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者序
2018年,中国的空间事业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这些年来,中国的空间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正在做强!以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为代表的三大里程碑全方位代表了200余个空间飞行器的研制历程和丰富内涵。这个内涵既是人文的,又是技术的,也是管理的。从人文角度看,“两弹一星”精神在新一代航天人身上传承、发扬,他们在推动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和壮大的道路上留下了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砥砺前行的清晰足迹;从技术角度看,一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被提出、被验证和被采用,一次又一次提升了我国空间技术水平的高度;从管理角度看,中国空间事业孕育了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这些年,产生了一大批科技报告、学术著作与论文、管理规范、软件著作权、技术专利等。但遗憾的是这些成果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研制队伍、不同的专业里,有待进一步提高其系统性、完整性和受益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们认为很有必要进行系统地梳理、凝练、再创作,编写出一套丛书,用于指导空间工程系统研制和人才培养,为国家,为航天事业,也为参与者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经验沉淀。
基于此,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共同推动下,决定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一线工作团队和专家们亲自撰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负责编辑,合力出版《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这是我国学术领域和航天界一件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事!这套丛书的出版也将成为纪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的一份厚礼!
如此一套丛书,涉及了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等许多学科和专业,如何策划丛书框架和结构就成为首要问题。经对空间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综合考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相关著作,几经讨论、增删、合并,确定了每分册一定要有精干专家主笔的原则,最后形成了由23分册构成的《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具体名称如下:《宇航概论》《航天器系统设计》《空间数据系统》《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结构与机构》《航天器热控制技术》《航天器电源技术》《航天器天线工程设计技术》《航天器材料》《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航天器空间环境工程》《航天器电磁兼容性技术》《航天器进入下降与着陆技术》《航天器项目管理》《航天器产品保证》《卫星通信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上下册)》《载人航天器技术》《深空探测技术》《卫星应用技术》《空间机器人》《航天器多源信息融合自主导航技术》,丛书围绕中国空间事业的科学技术、工业基础和工程实践三条主线,几乎贯穿了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所有方面,并尽量反映当前“互联网+”对航天技术的促进及航天技术对“互联网+”的支持这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正因为如此,它也被优选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如此一套丛书,参与单位众多,主笔者20余人,参与写作百人以上,时间又较紧迫,还必须保证高质量,精心组织和科学管理一定是必需的。我们用管理航天工程的方法来管理写作过程,院领导亲自挂帅、院士专家悉心指导,成立以总体部科技委为主的日常工作班子,院科技委和所、厂科技委分级把关,每一分册都落实责任单位,突出主笔者负责制,建立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召开推进会以便交流情况、及时纠正问题、督促进度,出版社同志进行培训和指导等。这些做法极大地凝聚了写作队伍的战斗力,优化了写作过程,从而保证了丛书的质量和进度。
如此一套丛书,我们期望它成为可传世的作品,所以它一定要是精品。如何保证出精品,丛书编委会一开始就拟定了基本思路: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不是工程师们熟悉的科技报告,更不是产品介绍,应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经过升华和精炼的结晶,一定要有新意、有理论价值、有较好的普适性。二是要处理好过去和现在的关系,高校及航天部门都曾有过不少的空间技术方面的相关著作,但这十年来空间技术发展很快,进步很大,到2020年,随着我国空间站、火星探测、月球采样返回和月球背面探测、全球导航等重大工程相继完成,我们可以说,中国进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在这个进程中,有许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事物就已呈现,所以丛书要反映最新成果。三是处理好别人和自己成果的关系,写书时为了表达的完整性、系统性,不可避免要涉及一些通用、基础知识和别人已发表的成果,但我们这次的作品应主要反映主笔者为主的团队在近年来为中国空间事业发展所获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涉及他人的应尽可能分清、少用,也可简并。作品要有鲜明的团队特点,而团队特点应是某一领域、某一专业的中国特点,是“中国货”。从写作结果来看,我认为,丛书作者们努力实践了这一要求,丛书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丛书可以为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中的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员提供一系列涵盖空间技术主要学科和技术的专业参考,它既阐述了基本的科学技术概念,又涵盖了当前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兼顾了今后的技术发展,是一套很好的教科书、工具书,也一定会成为书架的亮点。
在此,作为丛书主编者,一定要向为这套丛书出版而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尤其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张洪太院长、余后满副院长,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校长和张军校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林杰副研究员,各分册主笔者和参与写作的同志们。没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科技委王永富主任和秘书处团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李炳泉女士和出版团队的辛勤、高效工作,丛书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完成。
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