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格吉他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舒曼说:“要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我们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但是,当我们习惯了研究西方音乐语汇的时候,是否还记得中国人自身的民族音乐?是否还能根据主观感受和个人音乐本能来演奏?我们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距离是否越来越远了?

当前,在中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习乐器”这一理念,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于千家万户。作为一名吉他教育工作者,我固然可以骄傲地宣称手中的吉他是“世界三大乐器”之一,固然可以说出几个享誉国际乐坛让国人骄傲的名字,但心中总有遗憾。因为吉他毕竟诞生并发展于欧洲,是一件地道的舶来品,它的文化根植于西方土壤。当演奏西方乐曲时,我常常面对听众不知所以然的表情而备感尴尬。如何让大多数只能听懂中国音乐的国内听众认可吉他?如何让听众通过聆听中国风格的吉他作品了解这门乐器?这个自我反思,激发了我想利用有限的所学,对中国民歌、中国原创音乐进行改编的愿望,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把它们编成不同程度、不同演奏风格的吉他曲。

与纯粹的原创作品相比,改编曲是在已有曲调的基础上进行和声编配、织体安排、音色处理、高潮设计等等,所有这些都要围绕着已有的曲调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增加了创作的难度。为此,在改编时,我会反复聆听同一首歌曲的各种版本(演奏、演唱)的录音,设计和声与指法的关系,剔除不太重要的音,并反复弹奏200遍以上才定稿。

我将精选的73首吉他改编曲分成了不同程度的10个级别。实际上,把程度接近的乐曲放入哪个级别,有时难以抉择。毕竟,技巧、演奏法以及音乐的深度无法用严格的等级进行区分;更难的是,在音色问题和技术问题之间也不太可能画一条清晰的界限。这两者是相互参照又彼此依存的关系,这也促使我运用所掌握的创作手法,对每一部作品都进行精心的再创作,使其在音色上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丰富性。即便如此,在分级上,仍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同一级别的个别乐曲有可能出现难易程度在排序上颠倒的情况,这是考虑到了演奏时翻页的需要,还请读者理解。

本书首先适合教师用于教学。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的吉他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教会学生弹奏中国风格吉他曲,也是众多学生和家长的诉求。书中所有的改编曲都精心标注了合理的指法,每一级乐谱之后的“乐曲简介和演奏指导”,为教师教学和读者自学提供了指导。这些文字通俗易懂,既分析了乐曲结构,又指出了演奏重点和难点,同时还对技巧训练以及音色处理提出建议。其次,这些改编曲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吉他演奏者进行舞台表演的曲目需求。舞台演奏的关键是表演者与听众交流通畅,建立的前提是让听众能“听得懂”。既然是中国风格的作品,相信绝大多数听众都能听得懂,这就解决了演奏者与听众如何互动的问题,进而达到良好的舞台演奏效果。

2013年8月4日晚,胡彪吉他艺术中心举办了俄罗斯青年吉他演奏家叶凯捷琳娜古典吉他音乐会。当时,全场挤满了上千名观众。她的返场曲目是本曲集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乐曲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以致场面几乎失控。我心中激动,想起善于歌唱的俄罗斯人对于民歌文化的敏感,遂选定她来录制本曲集中第7-10级的部分乐曲。但是,我坚信,只有中国人演奏自己的民族音乐才是最好的。所以,若本书能够再版,我希望能够邀请中国青年吉他演奏家、新加坡和泰国两届国际吉他大赛冠军陈曦演奏所有乐曲,灌录唱片。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编写提供支持、帮助,以及给我鼓励的专家和朋友们,没有他们的帮助,本书无法完成出版。他们是:王友民、王信义、罗大林、陈雷、郦嘉炯、陈曦、李哲、聂军、蔡军、张宁、李如春、杜娟、陈啸、杨瑞豪、李志华、王江岩、张迎、方光明、黄红亮、杨育林、吴连群、吴华、徐宝、何青、高艺、焉波、薛天、杜敏、徐东方、卢鹏、刘军、方德良、张继明、张庆国、郭连明、华磊、张文亮、法布里西奥·马托斯(巴西)、叶凯捷琳娜(俄罗斯)、金熙洪(韩国)。本书的责任编辑王琳女士,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我遇到自认为难以逾越的困难时,她的鼓励帮助我渡过难关。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热切地期望更多的中国作曲家能创作出更有质量的民族乐曲,让更多的演奏家来演奏中国作品,大家同心同德,携手并肩,一起参与到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大业中来,为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胡彪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