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复旦附中2011届课堂写作详解》:高一第一学期
一、总目标
1.内容:描叙生命“存在”与“发现”。
2.技能:以描写为主,叙述为辅。
二、分目标
第一题:“发现”每一天“存在”对生命的意义,并用描述之笔表达这种“发现”;认知作文题目与作文内容的必然性关联。
第二题:“发现”“我”在“世界”中,并用描述之笔表达这种“发现”;理解描写在作文中的意义。
第三题:“发现”联想与想象在描写中的意义,“发现”象征手法的意义,懂得作文要写得“集中”的道理。
第四题:“发现”生活之“脸”,懂得用描述之笔表达这种“发现”,巩固用联想与想象展开描述的方法,巩固象征法。
第五题:“发现”生命深处的印痕与作文的内在关联,认知作文与生命体验的深层关联,懂得描述是表达这种关联的重要方法;理解“总提式开头”与“总结式结尾”的“自由性”。
第六题:“发现”眼睛所及之处都有动人风景,并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种风景;认知作文表达“普泛性存在”与“个异性存在”的“自由性”;理解褒扬真善美与批判假恶丑的“自由性”。
第一题 9月4日这天
命题意图
“9月×日这天”是我指导学生作文的一个传统题目,用了二十多年。从1990年代初期始,我带的每届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周或第二周都写。
为什么?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学习与训练,不少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假大空的“学生腔”:套话一套一套,假话比“假花”还假,空话满篇皆是。这种情况一届比一届严重。如果说1990年代初期有近50%的同学如此,那么到了2010年代初期则有近70%的同学如此,只是现在的同学比20年前同学的语言更精致、更细腻一些,也就是“假做真”的本领更大一些,或者说语言的欺骗性更大一些。
我依旧让2011届同学写这个题目,因为他们与往届同学一样,需要这个题目给他们心灵以撞击。不是9月1日,不是9月10日,不是国庆节,不是中秋节,什么特殊的日子都不是,同学拿着这个题目会感受很强的冲击力:惯常的思路与想法在这个题目面前失效了!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写作的“最有意义的一天”的“公共意义”一下子找不到了!
它需要同学从一个平常的日子中发现自己生活的印记,由此去寻找个体生命最平凡一天的“私我意义”。
这个题目是提醒同学,进入高中后,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审视。15年的生活,9年的小学、初中学习,同学已经“被遮蔽”了许多,看世界的眼睛的一角早已被一些东西遮挡住了,因此不仅要将其掀开,还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被重新遮蔽。
这个题目也是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起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开始自觉地体认自我生命的每一天,珍视生命的每一天,能够带着更真诚、更赤诚的心开始学习与生活。
同时,这个题目在写作技能训练方面,也可以很好地从描写、叙述等角度观测同学初中作文的基础,为高中作文技能训练寻找更合适的方略。
所以,二十年来,我以此题为同学进入高中阶段作文学习的起点。
前期指导
这一题目有摸底性质,所以写作前只提两点要求:
1.放开胆子写,没有禁区。
2.多用描写。
习作评析
9月4日这天
轻轻撕下一张日历,日期停格在“9月4日”上,在脑海中反复“搜索”,但我也不曾记得9月4日是东西方的哪个节日,抑或是纪念日,还是名人的生卒日,难道9月4日这天就是平平淡淡的一天?
“停格”应为“定格”。“上”字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不……
踏出小区一步之后,没有下意识地向行驶来的出租车眺望;没有用眼睛去搜寻“空车”二字;也没有伸出那只扬招车的手,只是转过身子向车站那个方向走去……
“望”字、“字”字后面的分号都应改为逗号。
转过几个弯,走了十分钟,车站终于在我视野里“露脸”,没想到早晨的车站这么“热闹”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第一次选择乘公交车去高中的我如是感叹道,于是视线不断在驶向车站的车辆和自己的手表间漂移,期待着它的到来。
些许漫长的等待之后,那辆要乘的公车才向我面前驶来,或许打车的话已离学校不远了吧。公车上的载客量也让人望而却步,与一个人“享受”小车后排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不,我既然下了决心就一定要做到!
没有了额外“与被子亲密接触”的二十分钟,没有了独自在车上想心事的闲适,没有了开车门便是学校的便捷,取而代之的,是人挤人的闷热车厢,是昏昏沉沉的出门,是下车后“多余”的步行。但,这一切,值!褪去了父母悉心安排照顾的外衣,减去了自己N千克的碳排放量。带着“自己也能行”的信念和一颗“绿色”的心,我独自上路,“造就”了这样的“第一次”。
可不仅仅只有一个“第一次”在9月4日这天“诞生”了。
手中的那支水笔第一次在印有“复旦附中”几个字的作文纸上反复摩擦,不觉间,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一段段文相继出世,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高中“处女作”也即将诞生。
看着文章篇幅不断变长,看着文字逐渐成熟,看着自己对作文的热爱飞速“升温”,此刻的我心中的喜悦在蔓延。还记得当时的我一看到作文就垂头丧气;还记得当时的我对作文竞赛望而却步,还记得当时的我为了不上作文辅导班而大哭大闹……
“丧气”后的分号应为逗号。
9月4日此刻的我写下的文字或许依旧稚嫩,但是我坚信“我手写我心”,坚信今天会比昨天好。9月4日第一篇高中作文见证着我的成长。
同样,9月4日我迎来了第一次高中的值日,体会沉甸甸的荣誉;
9月4日我第一次在高中的跑道上飞奔,享受飞扬的活力;
9月4日我第一次踏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无尽的奥秘;
“同样,”改为“同样——”,后文另起一行。
三个“9月4日”后都加上逗号。
……
一次次简单却不简单的“第一次”,一份份看似微小却不微小的领悟与成长,串起了这平淡却又不平淡的9月4日。一颗观察细腻、热情努力的心定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每一天都值得纪念。
当下一个晨曦到来;当下一次阳光越过窗沿;当下一张日历悄然落下;我会在心中默念:“又是精彩的一天!”
这里三个分号都应改为逗号。
(张宇翔作于2008年9月4日)
总评:
本习作是此次作文全年级中的佼佼者。
它基本满足了命题的意愿:发现平凡一天中的“意义”,并能用描述的笔调呈现。尤其是第3—7段写等车、乘车,较详细地叙述了“我”的见闻,“我”的体察,“我”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这些见闻、体察、感受都是实实在在的,不空,不虚,不假。后半部分写“高中‘处女作’”的问世也很实在,且实中有趣。
整体而言,文章有圆熟的构思。
它围绕“9月4日这天”“我”的“创造”展开,有详有略地写了“我”“创造”的一系列的“第一次”,使得看似平凡的一天变成了“精彩的一天”。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几个排比段用来写几个“第一次”,必须略写,但不可略去。必须略写是因为篇幅有限,是因为同类材料(与上文详写的“高中‘处女作’”问世都属于校园学习内容)取一典型材料详述即可;不可略去是因为这样可使“精彩每一天”的“精彩”得到更实在、有力的印证,因而也使文章更厚实。
它在“撕下一张日历”中开始,在“一张日历悄然落下”中收束,首尾不是简单机械的硬呼应,而是于变化中的自然呼应。这种自然呼应不只是首尾的表述有变化,更是中间有设问,有回答,而回答又层层推进,至最后在“一张日历悄然落下”中收束,可谓水到渠成。
但文章的问题,也正是出现在这“圆熟”中。
倘若将文章第一段“日期定格在‘9月4日’上”之后的句子、第二段和最后两段都删去,是不是更有味?
或者就是选取“我”“9月4日这天”最有感触的几个生活片断,并描写出来,是不是更简洁也更具体,更形象自然也更生动?
现在这样的“圆熟”是做出来的,是以牺牲文章的活泼、生动与意趣为代价的。因此,这样的“圆熟”是限制作者才情发挥的文章套路,是应当摒弃的。
如果摒弃了这样的“圆熟”,在片断描写上再多下一些工夫,让读者有更强的亲历之感,那么这篇文章会更精彩。“我”不用在文章的最后说“又是精彩的一天”,读者也会感受得到“我”这一天虽然平凡但确实很精彩。
读完下面这篇2008届同学的习作,对此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
9月9日这天
尽管昨天又各自拿了手电筒在被子的掩护下从事地下工作到很晚,今天却如约似的起得很早。四个人相视一笑,顾自看着日历上明天的那个红色的圈。
每个人都把速度放到最慢,更愿意在书桌前多停留一会儿,多加一个字。信明天就可以寄到吧!给那些曾经参与我们人生的他们。
被时间逼进盥洗室,看到这样一个人:戴着耳机一边刷牙一边跟着节拍左右摇摆。仿佛是被这个女生的忘我感染,排着队的人,认识的和不熟识的都向对方点头微笑。“早,你好!”正在洗漱的女生听音乐到激情昂扬之处甚至将牙刷当作指挥棒在空中比划着,丝毫不顾泡沫的归属。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为她鼓起掌来。“枫,你还在干什么,今天要背课文啊!”她似乎一下子被点醒,端着杯子,举着牙刷冲了出去。含着泡沫的嘴里一边嘟囔着:“末将得令!”
带着信去食堂吃饭,看到这样一个人。“要什么?”“包子,豆浆。”拿出卡放在刷卡器上,随即惊叹:“啊呀,带错了。”大家的目光一齐在卡上聚焦,都会意地笑了——一定是昨晚给父母打过电话,误将201电话卡当成了饭卡。她显得有些窘,“不好意思,你们排吧。”后面的一个男生掏出卡。“她的我来付。”大家都感激地看着他。谁知卡上刷完后竟成了零!那个男生也抱歉地笑笑,准备离去。后面的又一个学长掏出了卡。“我来,包子多加几个。”不忘跟刚才的男生叮嘱几句:“学弟,且莫让肚子唱空城计才是。”
出了门,才看到邮筒前已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学生。一个个看着表焦虑不安。还有几分钟就快要迟到,可信如果早上不发,那明天教师节老师们就收不到了。人群中靠近邮筒的一个高个子男生高声喊道:“同学们,最外面的同学把信交给前面一位,然后依次传上来,动作快!”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几十双手举起,一封封各式各样的信从这些手上被小心翼翼地传送着,犹如开在海面上的船,前仆后继地驶入邮箱中,很快,信发完了,人群散去,连同那个男生一起汇入附中的校园。
以前并不理解活在当下的意义,但是看到这些人,这些举手投足的动作所传递出的关怀和温暖,这些发自内心源于真诚的理解和支持,不知不觉地,我找到答案了。
相由心生。如果每一个学子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他的16岁一定是在笑中度过的。16岁的我们有与过去生活联结的纽带,这16年的记忆由父母、师长、朋友的影子填满;16岁的我们有与现在生活联结的纽带,当下的每一天都在不断拓宽我们的人生之路。就如同今天的9月9日,即将串连成我们一个共同无悔的名字:青春。
想到这儿,我的嘴角弯成了弧度。
(万雅婷作于2005年9月9日)
得显然,这篇习作的描写是非常成功的。
文章的前五段除少量的叙述外,几乎全部是描写。文章以“活在当下”为旨归,真实、生动地呈现了“9月9日这天”校园生活的三个场景。这就是生命的真实印记。正是在这样的描述中,“2005年9月9日这天”,那个叫万雅婷的女孩在复旦附中的生活就活泼泼地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
当然,如果将后三段文字做一些修改,文章将会更有感染力:把第六、第七段全部换成描述性文字——顺着第五段最后一句“连同那个男生一起汇入附中的校园”展开,全景式地描述复旦附中“2005年9月9日这天”的校园,将“我”全身心地“汇入”其中,最后一段只要将“想”改为“看”字即可。
疑难指津
1.“9月4日这天”能不能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
“9月4日这天”这个题目,在绝大多数同学的笔下,就是“我的2008年9月4日这天”。这没有错。
但“9月4日这天”绝不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因为这一题目并没有“我的”二字修饰,所以还可以用“我们的”“他们的”“你们的”“他的”“你的”等来修饰,换任何一个修饰语,文章的内容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不局限于“我的”,同学的笔就一定会触及更广阔的世界。
这一题目也没有“2008年”的时间限制,所以可以是之前或之后任何一年的“9月4日这天”。对之前的“9月4日这天”有积累的同学,可以深情地回顾;对之后的“9月4日这天”有期待的同学,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
非常遗憾,上述两类文章极少。
2.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将“9月4日这天”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
“9月4日这天”本是一个时空很开放的题,但绝大多数同学将“9月4日这天”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并且所写基本局限在当天的校园,视界很小。
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同学们的眼光为“我”所蔽。应试教育、独生子女与现时代张扬自我文化的紧密结合,使得多数同学的心中只有“我”,没有“他”。这是时代病。
从“9月×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写作看,21世纪的同学关注的世界不及1990年代的同学关注的世界大。甚至可以说,同学们关注世界的范围一届比一届小。按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一年比一年深广,现在与1990年代初期比有天壤之别。同学们关注世界的范围却越来越小,小到只有“自我”那很窄很窄的一隅。这确实是值得大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3.怎样写出“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必然性”?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有不少文章看不出“9月4日这天”的独特性,题目改成“9月5日这天”或任何其他的一天似乎都行,这就是没有写出这一题目的“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就是文章的“这些内容”与文章的“这个题目”互为“必然”:这个题目下必然是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必然符合这个题目。
“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下的内容不应当是其他任何一天如“9月5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内容,如果是,那就没有写出它的必然性。“这天”是独一无二的。
“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下的必然性内容是什么?
