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13:合作伙伴第一原则
讨论往往在最初阶段出现僵持。这通常是因为学生要么不想说话,要么觉得自己没什么可说的。我们将依次予以说明。
讨论之初会有一种空虚感。如果一切顺利进行的话,这种空虚最终会被思想、观点、论证和想法填充满。为了做到这一点,小组成员都需要为讨论做出贡献,并通过自己的发言完成讨论。毕竟讨论只不过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在这一点上,它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其他活动有很大的不同。与阅读、写作、实验、表演和创作任务相关的活动往往更具有结构性,而且对于学生贡献的依赖性也很小。这并不是说,这些活动不需要学生的参与,而是说假如有部分学生不参与的话,这些活动仍然能够进行下去。剩下的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继续完成任务,达到教师要求的目标。
在小组或者全班讨论中,教师需要学生的全体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如果没有人说话,没人发表看法,那么就不能称其为讨论了。如果只有一两个学生说话,那么讨论的真实有效性就有待商榷了。
讨论之初的空虚感显而易见,会有一些社交因素不利于学生参与讨论。首先是对失败的恐惧。许多学生觉得在众人面前讲话令人胆怯。一旦讨论启动并开始进行时,这个就不再是问题,评论就是小组讨论的正常程序。然而,一开始时,学生是在为小组做贡献,因为那时讨论本身还不存在,只有足够数量(不用很多)的评论之后,讨论才开始出现。因此,学生会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他们是在小组面前展示自己,这样做的话,他们就要听任别人的评价(隐含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先开口在小组内讲话,那么他们肯定认为自己的话是正确的)。我相信这种感觉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真实的,但却是建立在错误假设基础上的。实际上,讨论最初的评论很少会(如果有的话)引起任何负面的回应。学生很少(如果有的话)一开始就提出一些可能会导致消极理解的问题。
第二个社交因素是尴尬。学生可能会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感到尴尬:
1. 他们可能不知道讨论中的行为规则。
2.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先发言,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是不礼貌的。
3. 他们可能不喜欢打破沉默的气氛。
4. 他们可能不喜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5. 他们可能觉得从小组中脱颖而出很尴尬(因为大家都习惯在沉默中等待)。
尴尬或者说潜在的尴尬,对孩子们影响很大,因为同龄人的压力在孩子身上的影响是最大的。
除了这些原因导致学生们不想发言之外,还有一些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首先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讨论伊始,没有人说过任何话。这意味着没有可以评判自己观点的参考依据,也没有参考观点来推断出标准以表明预期的评论。因此,学生很可能(正确或者错误地)预料到,他们对于主题的想法或他们想说的话可能与主题无关,甚至可能是不恰当的。
其次,学生可能缺乏自信。这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观点或论点进行不公正的评判。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要打破沉默,首先开口发言,他们就必须要有这种绝对的自信。此外,上文中提出的缺乏参考标准,意味着对于学生不切实际的自我内在标准没有回应,而学生会根据自我标准进行错误评判,从而认为自己的观点根本不值得分享。
克服所有这些困难的一个真正成功的方法是避免在全班都沉默静坐等人发言的情况下,开始讨论。相反,正确的做法是提出问题,给出观点陈述或是点明主题,然后给学生30到60秒的时间与同伴进行讨论。
教室里马上就会噪音四起。以上提到的发言障碍,并不适用于双人组讨论。当时间一到,全班安静下来之后,请两个学生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或者请其中一个学生陈述一下同伴的观点。再请几组学生重复一下这个过程,或者利用刚刚提到的方法激发讨论。
通过与同伴的交谈,学生们能够确认在让人感觉安全的环境下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也能够根据同伴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参考标准。由于是与同伴面对面而不是个人对小组发言,因此他们能够毫不犹豫地进行讨论。然后,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在小组内发言,倘若他们不想说(担心失败的因素除外),也可以不用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之前已经花时间讨论过这个话题了,而且现在满屋子讨论的噪音也能够消除以前担心如何打破沉默的焦虑。
“合作伙伴第一”的技巧可以在整个讨论中使用,并不仅仅限于开始阶段。这也是一种确保人人都有机会并且都能说话的好方法,而这在一些传统的全班讨论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