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调节体液治便秘
便秘是因大肠缺乏津液而致,而肠道缺乏津液又是全身缺乏津液的局部表现。全身液亏,导致肠道失于濡润,则“无水舟停”而便秘。调节体液,使体液归于肠中便为治秘一法。
(一)调和营卫止汗法
梅某,女,27岁,1987年9月15日初诊。患者因产后感受风寒而自汗20余天前来就诊。诉终日自汗,伴时时恶风,饮食如常,大便三五日一行,艰涩难解,状如羊粪,但腹无所苦。视其舌淡苔薄白,脉来浮虚。综合四诊,知此自汗乃营卫不和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降失调,营卫不和而汗出,致津液不能还于大肠则便秘。遂拟桂枝汤原方加味:桂枝、白芍、当归、肉苁蓉、炙甘草各10g,炙黄芪30g,生姜3片,红枣12枚。5剂后复诊,诉不仅自汗显著减少,而且大便亦较前通畅。效不更方,仍用前方5剂,1个月后随访,云自汗得止,大便正常。
按:本例便秘,前医以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减,服药则通,停药则秘,患者已丧失信心,只求治其自汗。笔者按营卫不和治疗自汗,发现随着自汗逐渐减少,大便亦随之逐渐通畅,终至正常。乍一看,这似乎是一种偶然现象,然其背后存在着自汗与便秘的内在联系。汗乃津液所化,人身津液输布本有常数,汗出则津液外泄,肠中津液随之减少,致肠道失润而大便困难。饮食正常,腹无所苦,说明病不在肠胃,故增液润肠乃治标之法,停药则便秘势在必然。今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治其自汗,自汗得止,则津自还,肠自润,便自调,不通便而便自调,此乃治病求本之法也。
(二)健脾祛湿治带法
田某,女,38岁,1987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便秘12年,曾经多医治疗无效。现诉大便五六日甚则十余日一行,干涩难解,腹部隐约胀痛,伴带下色黄而臭,量多,时有恶心感,倦怠乏力,饮食不香。视其舌淡苔黄而腻,脉之濡数。此为脾虚湿热下注,拟易黄汤加减:山药20g,藿香6g,芡实、黄柏、车前子、苍术、薏苡仁、川朴各10g。10月17日复诊,诉服上药后带下减少,大便两次,亦觉较前通畅。药中病机,仍守上方5剂。经随访,二诊药后,带下得愈,大便正常。
按:妇人便秘,往往带下较多。今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上输而化血,反下注而为带下。带下量多,必致肠中津液相对减少而便秘。带下量正常,则津还肠中,肠得濡润,便秘自除。况脾本恶湿,祛其湿热,则脾气自健;脾健则大肠蠕动传导力强,大便自然正常。
(三)温肾化气缩尿法
伍某,男,55岁,1987年11月7日初诊。患者因便秘8年而就诊。诉大便干结,二三日或五六日一行,伴头昏目花,腰酸,四肢不温,腹中隐约冷痛,小便色清量多,尤以夜间为甚,多时一夜7~8次,舌淡苔白,脉弦细无力。曾在当地多次治疗,然收效甚微。据脉症分析,当属阳虚不能化气使然,拟温肾化气,方用桂附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各20g,吴茱萸、附片、山茱萸、五味子、故纸、桑螵蛸、莲须各10g,5剂。11月13日,患者诉夜尿次数减少,此为药中病机之兆,守方再进5剂。11月20日三诊,患者夜尿已减至1~2次,且腹已不痛,大便亦较前通畅,仍守上方加减,5剂。11月26日诉,大便隔日1次,质不干结,唯尚感腰酸肢冷,嘱用桂附地黄丸以善其后,经随访,迄今大便正常。
按:肾司二便,肾阳虚衰,肾关不固,开多合少,则小便频多,致使大肠中津液不足,从而导致便秘。故此便秘,根在小便过多,而小便过多由肾虚气化失常而致。因而温肾化气摄尿,则便秘可除。此即反“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之法而为“固小便即所以通大便”之用,为变法也。
(四)温肾健脾摄涎法
段某,男,6岁,1995年3月5日初诊。患儿自幼常吐涎水,父母习以为常,未予介意。近1年来症状加重,涎水直流,有时大口吐涎,不得已用毛巾系于衣领上,以便随时揩擦。入睡后涎水更是源源不断,父母常备四五条毛巾于枕侧,夜间每隔2小时左右更换一次。父母因此睡不安然,深以为苦。为此数度投医,皆无显效,父母已失去信心。此次因便秘来诊,诉既往大便秘结,近来加重,状如羊粪,5~7日一行,轻时用开塞露可效,严重时只好以手指外掏。前医或滋液润肠,或温润通下,始则有效,继之无济于事。就诊时,除上症外,尚伴食欲缺乏,精神疲乏,嗜睡,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四诊合参,知为脾肾阳虚,水饮上泛所致,拟温肾健脾摄涎,处方:桂枝、益智仁、白术、茯苓、法半夏、山药、党参各6g,陈皮、远志、炙甘草各4g。5剂后,涎唾减少,再服10剂后,涎唾渐止,大便亦渐趋正常。随访得知,迄今未再流涎,大便正常。
按:人身津液输布,本有常度,涎唾外溢,必致肠中津液不足,使大肠失于濡润而大便秘结。《素问·宣明五气》有“五脏化液”的记载,所谓“脾为涎”,“肾为唾”是也,故涎唾的分泌与脾肾的功能密切相关。本例涎唾多,伴神疲,纳差,苔薄白,脉沉迟等脉症,显属脾肾阳虚,水饮上泛所致。前医不推求致病之因,仅据便秘,对症治以养血、润肠、通下等法,违背了治病求本的原则,故而无效。今温肾健脾摄涎,使水液不致上泛而返于肠中,肠得濡润,便秘自愈,体现了治病求本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