是“这天”真实的生活:过去真实的回忆,现在真实的展现,未来真实的想象。如上述两篇例文,是以“现在的真实”来表现“这天”的必然性。
是“这天”独特的意义:每一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对己、对人、对物都是如此。对“9月4日这天”独特意义的揭示,也是“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应有之意。
为让同学明白“每一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2014届同学于2011年9月8日写《9月7日这天》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下水作文——
9月7日,也就是昨天。昨天怎么样?
天气与今天不同,今天下雨了。
但我的作息与今天没有区别,5点50分起床,洗漱,挤公交,到学校吃早餐,工作,午餐,工作,下班,晚餐,备课,看点书,晚11点30分睡觉。这些天我都这样,今天也是如此。
和今天一样的还有:杨浦大桥依然畅通无阻,991依然是七点到达黄兴路桥,和我一同下车的还有那位常常同我搭腔的陌生而熟悉的乘客。他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在哪里上班,我都不知道。同样,我叫什么,做什么工作,在哪里上班,他也不知道。但几乎是每个工作日的6点45分到7点之间,我们一起乘991过杨浦大桥,看看两边的风景,聊聊昨天,今天,或者哪一天的都感兴趣的事。下车后各奔目的地。我们这样同行两年多了!
和今天一样的还有许多许多:宇宙照常,天地照常,中国上海国权路383号照常,办公室里坐着的老师照常,教室里坐着的同学照常……甚至我吃的早餐也照常:鸡蛋一只,稀饭一碗,馒头一个,菜包一只,小菜夹一筷子。
对我而言,生活在“9月7日这天”几乎是一切如昨。回想几十年的人生,这样的“昨日”如今,“今日”如昨,已过去了一万八千多个了!除了自己大婚的日子,除了女儿出生的日子,除了母亲的祭日,小侄子的祭日,兄长的祭日,岳母的祭日,父亲的祭日,岳父的祭日,还有99,还有64,还有911,还有汶川地震那一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4秒,除了这些,真的没有更多的日子可以马上被记忆清晰地唤醒。
但我知道,那些沉睡在记忆中的日子,比如“9月7日这天”,其他所有的像“9月7日这天”的日子,是它们一起,构成了我生命的链条,一日一环,环环相扣。
我不敢设想,这样的一环在中间断了,掉了,是不是生命之环就断掉了?细细想想,答案是肯定的。那样,生命之环就会不复相扣了!那么,我的每个“9月7日”,每个如“9月7日这天”一样普通的日子,实在就有了全部生命的特质了。
每一天有每一天的新陈代谢,每一天都在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把生命带入到一个新境界!每一个光明与黑暗轮流守护的日子,我的生命都在动静相生中生动起来。
如此推导下来,我找到了热爱生命每一天的确凿、真实、不可置疑的理由了。
“9月7日”,我爱你!爱你赐给了我鸡蛋一只,稀饭一碗,馒头一个,菜包一只,小菜夹一筷子。
“9月7日”,我爱你!爱你赐给了我依然畅通无阻的杨浦大桥,7点抵达黄兴路桥的991,爱你赐给了我那位常常同我搭腔的陌生而熟悉的同路!
“9月7日”,我爱你!爱你赐给我那么多可以一同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同学,继续体味“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的变与不变之理!
……
(作于2011年9月8日)
4.“9月4日这天”这一类表达“存在性”内容的题目,用哪种表达方式更好?
一般而言,记叙(描写与叙述)的表达方式更适合用来表达“存在性”内容。如上述两篇习作,尤其是第二篇,主要使用的是描述。
如果要揭示“存在性”内容的“意义”,则需要更多地使用议论、叙述的表达方式。如我的下水作文。
但就作文的整体而言,我倡导写描述文。这从上面两篇习作的评析中也可以看出。一是从目前的作文情况看,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普遍偏弱。因此,有必要通过作文训练,增强同学们的描写能力。我们希望同学在高一阶段还是以写记叙文为主,特别要锤炼描写能力。二是我认为描写能力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记叙文自不必说,即使是议论文,若能较好地使用描述的表达方式,也会使文章大大增色。三是在多数情况下形象描述比抽象议论更具表现力。
第二题 世界,早安
命题意图
在批改《9月4日这天》这篇作文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同学们的视界太窄!比2008届窄,比2005届更窄。
以前写作这个题目时,总会有同学将眼光投向校园之外,投向校园外广阔的世界。从这样的作文中,可以读出同学们“读圣贤书,想天下事”的“当拏云”的少年心,读出他们对世界的关切与感怀。但此次作文却没有了这样的阅读喜悦,多数作文不仅局促在“我”的9月4日,局促在“我”的9月4日的校园、教室,而且从记述的内容与感受中也很难看到“我”与世界的关联,更有不少作文编造内容。
两个班不到90篇作文,我统计了一下:写同学这天过生日的有15篇,写一星期来新生测验很失败的有20多篇,写住校一星期了想家的有20多篇,写周末要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去看老师的有20多篇,另外一些大多就是写上高中后的一些新感受,如哪位老师怎样,哪门课程怎样……
我原本期待有同学能写到这天美国的金融危机,写到美国大选,写到股民,写到民工,写到公交车,写到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写到路边的乞丐,写到一缕晨曦,写到一片落叶,写到一只蚂蚁,写到一滴水,写到一片猪肉,写到怎样惦记着昨天没有看完的书,深情回忆以前的这天的情景,想象50年或100年之后“9月4日”的情景,想象这天天堂的情景……但这样的内容太少太少!
这种阅读感受是很让人难受的。但我不能只是难受,而要细致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
原因何在?最大的原因是之前的教育,已失去了照亮灵魂黑洞的理想之灯的引导。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体制中,没有哪个同学可以逃脱这样的命运。
怎么办?高中语文教育要有所作为,应尽可能为同学们点亮那盏照亮灵魂黑洞的理想之灯!为此,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不可偏废。
因此,在具体指导同学的作文学习中,就要坚持设计与他们心灵相通、能力可及的题目,引导他们“读圣贤,念天下,思作为”。
于是,“世界,早安”的题目产生了。
这是一个要求用温馨之笔向世界传递作者温馨之情的题目。它切合那布满阳光的少年心灵,或将唤醒那沉睡已久的少年心愿,或将激活那沉潜生命深处的少年情怀。
前期指导
1.“早安”是一个问候语,一般用于早上见面时。
2.“世界,早安”是对“世界”的问候,用以表达对世界的友爱、感动、感怀、感激、感恩……
3.“世界,早安”中的“早安”,是面对“世界”由衷而发的问候。因此,“世界”必须给问候者以心灵的震动乃至震撼,“早安”才可以“由衷而发”,否则“早安”二字就会说得很勉强。
4.所以,带着新奇,带着感动,带着热爱……描写“世界”,是本文非常重要的内容。
习作评析
世界,早安(一)
早安。提笔写下这句再普通不过的问候短语,再轻轻用气声发出两个简单的音节,竟然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忽然涌上心头。是因为在夜幕降临之后思索清晨而显得荒诞吗?似乎不尽如此……
这一问一答看似俏皮,实则笨拙,可以删去。
想起来,真的很久没有道过“早安”了,这一次是应该难免有些陌生的吧。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日日起床便不外乎两种状态:要么手忙脚乱地赶着穿衣洗漱吃饭出门;要么在妈妈的催促声中赖到很晚,依然贪恋着不完整的梦乡。
“早安”二字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剔出了常用词汇的范畴之中,然而对全新一天的期待与喜悦也就此消失了吗?或许我现在就该去寻回那久别重逢的熟悉,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响亮地说:“世界,早安!”快乐本身就很单纯美好,又有什么理由不直率坦诚地去分享,去表达?
“久别重逢”改为“久违”。
我想说一声“早安”,以一种尽情忘我的姿态。当红日初升射出第一缕绚烂金光的时候;当晶莹的露珠在芽尖上呈现难以捉摸的色彩的时候;当枝头的麻雀开始跳跃着吱喳聒噪的时候……我想赤足在潮湿的草地上狂奔,拥抱最纯净最凉爽的空气,跟每一朵调皮的白云打招呼。当万物都沐浴着和谐的晨晖迎接新生,我又怎么可以冷漠地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房间里,对窗外的精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两个“时候”后的分号改为逗号。
“聒噪”改为“吵闹”。
“世界,早安!”我要把这句话送给广阔神奇的大自然,有没有山谷愿意收藏它的回声?有没有溪流愿意重复它的节奏?
“自然”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重复”改为“流淌”。
我想说一声“早安”,以一种亲切善良的口吻。当爸妈犹豫了很久把我裹在身上的被子“残忍”地掀掉的时候;当室友互相催促着要加快速度清醒过来的时候;当街道开始熙熙攘攘传出小贩叫卖声的时候;当我做好准备面对新一轮紧张刺激的挑战的时候……我想充满活力地伸开双臂,哼几段不成曲调的轻快旋律,对碰到的每一个人点头微笑,然后热情地问候。感谢上苍赐给我幸福的岁月,感谢家人、朋友、师长,还有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感谢支持、理解、爱,还有自己不服输的倔强,让我有梦可追,有未来可闯荡。
三个“时候”后的分号改为逗号。
“世界,早安!”我要把这句话送给所有认真生活,彼此扶持的灵魂,有没有一颗远方的心愿意回应它的讯息?有没有一双朴实的手愿意传递它的温暖?
“灵魂”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一颗”“一双”删掉,“愿意回应它的讯息”改为“做出善意的回应”,“愿意传递它的温暖”改为“相互间传递它的温度”。
现在,有这样一个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女孩,宇宙之中她的存在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一点。而她却觉得自己的心正在无限的放大,因为里面装着这样简单却意味深长的四个字:“世界,早安!”
(丁楠作于2008年9月26日)
世界,早安(二)
像问候早安这样的话语,我不知已讲过多少次,对父母讲,对同学讲,对老师讲……却从来没有过哪一次对世界问候早安。
“早安”、“世界”需打上引号。
世界早安,是一种态度。当我们说一项技术的精准和高效,会用国际水平来形容,当我们讲到一座城市,例如上海这样,我们也会说它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显然,在我们心中,国际化,世界水平的,也就是最先进的。当我向世界问候的时候,不正代表了我向往着最先进、最高级的目标吗,不正代表着我有向最高点不断进取的态度?向“世界”问候“早安”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高目标,积极向上,敢想敢干的人。因为世界早安本身,就代表着如此态度。
“世界早安,”应改为“世界,早安!”后面两段开头处与此同。
此句累赘,删除。
世界早安,是一种胸襟。当我开始苦想关于“世界早安”这一主题时,总有一个词“海纳百川”萦绕在脑海中。于是去深思,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世界,就像一片汪洋,广阔无边。无论谁,来自哪里,是亚洲的黄皮肤,欧洲的白皮肤,又或是非洲的黑皮肤,都被吸入世界的范围。世界本身,不会歧视谁或排斥谁,只有无条件地包容。也因此,我们有了像世界红十字会组织,贸易组织,残疾人组织,一提起就会令人感到温暖,为全世界服务的组织。是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世界的胸襟,正是世界早安的胸襟。广大的胸襟,如同大海能够包容风浪,我们也能包容种族、地域、文化的差异,能包容历史的隔阂。当我们大喊世界早安时,是否有畅快之感,是否有与世界同行,把酒言欢,高谈阔论的豪情,是否有万物霜天,天大地大的爽气?这便是世界的胸怀,令我心思神往的胸怀。
“一个词”后面应加破折号“——”。
“大喊”改为“道一声”。“世界早安”改为“世界,早安”。
“心思”改为“心驰”。
世界早安,是一种魄力。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中国来讲,向世界问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曾经的闭关锁国,使得文明大国衰退落后。当河流入海时,水流越是接近入海口,流速越是快。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对于民族来说,越接近世界,重视交流沟通的民族,发展也越是迅速。如今的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一种向“世界”说“早安”的魄力。神舟飞船的相继发射,太空留下中国人漫步的身影,嫦娥奔月计划的实施,我们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北京奥运会,我们在家门口创造辉煌,从东亚病夫蜕变到体育强国,一切的巨大成就,都是和世界交流的硕果。我们的民族,拥有如此气魄,令我们自豪。
“当……迅速”几句不当,删除。
“神舟飞船……自豪”几句没有扣住本段的核心“魄力”讲,需调整角度。
“世界,早安!”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要有这种积极面对世界的态度、胸襟和气魄。就自身而言,对我们的成长相助莫大;就民族而言,是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那还等什么?来吧,让我们一起,从下一个早晨开始,深情地呼告:“世界,早安!”
