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手术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结肠造口术并发症的处理

结肠造口术是一种简单手术,但如临床医师不慎重处理,仍有许多术后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70%,造口并发症中有15%~20%的患者须再次手术。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正确地进行造口操作,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有局部缺血坏死、狭窄、造口旁疝、黏膜或结肠全层脱垂、肠扭转、脓毒血症、结肠造口穿孔、出血等。脱垂、疝和狭窄更常发生在结肠造口,而表皮脱落是不常见的,因为排泄的物质与回肠造口不同。
一、造口坏死
结肠造口坏死是由于造口的血供不足而引起的。这种并发症在端式造口比袢式造口多见。坏死常局限于造口肠段的端缘,外置肠段全部坏死并延伸到腹腔内肠段而导致腹膜炎者较少见。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造口坏死,术后5天内应每日检查造口至少1次。正常黏膜颜色红润,有光泽,但可稍水肿并膨隆,触碰后可出现出血点;若出现坏死现象,则黏膜失去光泽,呈暗红色、青紫色或灰黑色,可带有恶臭分泌物,造口周围腹壁皮肤红肿疼痛。
(一)原因
1.术中损伤了结肠边缘动脉。
2.腹壁造口处开孔太小或缝合过紧而影响肠壁及其系膜的血运。
3.造口肠段及其系膜拉出时发生扭曲或有张力。
(二)处理
1.在治疗前必须判明坏死范围,如坏死位置表浅而局限,可在坏死区分界清楚后将坏死部分切除,局部放置引流,应用抗生素。
2.坏死区延伸到腹膜内,已不能清楚地看到正常肠管时,应立即手术,以免结肠坏死回缩进腹腔内,引起肠内容物外溢而造成粪汁性腹膜炎。
3.手术方式的选择 ①如原为腹膜外结肠造口,切口可从造口处向外上方延长(如原造口在左下腹),暴露坏死肠管至正常组织,游离足够长度的正常肠管,提出腹膜外,切除坏死组织,行再次造口。②如原为腹膜内结肠造口,可经原切口探查腹腔,拆除结肠与腹侧壁之间的缝线,游离到血供良好的结肠,重新造口。③如造口肠管或系膜较短,提出困难,可向上在就近处造口,原切口修补后改作引流孔;如坏死段范围广泛,亦可改作横结肠造口,切忌勉强拉出,以免造成术后肠管回缩。
(三)预防
1.分离和切断结肠时切勿损伤肠段系膜内的供应动脉。闭合结肠旁沟或将肠段与造口处腹膜固定缝合时,亦应避免缝扎系膜内的供应动脉。
2.应注意到腹壁开孔的大小,一般以在造口肠段旁能插入一个手指为度。
3.造口的肠段必须做充分的游离,保证有足够的长度。造口肠段拉出切口后应再次检查肠管有无扭曲现象。
二、造口回缩
(一)原因
1.双腔造口回缩机会多;常因结肠游离不充分,结肠短,外置结肠有张力或过早去除支持肠管的玻璃棒而发生。
2.腹壁太厚或术后高度腹胀,术后早期经造口插管灌洗或用手指进行扩张时用力过猛。
3.腹腔内有炎症、瘢痕粘连、癌肿浸润等也是造口回缩的原因。
4.伴有结肠梗阻的患者如外置肠段长度不够,当结肠排空后,肠壁收缩,更有发生造口回缩的危险。
(二)处理
1.造口回缩的处理方法取决于回缩的程度。如部分回缩,肠端尚在腹膜外,一般不需要做紧急手术,但须加强对创面的护理,严密观察回缩进展情况。
2.如肠造口断端已回缩到腹腔,产生腹膜炎征象,则应立即行剖腹术,一般扩大原造口切口,将其斜向上延长(如原造口在左下腹部),游离结肠后无张力地提出腹膜外。局部污染严重、肠管或系膜提出困难时,可另选造口位置。
(三)预防
1.术前或术中认真评估造口时结肠预留的长度,提出的结肠应确保无张力。
2.延长拔除袢式造口应用支持杆(玻璃棒)的时间。
3.通过袢式造口结肠的系膜孔将两侧的腹膜或皮肤缝合。
4.造口护理时切勿用力过猛。
三、造口脱垂
