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温里剂
第一节 温中祛寒
理中丸《伤寒论》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 炙 白术 各三两(各9克)
[用法]
原方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味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丸剂,每服6~9克,一日二三次,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 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腹满呕吐,腹痛,食不下,舌苔白滑,脉缓弱或沉迟无力,以及霍乱属于脾胃虚寒者。
2. 阳虚失血。
3. 病后喜唾涎沫及小儿慢惊等证由中焦虚寒而致者。
[名医方论] 1.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引程应旄曰:
“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曰理中,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盖谓阳虚即中气失守,膻中无发宣之用,六府无洒陈之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藏凌夺,诸证所由来也。参、术、炙草,所以守中州,干姜辛以温中,必假之以燃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藏六府皆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胜,即当脾肾双温,加之以附子,则命门益而土母温矣。”
2.王绵之《方剂学基础知识》:
“后者分析理中丸,有执于‘人参汤’之名而以人参为君者,殊不知理中丸治中焦虚寒之吐泻交作,《金匮要略》用治胸中阳气虚之‘胸痹,心中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即胁下气逆,上冲胸中)。’此时气虚为主,当用人参补元气为君者,故改为汤剂,名‘人参汤’而不言理中汤,是有深意的。……张仲景用以回阳救逆之四逆汤类,皆以干姜助附子,可知阳虚里寒当以干姜、附子为主。”
[连氏方论]
脾胃阳虚有寒,则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中焦虚寒,非温则寒邪不去,非补则正气不复。方中干姜大辛大热,温中祛寒,《别录》谓其“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珍珠囊》谓其“去脏腑沉寒痼冷”,故为君药;人参甘苦微温,补气健脾,且有温中之效,《别录》谓其“疗肠胃中冷”,故为臣药;脾虚寒湿不化,故以白术为佐,补脾气而燥脾湿,《珍珠囊》谓其“除湿益气,补中补阳”;炙甘草为使,补土温中,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有温有补有燥有和,而为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剂,为治理中焦虚寒的要方,故名曰“理中”。《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此方是也。原方一方二法,可根据证情之缓急,而决定汤、丸之用。服药后可进热粥,以助药力温养中气。
吴茱萸汤《伤寒论》
[组成]
吴茱萸 一升,洗(9克) 人参 三两(9克) 生姜 六两,切(18克) 大枣 十二枚,擘(4 枚)
[用法]
原方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
1. 胃中虚寒,食谷欲呕,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苔白滑,脉弦迟者。
2. 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3. 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名医方论] 1.许宏《金镜内台方议》:
“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厥冷者,寒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食也。此三者之证,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2.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引汪琥云:
“呕为气逆,气逆者必散之。吴茱萸辛苦,味重下泄,治呕为最。兼以生姜,又治呕圣药,非若四逆中之干姜守而不走也。武陵陈氏云:‘其所以致呕之故,因胃中虚生寒,使温而不补,呕终不愈’,故用人参补中,合大枣以为和脾之剂焉。”
[连氏方论]
阴寒内盛,胃气不降,浊阴上逆。方中吴茱萸辛苦大热,温中散寒,降逆下气,《本经》谓其“主温中下气止痛”,故为君药;重用生姜为臣,取其辛温之性,助君药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佐以人参甘苦微温,补虚弱而益胃气;大枣甘温,甘能补中,温能益气,且能调和诸药,用以为使。合而成为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剂。
小建中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9克) 芍药 六两(18克) 甘草 二两,炙(6克) 生姜 三两,切(9克) 大枣 十二枚,擘(4枚) 胶饴 一升(30克)
[用法]
原方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去滓,加入饴糖溶化,温服。
[功效]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虚劳里急,腹中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脉弦而涩,舌质淡嫩苔薄白。
[名医方论] 1.苏轼、沈括《苏沈良方》:
“此药治腹痛如神……此药偏治腹中虚寒,补血,尤止腹痛。”
2.许宏《金镜内台方议》:
“建中者,建其脾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中之味甘也。阳脉涩,阴脉弦者,为中虚内寒也。心中悸者为气虚,烦者为血虚,故用胶饴为君,甘草、大枣为臣,以甘佐甘缓之也。白芍药之酸,能收敛脾气,而益其中,故用之为佐。桂枝、生姜之辛,以散余邪而益气也。”
3.汪昂《医方集解》:
“此汤以饴糖为君,故不名桂枝芍药而名建中。今人用小建中者,绝不用饴糖,失仲景遗意矣。”
4.张璐《张氏医通》:
“虚劳而至于亡血失精,消耗津液,枯槁四出,难为力矣。《内经》针药莫刺者,调以甘药。《金匮》遵之,而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也。”
5.徐灵胎《兰台轨范》:
“此方治阴寒阳衰之虚劳,正与阴虚火旺之病相反,庸医误用,害人甚多。此咽干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
[连氏方论]
虚劳腹痛,由于中气虚寒,不得温煦,故腹中拘急,时时作痛。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方中饴糖甘温而润,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千金》谓其“补虚冷,益气力”,故为君药;重用芍药敛阴,配以桂枝温阳,二味均为臣药;佐以炙甘草,得芍药则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得桂枝则辛甘化阳,温中补虚;使以生姜、大枣补脾胃,调营卫而和诸药。合而成方,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平补阴阳,调和气血之效。取“劳者温之”之义,俾中阳得运,化生气血,灌溉四旁,则虚劳何患其不愈。本方不用大温大补,而用平和醇厚之品,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方名“小建中汤”。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组成]
蜀椒 二合,去汗(6克) 干姜 四两(12克) 人参 二两(6克)
[用法]
原方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现代用法:水煎去滓,加入饴糖30克,溶化,分二次温服。
[功效]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中阳衰微,阴寒内盛,脘腹剧痛,手不可近,呕不能饮食,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迟。以及脏寒蛔动不安,上腹部剧痛者。
[名医方论] 1.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2.费伯雄《医方论》:
“非人参不能大补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气,故名曰大建中。又有饴糖之甘缓以杀姜、椒之辛燥,非圣于医者,不辨有此。”
[连氏方论]
中阳衰微,阴寒内盛。方中蜀椒大辛大热,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并能驱蛔杀虫,为君药;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和胃止呕,为臣药;阴寒内盛由于中阳之虚,故用人参甘温,补益脾胃,扶持正气,为佐药;饴糖建中补虚,缓急止痛,且以缓和椒、姜辛烈之性,为佐使药。四药合用,而成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之剂。本方大热大补,足以温健其中脏,使阴寒尽去,中阳建立,故方名“大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