(方艳作于2008年9月26日)
“相助莫大”是生造词语,整个句子改为“是成长的助推器”。
总评:
两篇习作都将眼光投向教室之外,都表达了对“世界”的深情礼赞。从这个角度说,两篇作文都符合题目命意。
第一篇将眼光投向了“广阔神奇的大自然”和“所有认真生活,彼此扶持的灵魂”;第二篇将眼光投向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思考,思考“世界”对“我(们)”的意义。
第一篇关注的两大块内容,涵盖了“世界”的基本内容: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显示了作者思维的严谨。第二篇从三个方面思考“世界”对“我(们)”的意义:视界引领、胸襟开拓、魄力锤炼;虽然没有表达得很清楚,但这一方向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作文的大思路是清楚的。
两篇习作还传递给了我一种感动:
第一篇开篇说:“早安。提笔写下这句再普通不过的问候短语,再轻轻用气声发出两个简单的音节,竟然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忽然涌上心头。”有一种真切感动着我。之后的文字不断将“一种莫名的情感”清晰化,且在不断清晰的过程中使“我”于感动中对“世界”礼赞的情感不断加浓、加深、加厚。有一种真诚感动着我。当作者在文末诚实地写下——“觉得自己的心正在无限的放大,因为里面装着这样简单却意味深长的四个字:‘世界,早安!’”——这些话时,有一种真实感动着我。读完这篇文章,我为作者那种将自己的心交给“世界”的赤诚所打动。
第二篇开篇说:“像问候‘早安’这样的话语,我不知已讲过多少次……却从来没有过哪一次对‘世界’问候‘早安’。”也有一种真实打动了我。虽然后文对我的感动不及第一篇,但作者努力着试图把自己交给“世界”的愿望还是给了我感动。尽管思虑不够成熟,但作为一位刚从初中跨入高中的学子来说,这样的思虑已不容易了。我很看重同学们的这种向上的“赤诚”之心。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能坚定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假以时日,一定会大成。
也很显然,两篇作文不在一个层次。
第一篇比第二篇强。第一篇属优秀之作,第二篇需修改的地方不少,尤其是讲“魄力”的一节,后面的文字与中心句几乎是脱节的。
另外,从第二篇文章主体部分的行文看,作者心中已然有了应试作文的套路。这一套路在帮助作者迅速成文时,也限制了作者自主发挥,自然也就不能“运笔自如”。上面讲到本习作写“魄力”的一节后面的文字与中心句几乎脱节,也与此很有关系。与第一篇习作相比,在“运笔自如”方面第二篇逊色许多。
请同学们注意,要写出“运笔自如”的清新自然之文,一定要摒弃套路。只有意随题生,文随意发,章随文成,文章才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都说文章有法而无定法,理多半在此。
疑难指津
1.“世界,早安”这一题目写作的关键点在哪里?
这一题目写作的关键点是对“世界”的理解与把握。“早安”是问候,是祝福,是感激,是感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或产生这些情感中一种?关键是你认识到了“世界”的意义,或理解、认同了“世界”的某种品质,而后由衷地抒发某种情感。如前两篇习作,第一篇是感觉到了“世界”对“我”的恩赐,这一声问候充满感激。第二篇是认识到了“世界”对“我(们)”的意义,这一声问候是鞭策“我(们)”前行的进行曲,其中也蕴含着感激。
2.这一题目更适合用哪种表达方式写作?
同学们先要区别“我喜欢用哪种表达方式”与“这个题目适合用哪种表达方式”。
现在多数同学只在乎“喜欢用哪种表达方式”,不理会“适合用哪种表达方式”。这本来没有错,但有时会吃亏。因为有些题目确实更适合用描述的表达方式表现,有些题目更适合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有些题目更适合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怀,有些题目更适合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诠释。
像“世界,早安”这一题目,具有抒情性,但又不能完全直接抒情,所以最好是用描写、叙述的方式抒情,如第一篇习作。用议论的方式写起来就有点难,如第二篇习作。
本次作文没有发现完全用描写、叙述方式完成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描写、叙述的表达意义,我写了一篇《世界,早安》的下水作文:
晨精灵以最舒适的姿势,亲吻着东方明珠的塔尖。几乎每天,乘着第一缕晨曦,晨精灵总是第一位赶到这里,向它眼中的世界道一声:早安!因为,这里有太迷人的风景!
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个世界东方的明珠,这个世界著名的港口,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座中国最繁华都市,在晨曦之下,是那样的安详,那样的谐和。
浦江似一条闪光的腰带飘动着,将城市分为两半,若隐若现、高低错落的楼宇在浦江两岸静静地矗立,淡淡的灯火如无数条长龙在楼宇间静卧,不时有一些车辆在灯火下静静地游动,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汽笛的鸣响……有时,晨风轻轻吹过,淡淡的朝云漫溢城市的上空,整座城市犹如一艘有着乳白色顶篷的巨型的邮轮在海上浮动。
慢慢地,随着云开日出,城市似乎也开始转动起来。先是无数的人从楼宇中走出,接着是许多的车辆从楼宇中驶出,紧接着,四通八达的公路便如游龙般在这七千多万平方米的城市间穿梭环游起来了。
慢慢地,一切似乎都游动起来,阳光也随着整座城市游动起来!
此时此刻,晨精灵总是以最欣赏的眼光,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与阳光一起参与到这个游动的游戏中。
它或潜入陆家嘴,潜入中心公园,潜入围绕中心公园的每一座建筑。它无数遍欣赏这些中西合璧的高楼大厦,无数遍欣赏在这些大厦中愉快相处的各色人等,它有时甚至会偷偷地拍拍那个耸着肩向他的中国同事问候早安的安哥拉人。
它或潜入地铁,潜入二号线,随着一位时尚女子由二号线转一号线,一直抵达终点,然后再乘上那个德国公司的大巴,疾驰着奔向那个刚刚开工的建筑工地。这是由中德法公司共同开发的一个大型建筑群,工人们正在走向各自的岗位。它发现,朝阳之下,那一顶顶红色安全帽有着最醒目的亮光。
它或潜入上海颇具人文气息的中学——复旦附中,与学子们一起晨读。它最喜欢那《声律启蒙》的平平仄仄与抑扬顿挫,什么“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什么“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真是令人无限陶醉啊!
……
“笛。笛。笛。北京时间八点整。”八点一到,晨精灵知道,它不能在这块美丽的土地再停留了。它还要追赶晨曦的脚步,向西而去,一路上还有巴格达、耶路撒冷、巴黎、伦敦、纽约……无数的地方,无数美景,恭候着它的光临。它将要同样以最舒适的姿势,亲吻那里的土地,亲吻那里的人民。
不得不,依依不舍地,晨精灵以最动情的姿势,给中国大地再次深情一吻;以最深情的语调,向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再道一声:早安!
(作于2008年10月10日)
3.描写是作家的看家本领
作家格非说:一个人死了,“就像一首歌谣消失了”。另一位作家余华对格非的这一说法非常佩服,但余华同时又说,博尔赫斯的说法也许更有意味。博尔赫斯说:“一个人死了,就像一滴水消失在水中。”
谁说得更有意味,不是这里想探讨的问题。这里只想借此引出一个话题:描写,是作家的看家本领;精妙的描写,是作家的重要追求;绝妙的描写,更为作家们所津津乐道。就像格非与博尔赫斯的句子。其实,在我们的知识储仓中,描写绝妙的名句还有许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
描写对作家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只有描写才能真正使文章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使文章如生活本身一样多姿多彩,如世界本身一样千姿万态。一言以蔽之,只有描写才能使文章“活”起来。因此,没有哪一个作家不重视描写的。也正因为此,我们读书,就要去揣摩作家们的描写,去揣摩那些描写的精妙处、绝妙处;我们作文,也要学着使用描写,用描写来使自己的文章美妙起来。
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揣摩描写、使用描写,这里我们选取大家常感困惑的几个地方做一点阐释。
先说比喻在描写中的意义。比喻使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作家表达的情感更加鲜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妙的描写几乎都含有精妙的比喻。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用“特产”来比喻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让读者想起品尝过的各地特产:贵州的茅台、新疆的哈密瓜、新郑的大枣……它在突出“悲凉”这一“北国的秋”的重要特征的同时,也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深爱、深味彰显无遗。再如他说:“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以“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喻“北国的秋”,不仅将“北国的秋”味浓烈、隽永的特征呈现出来了,而且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爱推向了更深广的境界。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每个读者心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就是“瓦尔登湖”,梭罗的这一比喻借助读者的想象将瓦尔登湖在风景中“最美”的特征推向了极致,无以复加。接着,他又用“眼睛”来喻瓦尔登湖,同样是借助读者的想象将瓦尔登湖明澈、灵秀、深邃等特征推向了极致。
比喻体现作家的想象力,绝妙的比喻是作家奇特想象的产物,所以它往往能带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回味无穷的韵味。正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此,比喻是多数作家们最爱使用的修辞手段,并且往往是在最难状写的地方获得最大的描写效果。如“愁”难写吧,贺方回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之,李煜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之;“月色”下的“光与影”难写吧,朱自清以“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比之。
次说“白描”与“细描”体现不同的描写风格。白描是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风貌或景物特征,它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描写手法,如出水芙蓉,自然传神。鲁迅把它概括为12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自己也是白描的大师。他的小说、散文许多地方都使用白描,如《故乡》中开头的景物描写以及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形象的描写、杨二嫂形象的描写,都是不加渲染、铺陈,而是寥寥几笔就传神地将景物或人物的特征呈现出来。“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阴晦”、“冷风吹”、“呜呜响”、“苍黄”、“横”、“萧索”、“荒”,这些描写将一个没有活气、令人倍感悲凉的“故乡”展现在读者眼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在简洁的对比描写中,一个为生活所迫而变得麻木、迟钝的闰土就站在读者眼前了。细描是用细腻的笔触详尽地描绘人物或景物(场景),对描写对象进行渲染、铺陈,如镂金错彩,绮丽华美。大致说来,西方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作家多用这样的笔法。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左拉等大作家的作品,都有非常精彩的细描。
最后说说精妙的描写体现作家体察生活的独特、真切与深刻,体现作家对生活的追求,是作家生命的深度化入。从本质上说,作家用什么样的手段描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体察生活的独特、真切与深刻。只有对生活有了独特、真切与深刻的体察,描写才可能精妙、绝妙。若停留在生活的表层,没有彻骨之爱,没有切肤之痛,没有洞悉之见,就只能人云亦云了。梭罗写出那样宁静、恬淡、智慧的文字,写出那样“和平”的瓦尔登湖,最重要的是他体察到了“这样‘和平’的瓦尔登湖”。作为读者,也许我们只要欣赏这种“体察”的“独特、真切与深刻”就可以了。但作为写作者,也许我们还应当明白这种“体察”背后的某些东西,比如对生活的追求。梭罗抱着“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徐迟《<瓦尔登湖>译本序》)的目标,独立地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里生活两年多,“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同上),这才诞生了《瓦尔登湖》这部绝作,才可能有那些描写瓦尔登湖美丽的文字。从这个角度说,作品中那些精妙的描写,都是作家生命的深度化入。因为描写不是客观叙述,它的背后有作家独特的体验、强烈的情感,甚至深邃的思想。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有李煜对“愁”的独特体验——源源不断、越来越多,有强烈的情感——感伤、孤寂、痛惜。梭罗说:“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这里有梭罗对瓦尔登湖的独特的体验——明澈、灵秀、深邃、博大,有强烈的情感——赞叹、热爱,有深邃的思想——人在“大地的眼睛”的观照中,将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污浊、愚笨、肤浅、狭隘)。
开头引述的格非与博尔赫斯的话更具有深邃的哲理,值得好好体味、把玩。
第三题 风的联想
命题意图
从前面两篇文章的写作看,同学们的描写能力较弱。这除了对事物的观察力不强外,想象与联想能力的欠缺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了解下来,初中作文有“观察”指导与训练,很少有“联想与想象”指导与训练。因此,有必要在高中起始阶段就“联想与想象”给同学引引路。
以什么内容来引导?这个内容既应当是同学熟知的,也应当能较好地展开想象与联想;它既要满足“就‘联想与想象’给同学引引路”的命意需要,也要满足同学们作文学习的学期、学年教育目标,至少要在内在精神的关联上与前面两个题目(“9月4日这天”和“世界,早安”)具有一致性。
于是想到了“学校”、“书”、“云”、“风”等。在比较中感觉到,“风”最适合。“风”既有形,又无固定形态;既是具象的,又可从不同角度抽象;既近又远,近在眼前,远达无极。它非常适合用来做“联想与想象”训练。同时,从助推自我成长的角度看,又可以根据“风”的实际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去想象,形成不同的比喻,构成不同的象征。
“风”与前面两个题目也能较好地关联。如“9月4日这天”就像一场头脑风暴,它打破写作者原有的思维秩序,对写作者的思维世界进行重构,使每一位认真参与者都重建了一个新思维世界;“世界,早安”犹如清新而温暖的春风,使每位沐浴其中的学子发出情感的嫩芽,长出思想的新蕾。
因此,设计了这第三题:“风的联想”。
前期指导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两者有怎样的关系?
