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2021华图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讲 知己——制定战略

建议学习时长:3小时

扫描右侧二维码,知晓本讲全貌,考点提前预热,理清备考思路。

本讲导读

第1课时 制定备考计划

申论备考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为此,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是申论决胜的第一步。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需先“知己”,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合自己的申论复习计划,然而大部分考生在“知己”上相对茫然,为了帮助考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我们提出“三大战略思维”与“四大具体阶段”的复习方法,考生可将其与自身备考计划相结合,形成适合自己的申论备考计划。

01 三大战略思维

战略属于思想层面的问题,它决定着方向问题,在申论复习的规划阶段,我们也必须注意方向问题,战略正确了,复习方向也就正确了,往往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复习时,必须注意复习的战略思维的正确性。从科学角度上看,申论复习要坚持三大战略思维。

(一)战略思维一:确定备考方向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上海申论考试中取胜,必须了解其考情考务。

1.了解真题特点

从题材范围来看,上海市考申论话题主要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展开,以政治和社会为主。在申论试题材料方面,一般选取当年的热点问题进行考查,内容跨度较强,这是考生在复习时需要注意的。

2.把握材料组成

一是遵循事实材料与理论材料结合:事实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表现为:列举事例,列举数字,介绍经验、典型做法、措施等。理论材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表现为:引述经典,引述文章,引述谈话言论,引述法律条文,介绍施政方针政策或介绍名词、定义、科学定律等。

我们建议考生找出事实材料与理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站在政府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

二是本土材料与本土外材料相结合:上海市考申论真题的给定资料一般来说是由本土材料加上省外或国外的材料组成,只是每年的本土材料和本土外材料的篇幅比例会有所变化。例如,2018年的申论A类试卷中本土材料就并无涉及,在2015年的申论A类试卷中本土材料几乎涵盖了整个给定资料。从材料的编排方面来看,上海市考的材料一般先从全球或全国的宏观层面上引出某方面的问题,然后过渡到本市或国内其他省份的情况,省份的资料一般会富含大量的经验或教训,容易成为综合分析题或归纳概括题的命题对象。这为考生归纳概括要点提供了帮助。

3.确定题型与题目数量

上海市申论考试的题型一贯是以归纳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文章写作类试题为主。

(二)战略思维二:夯实理论基础

1.多看多听

申论材料一般源自于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方针,上海市的考生还要特别关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考生不但要关注这些材料的理论背景,还要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其问题的具体解决思路和对策。《新闻联播》《理论热点面对面》《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半月谈》等都可以作为考生收集整理材料的来源,可以让考生把握申论考试命题方向和命题思路,同时还有助于考生提高语言的规范性。

2.多做多练

申论备考一定要多做题,反复练习,掌握材料的组成规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做好申论题的基础,这就要求考生通过对历年真题反复不断地练习加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建议考生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时间来进行作答,作答完成后按照参考答案自行修改,也可以找老师批阅。

(三)战略思维三:考前模拟,全面冲刺

考前冲刺阶段一定要做之前复习阶段没见过的题,参加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除了要选择上海历年考试真题外,也可以选择国考、联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的真题,还可以选择质量较高的全真模拟真题,以避免思维定式。做题的时间可以选择在上午9∶00—11∶30之间,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让自己的思维在这一时间段处于兴奋状态,同时也有助于把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在做试题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应的时间,而且要把试题全部都做完,不能只做简单的,而不写作文等。

02 四大具体阶段

目前参加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时间相对充足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在校生,另一种是工作比较繁忙或因为忙于毕业设计、论文等,没有很多时间学习的考生。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群体,我们专门设计了两种差异性的复习计划。

(一)时间相对充足的考生

对于时间充足的考生或在校考生,可以按照如下阶段计划进行备考:

(二)时间相对紧张的考生

对于时间相对紧张的考生来说,没有那么多时间学习,那么我们对这些考生的建议是,如果希望考上公务员的话,每天必须保证申论2小时的复习时间。这短短的两小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前面对于时间较宽裕的考生规划了四个阶段;在这里,针对时间紧张的考生,我们只简单的规划两个阶段。

