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远帆的航标

2015年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肿瘤报告2014》:2012年全球肿瘤患者及死亡病例分别为1400万、820万,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肿瘤病例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肿瘤病例高居全球第一位;在肝、食管、胃和肺4种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预计未来20年,全球新发肿瘤病例会增加7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2012年全国估计新诊断肿瘤病例约307万,死亡病例220万,占全球肿瘤死亡人数的26.9%,相当于每1分钟有6个肿瘤患者确诊、有4个肿瘤患者死亡。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死亡原因。尽管我国是世界上肿瘤病例数量最多的肿瘤大国,但却不是肿瘤防治强国,我国肿瘤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不及美国的一半。
营养不良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整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死亡原因。世界粮农组织2013年报告:2007年全世界有9.23亿人营养不足,比1990—1992年期间增加8千万。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营养不良是全球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儿童全部原因死亡的45%。美国慈善总会官方网站报告:美国目前有4880万人,包括1620万儿童营养不足。美国尚且如此,其他国家可想而知。
营养不良与肿瘤是一对孪生姐妹:一方面营养不良显著增加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耗费社会资源、医疗费用,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另一方面,肿瘤本身及其治疗措施又反过来导致或加重营养不良,致使40%~85%肿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又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营养不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病如此普遍,后果如此严重,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肿瘤营养不良的认识仍然相当片面、相当肤浅;我们对肿瘤营养不良的防治仍然是鞭长莫及、心余力绌。澄清事实、还原真相、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合理治疗,是专业人员的义务,我们义不容辞。规范诊疗行为,规避治疗风险,引领学科方向,引导合理营养,是学术组织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for Oncological Nutrition & Supportive Care,CSONSC)于2012年3月16日正式成立。作为一个年轻的多学科学术组织,委员会旨在推动我国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事业及学科的发展壮大,促进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的科学研究,普及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的科学知识,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及支持治疗,使肿瘤患者发病更少,活得更好,生存更久。编写、制定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就是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因此,《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是规范肿瘤营养治疗的准则,是指导肿瘤营养治疗的纲领。是飞行的塔台,是远帆的航标。
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营养不良的危害性、防治营养不良的迫切性,学会成立后,我们立即决定着手编写《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首先成立编写领导小组、制定编写方案、规范编写流程,确定编写内容,然后组织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水平深厚而且有过指南编写经历的专家参与指南编写。正是因为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了肿瘤营养治疗指南的重要性、编写指南的严肃性,初稿完成后,学会分别于2013年6月7日、2014年5月16日组织两次全体专家讨论,先后安排数十次的小范围讨论,征集百余专家修改意见,编写人员进行千余人次修改更新。修改稿确定后,再由编委会负责人对全部书稿进行最后的审定,统一名词术语,核对参考文献,更新部分内容,规范层次体例。2015年2月18日(农历除夕),《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正式脱稿。如此10余万字的一本小书,耗时如此之长,修改如此之多,动员力量如此之大,征求意见如此之广,实属罕见。足见我们对本指南的重视与认真。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讨论肿瘤营养治疗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为17章,从制定指南的宗旨、制定指南的方法、肿瘤营养治疗通则开始,依照肿瘤营养治疗的实际流程一直向前,从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通路的建立、营养制剂的选择,到营养干预的实施、治疗效果评价、并发症预防、营养治疗护理,最后到家庭营养指导,基本覆盖了临床肿瘤营养治疗的全部过程。本书注重学术水平及理论基础,力求反映肿瘤营养治疗的最新成果;本书强调临床应用与实操指导,力图展示肿瘤营养治疗的最新方法。《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是一本高级工具书,以肿瘤临床工作者、临床营养师及其他感兴趣的人士为读者对象,广泛适用于不同等级医院及相关机构。
本指南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发起并组织编写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等单位的部分骨干专家贡献了他们的爱心与力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鼓楼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第二医院、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邵逸夫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等单位近百名专家参与了编写工作。学会内外其他单位百余位专家参加了讨论、修订。因此,本书是众多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不同单位集体智慧的结晶。值此付之梨枣之际,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认识差异、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及科学发展,本书一定存在许多不足、遗漏乃至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更新。

石汉平 FACS

2015年2月18日(农历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