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外治方
1.白芥子膏
处方:白芥子30克,元胡30克,甘遂15克,细辛9克,麝香适量。
用法:上药制成膏剂,夏季贴穴应用。
功能:化饮祛痰,开窍通闭,理气止痛。
主治:寒痰壅滞,咳嗽气逆。
本方原载: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2.咳喘痰消膏
处方:细辛15克,甘遂15克,白芥子20克,炙麻黄15克,南星15克,冰片少许,生半夏15克,生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时加鲜姜汁调成糊状,将药膏5克左右放在医用胶布上,固定在天突、定喘、中府、肺俞、膻中、大椎、督俞上,24~48小时后取下,每隔5~10天贴1次,共5次左右即可。
功能:止咳,祛痰,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
本方原载:杨磊.亲献中药外治偏单秘方.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3.灵宝烟筒
处方:黄蜡3钱(9克),雄黄3钱(9克),佛耳草1钱(3克),艾叶1钱(3克),款冬蕊1钱(3克)。
用法:先将黄蜡融于涂纸上,次以艾铺之。余3味细研掺匀,卷筒内,用火点一头,吸烟吞之,清茶送下,甚效。
功能:温肺,祛痰,止咳,平喘。(原方未注功能)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寒喘咳嗽型。
本方原载:清·田间来(是庵)《灵验良方汇编》
4.足浴方
药物:前胡10克,柴胡12克,杏仁15克,枇杷叶25克,百部12克,黄芩15克,陈皮12克,白芥子12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取药汁1000毫升,煎两次,药汁放在盆内,浸泡双足,药液一般以淹过足面为度,温度以能耐受为宜,若药液冷却,可置火上加热,继续使用。每次浸泡30~40分钟,每日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苏培基.熏洗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5.复方暴马子气雾剂
处方:暴马子500克,白头翁100克,异丙嗪1克。
用法:暴马子劈碎,加水煎成500毫升,浓缩成200毫升,加2~3倍量乙醇,放置,过滤后回收乙醇,得提取液。将白头翁粉碎,按水蒸气蒸馏法收集蒸馏液合并,加入异丙嗪,过滤即可。室内预喷10分钟。患者入室后继续喷20分钟,患者在室内唱歌、做操或朗诵诗歌等,每天2次。20次为一个疗程。
功能:消炎,止咳,平喘。
主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张瑞贤,漆浩,王发渭.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内科卷上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6.定喘止咳膏
处方:熬膏基础药物组成,鹿角片100克,附子50克,苁蓉50克,熟地50克,麻黄50克,苏子50克,白芥子50克,桃杏仁50克,黄药子50克,山慈菇50克,苍耳子50克,木鳖子50克,甘草30克。药面组成,肉桂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丁香20克,甘遂20克,蛤蚧20克,广丹1000克,菜油2500克,僵蚕20克。研末,过100目筛。
用法:将基础药浸入已熬炼的冷油中浸泡,春夏3日,秋冬7日。后以文火熬至药枯去渣,再将油熬至青烟将尽,油色金光灿烂,然后将药面徐徐加入,搅至泡沫消除后离火,待油温稍降时,徐徐下丹,搅匀之后再熬至黑色,膏入水以手扯之闻及响声即可。用文火将张贴的膏药慢慢烊化成薄圆形,夏天穴取涌泉,贴满三伏;冬取肺俞、肾俞、百劳、喘息,以冬至贴至九九末,缓时贴肺俞、肾俞。咳喘发作时加贴百劳、喘息。每贴3天取下,清洗膏贴部位皮肤,间隔24小时后更换续贴。连续贴治3年。
功能:温阳补肾,化痰祛瘀,平喘止咳。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杨晓海.定喘止咳膏外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新疆中医药,1997,15(3):17
7.伏天叩刺加膏贴疗法
处方:白芥子30克,地龙30克,半夏30克,细辛30克,甘遂20克,元胡20克,樟脑10克,附子10克,天竺黄60克,麝香1克。
穴位:主穴,肺俞、心俞、膈俞、膻中、天突;配穴,大椎、定喘、膏肓、风门、大杼。
方法:诸药均研为细末,加蜜熬制成膏状。用时以生姜汁调2克斑蝥粉末作发泡剂,少许涂于膏药表层。患者取坐位,腧穴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以皮肤泛红或有出血点为度。后将膏药如黄豆粒大,胶布膏贴于叩刺处,嘱患者过24~48小时取下,个别痒甚或灼痛者可提前取下。胶布过敏者用牛皮纸代替。局部发疱一般不处理,严重破溃者消毒后外涂龙胆紫药水可愈。寒型或年老体弱者配穴选用膏肓、风门;热型者加大椎:混合型加定喘、大杼。每年头、中、末伏治疗,一年共治3次。下一年可继续治疗。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王爱国,王振华.伏天叩刺加膏贴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四川中医,1996,14(6):51
8.盐包按摩法
处方:食盐1000克,生姜7片,葱白7个,艾条3根。
用法:4药共同入锅中,炒热至80℃左右,然后装入一清洁的白布袋内,用绳子扎紧,趁热使用。盐包用后要保存好,以备多次使用。
(1)背侧按摩:先腰背,顺序从上而下,从中间至两侧;下肢:双下肢后、外侧至足,顺序也是从上而下(患者最好是赤身,盖好被子请亲人进行操作。注意:室内温度要稍高一些,以免着凉)。
(2)腹侧按摩:先胸腹,同样是从上而下,从中间至两侧;下肢:双下肢前、外侧至足,顺序,从上而下。按摩至患者足底出微汗,效果更佳。
(3)下肢内侧按摩:顺序从下而上,施术于双下肢内侧。
(4)上肢按摩:先从胸至手、从手至肩按摩双上肢之前、内侧,后按摩后、外侧。以患者手掌有微汗为佳。每日按摩1~2次,每次30~45分钟,每3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5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魏慧( ).慢性支气管炎自我防治法.中老年保健,2001(3):28
9.拔罐疗法
取穴:头颈部风池、天柱、大椎;背部大杼、肺俞;胸腹部中府、膻中、中脘;上肢部列缺、合谷。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童筱.针灸·拔罐·刮痧·按摩治百病.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