《辞海》: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辞海》:想象是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脑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对过去存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象出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关于“联想”与“想象”的关系,可以做这样的理解:联想是由“甲”想起“乙”的心理过程。如果想起的“乙”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则不能称之为想象;如果想起的“乙”是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则可以称之为想象。因此,“联想”包含着“想象”。
“风的联想”可以理解为由风想到的过去感知过的与风有关的人与事,也可以理解为由风想象出来的过去没有感知过的人与事。
2.注重对“风”与联想到的事物的特征的描写,并且关注两者之间的关联。关联越紧,说明联想越成功。
3.因为由“风”能够联想到许多事物,所以要确立写作中心,排除与中心无关的联想。
习作评析
风的联想(一)
风吹,吹进阳光的缝隙中,吹过歌声的停顿中,吹散了心灵的迷茫。
它吹着,不,是跑着,跳着,飞着,带来了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和梦,这个梦乘着风飞行,慢慢地变换成一个古怪的孩子——彼得·潘。
他快乐,无忧无虑,因为他不想成为一个男人,不想面对世间的纷纷扰扰,他的笑洋溢在风中,你见过那种笑吗?那么无暇,那么灿烂。他要去的方向就是风的方向。骑在风背上,风在他的身边窜着。深呼一口气,陶醉了,没有纷争的世界。他是一个长不大的男孩,约定着温蒂们不要长大,可温蒂们必须长大,所以彼得只能在风中感受那洒在风里的温蒂的小时候。
“扰”字、“中”字后面的逗号都改为句号。
“无暇”改为“无瑕”。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彼得·潘,被锁在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当你无助、迷茫时,他就会随风的吹过从内心深处溢出。有时候,风能吹起你眼睛清清的泪花儿。
“内心深处溢”改为“那个角落跃”。
于是我们有了风铃。在风中,水晶玻璃的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咚声,那声音闪烁在你的耳边。像无数泛着荧光的精灵快乐地舞动在你的心田。夏天的风吹过,你听到的是海风般的铃声;秋天的风拂过,你听到了麦香般诱人的叮呤声;冬天的风掠过,你听到了雪花般纯洁的铃音。你期待着,期待着春风的脚步能够像仙女一样轻盈地飞来,你的风铃有了绿色的生机,花朵和艳丽,这是孩子对风的渴望,他们在风中与童年玩躲猫猫,让所有的快乐写在风里,发出迷人的铃声。
“边”字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泛”改为“亮”。
“丽”字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为了追逐风的脚步,我们又有了风筝。风筝由城风的依托高高地飞起。我们奔跑在没有忧虑的草地上,脚步越迈越欢,我们希望脚尖突然的摔倒后身体能够和风筝一样轻快地飞起来。我们把笑声全都藏在了风筝的背后。但我们对于那些突然断了线的风筝更加神往,它们可以朝风的深处飞翔了吗?彼得·潘也是从风的尽头来的,可为什么每一个童话都那么令人心醉呢?我们永远都无法使自己不长大。我们的眼神始终追寻着风筝的方向,风筝的尾巴微微颤动,它激动地与风共舞。不管怎样,它只管享受着这一刻的幸福。
“由城风的依托”改为“依凭着风”。“摔倒”改为“离地”。
“神往”后面的逗号改为破折号。“大”字后面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风是女孩子的裙边,是男孩子的短剑。它让孩子愉悦地认识这个世界,并在舞蹈的旋转中发出轻微的叹息。
我们终究会长大,而且那种不是美妙的过程。但是当彼得·潘向我们伸出手时,我们不会犹豫地把手给他,让他牵着,滑翔在短暂的幸福中。
“那种不是”改为“那不是一个”。“但是”改为“所以”。
风吹过,我看到了彼得·潘微笑中的哀淡,听到了他爽朗笑声中夹杂无奈的低吟。可我们只要拥有这一刻的幸福:用风铃找到风的脚步,用风筝辨别风的方向,在没有烦恼的风里翱翔。
“的哀淡”改为“淡淡的哀愁”。“可”改为“长大就长大吧,”。
(张帼蕾作于2008年10月15日)
风的联想(二)
清晨醒来,打开窗一看,窗外面那棵不知名的树开满了粉红色的花。看起来很漂亮,那花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很招人疼。外面的风在浅吟低唱,就像惹我去看那四周的树与花。
开着窗户,不时有一阵风吹来。风吹打在脸上有一点凉。数学“精编”,物理“高妙”慵懒地躺在写字桌上,或许它们也累了。似乎不再与我南征北战,我真有个冲动想忽视它们,“精编”、“高妙”也似乎在告诉我:“你放了我们吧!”是啊,放了你们,就有时间出去逛街,上公园;放了你们,就可以好好睡觉;放了你们,就不用为复杂难懂地数学题发愁,就不再为深奥苦涩物理题流泪,就不会在寂静的深夜里还在单枪匹马与难题纠缠不清。
“了”字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有个”改为“有种”。“难懂地”改为“难懂的”。
一不小心,冷风又吹来了。窗帘也随风舞蹈着,风似乎在告诉我。你看看,我多棒,我吹得窗帘翩翩起舞,吹得花儿也绽开笑脸。那花儿也似乎听懂了风的语言也随风飘来,一股芳香,让我不由自主地向窗外望去。
“我”字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语言”后面的“也”字改为逗号。
只是当我望去时,风停了,花香也随风淡去,那紫色的窗帘也不再随风舞动。哦!原来风也喜欢捉弄人。
此段(“只是……弄人”)删除,否则切断了上下文的关联。
一直以来很喜欢风。在炎热的夏季里,偶尔一阵风吹来,会让你倍感凉爽;在那醉人的秋季里,一阵风吹来了满屋的花香,你会发现满屋馥郁的桂花香,是那么的雅致。一阵风吹落了满地的秋叶,你会发现金黄色的落叶,是那么的静美……
“雅致”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
我眼前又是一阵秋风,纤纤缕缕的,带着凉爽的意蕴从我身边流过,仿佛一曲悠扬的进行曲。我看见小鸟在风中歌唱,看见树们在风中摇摆,看见叶儿在风中喃喃细语。我被这风所感染,忽然发现,某种流动也发生在我体内,由皮肤到胸膛到心底,再由内心经胸膛至体外——风穿过了我的身躯。一种张开双臂便能飞翔的感觉把我拥入怀中。我感到时间在继续,我也应该向前进发,走在风吹拂的路上,唱着进行之歌!
“发现,某种流动也发生在我体内”改为“感觉,有一种东西在我的体内流动”。“把我拥入怀中”改为“将我淹没”。
有时会想,我在追求什么?当感受着风一如既往地行走在她的道路上,激昂地向前跃动时,原来我也在追求,有一种东西就在我心中促我前行,那就是希望和梦想。此时,“精编”、“高妙”又恢复了生气。风又一次吹来,依然夹着花香,它似乎对我说:“干吧!干出信心,迈向辉煌!”
“跃动时,”后面加一句“我似乎明白了,”。
打开书本,开始继续前进。沙沙的笔尖摩擦声和呼呼的风声混合在一起,给这个梦想的秋天带来无限生机。用一颗乐观进取的心面对明天,这是风的旋律,也是我的心愿。
“摩擦”二字删去。
让我们像风一样飞翔多好!
最后一段删去。
(瞿颖作于2008年10月15日)
总评:
两篇习作都有较好的联想:
都是少年的典型心性——或是帮助自己走出迷茫的自由精灵,或是“穿过”身躯俘获“我”的理想、信念。相比较而言,第一篇更典型。
且联想自然,合情合理——第一篇由风的自由自在联想到想一直无拘无束地生活而拒绝长大的彼得·潘,又由彼得·潘的最终不可能不长大而联想到少年只能以风铃来满足自由的渴望,再由此而联想到断线风筝最后的舞蹈以及它指给人以风的方向而给人无可奈何的满足,随着联想的层层推进,传递的美丽忧伤也越来越浓;第二篇由风的低吟到风的舞蹈到风的行进,层层推进地将风给“我”信念、理想的联想托出,有水到渠成之感。
这样,就使得文章写得很集中。
两篇习作都有不错的描写:
第一篇关于风铃、风筝的描写,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渴望展现得非常动人,可谓忧伤而美丽。第二篇关于风“穿过”身躯的描写,其妙处不只在于将瞬间的感觉清晰而有层次地呈现出来了,还在于此前的层层铺垫,给读者一种诱导,至此而自然地收紧了眼光期待着精彩的出现。
当然,从文章的流畅度与语言的精美度看,第一篇比第二篇要强。
第一篇不仅句子本身伸展自如,而且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气韵饱满,使整篇一气呵成。第二篇还有一些段落与中心关联不紧,如第四段和最后一段,都可删去。
第一篇的语言可谓流丽而传神,具有诗质。“吹进阳光的缝隙中,吹过歌声的停顿中”,将时间巧妙地融进“风吹”这一动态中,将视觉、听觉、幻觉融于一体,不仅具象,而且新鲜,有意蕴,令人回味。“但我们对于那些突然断了线的风筝更加神往——它们可以朝风的深处飞翔了吗?”这里的“朝风的深处飞翔”尤其富有想象力,写出了少年对风筝的“神往”,也将读者引向眼力、心力的无极处。前一题我谈到描写是“作家生命的深度化入”,本文的描写也给我这种感觉。第二篇习作的描写还算生动,但没有达到第一篇的高度。
疑难指津
1.怎样理解文章写得“集中”?
什么叫“集中”?就是一篇文章所有的内容都是表达中心的需要,没有多余的内容,没有废话。如第一篇习作,全篇没有多余的话。相比较而言,第二篇的第四段和最后一段就与中心关联不大,所以要删去。
这次作文有不少同学写得比较散,不够集中,有两种情况——
一是全篇没有中心。写了三四种甚至更多联想,但联想之间缺少必然关联,缺少一个中心将它们统摄起来。对这个问题,只要认真思考,在取材上下点工夫,就能解决。
二是没有很好地将比喻或象征贯穿到底,中间转换话题。我们先看下面这篇《风的联想》:
安谧秋夜,阵阵凉风吹过,混入我的鼻息,掠过我的眼前,抚着我的耳畔,勾起了我关于风的联想……
一阵风过,带来丝丝仲秋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其实风本来没有味道——就如人生的本初一样,是一片干净的无。而当风从花的馨香中走过,便染上了那袭人的芬芳。
人生也是这样,每个人的习性、品位、气质无不是他对周边耳濡目染而反射出的镜像。正所谓“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只有当一个人感受着贤者的行为准则并处处效法时,他才会“惟吾德馨”;只有当一个人读着高雅而有益的书籍时,他才能酿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思和口辩。
风不能选择它将吹向何方,却能融入周边的环境,吸收其养分。如果我们想让自身散发馨香,就应先选择好平日里接触的人事和接受的精神食粮,常处“芝兰之室”。
一阵风过,摇动了桂花树梢上的树叶,吹起了地上的沙,扬出很远。
风吹无形,却轻易地让叶儿飘摇,就像命运无形的手。或许在庞大的命运面前我们还不如那沙,那叶,但无论是怎样的处境,都能随遇而安才算是战胜了命运。逆境中要成功,只有不放弃今日,不放弃目标,义无反顾地奋斗,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如逆风中启航,只有不停地努力划动双桨,才能看到成功的彼岸。我们看不清、也改变不了无形的命运之手会将我们推向何方,而只要认准了拼搏是唯一的前进方向,终会战胜命运,走向成功。
风吹无器,却撼动了整个世界,让整个世界为之沙沙作响。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有些人,他们的生命同我们一样,逝去了就不留痕迹,可他们却又是留下了些什么。他们对自身的价值有着高于一般的定位,并能坚定不移地用自己的一生实现更高的价值。或许他们成功了,或许没有,但他们已经留下了奋斗的痕迹。这样的人生定位应当成为我们的立身之本。若都能以自我价值作为生活的目标,我们定会在生命终结后留下些什么。
夜静了,风停了。而风的“无味”“无形”“无器”,却让我联想到了人生的准则,联想到了立身处世的方式。想要深究这些问题,而风已停,今夜的我必将在关于风的联想中沉思,入睡……
读完后我们会发现,二、三、四段写得非常精彩,重要原因是将象征进行到底了。而第六段本来应当讲“风”无形却有力,如无形的手控制着命运,可从第二句开始,全都在讲如何战胜命运。这就是中止象征,转换话题。同样,第七段本来应当讲“风”无器却让整个世界为之沙沙作响,但后面却讲一些人通过奋斗留下了痕迹。这也是中止象征,转换话题。
因此,要使文章集中,就应当将两处象征进行到底。下面是文章第六、七段的修改稿,同学们读一读,看是不是使整篇文章统一起来了:
风本无形,却轻易地让叶儿摇动,让沙土飞扬。
我想,世上有多少无形胜有形?或者说,世上最终都是无形胜有形?终极而言,时间无形而吞噬一切,空间无象而包涵万物。风深明此理。
人啊,如果想让自己散发力量,最该修炼的是不是那无形的心神?是不是那无形的精气?
