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本书中,本人结合当今信息社会、数字化社会、非物质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信息交互与传递主要方式的改变、各类人群对基于软件界面进行信息交互的渴望,以及研究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的重要意义,以交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为指导与依托,通过理论分析与整合,并结合实践经验,对人机交互过程中软件交互界面的设计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梳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可行的设计对策,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软件交互界面的设计模型,并对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本书首先分析了人机交互及软件交互界面的发展过程,阐述了人、信息、计算机与软件交互界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他学科研究对软件交互界面设计过程的影响与作用,确定了本书贯穿的主线以及理论基础。接着,本书对交互过程的主体——人,即用户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的主要信息感知方式: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知能力,以及用户的信息认知过程、方式及要求,并针对不同身体机能的用户人群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用户人群,对其进行了感知与认知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用户感知、认知能力的软件交互界面的相关设计对策,确立了本书以用户为中心的基本思路。然后,本书分析了软件界面中信息的交互与传递的途径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着重阐述了软件交互界面中信息的视觉表达、听觉表达的内容与要求,以及色彩在界面信息表达与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针对信息表达与识别的界面设计对策,明确了软件交互界面实施设计的主体。随后,本书总结了软件交互界面的自身特性,并结合特性,分析提出了实施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形成了基于软件界面自身特性的界面设计原则,最终制定了系统化的软件交互界面的整体设计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建立了设计过程中各个主要阶段的详细设计模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模型、设计实施模型以及测试评估模型,提出了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随时迭代”的设计要求。
最后,本人结合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的现状,提出了“通用化”“智能化”“真实化”的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给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最终,在本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的“三个转变”与“三个融合”理论,即软件交互界面的设计应该实现从“忍”到“人”的转变、从“混”到“纯”的转变、从“形”到“魂”的转变,应该最终达到人与机器的融合、设计与技术的融合、物质与精神的融合。本书整个内容与研究成果为今后的软件交互界面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
巩超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