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傅士逵“四书学”著述基本情况
傅士逵著有《读“四书”随笔》十卷,现存五卷(缺失《读〈孟子〉随笔》)。
即使现存的五卷,总字数已达四十万字左右,可谓是傅士逵心血结晶。这些著述均为手抄本,未刊刻过,抄写极为工整。它们采用统一的抄写格式,封面均标注“先世遗稿”,下注“敬睦祠藏本”字样。“敬睦祠”是灵寿傅氏家族的家祠,里面存放着傅氏家族先人的著述。该家祠由于傅氏仕宦者日渐稀疏而破败,这些著述则被傅氏后人收藏于各自家中。抄本版高20厘米,宽15厘米,每页九行,每行二十字。个别页码上端有眉批。傅士逵现存于世的“四书”著述有:
1.《读〈大学〉随笔》
该书首页第一行标注“读大学随笔”,第二行下移三个字,标注“灵寿傅士逵鸿渐氏著”,第三行左下位置标注“侄孙耀曾校字”。版心位置注“大学随笔”。关于傅耀曾,《傅氏家乘》称他:“行一,字述先,一字继昌,号光亭,邑庠生。生于道光元年三月初二日申时,卒于光绪四年(1878)五月十七日。”可见傅耀曾也是当时灵寿乡村中的一个文化人。
《读〈大学〉随笔》一书,共一百三十四页,五万余字。作者开头先是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序《大学》的言论进行了解读,继之,以节次方式,对《大学》原文进行了阐释。中间部分,作者还将《大学》一书分成若干“传”,进行详析,如《明德传》《新民传》《至善传》《本末传》《格至补传》《诚意传》《正心修身传》《修身齐家传》《齐家治国传》《治国平天下传》。这些节次和“传”,与《大学》原文呈现的前后顺序一致。
2.《读〈中庸〉随笔》
该书分上下两册,版心位置注“中庸讲义”四字。上册首页标注“读中庸随笔”,至《中庸》第二十章结束。下册自第二十一章开始,至第三十三章结束。上册共二百零四页,下册共一百六十页。全书字数达十余万字。
3.《读〈论语〉随笔》
该书分上下两册,版心位置注“论语讲义”四字。上册首页是傅士逵撰写的《论语序说》,由该序说开始,至“公冶长第五”结束。下册由“雍也第六”开始,至“乡党第十”结束。上册共二百九十八页,下册共二百九十页,全书字数近二十万字。就整部《论语》来说,这仅是半部,下半部已失。但从形制上把该书分上下册看,它也是一部完书,因为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4.《读〈孟子〉随笔》
该书三卷,惜未能保存下来。
据傅氏后人介绍,傅士逵的“四书学”著述,原有十卷,现仅保存有五卷。而散失的五卷,应包括《读〈论语〉随笔》两卷,及《读〈孟子〉随笔》三卷。
需要说明的是,现存抄本“四书学”著作,并非由傅士逵抄写,而是由同治年间的傅氏后人傅宗善等人抄写。傅宗善(1823—1879)在《〈先世遗稿〉记事》一文中说:
丁卯(指1867年——笔者注)暮春,族侄耀曾、族孙思甡等就予商修先人遗书。以全帙半多残缺,更有散失不能尽睹者,恐其愈久愈失,考订无从。且以先祠祭田余资无多,必大家输捐方能成此事。予闻之而欣然,继复慨然,欣犹子辈知先人之手泽不忍听其散失,此亦见先人之教泽于尔等犹未泯也……维时急,允其议,遂走函族众之散居四方者。族众亦同心协力,乐此举之有成,而得闻所未闻者,继且读所修之全帙矣。呜呼,何其一心若是哉!或先灵在上,有所默启我后人者,而众遂降心相从乎?乃命耀曾等分督其事,勿草率,勿遗漏,勿始勤终惰而迁延岁月。能搜寻者复搜寻之,能完补者复完补之。全书虽缺而汇为一部,分世次,订前后,俾览者开帙便觉历历在目,井井在心,庶几先人当日心血之所挥洒,其灵爽复鉴于今兹也乎?自丁卯夏起,至己巳冬,功告竣,即述其颠末如此云。同治己巳(指1869年——笔者注)十月,十四代孙岩举命宗善秉笔。(5)
这是傅岩举命侄子傅宗善撰写的傅氏遗稿“整理说明”。此文载于《傅氏家乘》“文录补钞”中。关于《傅氏家乘》,亦为抄本,是灵寿傅氏家族的家谱。该家乘修于清代康熙年间,由傅永淳第四子傅维橒(1643—1722)编撰。傅维橒,字培吾,号霄影,国子监生,十六岁时因患头风病伤左目而弃举子业,肆力于经史,著有《灵寿县志稿》(6)《植斋文集》《燕川渔唱诗集》,后二书入选《四库全书总目》。《傅氏家乘》自傅维橒创编后,后人对其多次续修和重修,目前保存下来的家乘共两套:其一为民国六年(1917)续修,封面有“思郁题签”字样;其二为民国十九年(1930)增修,封面题“思珉题签”字样。两套家乘内容基本重合,区别仅在于“思珉题签”的家乘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宗图、宦迹、封赠、祠坊、茔域、表志、文录、文录补钞、诗录汇集,中部和下部为一至二十世灵寿傅氏家传谱系。“思郁题签”的家乘去掉了上部内容,仅保留了中部、下部内容。该家乘前有曾任灵寿知县陆陇其及福建长汀名士黎士宏撰写的序言。陆氏署“赐进士出身知灵寿县事,平湖陆陇其拜撰”字样;黎士宏署“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季春长汀黎士宏拜撰”字样。同治年间参与遗稿整理工作的傅岩举、傅宗善等人的生平情况,《傅氏家乘》“家传”部分均有记述。傅岩举(1789—1870),字梦符,灵寿傅氏第十四代传人。因幼年家贫,弃儒为吏,中年好音乐,金石丝竹各得其妙。傅宗善,字佑常,号少篪,郡廪生,是灵寿傅氏第十五代传人,著有《守拙斋小草》《傅氏编年纪略》等。傅耀曾(1821—1878),字述先,一字继昌,号光亭,邑庠生,灵寿傅氏第十五代传人。傅思甡(1828—?),字鹿溪,邑庠生,后移居山东昌邑县土山镇,是灵寿傅氏第十六代传人。正是由于以上傅氏后人发起的对先世遗稿的搜集誊抄活动,使得傅氏先人著述得以保存下来。傅宗善等人原打算刊刻这些遗稿,却因财力不足而作罢,一直以抄本形式保存至今,最终由河北省图书馆复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