其实抛开具体方法不谈,有充裕时间的考生的策略应该是先宏观解构试题,再微观作答,再宏观思考。而时间有限的考生可以直接微观练习,再宏观思考。不过,即使是时间很紧张的考生,也应该努力挤点时间出来静心复习申论,我们也强烈建议考生按前面所述的四个阶段的方法依次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在这里,我们仅提供了相对大众化的科学复习思路,各位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吸收我们的复习规划的同时,制定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复习规划,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第2课时 制定最佳阅读策略

01 给定材料阅读的先后详略

既然学习申论的目的是多得分,那阅读材料就是为答题服务,这句话应该成为阅读材料的指导性原则。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别人写出的答案更全面,更规范,除了阅读技巧外,在不影响理解材料大意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作答时间,对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更加现实的途径。站在这个角度,认真思考和总结近几年的申论真题,你会找到“投机”的方法。

1.隔断式阅读。近几年的上海申论考试,阅读量方面的压力不大(仅仅指的是阅读的数量)。一方面申论的题量固定在四道(2016年至2020年题量为四道),考生的作答时间相对宽松;另一方面是命题人出于拉大申论的区分度的考虑,使考生有充分的时间整合、理解、挖掘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固守陈旧的模式,拿到题本就通读材料,或者先浏览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显然,你还没有找到最佳的阅读方法。

比如: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二)假如你是被派到Y县的调研组的一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中的调研记录,就山岔村值得肯定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要点完整;(2)内容具体,条理清晰;(3)不超过500字。

浏览题目你会发现,前面两道题彼此间是割裂的,“给定资料1”针对第一题,“给定资料2”针对第二题,而且两道题目仅与对应的材料有关。这时候你的策略是隔断式阅读: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然后作答第一题;再阅读“给定资料2”,作答第二题。将一套申论真题拆分成几套“小”真题来作答,省略通读材料那一步。

这种阅读方式是这种命题特点下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你可以拥有更多时间来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作答时间也更加充裕。那么作文题的材料应该怎么读呢?

现在的命题,文章写作对审题要求非常高。在写作前,需要重点阅读三类材料:第一是与文章命题紧密关联的材料,这有利于你准确把握文章写作的主题,不会跑题。第二是没有命制客观题的“无用材料”。因为隔断式阅读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只读和作答有关的材料,可能会存在看似无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很可能是文章写作的一个分论点所在,或对写作要点予以暗示。第三是首段材料或其他材料中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首段材料中有习主席的讲话:“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自主创新”,这就是有利于升华文章的主题的内容。

隔断阅读法的使用条件:命题涉及材料范围明确,除作文外,没有针对全篇资料作答的客观题。

2.跳题式阅读。这种方法是从隔断式阅读中延伸出来的,因为隔断阅读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使用。所以我们使用跳题式阅读。比如: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

(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

(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首先对审题要求比较高,第一题请结合“给定资料”,说明本题的要点存在于全部给定资料中。所以在作答的时候,我们先跳过涉及全篇材料的题。发现后面的客观题,仅仅与资料3、4、5有关,所以按照隔断式阅读先读材料3,然后作答第二题,以此类推。

这两种作答方式都能节约阅读时间,而且不会降低作答的质量。一方面是命题的特点本身决定了这些题目与其他材料无关;另一方面是在别人埋首阅读的时候,你已经作答完了前面的客观题,在别人着手作答客观题的时候,你有充分的时间构思自己的文章。给周围的考生形成巨大的压力。

还有一点,大家可以自己去回忆是不是真的,在作答客观题前你通读完了材料,在具体作答题目的时候,你还是需要仔细地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而你答完客观题准备写作的时候,你对全部材料的印象已经不再深刻,只能凭借记忆来解读文章写作主题和要点。重新去读一遍材料?恐怕时间不允许,即使允许,周围的考生都在考卷上奋笔疾书,在心理压力下,恐怕你也无法静心阅读。

所以这两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隔断式集中精力作答客观题,而在文章写作前,整体阅读材料,在准确的记忆下完成文章写作。

02 有效信息价值决定阅读速度

整篇申论材料看似逻辑混乱,是一堆材料拼凑起来的,其实不是。整篇材料是一个完整的文章,它拥有中心主题,有例证,有说理,有叙有议。在考试时读材料,包括使用隔断式阅读时,不同的材料需要付出的精力是不同的,这是由不同材料在整篇“大文章”中充当的“角色”决定的。

