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壶:历史考古札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馬 面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論城防之事云1

延州故豐林縣城,赫連勃勃所築,至今謂之赫連城,緊密如石,劚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親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馬面密,則城不須太厚,人力亦難攻也。予曾親見攻城,若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矢石臨之。須使敵人不能到城下,乃爲良法。今邊城雖厚,而馬面極短且疏,若敵人可到城下,則城雖厚,終爲危道。其間更多刓其角,謂之團敵,此尤無益。全藉倚樓角以發矢石,以覆護城脚。但使敵人備處多,則自不可存立。赫連之城,深可爲法也。

括以元豐三年至五年間(1080—1082)知延州2,此前熙寧八年(1075)兼判軍器監時曾“上所編《敵樓馬面團敵法式》及申明條約並《修城女墻法式》,詔行之”3,即《直齋書録解題》所收《修城法式條約》二卷4,故其對城防規制有獨到見解。

關於馬面間距,文獻記載頗有差異。孟元老《東京夢華録》記開封“新城每百步設馬面、戰棚”5;陳規《守城録》則云“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闊狹隨地利不定,兩邊直覷城脚”6;《宋會要輯稿》言定州“所有馬面相去五十餘步去處,委是稍稀,如因今有摧塌,即將稍稀去處依《元豐城隍制度》添置”7;《嘉泰會稽志》録劉韐築城之法又定“大城上每三十步置馬面、敵樓各一座”8。經勘查,金西京路界壕内諸邊城馬面間距通常在四十至五十步左右,可與宋制比照。

宋元故城或已荒廢崩圮,或經後代改建,大多無復原貌,故馬面個體尺度難以確定,然形制普遍不甚狹長,大略可知。近見河北陽原遼建順聖縣城9,馬面特異,突出城外達十余米,頗與沈括所述赫連城相仿。不獨馬面如此,角臺亦然,唯作四十五度斜出,可如沈括所言“倚樓角以發矢石,以覆護城脚”。該城南門未設瓮城,但兩側各有一座超長馬面向外凸出達二十米。《東京夢華録》10、《靖康傳信録》11稱開封外城汴河上下水門之外均設有拐子城,即水門兩翼各有馬面隔河相望者。金兵來攻時又將作爲拐子城之馬面拓長以加强防禦12。順聖城南門兩馬面結構及功能正與開封拐子城雷同。類似做法後代亦有沿襲,如明清保定城,其馬蹄形瓮城向側面開門,之外近處即設一超長馬面予以捍蔽。

2016年9月4日

1 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一《官政》一,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110頁。豐林縣城在今延安市李家渠鎮周家灣村西北,參: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 陝西分册》,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763頁。

2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四、卷三三○,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7411、7948頁。

3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一,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6361頁。

4 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七《法令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26頁。

5 孟元老《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録》卷一《東都外城》,《中華再造善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刻本,葉一。

6 陳規《守城録》,《全宋筆記》第9編第1册,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255頁。

7 徐松《宋會要輯稿》方域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9431頁。

8 沈作賓修,施宿等纂《嘉泰會稽志》卷一《城郭》,《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清嘉慶十三年刻本,第7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6724頁。

9 順聖故城在今陽原縣東城鎮西小莊村東南。

10 孟元老《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録》卷一《東都外城》,《中華再造善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刻本,葉一。

11 李綱《靖康傳信録》卷上,《全宋筆記》第3編第5册,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14頁。

12 李孝聰《宋代開封的拐子城》,《史學月刊》1985年3期,26—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