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结构与拆装](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29/32856829/b_32856829.jpg)
三、拓展学习
前面主要介绍了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摩擦式离合器,下面介绍应用前景及性能较优越的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磁粉式电磁离合器主从动部分之间的转矩传递靠磁性电解质本身来完成,即通过给电磁线圈通电而将存储在离合器主从动部分之间的铁粉磁化,磁化后的铁粉将主从动盘“凝固”在一起传递转矩。
(一)组成
磁粉式电磁离合器如图1-21所示,由输入端、输出端、铁粉室、励磁线圈、离合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离合器C/SW开关、离合器继电器和蓄电池等组成。离合器的控制开关C/SW安装在手动变速器的手柄上,便于进行远程操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1AE2E/17640084606790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4_0001.jpg?sign=1739909116-xhvQh0ElWKd9vueiy0s71WyCte6Vv9HF-0-837651bff130f89d0bfa44fccb6e7c34)
图1-21 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1—起动齿圈;2—导磁盘;3—输入端;4—磁粉;5—磁通;6—励磁线圈;7—离合器继电器;8—输出端;9—磁粉室
(1)主动部分即输入端,它连接发动机的曲轴,代替了飞轮的作用。内置式励磁线圈用碳刷和固定部位的滑环接触,可与蓄电池相通。
(2)从动部分即输出端,它连接变速器的输入轴。主从动部分通过轴承连接,可相对转动。
(3)磁粉室处于主从动部分之间,内装物理性能稳定的、可磁化的、定量的长度在30~50 μm之间的铁微粒末,即磁粉。磁粉通电磁化后形成“磁链”,连接主从动部分,从而传递发动机转矩。
(二)控制原理
(1)励磁电流的控制:利用离合器控制开关C/SW的闭合,使继电器7的线圈磁化而导通触点,离合器ECU接收来自RE端子提供的可变的工作电流,通过继电器来操控励磁线圈通电电流的大小。
(2)工作过程:发动机运转,当励磁线圈不通电时,铁粉室中的磁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松散地贴合于铁粉室的外侧,此时主从动部分分离,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励磁线圈通电时,铁粉被磁化,流动的铁粉在磁场中开始“凝固”起来,铁粉分子形成磁链,把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联系在一起。通过的电流越大,则形成的磁链越多,传递的转矩也就越大。当通过的电流达到某一定值时,磁粉将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离合器则停止打滑,处于完全接合状态。当电流消失即磁场消失时,铁粉又成为流动体,离合器重新分离。
(3)接合时间及接合力的控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离合器ECU的电流调节电路随时根据各种传感器(节气门开度TPS信号、转速信号、车速信号、制动信号、轮速信号、起步及换挡等行驶状态信息)传来的信息,自动调节通过励磁线圈的电流大小和导通时间的长短,自动进行通断和量化控制。
(三)优点
(1)无磨损,无须调整。
(2)故障内容纳入自诊断系统,使维修方便、成本降低、寿命延长。
(3)传递转矩增长平滑,离合器接合平顺,性能更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