(1)针对单独一则材料命题,每段材料都需要精读

如果一道题只涉及一则资料,那你没有理由还区分哪部分应该精读、哪部分应该略读。但凡一则材料就能撑起一道题目,这则材料中所含的信息量一定是很大的。多以论述性材料为主,很少出现事例性材料单独命题。如果事例性材料单独命题,那这个材料60%是多个事例的堆积型材料。每个事例都需要单独概括总结,形成多个答题要点。单独一个事例,不足以撑起一个题目需要的答题要点。这也是很多申论命题人对事例性材料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现在的命题,除了个别地方(例如深圳),材料的个数都在六七个左右,所以对每则材料的信息含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单个事例性材料,缺少了分析论证等高信息含量部分,所以有效的命题办法就是多个事例堆积在同一则材料中,并且使每个案例论证不同的问题或者问题的不同方面。

(2)针对多则材料命题,统计型、案例型等论据型材料要快读慢想

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但是很多同学都只做到了“快读”这一半,后一半“慢想”却没有意识。为什么要“快读慢想”?这是由这类材料的性质决定的。它们充当的角色是论据,是为了说明某些问题而存在的。“快读”是因为它们中的信息含量非常少,你只需要明白是什么事情就可以;“慢想”是作答的要求,必须归纳出它们究竟论证的是什么问题,这才是我们作答的核心所在。不少同学见到统计型、案例型材料就快速掠过,或者干脆不读、不想,这也会造成要点缺失。

比如:

创意提升农业,思路决定出路。请根据材料4和6,就如何发展创意农业提出建议。(20分)

要求:建议合理,符合实际,内容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300字。

这道题要求我们就如何发展创意农业提出建议,我们在阅读时重点关注这两则材料中分别是如何做的就可以,遇到谈当地成功的做法、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或教训、专家或官员的解读等内容时要仔细推敲,其他无关的信息则加快阅读速度。重点内容可以画线标注出来,以供参考,这也是答案的直接来源。

03 题目生疏程度决定答题顺序

申论考试偶尔会有些出乎意料的新题型,让我们措手不及。当然,通过答题的要求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新题型的本质,但是结合历年的考试经验,建议大家绕开新题型,首先将自己在备考中已经非常熟悉的题目作答完,吃颗“定心丸”,再回过头来仔细揣摩新题型。

比如,2015年4月12日河北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第一题便惊呆了众多考生:

根据给定材料,先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要求:理解准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超过450字。

1.创意农业=创意+农业资源+非农业资源。

2.创意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3.某开心农场推出“两合农夫”活动,让城市居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该活动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开心农场生意火爆,这属于营销创意农业。

4.山区青年小王以野生核桃为原料,在保持其花纹、色泽的自然状态下,采用高科技方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古香古色、精致典雅的核桃工艺品,并销往全国各地。这种创意农业模式是一种农产品后续加工创意模式。

是否跳过这道题,取决于大家对申论考点的把握和审题能力的强弱,但前提是不能引起心理上大的波动,进而影响后面的答题。

第3课时 精确捕捉答题要点

申论作答并非抄材料,需要我们归纳总结,但是材料中一定包含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答题要点。在阅读中如何快速地抓住这些直观要点或间接提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总结。

01 关注有直接提示作用的词语

比如概括题,一般的概括要素包括问题、表现、影响、原因、对策、观点等,我们在审清作答重点的基础上,在阅读时要重点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比如,要求你概括某种观点,资料中出现“××说”“××表示”“××认为”“××强调”“××分析”“××指出”“经调查,……”“资料显示,……”“据报道,……”等词语时,其后往往涉及对问题的看法、成因或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等;要求你分析某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当材料中出现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原因)……所以……”“(原因)……因此……”“之所以……是因为……(原因)”等时,你需要认真阅读附近的信息,但有一点要记住,原因和结果不要混淆,需要认真去辨别。

对于针对全篇材料命题的题目或者材料范围比较广的题目,材料的中心句一般是答题要点。中心句,即能够概括资料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有时也出现在段落中间。总的来说,出现在段首时起概括和总述作用;出现在段尾时起归纳和总结作用;出现在段落中间时起的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承上启下作用。材料中有中心句,我们可以直接摘抄;材料中没有中心句,则需要我们概括。