风吹无器,却让整个世界为之作响。你听,风抵达的地方,无不应声而作——沙沙声,呜呜声,轰轰声……真的是“随物赋声”,“声声有器”。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有些人,用各种方式为自己造声,以为自己就此声名远播,俨然天下名家,实则不晓“风吹无器”之理:用无形的力量感化有形的万物,使万物甘愿为自己回响。所以,无论万物发出怎样的声响,我们都知道那是“风”。
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另一些人,他们深谙“风吹无器”之道,抱一而为式,只问辛勤的付出,不问是否有收获,最终却回响千万年之久。如老子,无论后代读他发出怎样的回响,我们都说那是“老子”;如孔子,无论后代读他做出怎样的回应,我们都说那是“孔子”。
2.象征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代诗文中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呢?是由“比”与“兴”两种方法共构而成的象征。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象征手法几乎贯穿古代文学的始终。
古代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然后自己斟酌诗意,了解献诗者的意图,以改善自己的政治。献诗者对天子治理天下的失误、错误或者是自己对治理天下的一些好想法,很难直言相陈。怎么办?为了使天子比较容易接受自己的劝谏,他们就采用一种曲折达意之法——“比”与“兴”。这就是古人所说:“人有不可已之情,而不可直陈于笔舌,又不已于言,感物而动则为兴,托物而陈则为比。”(吴乔《围炉诗话》)“比”即托物言“情”,“兴”即感物而生“情”又以所感之物寄“情”。就是说献诗者并不直接讲事理,而是用天子熟悉又感兴趣的某一物象作比或起兴,让天子从这个物象中获得启示。这样的劝谏既能更好地实现献诗的目的,献诗者与天子又都感到别有意味,妙趣横生。于是,“比”“兴”就成了“献诗”最重要的手法。即使是美誉之词,“比”“兴”也因不过于直露而可避谄媚之嫌。这种手法相沿成习,为诗歌写作者与诗歌欣赏者普遍接受,就形成了一种共通的艺术追求,诞生了中国古代诗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象征:写作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抽象的情理,借助某一具有与之相类意义的具体物象构成暗示或隐喻,达到言外得旨、象外得意的效果。闻一多指出,《诗经》几乎处处含有象征,“条、梅、杞、棠,女性之象征”,“鱼”是两性间对称的隐语,“以钓鱼喻求偶”,“以河流喻爱情”,“以日月在望喻夫之来至”,“薪”喻妇人……诗人们以象征抒情喻理,诵诗的人也饶有兴致地咀嚼体味象征的妙处,引诗的人又将这等妙处辗转流传,于是象征就不仅是诗歌写作的一般手法,几乎成了人们认识生活、艺术地表现生活的基本方法。正是如此,所以古代诗文处处可见象征,象征成了古代诗文抒情言志的最重要的“曲笔”。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就要特别注意把握象征手法及其意义。
王逸说《离骚》“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说屈原之后“名儒博达之士,著词造赋,莫不拟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王逸这里所说的“仪表”“模范”主要是指《离骚》的象征之法——“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寄情于物,托物以讽。此后的中国诗人没有不将象征作为最基本的手法的。也正因为此,举凡常见的物象,都被诗人们赋予了某种特定的象征义。以李白为例,他诗作中的“月”“酒”“山”“水”“鸟”“花”“笛”“云”“雨”“船”“猿”“青溪”“白发”……几乎都有某种象征义。也正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就要注意认识被诗人赋予了某种象征义的基本意象。
诗如此,文亦如此。孔子从水的流逝看到了时间的流逝,所以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从江水的源源不断看到了“本”的重要,所以说:“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君子立志于道德修养,没有一步一步的积累就不能进入通达的境界。)庄子看到了大海的无穷无尽,所以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不到你大海边看看就危险了。那我就会长久地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这里,孔子、孟子、庄子都是以水为象,借水喻理。这种借物象喻理,在诸子散文中已相当普遍,庄子尤为突出,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可用来作喻的物象。后代散文在借物象喻方面多有发展,还形成了“托物言志”的专门一途。
同样,在小说、戏曲这些叙事性文体中,象征手法也得到广泛运用。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杂剧《窦娥冤》都有很大的象征成分。汤显祖的《牡丹亭》更是象征的杰作,剧中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即是情对理的胜利的象征。
为何象征能成为古代诗文的一种最重要的写作手法?前面我们从它产生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是因为它“曲折”达意的功能。但这只是从具体应用方面说,并没有从本质上揭示这种手法产生的原因。《易·系辞上》说:“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这种将天地万物看成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统一体的思想,才是象征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象征将抽象情理化之为具体物象的方法,不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地认识事物的体现吗?它告诉我们,象征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之于诗文写作是这种基本方法在艺术追求上的具体应用。
当我们认识这些,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以前学过的一些诗文,如《沁园春·长沙》、《合欢树》、《再别康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双桅船》,应当又有新的感悟了。
当我们认识了这些,在以后的作文中就不妨多试着使用象征。《风的联想》第一篇习作,就是比较成功地使用了象征。
第四题 那一张脸
命题意图
通过前面几个题目的引导,同学们对描写及想象与联想有了一些认识,现在应当用一个题目来巩固已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描写与叙述能力。
一个怎样的题目可以承担这一些任务?它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适宜且应该描写;引发联想与想象;作为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题,还要照顾同学已有的材料积累,让同学们都有内容可写。
最初出了三个题:“那一张脸”、“那一张书桌”和“月亮朗照的夜空”。后来通过比较,感觉“月亮朗照的夜空”太实,也太纯,不仅难以描写,而且不易多向度引发联想;“那一张书桌”虽比“月亮朗照的夜空”给同学的联想角度多一些,但“书桌”也相对较实。而“那一张脸”虽有特指,但“脸”却是形形色色,千千万万,即使是同一张脸的表情也会因心情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所以“那一张脸”不仅有写作的“空间”,适合描写,而且可以从不同经验出发而引发不同的联想。
同时还想到,倘若在一篇文章中能较好地描写人物的脸,让人物真正“有脸有面”,那这个人物也就鲜活起来了。
因此,最终选择了“那一张脸”这个题目。
前期指导
因为是考试作文题,所以前期指导只做简略提示:
1.题目中的“那”字与“9月4日这天”中的“这”字一样,具有特指性。所以,文章要表现出“一张脸”的独特性——“那”。
2.无论写感性的故事,还是做理性的阐述,都应对“那一张脸”有所描述,以使“那一张脸”在文中清晰起来。
习作评析
那一张脸(一)
形形色色的脸,表达着形形色色的心绪;形形色色的心绪,反映着形形色色的人事。人生苦短,但那一张张脸仍旧丰富着我们的视觉、思绪与情感世界。
或许,一张脸,就足以代表许多。
第一、二段可以删去。文章若就从第三段开始,是不是更简洁,且更有吸引力?同学们可以思考。现在的这种开头,是受“总起”套路的影响所致。
犹记得,那一张质朴又执着的脸庞,明亮的大眼睛使人心头彻亮。它属于一个孩子,一个山区的孩子,一个渴望学习却似乎离教室很远的山区孩子。她很坚定地把目光投向远方,脏脏的小脸使人心疼,但很快又让人崇敬。
当知识的光芒照耀在那一张脸上,它将多么欢欣与生动啊!可现在,小女孩心中熊熊燃烧着的热情之火还不能尽情施展它的光与热,她还缺一根火柴!一根名为教育的火柴。
“施展”改为“展现”。
我是多么想给她啊!
当社实部支教的宣传通告张贴之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想起了那一张脸,它的期待,它的渴望。
经过选拔,我幸运地有了当“老师”的机会。我仿佛是一个有满箱火柴的人,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们分发给更多的柴堆。
那个幸福的一天,我与伙伴们终于来到了支教对口学校的教室。它很简陋,很窄小,但很明亮,很生动,因为有那么多堆心灵之火在尽情燃烧。我看到了他们,那些孩子。他们有不同的长相,不同的服装,但那双眼睛,那双明亮又充满执着的眼睛却属于他们每一个人。
“一天”改为“日子”。
他们笑着,为知识而愉悦;他们沉思着,为知识而忖度。他们抬头,注视着黑板,注视着我们。
刹那间,那一张张脸庞仿佛合成了一个,又与我记忆中的脸,交融,合并。
“一个”改为“一张”。“记忆中的脸”改为“记忆中的那张脸”。
那是一张怎样的脸啊!朴实又坚定,因为在它背后有梦想,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看到那张脸,你会想起自己,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你会想起那群孩子,他们如何在为梦想努力争取。
“争取”二字可删。
或许,我的几次支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你、我、他都加入进来呢?
就让那一张脸留藏在你心中吧!相信终有一天,它将变得干干净净,笑着、依旧执着地凝望——因为此时,它已经过了知识的洗礼!
“留藏”改为“藏”。
(杨晶晶作于2008年11月3日)
那一张脸(二)
我认识一个她。在浪漫的普罗旺斯不远处,在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水之上,在那些月桂树掩映的窗外——那是她,加尔桥。
同上文比较,本文的开头就没有了“总起”套路的影响,显得简洁又有诱导力。
她是高大的、壮丽的,屹立在加登河上;然而那一张脸,几经苍桑变幻。
“苍桑”应为“沧桑”,最后一段的“苍桑”与此同。
我站在她身下,任风轻轻抚摸我的发,我只是凝望着她,那一张苍老粗糙的脸,告诉我历史走过的痕迹与时间。我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每踩下一步,都会发出“沙沙”的响声,那粉黄的石土就在我脚下。
然而,两千年前的她却不是这样。通体用亮红色的砖瓦堆砌而成,是那最耀眼的颜色。那时的她这样美丽,那一张脸年轻而充满朝气。不错的,作为城中人们的引水渠,肩负全城人的饮水使命,那一张脸上的神情飞扬焕发。我仿佛可以想象她激动的样子,感受着水流涌过的激荡,兴奋不已。
她一共有三层,最顶层桥面才是引水渠。然而现在我站在第二层桥面。用手触摸那一张脸,指尖划过的质感粗糙,微疼。我站在桥洞下,感受她的包容。河水,风声,都仿佛是历史的哽噎。桥上游人很多,散步,享受着,却没有人用相机。司汤达说过:“那是只有在梦中才见过的景色,即使在罗马竞技场前,我也没有感受过如此的气息。”
“然而”一词删去,因前后句子没有转折关系。
是啊,这样宏伟的气息,隽刻在那一张脸上,胶卷留不住。那一张脸,映在人们心里了吧。
“隽刻”应为“镌刻”。
我继续向上走。终于,终于我看到了这曾经的水渠,然而就一瞬间,我差点流下泪来。上面的大石大多数不知所踪。曾经的辉煌因为罗马人的好战而毁灭,她在战火弥漫中迷失自我。两千年了,从重要的引水渠到现在只供参观玩赏的建筑,那一张脸,要被多少泪浸透。
此处表述不确。加尔桥位于法国的加尔省,是古罗马人统治尼姆时兴建的重要引水工程,也是古罗马建筑艺术中的一件瑰宝。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18世纪中期拓宽,19世纪在拿破仑三世执政时进行修葺,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尔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忍,回头,我沿原路返回。忽而一阵笑声传来,我应声回头:那是一群孩童在岸边嬉戏,年轻的身影与那一张脸形成鲜明对比。噢,那儿还有一个孩子托腮沉思,还有一个孩子……
我再次站在加尔桥下,午后明媚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变幻的色彩构饰出雄壮、高大,甚至还有妩媚。我不再为她难过。她坚守在普罗旺斯外,在加登河上,如慈爱的母亲。那一张脸:她一定眯着眼望着什么。
“构饰”一词虽为生造,但用于此处尚恰当,难以替换。
从前,她是肩负重任的水渠,现在,她是慈祥的自己。
那一张脸,在阳光中刺痛我的双眼;那一张脸,历经苍桑不变;那一张脸,有笑容。
(乔扬作于2008年11月3日)
总评:
两篇习作都将自己的心灵融入了文字之中,写出了真情实意,有表现力,有感染力。
第一篇写的“那一张脸”是几乎所有关心教育的国人都熟悉的那张脸。作者深深地为那张脸所征服,所以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一直不忘为那张脸做一些什么。而文章正是这种情感、这些事件、这样生活的真实呈现,因此显得实在而深情。作者用“质朴又执着”概括那张脸,但又没有停留在这个概念之下,而能够用描述的笔使那张脸的“质朴又执着”变得具体可感:“她很坚定地把目光抬向远方”,“他们有不同的长相,不同的服装,但那双眼睛,那双明亮又充满执着的眼睛却属于他们每一个人”。“他们笑着,为知识而愉悦;他们沉思着,为知识而忖度。他们抬头,注视着黑板,注视着我们。”这样的文字使那张脸活了,有神了,有感召力了。这是这篇习作动人的重要原因。
第二篇写的是多数人不曾熟悉的“加尔河”那张“几经沧桑变幻”的脸。但文章不是凭借陌生来吸引读者,而是用自己对那张“几经沧桑变幻”的脸的感知、感怀、感动逐步打动读者。“我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每踩下一步,都会发出‘沙沙’的响声,那粉黄的石土就在我脚下。”“我仿佛可以想象她激动的样子,感受着水流涌过的激荡,兴奋不已。”“用手触摸那一张脸,指尖划过的质感粗糙,微疼。”“终于我看到了这曾经的水渠,然而就一瞬间,我差点流下泪来。”作者就这样将自我的心跳和那张脸的变化融于一体,读者也随着作者的心跳和那张脸的变化同呼吸,共律动。是谓感人。
疑难指津
1.为什么有那么多雷同文章?
这次期中考试共有490多人参加,但像上面两篇习作一样有性有灵的个性文章不多,多数作文的“那一张脸”非常雷同:或是外婆慈爱的脸(60多篇),或是老师期盼的脸(70多篇),或是同学关怀的脸(40多篇),或是父母担忧的脸(50多篇),且使用的材料和写法也极相似,甚至在一些关键处使用的词语、句法也很像。
为什么会是这样?前面几次作文学习所得哪里去了?
