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人生道路的坐标
“初心”就是在当初所立之志向,它铭刻于人生道路的坐标上,飘扬在内心期盼的旗帜上,最后铸就至成功的丰碑上。
“初心”是否端正,关乎能否驾驭时势。为什么说“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呢?就是说,正向的愿望,符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人心所趋,各种机缘皆来为你助力,完成的概率即能大大增加。自古以来,一些人都把命运寄托于上天;甚至到近代正确的历史观产生之前,对“人类社会走向”的认知仍停留于冥冥不可测的神秘主义之中。其实,我们讲“民心”、讲“社会趋向”、讲“世界大势”,说的都是要把握此中规律走向,然后看清楚自己所要走的正路。
“初心”是否远大,关乎此生成就高低。我们并不否认“人各有志”的观点,正是“志”之不同,才组成了五彩的社会。平心而论,由于各种物质基础、自身生理等条件的限制,不同人之间的“志”有高有低也是正常的。在同样的客观因素下,甚至有人的条件相对并不好,但为什么取得的成就反而更大呢?“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如何解释?固有“人穷志短”之言,亦有“寒门出人才”之说。可见,有“助缘”,关键还在于人自身。志向太低,限制了视野和步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把“理想”定格在“空想”上,匆匆一生。充分估量自身的潜力,经过艰苦探索达到目标,更能彰显“初心”之珍贵。
“初心”是否牢记,关乎能否最终实现。“不忘”不只是心理层面的时时提醒、内省、观照,更是行动中的坚持、执着、担当。人若能始终坚守“初心”,就有一种“使命感”,仿佛来自内心的召唤,督促你时刻拧紧人生之钟的“发条”,从而充满活力。为什么强调牢记?那是因为征程中,“忘记”的大有人在。条件艰苦,坚持不下去了,违背初心,改弦易辙,似能博得几分同情;环境优越,迷失于名缰利锁,陷入“温柔陷阱”,不求上进,滞步半途,最为可惜可叹。兴许我们在年轻时发的“初心”有点朦胧、有点幼稚,路途中当然可以调整、可以完善,但一定不能“忘”;忘了,不但前功尽弃,重新选择意味着更大代价的付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现如今,有少数党员忘记了初心,腐化变质、违法犯罪,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由此看来,能否不忘初心,事关党和人民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共产党人的荣辱浮沉;唯有不忘初心,共产党人才能行稳致远、铸就辉煌。
清朝诗人袁枚有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短短二十字,充满了人生哲理,很值得玩味。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渺小的苔花却也悄然盛开,即使无人喝彩,也要像牡丹那样骄傲地绽放。共产党人应该从中获得感悟,在逆境中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创造自己的价值。校正人生道路的坐标,走好人生之路。
用信仰镌刻出“忠诚初心”的厚度。信仰的高度,才能诠释出忠诚的厚度。共产党人要时刻不忘自己是党的人,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导向,坚决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为工作生活中的首要政治原则、政治底线和政治品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遵守党纪党规。日常要注重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读原著、悟原理来增强党性“疗效”,并且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锤实党性“厚度”。特别是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回首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表现和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一切都能“拨开云雾”,坦然面对,继续以执着的情怀投身于事业,解决眼前的困境,坚定走“对党绝对忠诚”的初心道路。
用脚步丈量出“为民初心”的长度。民之所需,我之所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人要做到心中有民,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为民服务的第一信号,把经自己手的每一件民事办实办好,全面建立起党与群众交融的“民心桥”。承诺群众办的事就要及时办到位,权属不能办的事尽可能地去帮助协调处理。要常到村庄现身影、常入农家话家常,让服务贴民心、解答赢民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万家群众幸福的灯”,切勿现场随口答应的“立即办”、后期跟踪落实的“无影踪”,寒了人民群众的心,掉了为民初心的实。
用肩膀硬扛起“担当初心”的重度。肩膀虽小,但能挑起千斤的硬担子。既然成为一名共产党人,就应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然而,极少数党员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担责,占着位置只想出彩不出力,严重破坏了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无利于推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勇则万山无阻,一惧则万事皆休。”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扛起使命之责,激发干事创业之热情,带好头、领好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急难险重任务,拿出胆识和魄力来,敢于去“敲砖打墙”“愚公移山”,破除区域之弊、思想之束、利益之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打造出一片新蓝天来。
用言行彰显出“廉洁初心”的深度。“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共产党人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否廉洁自律,是否心存敬畏,是否言行合一。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红线不可逾越,坚守自己为官的尺度,防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既是对组织的忠诚,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厚爱。要以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常以身立德、以言树廉、以行践正,确保时刻做到心中有戒,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再伟大的个人,其力量也是有限的。借助于政党、民族、国家的力量,把自我的进步与梦想,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取得成功的概率即可提高。人生有涯,自身的努力若与社会发展关联不大,或许成功了、得到了,却免不了“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短视。
民族、国家之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努力甚至不辞牺牲。那时,我们成就的是铸就在历史丰碑上的“大我”,而非一己之“小我”;我们个人的肉体生命结束了,但我们的精神生命影响力将持续下去。
今天,我们恰逢这样一个时代,在积极乐观、自信满满的复兴宏伟蓝图指引下,青年一代激扬而全面的向上发展之“初心”,与我们党的“初心”高度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放飞青春梦想”,一定能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用不悔与奋斗争当新时代“寻梦人”与“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