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病毒性肺炎
引起肺炎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发热、头痛、乏力、咳嗽、干咳或咳少量黏痰,呼吸增快,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时持续高热,心悸、气急、发绀、衰竭等。此病属中医“温病”范畴。
分型辨治,多从风湿或湿温论治,现在对此病的中医治疗,多遵温病学说。温病学说对此病的认识,较伤寒学说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更深刻,但仍不全面。把温与寒、湿与阴虚绝对对立起来,更未能与全身功能联系起来,认识仍有局限性。
整体观认为,此病是外感为主因、以肺部损害为重点的整体疾病,也表现出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发热、恶寒、头痛、自汗、盗汗、咳嗽、喘促、胸闷、心悸、口干、口苔、恶心、呕吐、纳差、乏力、尿黄、便干、痛泻、发绀等,故应予系统治疗,并根据症状及其病理因素调整处方。
咳喘者,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杏仁各6g;咳甚者,合止嗽散(荆芥、桔梗、紫菀、百部、白前各6g);喘甚者,合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各6g,石膏10~12g);高热者,加石膏20~30g、知母6~8g;口苦、苔黄、尿黄者加当归、栀子各6g,恶寒、畏风、痛泻者加防风6g,口干、咽痛、苔燥者加元参、麦冬、贝母、薄荷各6g;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8~10g、连翘8~10g、桔梗6g;恶心、呕吐、口黏、喉中痰多,加半夏、苏叶各6g;心悸、盗汗、多梦者加龙骨、牡蛎各8~10g,自汗者再加黄芪8~10g。现“四联证”者,加味全息汤加减。
用以上方法治疗病毒性肺炎,效果良好,可较快缓解全身各种症状,可使身体较快恢复。
病例:
范某姐妹,3个月(双胞胎),出生2个月,现发热、咳喘。在地方治疗效果不好,转医院治疗,诊为肺炎,治疗半月,仍未愈,转至某儿童医院,又住院治疗半月,病情减轻,但仍未痊愈。经别人介绍至笔者处就诊,现发热不重,但时低热37.1~37.3℃,咳喘不重,但喉中痰多,吮乳尚可,大便正常,睡眠不安。脉弦稍数,面红,舌红,苔少,舌中燥,边有黏液。西医诊断:病毒性肺炎;中医诊断:咳嗽。此整体功能紊乱,风寒、郁热、阴虚、痰湿,心神浮越。应系统治疗,兼顾各侧面。
全息汤基础方,每味用5~6g,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当归、栀子、半夏、苏叶、元参、麦冬、贝母、薄荷、防风各5g,龙骨、牡蛎各6g。2人同服,2剂。
2天后,其母未带小孩,喜告曰:发热、咳嗽、痰多、睡不好等都好了。小孩不好喂药,我不想给喝了,家里人都要我再拿1剂。后有多位家长带婴幼儿患者前来就诊,要求服中药,说都是范某家人介绍的。
按:
病毒感染性疾病现在受到普遍重视,西药治疗有时疗效不够理想,医患双方都很着急。中医分型辨治,有时有效,有时也不理想。此类疾病,历经多日,多现整体功能紊乱,且病理因素复杂,用系统疗法,并处理好其复杂的病理因素,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