼音文字。第三,废除汉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识字难,书写慢,不适应现代化。现在看来这一观点已不能成立。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汉字常用字都不多,汉字结构有理性规律,有利于学习、记忆;同样的内容,汉字文本比拼音文字文本少,可节省劳力和资源;特别是计算机发明以后,汉字输入速度比拼音文字更快,非常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第四,以汉字为媒介的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具有崇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任何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代替的。
赵元任为了让外国学生了解汉语的语音、声调和汉字不可脱离的关系,曾用/shi/、/yi/、/ji/三个音节的字分别编写了三个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石室诗士施氏食狮史》,全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施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2)
由此可见,脱离了汉字,汉语文章就难以识读。当代网络上的一个笑话段子也反映了汉语同音字很多,汉字对于汉语语音具有不可替代的辨义性:
对对子
一中文系学生上物理课(通识教育课程)睡觉,被老师看到。老师把他叫醒,说:“这位同学,这里有副对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请问你能对上下联吗?”这位同学回答说:“上物理,如雾里。雾里听物理,勿理物理。”
网络上还有这样一个关于人口普查的笑话段子:
人口普查
昨天下班回家,接了一个电话。
“你好,我是人口普查员,请问你家是几口人?”
“我家是一口人。”
“十一口人?”
“不是十一口人,而是一口人。”
“啊!二十一口?怎么又变二十一口人了?”
我耐着性子说:“你听错了,其实一口人。”
“七十一口人?怎么会那么多啊?”
我终于爆发了,吼道:“就是一口人!”
“九十一口?天哪……”
用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斑。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五分之一)的一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1973年12月18日全体会议通过)之一。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包括汉字)的人越来越多。欧洲的许多商店门窗上贴着汉字字条:“本店使用汉语”、“我们说普通话,还说广东话”,等等,可见汉语汉字已逐渐通行世界。所以,掌握汉语言文字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