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大国,美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人口规模世界第三;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人口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和美国也是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世界第一,美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占总人口比率世界领先。两国都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都受到恐怖主义威胁。两国面临的安全形势都非常复杂,安全关切各有侧重。
美国是一个多元种族国家,民族和种族的多元性使其需要应对更加复杂的安全环境,加之美国的全球干预政策,致使在世界范围内四处树敌,使本就复杂的安全环境面临更大的风险。中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但在本质上不是多种族国家,中国的多元民族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加上汉文化强大的同化能力,使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表现出高度的民族融合形态。因而,虽然中国也面临较高的安全风险和现实恐怖威胁,但与美国相比,中国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要单纯得多,所要应对的恐怖分子和潜在恐怖分子相对而言更容易锁定。
在互联网时代,开放的互联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带来了更加自由和低廉的信息交流方式,中美两国人民像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样尽情享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相互交流学习,通过网络尽情自我表达和呈现。飞机等快捷交通工具将地球从物理上变成一个地球村,而互联网则以更加低廉和便捷的方式将全世界的人们从时间、空间、心灵、情感、生活习惯等方面连为一体。但人类在享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的低廉成本给人们带来的恐怖威胁。互联网改变了恐怖威胁的形态,改变了安全威胁的定义和潜在影响,使人们更加需要利用国家的力量抵御恐怖分子的威胁。
中美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具有世界量级的国家,代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不同方向,并将文明发展的多元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中美两国的国情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使两国在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安全威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法律、制度、措施等方面,也体现在安全关切的重点上。虽然两国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两国采取的措施都行之有效,并且都有相互学习的必要。
基于中美两国的国家体量、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各自面临的复杂的安全威胁,以及两国都具有强大的互联网安全威胁监控能力,将中美两国作为主体进行比较不仅具有现实基础,而且非常有必要。比较,需要建立在比较主体具有同等分量的基础上,否则比较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有可能陷入不对等的虚假陷阱。中美两国庞大的体量、各自建立的卓有成效的复杂体系,使中美比较成为一个均衡的有价值的主题。
互联网时代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相对大的概念,本书研究的是这个大概念下的子概念,即突发事件背景下网络舆情应急机制的中美比较,其核心主题是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将互联网络中的网络舆情作为处置对象,解决突发事件,观察和比较中美两国为此而建立起来的应急机制。由于网络舆情在美国的话语体系中并无对应的概念,故本书作了如下处理:以安全问题为核心,中美两国相关机构利用互联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应急机制和法律体系的比较,利用和监视互联网络及其活动主体以实现解决安全问题的目标。正是基于对研究主题的理解,笔者从如下八章着手:
第一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对研究主题从学术史上进行细致梳理,围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和应急机制三个核心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并对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两个概念在中美学术话语和实务话语中作了比较和同一化处理,为比较研究建立学理基础。分析了研究所使用的主要资料、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构成本书的总览图景。
第二章,中美网络舆情监控法律规范比较。系统全面地梳理、分析和比较中美在法律制度上对网络舆情监控的规定,包括宪法、法律、条例三个层面,对中美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对标;梳理和分析中美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和安排,总结两国法律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优势和弱点,对中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第三章,中美网络舆情监控比较。从网络舆情监控的内涵和外延、措施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网络舆情监控进行系统比较,总结两国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指出两国在网络舆情监控上存在的体系性差异。
第四章,中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案例比较。本章以2007年厦门PX事件和2011年占领华尔街为例,对两起突发事件从学术史、网络舆情机制和应急机制作了学理上的比较和分析,是整个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的关键一步。通过微观场域的应急机制,窥探中美两国各自具有的特征、优势及缺点。
第五章,中美社交媒体监控比较。社交网络是当下互联网络的主体,是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核心,也是安全监控的重中之重。本章比较了中美社交网络的发展特性、中美社交网络监控的模式及其差异,提出了改进中国社交网络监控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第六章,中美网络舆情监控警察应急机制比较。警察是网络舆情监控的主导力量。本章比较了中美警察体制、中美警察在网络舆情监控中的职能区分和目标差异,对两者在网络舆情监控中的优势和弱点作了分析。
第七章,美国生物特征识别及对中国的启示。生物特征识别是互联网时代精确锁定和识别恐怖分子及其嫌疑人的关键技术和措施。美国建立了完整的生物特征数据库和监控体系,中国的生物特征数据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章具体分析了美国建立的生物特征识别体系,并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第八章,结论部分,对本书的研究框架和结论进行图式解析,以清晰地解构本书的研究主旨、结论、取得的成绩及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