造口脱垂常发生于游离度较大的部位,如横结肠部发生率较高,附着于后腹壁的降结肠部位发生率低。既可见于末端结肠造口,也可见于袢式结肠造口。脱垂发生的程度不同,可从几厘米到30cm或更多。
(一)原因
1.便秘、腹泻、咳喘、过度肥胖等造成持续性腹内压升高。
2.造口在腹直肌外侧,存在一定程度的造口旁薄弱或缺损,缺乏组织的支持。
3.造口处切口过长、过大。
(二)处理
1.临时性造口可以用腹带维持直至准备关闭造口。
2.仅是黏膜脱垂时可用硬化剂注射,使其与周围组织固定。
3.若延迟结肠造口的关闭无限期,而且脱垂产生明显的症状时,可将脱垂的远端结肠送回腹内。将远端结肠缝合留在腹腔内,近侧与皮肤缝合形成末端结肠造口,用不吸收缝线缝合筋膜以减少缺损。
4.末端结肠造口出现脱垂时,可用切除多余的脱垂部分收紧腹部开口。
5.若将结肠造口重建是防止复发的更确定的方法。
(三)预防
1.对于引起持续性腹压增高的原因进行早期对症治疗,有助于防止形成造口脱垂。
2.将造口的结肠通过腹直肌,以加强周围组织支持,预防发生造口脱垂。
3.用非吸收性缝线将腹膜、腹直肌鞘与结肠缝合固定。
4.腹膜外结肠造口能减少继发脱垂的可能性。
四、造口穿孔
穿孔部位常在结肠缝合于腹壁部分,结肠附着固定与游离之结合处亦多见。
(一)原因
1.早期发生原因与手术操作有关,如电灼时损伤结肠;结肠与侧腹壁固定造口时缝线穿透结肠全层或缝扎过紧;牵拉结肠用力过度。
2.机械性损伤所致,如结肠灌洗或钡灌肠时管头刺破结肠。
3.结肠造口进行钡灌肠造成的穿孔。
(二)处理
1.穿孔发生于腹膜内,短期内即可引起腹痛,产生腹膜炎征象,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根据穿孔大小、时间及污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穿孔小、时间短者可做修补术或将肠管提出腹膜外固定并修补,放置引流;穿孔大、污染严重者可行横结肠或近端肛管造口以转流粪便。
2.穿孔在腹膜外可引起腹壁层组织感染,必须及时广泛引流,可用灌肠来控制粪便外漏,勤换敷料,促进愈合。保守治疗无效或手术后期继发于肠道炎症疾病(如憩室炎、克罗恩病)引起穿孔成瘘管,需切除瘘管及病变部,重建造口。
(三)预防
1.固定结肠时可利用肠系膜、肠脂垂进行缝合,或缝合仅穿过浆膜层进行固定缝合。
2.仔细检查治疗的器械、物品是否存在缺陷,如有缺陷及时予以更换,以防损伤肠管引起穿孔。
五、造口狭窄
造口发生狭窄后结肠排空不畅,易导致排便过频,或粪便变细,也可出现低位不全梗阻的临床表现。
(一)原因
1.结肠造口狭窄大部分都是由于局部缺血引起的。
2.局部感染和皮肤开口太小。
3.外露的结肠浆膜因受粪便等刺激引起浆膜炎,产生肉芽组织增生,继之发生瘢痕收缩,形成环状狭窄。
(二)处理
1.狭窄程度较小的患者可用漏斗或导管灌洗。
2.当狭窄环尚能通过全部小指或示指尖时,则每日以手指扩张造口1~2次,以能通过全部示指为度。充分扩张常常引起严重的疼痛,容易产生出血和更多的瘢痕组织。
3.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有症状患者,或狭窄环已不能通过小指时,应将造口肠段外围的一圈瘢痕组织作环形切除,用细肠线将肠壁与皮肤边缘重新间断缝合,或采用放射状切口及Z形切口重新缝合切缘。
4.造口肠端狭窄指诊时须注意肠管旁是否有肿块、疝等存在,若有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三)预防
可将腹外斜肌腱膜或腹直肌前鞘作十字形切开或圆形切除一块,以防开孔过小。同时应注意造口端的血运。术后1周开始每天以示指或中指扩张造口1~2次,可嘱患者坚持1~3个月,以免发生狭窄。
六、造口出血
(一)原因
1.创伤 如造口袋与黏膜的摩擦造成造口部黏膜糜烂所致。
2.扩张造口时操作粗暴,导致黏膜撕裂。
3.肠壁血管结扎不牢。
4.造口部位的肠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二)处理