通过了解与分析,我们明白了:这是“应试作文”教育的“硕果”。
不少同学中考就是背作文背过来的。在初中学习中,特别是中考前,他们分类背了一些“典范”文章(“特别负责任”的老师要同学背十类,每类要背两三篇),考试时根据题意选取与之相似的已“烂熟于心”的“典范”文章,做适当的“改头换面”功夫,考试作文就“写”好了。这样的考试文章自然不可能有性有灵了,能勉强符合题意就很不错了。
另外,不少同学有过被老师“扳过来”的经历。同学本来喜欢写有点“自我”的文章,但老师说这在考试时可能会吃亏,所以多数同学最后还是回到老师认可的“应试”话语体系了。
这样,一到考试时,特别是时间不够用时,那种先前已“烂熟于心”的文章就很“自然”地驾“轻车”走“熟路”而至了。
为了鼓励、引导同学们今后勇于写“浸润”了自己的真情与真思的文章,尽可能避免为应对中考准备的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可套来套去的“典范”文章,我们选取了一些虽不太成熟但确实是出于真性情的文章给以高分,并印发给同学阅读,以示倡导。先看一篇——
在日本流行一种笑脸娃娃,叫“晴空娃娃”。晴空娃娃最常见的就是白色。它只有头没有身子,它的头就是一个圆球,它的身子是一块布。人们通常把它挂在悬梁或窗台前,预示着晴天的到来。在头部画着一个大大的笑脸。
爸爸在日本开会顺便给我带回了礼物。这礼物就是一个晴空娃娃,我便把它挂在窗台前。晴空娃娃从来都是满面笑容地看着你,从来没有哭丧的脸或者说也不能有。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晴空娃娃心情便会好起来。
那是一个下雨天,外面的雨非常大,滴滴答答洒在窗户上,外面的世界也模糊不清了。今天的家里也显得格外忧伤,因为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妈妈因为这事哭得很厉害,现在仍在她的房间里哭。当我在劝妈妈的时候,妈妈也是红着眼睛,坐在床前,我低声说:“妈妈,别哭了。”妈妈也是哽咽着说:“我知道,人总有难过的时候,不过之后就好了。你快去做作业吧。”我虽回到房间,但是仍然很担心,心里也非常难受,看着窗前的晴空娃娃顿时有种莫名的伤感。妈妈难过可以哭,可它呢?它难过的时候只能摆着一张笑脸吗?雨天是它难过的日子吗?我便自己动手在它的头部背面画上了哭脸,我觉得它好像有生命了。他可以笑也可以哭了。他不用掩饰自己的难过了。
我觉得自己好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因为光有笑脸并不是完美的人生,只有哭脸才让生命更加真切,更加动人。
从那以后,晴空娃娃每天都有不同的心情,每天看着,每天看着。我深深地记着我为他画的那一张脸。佛理中曾经有这样的话,说是在人的七种情绪,最难忘却的是悲和怒,最易忘却的是喜。这一定是对的。晴空娃娃每一个哭脸的日子也许将会是他最深刻的记忆,就像我仍然记得小时候令人悲伤的事。人总有难过的时候,但为什么要惧怕悲伤,是它让你的生命更加深刻。
那些每天装做(作)无比快乐的人啊,那些每天追求着永远快乐的人啊,偶尔也留出那一张哭脸吧,偶尔享受一下悲伤,偶尔放下追求的快乐,就像史铁生说的“悲伤也成享受”。悲伤的脸也是一种体悟人生的时候。
该文虽写得并不是很集中,由“晴”而“雨”或说既“晴”又“雨”的构思也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有的段落句子之间的逻辑也有点乱(如第一段),有的说法还欠妥(如“只有哭脸才让生命更加真切,更加动人”),但它借助“晴空娃娃”这一“道具”对“笑脸”与“哭脸”所体现的人性做了一次很有情味、很有意味的思考,不仅在众多以虚情假语描述的雷同的一张张“脸”中显得特别动人,而且富有生活的质感。
我们再看一篇——
知道什么是21世纪人类固有的品质吗?那就是爱面子。为了那一张脸,好招损招全使上,不管有没有必要,有没有能力,只要那张脸好看,怎么样都行。
(就说)前一阵子的溃坝事故吧,明明出了大事,领导硬着头皮说只是一个小意外,请上级和群众放心;被曝遇难了几名矿工,领导拍着胸脯说只有那几个,其余都很安全。可是最后呢?死了上百名矿工,又伤了几百个,多少家庭因此而破碎,孩子没有了父亲,妻子没有了丈夫,老人失去了儿子……全都是因为某些“爱脸一族”,他们为了保住乌纱帽,想救人又怕动作幅度太大,让外界察觉,最后被曝光了,责任像皮球一样,你传(踢)给我,我传(踢)给你,没有人接下来。好吧,那就都下岗吧。瞧瞧,爱面子的到最后丢了面子。原来清白的脸也变得乌黑的了。
有的农村十分贫穷,却耗资亿元打造镇中心广场,收了农民的土地,让他们丢失了收入来源。广场落成后,确实是美丽而又“现代化”了,可是就在广场周围呢?是农民残破的平房,他们没有了土地耕种去自食其力,又没有工作机会去创造财富……城镇爱面子,想把它的脸弄得漂亮些,可是最后连里子都没有了。
相比较而言,有些爱面子却又是至关重要的。北京奥运会期间,人人争做文明市民。我们上街,主动宣传文明礼仪,纠正陋习,将中国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作为中国的第一印象,海关露出亲切的微笑,真诚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出租车司机说着标准的英语,以国际化的服务,将每位客人安全送达。纪念品商店的营业员忙碌得不亦乐乎,又是打招呼,又是忙着讨价还价。各个赛场的志愿者们穿着统一的志愿者服,随时打开北京市地图,引导迷路的人;随时准确高举手臂,带动全场气氛;随时应对紧急情况,保障赛场安全。他们个个忙得汗流浃背,却又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维护了祖国的那一张脸的完美无瑕。祖国的脸面就是所有中国人的脸面与尊严。祖国的那一张脸是值得尽全力去维护的。
21世纪的人类都爱面子,前两种的“爱脸一族”令人唾弃,而最后一种却值得褒扬。那么,你愿意去维护哪一张脸呢?
像这篇文章,读完后就感觉作者是一个关注现实、热爱思考,且比较会思考的人。确实,用瞒与骗的招数来维护自己的“官脸”,是许多官员的为官之道;用“面子工程”来彰显自己治理一方的政绩,是许多官员借以升迁的一条捷径。文章对此的描述与评析,虽并不十分到位,但基本能切合“那一张脸”这个题目,已是很难得了。特别是文章的后半部,以北京奥运会期间人们怎样维护“国脸”来与前面的“爱脸一族”对照,虽没有将两者对照分析(如爱私脸与爱公脸的区别与统一),但这样的对比意识也值得称道。
2.作文要不要更多地表现对社会的关照?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不是说作文一定要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写,而是说应尽可能关照现实社会。这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决定的。在第二题讲“命题意图”时我们就强调“读圣贤,念天下,思作为”。在这里我们还要强调,高中生应养成“日常关注现实,下笔关照现实”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们就能与天地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最终就能将“小我”与“大我”统一起来,而成为天地间大写的人。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眼界会不断扩大,我们的情感会逐步浓厚,我们的思想会变得深刻,我们语言也就会更得心应手。
因此,在作文评改中,那些涉及“大我”内容的文章,会得到更多的青睐。但同学不能将其误解为说大话,说假话。相反,应该是说实话,说真话,在这样的实话、真话中体现“小我”的人生境界与品格风范。
同学不妨再细致推敲一下上面的一些习作,看是不是每篇都是在表达“大我”?
3.参照阅读:名家笔下的“名脸”
整体而言,这次作文对“脸”的描写是欠缺的。所以在这里附录几张名作家笔下的“名脸”,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体会其韵味。
祥子的结实脸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老舍《骆驼祥子》
茶花女的鹅蛋脸
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好看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你的大致印象。——[法]小仲马《茶花女》
贝多芬的宽大脸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地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斯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微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卡西莫多的畸形脸
实在,这会儿从窗洞口显现的是一个卓越的怪笑。在所有一切五边形、六边形和不等边的面孔之后,出现了一个不合于观众幻想中的几何图形的面孔,再不需要什么,这个卓越的怪笑就使得观众同意了……关于那四面体的鼻子,那马蹄形的嘴,那猪鬃似的赤红色的眉毛下面的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个瘤遮没了的右眼,那像城垛样参差不齐的牙齿,那坚硬的嘴唇——一颗牙齿如象牙一样地从唇上突伸出来——那弯曲的下巴,尤其是那布满全脸的轻蔑、惊奇和悲哀的混合表情。假如你们能够,请想象那整个情形吧。——[法]雨果《巴黎圣母院》
沙威的狰狞脸
沙威的脸有一个塌鼻子,两个深鼻孔,两大片络腮胡子一直生到鼻孔边,初次看见那两片森林和那两个深窟的人,都会感到不愉快。沙威不常笑,但在笑的时候,形状是狰狞可怕的,两片薄嘴唇张开,不但露出他的牙,还露出他的牙床肉,在他鼻子四周也会起一种像猛兽的嘴一样的扁圆粗野的皱纹。郑重时的沙威是猎犬,笑时的沙威是老虎。此外,他的头盖骨小,牙床大,头发遮着前额,垂到眉边,两眼边,两眼之间,有一条固定的中央皱痕,好像一颗怒星,目光深沉,嘴唇紧合,令人生畏,总之,一副凶恶的凌人气概。——[法]雨果《悲惨世界》
第五题 记忆(或想象)中的三个片断
命题意图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们备课组老师对同学们半个学期的作文学习进行了总结,认为在下面几个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一是多数同学开始形成作文意识,即将作文与自我生活(生命)体验相连。二是不少同学正在打破以前形成的作文套路,向“自然为文”的路子走。三是许多同学的作文视界有了较大的拓展,正在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现实人生。四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了很大改观。尽管期中考试的表现离我们的期待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半个学期的进步还是不能忽视的。
在总结中,老师们对同学作文学习的障碍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归结起来,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生命体验意识不强,许多同学缺乏对生活(生命)的感知力,比较麻木。二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懒惰,使得一些同学不能或不愿下苦功走出那些“烂熟于心”的“套路”。三是写作素材缺乏,不少同学既不能把握直接经验,又没有积累间接经验。
据此,我们认为后面的作文教学应更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体验,引导学生开掘并积累写作素材。
在期中作文讲评后,我们让同学写“记忆(或想象)中的三个片断”这个题目,其期待也在此。
前期指导
1.“三个片断”中的每一个都是自己最想表达的,因此每一个片断都寄寓着自己的真情、深情。
2.若是“记忆中”的片断,那这几个片断就可能是对自己产生过深刻影响的生活事件,现在回忆起来,会有一种或感激,或留恋,或悔恨……的情感回荡在文字之中。
3.若是“想象中”的片断,那这几个片断就可能是自己心仪的生活境界,文字中就会洋溢着理想,有一种美丽的憧憬。
4.“三个片断”无论相似、相反,都应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
习作评析
记忆中的三个片断(一)
这是很久以前的记忆了。
在黑洞洞的,黑得什么都看不见的屋子里,我手臂下被人托着,放在了地下。我向前面阳光耀眼的门口走去,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跨出了门,双手撑在了门外的小平台上。
“手臂下”中的“下”字和“撑在了”中的“了”字删去。
我一直不明白我是在干什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记住了这样一个片断。后来通过对妹妹的观察认为这是我学走路的记忆。我记住了这件事,大概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走过那么长的距离。那屋子其实很小,但在记忆中那段距离相当的长。
“的记忆”三字删去。
“距离”后增加“且走得非常难”。
大约一二年级的时候,傍晚车站前的广场上,爸爸妈妈陪我学骑自行车。我骑在车上,爸爸在后面扶着,车好像只靠他推动在走,摇摇晃晃的让我不停地转动车把。突然爸爸用力一推,放开了手,我慌极了,但是车还在向前走,我就没有停下。这时我似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于是握紧了车把向前蹬去,再也没有歪倒。身后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我就这样学会了骑车。
五六年级时的一个很适合运动的舒适夜晚,在一块块住宅用地之间,外公正看着我向高难的跳绳技艺双飞挑战。不少同学都是会的,跳得好的人还能得到大家的尊敬,但是我一直不会。这一次,有点不一样了。从起跳开始我就感觉到了这一点。我手上和脚上的节奏完美地重合在一起,进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美妙节奏。绳子轻松地从脚下绕过两次,落地后身体又很自然地跳了起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蹲到或坐到地上。我一连跳了7个,虽然从那时的同学或现在的我看来这是不值得说的数量,但那是我的长期努力带来的那一刻的忽然领悟,对那时的我而言,那是本质的变化。
“在……之间”一句删去。
“美妙节奏”后应加“中”字。
“本质的变化”改为“一次激动人心的自我超越”。
记忆真的很奇妙!它是不是上帝造人的最核心机密?它让你记住艰难的第一步,让你记住不惧一切的勇敢,让你记住终于到来的飞跃……这样的记忆,它馈赠你继续向前的经验,战胜困难的信念和感恩生活的律动。
(徐静宜作于2008年12月5日)
记忆中的三个片断(二)
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那么每座建筑,每座房屋也有一段记忆。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会呼吸。每一扇窗,每一道门里,都有不一样的梦。
第一段很美,深情且富有哲理。但是不是必须?同学们可以思考。
记忆,是奶奶的小天井。在这里,石板搭的花架,砖头砌的花坛也可以成为美的摇篮,粗糙的水泥面变得可爱。当然,最好是在秋天,桂花的芳香和奶奶的身影融合在一起。若有微风吹过,一片金色落在泥土上,黑乎乎的泥土,顿时灿烂起来。奶奶却任凭金色洒落,只是在那阵阵金色的风里,带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采下其他花的花籽,然后很郑重地收起来,仿佛在守望着巨大的幸福。而留给我的,则是小院那个幸福的背影。
记忆,是钢琴老师的石库门。钢琴与石库门两种同样有意境的东西终于在宁静的夜晚相遇。楼道是小小的,楼梯是窄窄的,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至少,有那么一束昏黄而温暖的灯光,驱走夜的寒冷。这时候,木楼梯的嘎吱声也成了享受,楼上的钢琴声,化成一个个音符洒下来,落在楼梯上,和嘎吱声、脚步声一起合成了最好听的旋律;还有那视觉上的美:灯光使木楼梯上的斑斑驳驳不再令人厌恶,有了独特的年代感。这一刻,缺憾也是有魅力的。
“这些……这时候,”几句删去,使前后文意相连。
“不再令人厌恶”删去,使更语境更统一。
记忆,是外公的阁楼。第一次发现这个陌生的地方,我便充满了好奇。由于多年无人使用,棕色的门上已没有了光泽。我搭起梯子,晃晃悠悠地踩上去,每走一步,梯子便与地板发出默契的“笃、笃”的声音。突然,声音戛然而止,我低头往下一看,迎来的是外公温和的笑脸,还有他眼中岁月的幽默感。我没有再往上爬,无论这扇门是否推开,我都知道了一个关于光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外公的笑脸告诉我的。梯子不再发出响声,门也依旧沉寂着,回味,是岁月静静地流淌。
“幽默感”改为“纵深感”。
“而……我的。”删去,没有必要与前句重复。
也许记忆本身是无所谓快乐和痛苦,因为拥有值得记忆的人与事,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如今,桂花树已经枯萎,石库门变成了高楼大厦,阁楼也已尘封多年,但这些美好的片断不曾褪色。
是的,今天写下这些文字时,记忆里的桂花树还在飘香,我又走在了窄窄的楼梯上,还有那扇阁楼的小门,依然离我无限接近……
“,依然离我无限接近”删去,多余。
(姚玥婧作于2008年12月5日)
想象中的三个片断
与令人清醒的现实相比,天马行空的遐想更能让陶醉其中的心灵走远……
不知是否由于最近异常地忙碌,脑海中竟几次以很反差的方式浮现出这样让我不禁心驰神往的闲适画面:拥有一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木头房子,在日出之际安静地坐在阳台的摇椅上。视线毫无羁绊地向远方天水交融处延展,一阵夹杂了些许咸味的微风若有似无地吹过,耳边回响着的是清晨浪涛最纯粹的声音,宛如天籁。怀里的那只小狗轻轻舔着我的手背,旁边的茶几上有一杯加了牛奶的手磨咖啡和一部厚厚的线装本诗集。在太阳越过地平线的那一瞬间,我眯起双眼,透过睫毛的缝隙,捕捉到海鸥飞翔过的弧线也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声音,宛如天籁”改为“天籁之音”,因为涛声就是天籁。
但我终究不是五柳先生那样的隐逸者,又怎么可能甘愿永远在这样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沉默?青春,毕竟是一段停不下来的奇妙时光,大概更适合最抢眼的浓烈色彩。
心中最不安分的那个小角落里有这样一个夜晚,喧闹的城市在缤纷霓虹的点缀下几乎忘却了黑暗。我爬上高楼顶层的天台,以鬼魅般的姿态俯瞰万家灯火。风猛烈地呼啸而过,发丝扬起,自由地乱舞着,伴随流动的空气一起放肆。脚边危险的深渊让人眩晕,但同时也强有力地刺激着那几根最兴奋的敏感神经,于是一切规则都被抛到脑后。让双脚穿过栏杆轻快地晃荡,再张开双臂用最响亮的声音吼出一句“I'm the king of the world”,任尖叫刺破夜幕。或者,学李白举杯对着皎洁的明月狂歌起舞,在旋转中迷醉。甚至也可以像蜘蛛侠那样帅气地纵身一跃,享受片刻翱翔的畅快,但结局只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毁灭!