比如:2015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一题:

请在“给定资料1”的三处横线上各填一句话,使该则资料的结论语义连贯完整。(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精练;

(2)在答题卡上按“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的句式作答;

(3)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这是一道限定句式的归纳题:“不仅……同时……”表示递进关系,显然省略号处是技术创新的两种相关的作用或影响;“因而……”表示因果关系,也可以表示总结。可以是概述前两个相互作用或者指出在前两个作用下造成的影响。一言以概之,关键词是技术创新的“作用”或“影响”,阅读时需要牢记。

同时,这是材料1的尾句。材料1必然是“分—总”关系或“总—分—总”关系,具体我们需要根据材料来判断是哪一种论述结构。尾句总结,需要关注分句主旨。注意本题限制100字,在答题时不要简单写成三句话或者三个要点,一定要全面、精练,将材料中的要点压缩成句,每句话包含多个要点。

【材料1】

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使这句话越来越像真理。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毫无疑问,技术创新的作用之一】

《韩非子·五蠹》中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意思是社会变化了,一切事情也要随着变化,世事变迁,情况因世事不同而有异,而措施也就应适应于当前情况。人类技术在每一历史阶段的迅速发展,正是因应“世异”的结果,从而也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制度建设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毫无疑问,技术创新的作用之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新的生产力的获得,将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由此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中心句,新技术引起社会关系改变,下面是具体论述】“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业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野蛮时代发明的动物驯养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和较丰富的剩余食物,而且为人类开始摆脱从自然界“掠夺式”获取食物提供了现实可能,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瓦解封建制度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宣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指出,机械发明及其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能简化和削弱劳动强度,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放人力】这样,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时间以及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一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随着技术创新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成果不断丰富,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逐渐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两个“从而为……”,一个是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另一个是提供了物质基础,不管怎么样,都是技术创新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显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递进作用,适合填在不仅……而且……之后,作为总结的自由全面发展适合填在因而……之后。】

可见,技术创新不仅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因而______________。

参考解析

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催生新生产力,解放人力,创造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同时引起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人类制度、精神、艺术、科学等发展因而技术创新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力量

02 明确阅读材料的叙述结构

这个阅读技巧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综合性的概括题或者公文题(综合性的概括题是指没有明确指出需要概括的要素的题目,比如让你写一份情况汇报)。比如:“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如: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这两道题大家在读题时不清楚要答哪些内容,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因素或者解决对策等,我们要答哪些信息呢?第二道题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重点是“有哪些经验”,但是其他的要素要不要写呢?写的话写多少字数呢?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写多了,担心格子不够用;不写,又担心遗漏要点造成得分低。

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阅读材料对问题的解读结构,材料对题目中的问题从哪些角度进行了解读、提到了哪些相关的信息,这些都是对我们如何作答综合概括题和公文题的重要提示。

比如:

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20分)

要求:(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3)不超过500字。

【资料】

长三角地区生猪的重要产区P市,其养猪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记者走进P市,探寻信息化时代这种后养殖模式究竟改变了什么。

“村里以前有34000到35000头猪,每天都有猪仔出生、肉猪出栏、病猪死去,具体多少就不清楚了。”【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数目不清】P市某村村委会主任李主任说。

该村有2000多户村民,位置比较偏僻。养猪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也是不少农户的收入来源之一。以前村民随意倾倒猪粪,随意处理病死猪,村里环境越来越差。【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治理难】要恢复环境,拆除违建猪舍,起码要知道村里有多少头猪。这个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很多村委会主任。

据P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林先生解释,以前,如果上面要求统计生猪养殖的某一项数据,他们就要将任务派到各镇、街道,镇、街道再把任务派到村、社区,由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到每个养殖户家中询问状况,汇总统计之后,逐级上报。一般来说,完成一项统计最快也要1个月。【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统计费时费力,准确度低。这里如果概括不准确,那么下段首句“除了费时费力”,显然是对这段材料的准确概括,材料中有规范表达,一定要引用】

