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中的“咏史”“怀古”很多情况下是一个概念,是很难区分的,但有时候又被人分而言之。如果一定要分述,大概可以说,“咏史”更重视对历史的见解,“怀古”更重视诗人的情怀。
先说咏史诗。咏史诗是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都融进了诗人独到的史识。左思、陶渊明、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写有咏史诗。
如左思《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的《咏史》诗共八首,主要内容是对士族豪右的蔑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对寒士价值的肯定及对自己遭遇的慨叹。作者通过历史实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对比,揭露门阀制度的腐朽与黑暗。
门阀是指封建时代世代显贵之家,门阀制度就是指有权有势的家庭、家族把持朝政,门阀子弟无论贤与不肖,都可官居高位。中国历史上,门阀制度在西汉开始出现,东汉已相当严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常常由门阀左右。左思生活的西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许多有才华的寒微子弟无用武之地,不能施展抱负。左思虽很有才华,但因出身寒微,终无晋身之阶。
《咏史》八首,左思寄托其中的历史感叹有很强的现实性。其二选取了三组对比,在对比中完成咏史抒怀。第一组对比是“涧底松”与“山上苗”,第二组对比是“世胄”与“英俊”,第三组是“金张”与“冯公”。第一二组构成比喻关系,“英俊”如“涧底松”,“世胄”如“山上苗”,以此突出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对人才的埋没。第三组对比是从历史中拿出实例,印证前两个对比,也将诗作落到“咏史”的实处。这三组对比,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是很有讲究的。第一二组由自然到社会,构成空间的完整性;第一二组与第三组是由现实而历史,构成时间的完整性。在这两个完整性中,上下、大小、高低、贵贱、贤愚全面颠倒,由此读者就能强烈感受到门阀制度的腐朽与黑暗。
再如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三位诗人对项羽乌江自刎史实的咏叹,各有重点,各有角度,因而其所持的史识也大相径庭。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看到的是兵家“事不期”(胜败常事,难以预料),要有“败不馁”的坚韧,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那样或许就可以“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因此可以说是对项羽自刎的否定。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看到的是政治家的“大势”——民心。当战争摧毁了民心,就是大势已去,任你如何有力量,最终都不可能胜利。“肯与君王卷土来”这一句是王安石从深厚的历史中抽绎出来的真知。当英雄失去了民心后,民是不会再为英雄去出生入死的,英雄也就没有成为英雄的资本了。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看到的是人的气节、英雄的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知识分子在异族逼近、整个朝廷南逃时从历史英雄身上发掘出来的民族精神,隐含着对朝廷苟且偷安的强烈讽刺。
再说怀古诗。
与咏史诗表达诗人对历史的见解、寄托某种历史期愿的写法相较,怀古诗可以说是诗人借“古”之烈酒,浇诗人心中的块垒。其所怀之古,只是抒写自己怀抱的凭借。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杜牧的《赤壁》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杜牧诗四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杜牧看来,赤壁之战中周瑜胜利最关键的因素是借东风而进行的火攻,倘若“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胜利者将是曹操。许多论者认为杜牧所言不当。杜牧的这种历史见解是否在理,不是我们这里需要讨论的,我们在这里只是借这首诗来说,咏史诗更多的是表达诗人的历史见解与期愿。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不同。我们看一下全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先写江山胜景,再写与江山胜景相媲美的英雄豪杰,然后与自己相对照,突出对英雄豪杰的仰慕,对自身韶华已逝、人生受挫的感伤,寄托了词人有志报国却壮怀难酬的感慨。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写作此词时是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时年45岁,正值壮年,而周瑜统率三军火烧赤壁时年仅33岁。在苏轼眼中,在这样如画的江山上,只有“三国周郎”这样的人物(英雄的气概,儒士的风度,再加上儿女情长),才称得上真正的风流人物。他期待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风流人物,而事实却已是永不可能了。因此,他只得慨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从这首词的怀古中,我们可以看到,怀古诗词其关键不在对历史发表见解或表达期愿,而是重在自我怀抱的抒写、自我情感的倾诉。如果大家知道苏轼眼前的赤壁并非真正的“三国周郎赤壁”,只是“人道是”而已,就更加明白这一点了:苏轼是找一个由头来倾吐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