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 说不完的华夏起源故事
咸阳→渭南→潼关→雍州→汉中
尚书文与武,战罢幕府开。
君从渭南至,我自仙游来。
平昔苦南北,动成云雨乖。
逮今两携手,对若床下鞋。
——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节选)
故事·STORY
仓颉造字
因为战争的关系,我最亲爱的人啊,你远在千里迢迢的北国渭南,而我在南方千山万水之外的仙游。更多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一南一北,即便偶尔相聚,也会匆匆自电闪雷鸣、狂风骤雨中分开。如今,我们终于可以携手走在一起,将我们的鞋子并排放在床下了。
渭南,在《全唐诗》中被提及的并不多,唯独李商隐的这首《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里略有提及。但这并不代表渭南是个默默无名的小地方,事实上,在诗歌的历史中,渭南应该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了。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中华民族所称的华夏即源于渭南。“华”即华山,而华山所在的华阴市,今天也正归渭南管辖,而“夏”指的是夏阳,也就是今天渭南管辖的韩城市。在这块狭长地带产生的文明就是华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华夏之根”的称谓。
渭南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20万年以前。那时,大荔人就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而仓颉、杜康、司马迁、杨震、隋炀帝、寇准、郭子仪、白居易、王鼎、王杰、杨虎城等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也都在渭南名留青史。
渭南在唐诗中不算出名,是因为唐代的渭南范围实在太大,而诗人们所吟颂的,往往只是渭南的一个或几个景点。事实上,渭南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有着不小的名头。《诗经》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讲的正是古代渭南合阳流传的爱情故事。
不过,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渭南时,讨论古诗词却并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在这里,有着一个不得不说的华夏起源的故事。我们可以先问问孩子:“知道汉字是谁创造的吗?”
在古代传说里,这个创造汉字的人,名叫仓颉。
仓颉庙外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地,牲口、食物都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完全无法记住。仓颉犯难了。他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这个办法就不奏效了。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简单,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结却十分麻烦。
后来,仓颉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绳子上打圈圈,然后在圈圈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个办法比之前的要管用得多。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非常高兴,于是叫他管的事情越来越多。
于是,每一年祭祀的次数,每一回狩猎的分配,以及部落人丁的增减,这些事情的管理统统落到了仓颉的头上。这下,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经记不住所有的内容。究竟要怎样才能不出差错呢?
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看见几个老人正在为往哪条路走争执不休。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就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
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面野兽的脚印认定的。他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想到这里,他高兴地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靠着这个办法,仓颉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推广开了,最终形成了文字。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大家也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过了没多久,仓颉的头脑就有点发热了,他开始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逐渐马虎起来。
看着仓颉的表现,黄帝很恼火。但光恼火没有用,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是正事。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120多个结,表示他已是120多岁的老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儿,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竟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弄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了大错。但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恳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要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儿也不敢粗心。
故事讲完了,尽管这个故事的原型有待考证,但故事里的主人公仓颉有一座庙,而这座庙正在渭南。
教养关键词·KEY WORD
1.用仓颉的故事教导孩子不可骄傲自满
仓颉造字的传说告诉我们,即便做出了成绩,也不可骄傲自满。孩子或许会花上很长一段时间,付出很多心血和努力才做出一点儿成绩,但一旦骄傲自满,便有可能给前面所有的努力带来污点。
2.和孩子一起研究字体结构
现今进入电脑时代,孩子打字多了,再拿起笔来就很容易忘记许多字究竟怎么写。借着仓颉的故事,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帮助孩子记住汉字结构。
3.告诉孩子勤奋认真比天生聪明更重要
仓颉造字或许是他自身聪明,有天分,但后天的懒惰散漫,则会将先天聪明掩盖。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即使你没有其他人那么有天赋,但只要你勤奋刻苦,那么你必将比大多数聪明而不勤奋的孩子获得更多成功。
提示·TIPS: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
风景·SCENERY
带着孩子边走边看
一座城市,它最吸引人的,并不在于风景有多美。地球上的地质地貌,总共也就那么几个类型,风景看得太多,难免会有些审美疲劳。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是人们在别处无法遇见的城市之魂,而这来自这座城市的气度,这座城市的传说,以及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流传了百年、千年,甚至是万年的故事。渭南,它并不繁华,也并不耀眼,但若是论及传说,它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现在,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亲眼看看这些传说发生的地方。
仓颉庙
仓颉庙位于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千米处的史官村,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的。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建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仓颉庙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余年。
司马迁墓
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于武帝元封年间任太史令,著有我国第一部传记体史书——《史记》。司马迁祠位于渭南韩城市南10千米芝川镇东南的山冈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临黄河,西枕梁山,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名胜之冠。
1.仓颉庙
2.司马迁墓
司马迁墓与司马迁祠相连,用砖砌成圆形宝顶,顶上植有古柏,枝丫遒劲,浓密青翠,为宋元所筑衣冠冢。坡下台地上筑有寝宫、享堂和配殿,四周筑成带雉堞的高墙,如城似堡,道路蜿蜒而下,居高临下,极目千里,雄伟壮观。
西岳庙
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在华山以北5千米的岳镇街上。西岳庙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后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场所。西岳庙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灏灵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御书楼、万寿阁。整个建筑呈前低后高的格局。
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望华山,五峰历历在目。正殿灏灵殿建筑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坐落于宽广的“凸”字形月台之上,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周围有回廊,气势宏伟,历代帝王祭祀华山多住于此。殿内悬挂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题“金天昭端”“仙云”等匾额。整个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饶有园林之趣。
西岳庙
■诗词延伸
渭南兵火照城山,十八盘西探马还。
似倚燕支好颜色,秋风欲向妙娥关。
——汤显祖·《胡姬抄骑过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