除了费时费力,准确度也是个问题。等到各村农户一家家跑下来,数据交上去,实际情况总会和报上去的不太一样。因为生猪数量是动态的,要对生猪养殖户进行管理,还涉及诸多相关问题:猪舍面积多少,沼气池、沼液池、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情况如何,是否按照生猪数量收取养殖污染处置费……必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生猪养殖进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必须实现动态管理】

截至这里,材料主要在谈P市在进行信息化养殖前存在的问题,由于材料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为了做到答题全面,我们显然要在讲话中简要回顾P市过去曾经面临的困难,进而引出信息化养殖的意义。

下午2时,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小徐来到二组村民老曹家。猪舍里,一窝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小猪仔见到生人来了,吓得挤成一团。

“一、二、三……”小徐一只只数了起来。前两天,老曹家的母猪生了12头仔猪。而一周前来统计的时候,这窝猪仔还没出生。

跑了十几家农户的猪舍后,小徐回到村委会,登录进入电脑上的“P市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找到老曹家的档案。档案里,农户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治污设施、猪舍面积、养殖规模、存栏头数、出栏、出生、仔猪、母猪、肉猪情况等清清楚楚。

小徐动动鼠标和键盘,将仔猪数量从“0”改成了“12”。接着根据刚刚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逐户进行修改。随着老曹家仔猪数量的变化,全村、全镇、全市仔猪数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在实时更新,效率高,更准确,而且每家农户都建立了一个档案,方便管理。病死多少、出栏多少、存栏多少等一清二楚。”林先生对新系统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系统里有“一户一档”养殖基本信息2.45万户,其中,现有存栏生猪养殖户0.94万户,退养户1.51万户。而整个系统里包括养殖生产管理、动物防疫管理、动物检疫管理、流通监管、溯源管理五个模块,涵盖50类数据情况的记录统计,还能实时导出线形图和柱状图,变动情况也很明晰。【P市经验1:关键词——“P市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为了配合这套系统,P市在人员配置方面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网络,96个行政村里,村村都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基础信息的收集、更新。从下到上,构建一张信息网。【P市经验2:关键词——“人员配置”】

除了一些类似于“人口统计指标”的基本情况,生猪养殖业要减量提质,生猪养殖污染和养殖安全问题必须要解决。这套系统在这方面也大有作为。【提示:展开可能的另外两个方面问题的解决办法】

生猪养殖污染曾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和“村规民约”的要求,村民们按照自家养殖的生猪数量,向村里缴纳费用来治污。养几头猪、交多少钱,虽然已经有“村规民约”的约束,但由于以前生猪数量不明晰,因此在执行上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通过将缴费信息录入系统,对照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等基本情况,一旦出现数字对不上的情况就能及时发现,杜绝村民随意处置病死猪和畜禽废弃物的可能性,确保了制度的全面推行和长效管理。【P市经验3:关键词——“生猪养殖污染长效管理”】

小徐向我们展示了一张生猪养殖污染处置费缴纳证明,在系统里,记者看到,和纸质证明相对应的,该农户的收费金额、存栏头数、收费标准、收费凭证编码都很清楚。继续点开,还能看到该农户在这段时间的所有养殖行为详情,比如母猪产下猪仔情况,出栏前检疫证明情况等,都可以随时查看。

最近一个月,系统内记录了1053户养殖户的生猪养殖污染处置费缴费登记信息、57户养殖户能繁母猪的收费登记信息,同时,由于数据实时更新,系统基本实现了从仔猪出生免疫、出售检疫、屠宰检疫的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翔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此外,该系统已与农业部动物追溯系统联网,能更大程度地保证猪肉来源的可靠,一旦出现问题,也能更准确、迅速地追溯到源头。【P市经验4:关键词——“生猪养殖安全问题”,有哪些作用,概括清楚】

总体来看,从材料中我们明显可以分析出,大概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过去存在的困难;二是P市用信息化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以及相应的意义。这样我们作答时大体的结构和要点也就明确了。

参考解析

“信息化生猪养殖经验交流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好。生猪养殖作为传统产业,是不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我村作为P市养猪业转型升级的代表,之前也面临着和大家同样的问题:

一是村里生猪养殖数目难以统计。每天都有猪仔出生、肉猪出栏、病猪死去,需要动态管理。二是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困难。村民随意处置病死猪、乱倒猪粪,环境越来越差。三是传统管理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准确度欠佳。四是对生猪养殖进行管理,必须进行动态管理。