如果将生命比喻成一只气球,相信谁都不愿干瘪着安于蜷缩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若摒弃理智用转瞬即逝的快感充满自己,放纵所带来的必然是粉身碎骨的爆炸。我想要的只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充实与饱满,幸福而简单。
“充满”改为“诱惑”更准确。
走吧,随着没有尽头的思绪去旅行,背上包然后微笑着出发。经过一个风景不错的异国小镇,灰褐色街道两边错落着不太高的砖房,天空蓝得透明。墙角有雏菊灿烂地开放,伴随着午后慵懒的阳光渲染出自然的和谐。我蹲下来,跟可爱的孩子们一起游戏交谈,累了就随地坐下,掏出纸画些拙劣的涂鸦,再认真写好寄给亲人与朋友的明信片,不署名没关系,但一定要记得加上一句“我爱你”。离开的时候,在古老的许愿池中投下一枚旧硬币,干脆而潇洒地转过身就不再回头,从容并满怀希望地前往下一个未知的目的地。我不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只是专注地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精彩,在风雨兼程中欣赏沿途的美丽……
“画些拙劣的”改为“信笔”。
逐字逐句地记录下这些灵光一现的片断,我始终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想象将不再只是虚空。
(徐晓意作于2008年12月5日)
总评:
三篇习作都切中题意,写得不错。
前两篇写“记忆中”的三个片断,确实是从记忆深处流淌出来的感人的文字。
第一篇写出了许多人心中都有的类似记忆,并体验到了这样的记忆对人生的意义:上帝“馈赠你继续向前的经验,战胜困难的信念和感恩生活的律动”。人们在谈论经典时常用一句话:作家的个体经验与人类的普遍经验的完美结合。不是说这篇习作很完美,而是说这篇习作表达的个体人生体验确实具有某种普遍性。这样的文章自然属上乘之作。
第二篇用“奶奶的小天井”“钢琴老师的石库门”“外公的阁楼”三个记忆中的片断,较好地诠释了“美好的记忆不会褪色”。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全文有如生命的温情浸润过一般,散发着脉脉的馨香。
相比较写“记忆中”的故事,写“想象中”的故事要难一些。它需要令人信服的想象。应当说,第三篇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将少年心中的浪漫情怀展现得非常绚烂。无论是第一个片断的静美,第二个片断的疯狂,还是第三个片断的行走,都是那种唯美少年对唯美生活的憧憬与歌唱。本来这样的想象故事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但经过作者真诚而故作理性的推演,就赋予了一种新鲜的情绪。文章正是在这样一种新鲜的情绪中带给读者阅读时的快感。
很高兴的是,这三篇文章都能从前面的学习中汲取营养:描写不仅比以前多了,而且都在向“描写得更具体生动”靠拢;几个片断都能较好地相互关联,对“写得‘集中’”有了更深的理解;试着打破“总起”的套路,且有一定成效。
疑难指津
1.为什么一些作文“总起式”的开头被否定?
从本学期作文情况看,许多同学很喜欢“总起”。确实,“总起”是一种重要的开头方法,但在我批改时对多数作文的“总起”都否定了。为什么?因为这些总起多数都是堆几句废话,如《那一张脸(一)》、《记忆中的三个片断(二)》。这与同学对“总起”的理解不准确有关。
“总起”并不是就写作的话题总的说几句,而主要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文章主要情感思想的“源头”;二方面是指文章主要情感思想的“团聚”。如徐晓意《想象中的三个片断》的开头——“与令人清醒的现实相比,天马行空的遐想更能让陶醉其中的心灵走远……”,就可以说是文章情感思想的“源头”。如同学们都熟悉的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可以说是文章情感思想的“团聚”。“源头”与“团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文章情感思想的发源处,如长江之沱沱河;后者是文章情感思想的团聚处,如长江之三峡水库。源远流才长,库大水才丰。
同学们的一些“总起”开头,多数都是可删去的。因为删去后,文章的情感思想并不受到影响,如《那一张脸(一)》、《记忆中的三个片断(二)》的开头。如果删去“总起”就像去掉沱沱河而使长江的长度缩短且失去水源一样,那就必须保留,如《想象中的三个片断》。
明白这些后,以后作文写好后看看开头是否可删,若删去并不影响文章情感思想的表达,就坚决删去。
2.“总结式”结尾好不好?
这个问题本来不应当成为问题,但不少同学说,一些作文辅导书和一些老师都提倡结尾应让人回味,所以要少用或避免总结式结尾。
“结尾应让人回味”,这是对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不忍释卷,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结尾。但是不是“总结式”结尾就与此冲突呢?我看未必。如习作《记忆中的三个片断(一)》的结尾——“记忆真的很奇妙!它是不是上帝造人的最核心机密?它让你记住艰难的第一步,让你记住不惧一切的勇敢,让你记住终于到来的飞跃……这样的记忆,它馈赠你继续向前的经验,战胜困难的信念和感恩生活的律动。”——对应前文的三个片断总结,不仅揭示了三个片断在人生中的意义,而且因语言精警而耐人寻味,令人留恋。
其实,“总结式”结尾和“总起式”开头一样,不能孤立地说好不好,而应把它放到文章中来看,看它是否与文章浑然一体,看它是否在“这一篇”文章是最恰当的开头与结尾方式。
3.文章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
在第一题中我们讲到了写出文章的“必然性”问题。如果能写出“必然性”,文章的层次之间一定会环环相扣。但有的同学一直不能摆脱套题的陋习,在作文时常常去想以前哪篇文章可以用来套现在这个题,于是除了开头结尾强行与现在的题目做一些关联,中间的内容往往游离题意。这是劣质作文。
优质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章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文章层次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外在形式是可以用特定的语言形式设置的,如重复某个词语或短语或句子,设置过渡句、设置关联词等。内在联系则需要几个层次所用材料本身的精神贯通。如果能在选材时就能考虑到这一点,即使没有外在形式的关联,文章也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请同学们仔细琢磨下面这篇《想象中的三个片断》习作,看看它的三个层次所用材料本身是不是有一种精神贯通——
去到宇宙,我不想看地球,不想看星星,我只要在空中飘浮,因为那时的我便是棉花糖般的云朵,又或是云朵般的棉花,无论哪一种,我无须用力,我似乎是拥有无形的翅膀,我似乎学会了飞翔,在自己所向往的晴空之间,沉溺其中。
也许之间的触感也是会改变的吧,更黏稠湿润,或是更温暖真切。然后闭上眼,是听不到风声的,却有灵魂舞蹈的音乐,星星在唱歌,悠长婉转的曲调在脑中低声吟咏,还有回声一遍遍回荡回旋。那一瞬,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世界那么安静。
想牵着喜欢的人的手散步,在哪里好呢?