1.如出血量少,则保持局部清洁,更换粪袋,促进创口愈合。
2.静脉曲张所致出血可使用硬化剂局部注射。
3.肠管系膜处出血且出血部位较深者,则须压迫或结扎止血。
4.如从肠腔内出血,就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性质后对症处理。
(三)预防
1.使用柔软的物品,减少对造口黏膜的摩擦、刺激。
2.造口时对造口肠管的止血要彻底。
3.造口检查时操作应轻柔,以免损伤黏膜,或将黏膜与皮肤连接处撕裂。
七、造口旁疝
绝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造口旁薄弱或缺损,随着时间的延长,疝的发生率增加,但只有少数患者(可能15%左右)需要手术治疗。
(一)原因
1.与造口位置选择、造口的技术及手术前后处理有关。如造口途径选择在腹直肌的外侧就比经腹直肌的发病率高。
2.过度肥胖、持续腹内压升高等因素使造口肠管与周周组织分离,从而诱发造口旁疝的发生。
3.造口术后局部感染、周围组织营养不良,出现萎缩等。
(二)处理
1.早期或症状轻微的经用合适腹带或特制的造口袋后症状可缓解,并可预防其发展。
2.疝的存在妨碍结肠造口灌洗或造口袋佩戴困难者需手术治疗。
3.疝脱出巨大,或疝颈过小复位困难,或有造成嵌顿疝可能者,应手术治疗。
4.疝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行疝修补,或将结肠造口更换位置。
(三)预防
1.采用腹膜外结肠造口可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率。因造口肠段经腹膜外引出,消除了结肠旁沟间隙,排除小肠内疝的潜在危险,又因被覆的腹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造口回缩、脱垂及旁疝的发生,且可减少梗阻、狭窄和造口水肿等并发症。
2.仔细将穿过腹壁的结肠与腹膜、鞘膜等组织缝合,间距适中。
3.永久性造口可将造口通过左侧腹直肌,以降低疝的发生率。
4.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腹压增高的因素,以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
八、造口周围皮肤病
(一)原因
造口周围皮炎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轻则红肿,重则糜烂。原因可为排泄物漏出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造口器材引起的损伤性皮炎及念珠菌感染。患营养不良或糖尿病会增加感染机会。
(二)处理
1.造口器材所致者则需要更换器材。
2.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应使用皮肤保护软膏、油剂等药物(如氧化锌油膏等)治疗。
3.顽固性糜烂、溃疡属真菌感染者,外用制霉菌素。
4.如经各种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改换造口位置。
(三)预防
1.选择佩戴合适的、刺激性小的造口器材,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造口周围皮肤需要经常清洁,减少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
3.造口处黏膜应高出皮肤2~3cm,使粪便排出时尽可能少的接触皮肤而直接进入造口袋。
4.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积极控制血糖,减少皮肤感染的机会。

(张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