我们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走出一条精细化管理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P市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户一档,系统包括养殖生产、动物检疫、流通、溯源等模块,可以导出线形图和柱状图,不仅实现系统管理,而且变动情况非常明晰。

2.人员配置方面,P市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网络,每个村都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收集生猪养殖信息,登录系统,实时更新。

3.加强生猪养殖污染管理。将村民养殖污染缴费信息纳入系统,监督村民养殖具体行为,同时可以实现生猪养殖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解决养殖安全问题。该系统与农业部动物追溯系统联网,可以保证猪肉来源的可靠,同时可以追溯问题源头。

03 探索材料加工的蛛丝马迹

这毫无疑问是申论的难点所在,需要对议论文的论证逻辑和上下文结构有敏锐的认识。在申论考试中,命题试题的材料多源自相对官方的媒体,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半月谈很少,而且以新闻性材料、评论性材料居多。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出于考查的需要,会对材料进行删减、组合。正是由于材料被删减,所以固有的完整论证逻辑和上下文结构被打破。如果你注意训练材料敏感性,则很容易发现命题人给我们留下的暗示或自己找到突破口。

比如:

“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资料】

F市自2012年2月份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以来,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以下是F市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大事记。

2月20日,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员,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2-3月,项目领导小组确立相关会议机制,及时策划,部署各项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启动项目以来,共部署了3次大型会议的筹备工作。

5月初召开了试点工作协调,启动会议。会议通过了项目实施草案,布置了工作进度的三个阶段,强化配合与落实。

材料是根据时间来整理的工作大事记,像流水账,作答要求中有“分类合理”的要求。怎么分类?大家如果平时阅读量较大,可以看出这则材料应该是被删掉了一部分内容,删掉的恰恰应该是“分类情况”,没有一个流水账层次的材料会入选命题。我们应该怎么分类呢?或者说阅卷答案中可能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注意第一句话的暗示:“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工作。”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这两句话说明了分类的标准,显然下面的材料有部分是说明如何构建机制、如何创新模式的,剩下的材料我们需要根据这两个提示,来归纳出其余的几项工作。那几项的概括部分,是对我们的考查,留给我们的线索,除了暗示,还有材料中对另外几项工作具体内容的介绍。

再如:

这就是诗意栖居的代表作——“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1987年,菊儿胡同还是积水、漏雨、杂乱无章的地方,早年建造的四合院已成了破旧拥挤的大杂院,吴良镛受邀设计改造。他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住房是城市的细胞,新建房应自觉地顺应城市的传统肌理,于是有了“类四合院”,既保留了天井、院中的老树,又能容纳更多住户。房屋为白墙黛瓦,错落别致。吴良镛非常留意娱目之景:在坡顶修建楼阁和平台,可远眺景山、北海、白塔;在院中配置不同姿态的树种,使院落小景丰富有变;甚至楼阁的高度不一,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变化,屋顶亦因此有了韵律美。如今住在高层小区里的北京人,是无法享受到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了。菊儿胡同里的人却仍可坐拥旧时的景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这是材料的一部分,下面还有两个地区的保护文化方面的具体工作介绍。如果大家给领导写材料,或者读政府工作报告之类的文章,会感觉缺点什么。是的,不同地方的具体工作介绍即使在网络文章中也会相应地有概括各自特征的标题,或者是出现在首句的中心句。这道题就是要求概括这几个地区的特色对我们的启示,总结出缺失的中心句或标题就是申论的核心考点。(“菊儿胡同”的事例展示的是对地方特色的文化的创新改造:“探索了一条传统建筑改造的路子”。

2015年国考的考查更加印证了这点,直接出现了拟定标题和补全内容的题目。以赤裸裸的考查方式明确告诉我们材料缺标题或缺一部分内容。实际上这降低了难度。假设命题人换一种隐晦的方式来考查,比如将“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标题和三个部分的小标题。”改成“根据给定资料2,概述这次活动的主要特色”,并且在材料中去除标题的痕迹。很多同学就只会抄材料了,完全审视不出有什么“总—分”关系以及哪里应该分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