或许是夜晚的滨江大道,或许是秋日多彩的森林,又或许是铺满金沙的海滩……若是冷风拂面,寒意攀上心头,身边的人拉起我的手塞到他大衣的口袋里,一下子就会温暖起来的,空气也会变得甜腻起来的。我牢牢握住的手掌厚厚的,感受着纠缠的掌纹在那上面蔓延,即便是做着如此无意义的举动,我也莫名地感到安心。
那么就永远抓住那只手不要放好了,一直牵到我们的手都变得瘦骨嶙峋,变得布满皱纹为止。时钟的嘀㗳声戛然而止,心脏的剧烈跳动替代了秒针的走动。
临死之前,躺在苍白的病房里。苍白的床单,苍白的天花板。这整个色调都那么脆弱无力。同时又单纯得圣洁得让人心疼。这里将是我人生的终点。窗帘的缝隙间,阳光丝丝透入,似乎还能感受到泛黄的暖意和太阳的味道,身体却还在不断发霉。
床边会有人围着的,那必定是我的家人吧。我的手指已无法动弹,却被人用力地捏住。恍惚间,我听到有人一次次唤我的名字,我看到床边的桌子上我最爱的向日葵用力地盛开,依旧向阳。我努力地张开口,想说些什么,喉咙却似是被什么堵住了。
一点点,知觉涣散;一点点,思绪飘远。终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很幸福。”那一句是我没能留下的言语。
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好,许多人也好。想象中的自己该是幸福的吧,一直,很幸福。
第六题 满眼都是____
命题意图
这是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这个题目既要能检视一个学期来同学们作文学习的情况,又要考虑“前接后引”。“前接”是指承接前面学习的路子,“后引”是为下学期学习引路。
回顾一学期的作文学习,同学除了在课堂上写了前面的五题外,还写了五次“单元贯通”,写了15篇左右的随笔和读书笔记。老师重点批改、讲评了同学在课堂上写的五个题目,对“单元贯通”、随笔和读书笔记也做了适当指导。所有这些写作,基本是围绕本学期作文学习主要目标展开。
从整个写作表现看,多数同学的自我认知力以及对生命与社会的发现力虽然有所提升,但与我们期待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下学期还要以此为重心设计同学们的作文学习。因此,这次期末考试题也应当从下面三个方面检视同学:一是检视他们对自我存在的认知力是否有较大增强;二是检视他们对生命与社会的发现力是否有提升;三是检视他们描写能力是否有较大发展。
所以用了“满眼都是____”这一个限定与开放统一的题目:用“满眼都是”来限定写作的大方向——对自我生命与社会的发现;让同学在“____”(横线)上自己补充内容,这是开放,它开放的是写作的个性化内容——寻找自己看得最真、最清、最透的东西来描写或阐释。
前期指导
因为是考试作文题,只提必要的要求和简略提示:
1.请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将作文题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都”字值得关注。
习作评析
满眼都是时间的痕迹
长高的身体,变厚的眼镜,留长的头发,积灰的窗台,转圈的时钟……对了,时间也许不会在时钟上留下印记,它总是转了一圈又归零。
开头直接呈现“时间的痕迹”,切题快而准。
但有些痕迹无法消抹,比如已然长高的身体,已然变厚的眼镜,还有那即将被时间吹皱的皮肤和倒数中的生命。
有些痕迹则可以尽力弥补。长长的头发可以剪短,积下的灰尘可以拭去,然而终归还是要变长,终归还是要落灰。
“可以”前应加“似乎”,与后面的“然而”构成呼应。
我们面对时间往往无力,只能看着它一点一点在这里在那里敲敲打打,然后我们跟在其后做着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的修补。如此这般,我们便只能看到一个充满时间刻痕的世界。
吹起的寒风是时间带走春天的痕迹。我们无力挽回也无须挽回。我们可以暂时忘掉春天的温暖而享受冬天的严寒。冬天里也有美好啊。
但有些事我们却不应该坐以等待时间先行一步:无法挽回的后悔是我们不敢勇于面对而留下的后患;浪费掉的青春是我们懒惰不堪而种下的恶果;踏上错误的道路是我们没有擦亮双眼的错。这些事,我们满可以将其归咎于时间的身上——我们也确实常常这么做了。这是时间的痕迹,却是本可以扭转的痕迹。
“的错”删去。
如此想来,我们本不该乖乖留在时间之后,我们得快步上前,赶在时间还未肆虐的时候享用那些美丽,让时间的痕迹走向新的方向,让岁月不再后悔。
我眼前依然满是时间的痕迹,但它似乎有些不一样了:不再是不假思索的乱涂乱画,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断墙残垣,不再是令人不堪的斑驳往昔。它仿佛即将在我眼前展开绚丽的画卷。
本段与第六段形成对照。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对照不是刻板的一一对应,而是有变化地概括之后的照应,并且对照中完成对“时间的痕迹”写作意义的阐释。
我依然在长高,头发依然会变长,冬天依然会来临,但春天也会到来。时间的痕迹遍布双眼,甚至满溢出来变作眼泪。那是喜悦或是悔恨的泪?我不知道。我现在要给未来的自己投下一张信任票,让自己将来回头望见的时间的痕迹都一如现在希冀的那样美。
(杨光辉作于2009年1月13日)
满眼都是青石板
我闭上眼睛不敢看,一个瘦如枯柴的背影浮现于脑海中。慢慢睁开眼睛,透过无尽的泪花,满眼都是那再熟悉不过的青石板……
本文开头也直接、快捷。
记忆中的小镇到处都是冰凉的青石板,不知道小巷的尽头还要走过多少弯角才能回家。我总是要独自一个人走在这青石板上,在小巷中绕来绕去,耳边不时还传来阵阵的狗叫声,胆小的我总难免会打个寒战。每当这个时候,一抬头却总会看到小巷尽头那个熟悉的身影静静地等候着,飞也似的奔到那里的我如同经历了无数个黑夜——重见光明。“太婆!”“好孩子,慢点跑……”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摆脱恐惧,安安心心地踏在这青石板上。
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自然会占“满”人的心,充“满”人的眼,且自然会不时地浮现于眼前。
一个早已年过古稀的老人,一个刚入学的幼童。大手拉着小手,伴着拐杖叩击地面的声音,踏在青石板上——画面就这样永远地定格了下来,记忆不曾前进,时间悄然逝去。
如今,又一次站在这曾经踏过无数遍的青石板上,心中异常地冷静,如同一湖清水波澜不惊。小巷两旁随着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开了不少的小店,来来往往的人都踏在这饱经沧桑的青石板上,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偶然间碰到曾经居住在小巷中的亲戚,不禁寒暄几句,拉一拉家常,也知道了一些曾经的旧事。早已逝去的太婆生前腿脚不太灵活,因此走路时总要拄着一根拐杖。“唉,你太婆当初每天下午就早早地从家里出来了。大老远地就听见她拄着拐杖慢慢走路的声音了。到了我这儿,她就这么站着等着,我让她坐下她总是不肯。就这么等啊等,等你放学回来……”我不忍心继续这么听下去,于是就抱歉说有事先走了。独自一个人走在小巷中,全然不顾熙熙攘攘的人群喧闹,蓦然看见转弯处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正在晒太阳。我加快了脚步……
“不禁”改为“免不了”,与前文的“冷静”、“偶然”和后文的“独自”等在语调及情绪、情感上保持一致。
我闭上眼睛,不让自己再想、再看,而太婆的身影却总挥之不去。睁开眼睛,却发现泪水在不经意间夺眶而出。朦胧之中,满眼尽是那青石板……
本段(倒数第二段)是上一段情节的延续,同时又与开头形成呼应。这样的“首尾呼应”就显得自然、熨帖。
在那青石板的尽头,还有一位安详的拄着拐杖的老人。我知道她一直都在那儿,一直都在……
“还有”的“还”字删去,让“老人”与“青石板”融于一体。
(罗云睿作于2009年1月13日)
总评:
两篇习作主体是表达自我生命的存在,第一篇以“时间的痕迹”寻找生命的证据,第二篇借助“青石板”缅怀逝去的美好。第一篇更具新鲜感;第二篇是老话题,但以其个异性的凭借和真切、生动的描写将老题材演绎得楚楚动人。
“满眼都是时间的痕迹”这一命题具有普泛性——时间催生一切,时间淹没一切,一切都在时间面前显现它的意义,也在时间面前失去它的意义。这也就是苏轼所谓“自其不变者观之”与“自其变者观之”。文章基本上是在这一范围思考,但有少年自己的选择——“我们本不该乖乖留在时间之后,我们得快步上前,赶在时间还未肆虐的时候享用那些美丽,让时间的痕迹走向新的方向,让岁月不再后悔。”苏轼们选择达观面对时间的湮没,这是哲人的思索;本文选择抗争面对时间的湮没,这是少年的积极进取,这也是最真实的生命存在。
“满眼都是青石板”这一命题具有个异性——太婆、深巷、青石板,这种美好的童年记忆已成为少年生命底色的重要组成,不仅此时此刻会浮现于眼前,而且会在他此后的一生许多重要时刻浮现于眼前,这是多数同学不具有的写作素材。但习作若仅满足于此,未必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关键是作者能将这一题材与作文命题很好地融合,并用精彩的描写将“满眼都是”几个字落到了实处。相比较而言,第一篇习作在对“满眼都是”的落实上还不及第二篇。
还要特别提及的是,两篇习作的语言都比较成熟。尤其是第一篇习作的语言不仅成熟,而且因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语言获得诱人的新鲜感,如“我们面对时间往往无力,只能看着它一点一点在这里在那里敲敲打打,然后我们跟在其后做着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的修补。如此这般,我们便只能看到一个充满时间刻痕的世界”。但在旁批的时候,我对个别词语进修了修改。请同学们注意,我特别关注了语言的前后联系。这也将是以后作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疑难指津
1.在表达自我生命存在时,表达普泛性存在与表达个异性存在哪一种更好?
这个问题隐含着怎样看待作文的个性问题。我们一直倡导、期待同学们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但这种个性不是“个”字的绝对化表达,而是相对化表达。什么是相对化表达?就是个性寓于共性中:文章的个性是在彰显人类的求真、向善、爱美的大方向上显示出与众不同,而不是偏离这个大方向去“弘扬”假、恶、丑;在揭露假、恶、丑的大方向上显示出自己的独具慧眼,而不是偏离这个方向去悖真、伪善、以丑为美。
所以,无论是表达普泛性存在还是个异性存在,都能写出因独具慧眼而与众不同作文来,不存在表达哪种存在更好的问题。如第一篇习作写普泛性存在,但写出了别的同学难以觉察的“时间痕迹”;第二篇习作写个异性存在(相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但文章不是因为选材的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作者能将这一题材与作文命题很好地融合,并用精彩的描写将‘满眼都是’几个字落到了实处”而显出优长。
2.在表达生命与社会发现时,褒扬真善美还是批判假恶丑?
这也是没有必然答案的问题。如果你发现了那些真善美,深深为它们而感动,你为何不用深情的笔去褒扬?如果你发现了假恶丑,令自己心中不吐不快,为何不用犀利的笔去挞伐?并且,写作时无论写什么,要写到位,都需要眼力、心力和文化表现力。事实上也是,每次优秀之作中褒扬真善美的文章有不少,批判假恶丑的也有一些。只是读者读批判性的文字时,会习惯性地关注批判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所以写批判性文字时作者的眼力、心力和表达的逻辑力可能要受到更多的考验。但进入高一第二学期,特别是进入高二以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用关注现实社会的目光,介入生活,去发现社会的一些不合理,记录这样的发现,并给予解释,给以批判。
本次作文有不少“批判假恶丑”之作,先看一篇——
满眼都是功名簿
不错,这是一个讲求物质的社会,这是一个要求实力的世界,没有够强的资本,就不要到外面来丢人现眼!
不错,姚明够强才入的NBA,刘翔够快才破的世界纪录,海盗够狠才在索马里横行霸道,我够猛才能坐在考场写这篇愤世嫉俗的文章。(将“海盗”与姚明、刘翔相提并论不当。)
人人心中都放着这么一本功名簿,一个劲地往上写。写什么,做了哪些事呗!得奖,写!登报,写!你不写?别人逼着你写!你还不写?对不起了,那只好别人帮你写了。没得写还想写?理都不理你,唯避之不及。(画线句改为“得小奖,写!得大奖,大写!”会更畅通。)
这不是我的偏激。最近有人和我说,我最喜欢的诗人北岛混得很不好,只靠写散文来挣些钱维持生活。我说,那是安贫乐道,他写诗歌是他视诗为他的生命与生活,现在他的灵魂转投散文,有何不好,为何一定要说过得不好呢?对方冷笑:“还不是靠以前的名混饭吃?都江郎才尽了!”(此段开始说北岛的几句,与第三段“写”功名簿不吻合。)
心痛。(从“心痛”→“心碎”→“心死了”,一气而下,文章的气势不错。)
为何这世人都变得如此薄情?我们来到这世界上不只要追求功名利禄的,还有梦想信仰,与各种美好的情感等着我们,不是吗?北岛也许确实只是写散文糊口,但为什么说要依仗名气呢?换句话说,我相信,他写一篇散文,作者一栏写我的名字,照样可以发表。
然后听到有人说:“我信仰的是财,梦想的是功,期待的美好是黄袍加身。”
心碎。
又想到刘翔的成与败。成不消说,举国上下一起欢腾。可败呢?还好,大家都很宽容,没有为难哭得伤心的翔哥,然后便是期待。期待刘翔重返赛场。这当然是要的,毕竟这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兴衰。为了一个民族的荣耀强大,必须有人站出来。
可是当可乐公司“站”出来,一切就变味了。美其名曰“亲情牌”,竟把翔哥失败后他老爹安慰的话都搬出来了。这如果是公益广告,我相信我会感动到掉泪,没掉泪至少也是热泪盈眶。可是“可乐”这东西一出,我想到的只是用名人效应,用的还是一个很令人心伤的名人,一个需要隐藏一段时间重新振奋的名人。太功利了吧!
心死了。
也许可以说,海子因为不堪重压卧轨自杀,顾城因为无法忍受绿帽子的名声而情杀有钱人。功名所带有的坏处着实可怕,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好好使用功名,不会适可而止,非要引火上身呢?(讲海子、顾城的死因太简单,不能令人信服。)
但死灰能复燃,死火山也会再喷发。我们都应该认真审视“功名”一词。当我们合理书写我们的功名簿,懂得什么才是最珍贵,满眼不再满是名声钱财时,我相信,我们那颗死亡已久的人心,定会重新活过来!
这篇文章大方向对头:批判世人“满眼都是功名簿”,缺乏理想、信仰。行文也有气势,整篇文章的用语也有统一感,一些段落还显示了逼人才气。所选材料大体能证明世人“满眼都是功名簿”。因此,像这样的文章,我们首先鼓励。它有介入生活的勇气,有发现生活的眼力,有表达发现的基本能力。
但这篇文章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文章层次之间还缺少必然联系,主要是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表达观点。如北岛、刘翔的材料,不能直接证明观点,要绕到人们怎样对待北岛、刘翔来谈才有效,这样,谈起来很累,也很难谈好。另外,对一些人物、事件的理解流于表面,甚至不准确,不正确。如对海盗的理解就不正确,对海子、顾城的理解也欠深思因而有失偏颇。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一是知难而进,绝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写了一两次这样的作文老师没有给到自己期望的等第,就放弃再也不碰了。树立信心和勇气,继续向前,就会一次比一次好。二是多读书,多思考,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件与人物,不妨多寻找一些材料,把事件与人物弄清楚后,形成的观点、得出的结论就会更可靠。
本次作文还有一些习作的思考也很不错:像“满眼都是‘感动’”、“满眼都是浮躁”等,都切中时弊,有一定的逻辑力量。下面各摘录两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感动high。”这是我对当前社会上的一股“感动”风潮的感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股“感动”的风已不断升级,逐渐增强为12级以上的台风,影响范围大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报纸、网站等大众媒体,不断报道着带着“感动”字眼的内容。一眼望去,满眼都是“感动”。
但这些“感动”是否真的值得人那样感动呢?我看不然。记得看到某位女明星的博客中写了一篇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观感的博文,内容重复,通篇充斥着“感动”,甚至还有“我感动得从头哭到尾……”的语句。我承认,北京能举办奥运会这一国际体育盛会是令人激动的,开幕式展现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是令人振奋的,但说“从头哭到尾”也似乎太过,不再是感动,而是说谎。
——《满眼都是“感动”》
把目光收回到校园,浮躁之状亦比比皆是。整日在校园中奔波,往返于各种社团,却不脚踏实地做成一件完整的事。写到此,我自己也开始脸红。各种活动名目繁多,都想有所涉足,最后却一事无成。空暇时安排时间表的时间代替了读书。整个人像踩在浮云里,虚无缥缈。为了虚无缥缈的光环与名声,任时间飞驰向前,自己被甩远,兀自在原地如无头苍蝇团团乱转。
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满眼都是浮躁。或为了排名、榜单;或为了销量、收入;或为了名声、敬仰……
我渴望停下来,在静中思索,在静中成长。
——《满眼都是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