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文章写作题阅卷标准
01 范例精选
例1 2019年国考(省级以上)
“给定资料5”结尾写道:“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阅卷标准
要求说明:
自选角度:自行选择行文方向,为立意打基础。
见解深刻:需要在论证下功夫,能体现对某一个观点思辨性的思考,在本文中则要能对未来城镇化“两条腿”并行的做法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可以使用给定材料提供的信息,也可以使用材料之外的信息。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行文脉络明了,语言通顺。
评分标准:
1.分类按档给分,分为四个档次,对应给定相应分值。
2.采用结合样卷、整体观照、分类赋分的方法进行评阅。阅卷老师依据评分标准,首先从整体上对所阅文章作出判断,确定其类别,然后在所确定的类别内,围绕基准分,结合评价要素,适当上下浮动,考虑扣分项,最后给定分数。
3.本题的中心论点要围绕“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的融合,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生活状态”来展开,只围绕“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的融合”,忽略“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生活状态”不能进入二类文。
具体标准:
一类文:33—40分,本类文要求非常高,中心论点准确鲜明,紧扣“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的融合,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生活状态”展开。论证部分能够深刻认识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生活状态”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见解。立意高、逻辑性强。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语言流畅、没有病句或错别字。
二类文:25—32分,本类文为基本及格分数线,相对是控制的重点,判断的依据为:中心论点围绕“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的融合”和“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生活状态”展开,有论述,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在这些标准内酌情加减分值。
三类文:15—24分,本类文的基本标志是点到“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生活状态”,但是没有具体的论述。或者没有具体分析论证“如何实现理想的城乡一体化生活状态”,但是语言、文风较好。
四类文:15分以下,这类文为其他情况,比如残篇、通篇抄材料,东拼西凑无逻辑等。
4.其他事项
(一)700字以上不足1000字,每少50字扣1分;
(二)600字以上不足700字,一般在三类文及以下赋分;
(三)不足500字,一般按四类文赋分;
(四)缺少标题,扣2分;仅有标题,得2分;
(五)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不规范,酌情扣分,最多扣3分;
(六)特殊试卷,提交专家组。
例2 2019年国考(市地以下)
“给定资料5”提到“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阅卷标准
一类文:33—40分,本类文要求非常高,中心论点准确鲜明,紧扣“顺应时代潮流,尽我所能”展开。论证部分能够深刻认识到时代潮流和个人实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明确透彻。立意高、逻辑性强。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语言流畅、没有病句或错别字。
二类文:25—32分,本类文为基本及格分数线,相对是控制的重点,判断的依据为:中心论点围绕“顺应时代潮流,尽我所能”展开,有论述,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在这些标准内酌情加减分值。
三类文:15—24分,本类文的基本标志是点到“顺应时代潮流”,但是没有具体的论述。或者没有具体分析论证“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而空谈个人实现,但是语言、文风较好。
四类文:15分以下,这类文为其他情况,比如残篇、通篇抄材料,东拼西凑无逻辑等。
02 作答要点
申论文章写作题主要从观点、结构、内容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判。
1.观点——正确、明确
申论文章写作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论点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来源于材料,或是对给定资料核心观点的提炼、概括,或是基于给定资料核心内容作出的拔高与提升。
给定题目的文章,实际上已经交代了写作范围或是文章观点,要紧紧围绕题目和材料写作;对于给出部分题目或者要求自拟题目的文章,则要立足给定资料,准确理解和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的实质,补全或拟定题目,所补充或拟定的题目实际上就是作答者自己的观点。
2.结构——完整、清晰
文章写作题必须包含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其中,正文部分一般要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问题——原因——对策”的基本架构。如果仅仅谈其中的某一方面,则会被视为结构不完整。在同样的文章结构下,因为我国语言文字的张力与魅力,会写出风格不同的文章。但是,要避免在同一结构下产生的“千人一面”问题,关键要看大家是否会创新表达方式。
3.内容——充实、严密
申论文章的内容部分一定要充实,要基于给定资料,但不囿于给定资料。
对给定资料的运用,可以是从中直接提取论据,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申论考试反抄袭材料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合理引用材料,避免大段抄袭材料。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抄袭材料,也要对材料进行“深加工”,不能让阅卷者一眼看出。
除给定资料之外,大家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论据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以使内容显得更为丰满。对于明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行文的题目,更应当注意联系自身实际。但要注意,所选取的论据一定要和所论证的观点联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