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官家打赏
翌日午时许,开封府衙门的数百名衙役全体主动,一半的人负责在东京城内大街小巷的路口处,张贴近千字的告示,写的内容都是关于今日午时四刻起,在东京城内颁布实施新制定的交通规则。
考虑到当时,还有不少人都是文盲,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之外,斗大的字不识半口袋,开封府尹包拯,还专门从国子监,请来了监生,在告示前,向围观的黎民百姓们,一遍又一遍的诵读。
另外一半的人,则是“铛铛铛”地敲打着铜锣走街串巷,向过往的路人,以及街巷两侧的商铺和住户,用顺口的方式宣传即将实施的交通规则,着重强调凡是进入东京城内,无论是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是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一律要遵守,任何人都概莫能外。
其中,有一条顺口溜,则是出自街道司司丞王浩之手,那就是:红旗停、绿旗行、黄旗等一等。
开封府的衙役们都行动了起来,街道司的士兵们,自然也能够闲着,在午时三刻之前,东京城内的主要街巷的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都已经有两名街道司的士兵们就位。
只见站在十字路口的中间位置上,一名街道司的士兵,右手拿着红绿黄各一种颜色的小旗子,每次在心里头默念二十下,就分别使用左手身侧举起红色和绿色的小旗子。
在举起红色和绿色的小旗子中间,则是需要左手举起黄色的小旗子,在心里头默念五下就收回去,以此循环往复下去。
另外一个待在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的街道司士兵,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则是提着一只里面盛着白漆的小木桶,按照此前街道司司丞的吩咐和要求,在十字路口或者三叉路口三个或者四个方向上,使用刷子刷上一道一道的白漆印记,街道司的士兵们从王浩口中得知,这个东西叫做“人行道”或者“斑马线”。
虽然,街道司的士兵们,还是头一回听人说这个东西,在他们看到是非常新鲜的事务,由于他们当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早已习惯了他们的这位年轻有为的顶头上司,此前整出了不少奇思妙想,也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他们当中并没有什么人生疑。
除此之外,根据开封府张贴出去的告示内容,自打今日午时四刻开始,所有行人、马匹和车辆,都必须靠右行,适用于进入到东京城内的所有人。
为了不让行人和车辆或者马匹,像上次那样发生冲撞的交通事故,王浩还特意带着他手下的街道司士兵们,先从东京城内的主干道上,使用白漆刷隔离线,把宽阔的道路分成了车辆和马匹行道和人行道。
与此同时,在商业繁华的街道两侧,王浩还亲自带人,给街道两侧每个摊位使用白漆画出他们的经营范围,,包括街道两侧的店铺也是如此,不得越线侵街占道,这样就比树立表木更加看得直观。
用了大概七日的功夫,由开封府衙役包拯和街道司司丞王浩推行的交通新规,已经初见成效。
宋仁宗在朝堂上听闻开封府尹包拯的汇报,龙颜大悦之下,当即就分别赐给包拯和王浩他们两个人十万钱和五万钱,作为对他们俩的褒奖。
这日下了早朝,包拯回到开封府衙,吃了一顿早膳后,就乘坐马车直奔同在梁门大街的街道司衙门而,一来是没有资格参加早朝的王浩,送去宋仁宗赵祯奖赏的一万钱,以及听一听王浩接下来将作何打算。
毕竟,眼下的交通新规实施了七日之后,确实收到了一些成效,不过,跟此前那两份奏章上的内容描述,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正在办公房内苦思冥想接下来该如何分步实施交通新规的王浩,突然听闻办公房外传来一个杂役的禀报声:“禀报王司丞,开封府尹包大官人来啦!”
若是放在平日里,有人打断了他的思路,不管是街道司的杂役,还是他的好兄弟张三木,王浩都会气急败坏地冲着他骂上两句,以此缓解心中的烦躁。
今个儿时辰许,端坐于案前的王浩,并没有向办公房门外的这位杂役发火,而是赶紧站起身来,推门而出,面带着微笑,迎接着已经从街道司衙门前院大门走进来的包拯。
面带着笑容的王浩,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上前去,向对面走来的包拯,拱手施礼道:“下官不知包公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包公海涵。”
看到王浩对他如此恭敬有加,包拯自然也不好说什么,而是摆了摆手,很是客气地道:“王司丞,你我都是老相识了,现在又没有外人,私下里不必如此拘谨。走,咱们到你的办公房内说话。”
站在办公房前的王浩,冲着包拯打了一个“请”的手势,把包拯让进了他的这间办公房之内,这才跟在后面进入房内。
别看王浩使用的这间办公房看起来有些促狭,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坪,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叫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浩的这间办公房就是如此。
进入办公房以后,王浩和包拯分别在挨着窗棂下的茶几两侧椅子上坐下,他们俩的屁股刚一落座,一个非常有眼力见的杂役,就端上来两杯热茶,一杯加了佐料的茶水放在茶几靠近包拯的那一侧,另外一杯没有添加佐料的茶水,则是放在茶几靠近王浩的这一边。
“下官已有七日的功夫没有见到包公了,今日包公专程前来,定然是有要紧的事告知下官,不知包公所为何事而来?”王浩坐定在茶几右侧的椅子上后,待端来茶水的杂役离开办公房,他这才有些好奇的问询道。
坐在茶几左侧椅子上的包拯,面带着笑容,先是王浩最近几日的工作,大加赞赏了一番道:“包某知晓你王司丞,最近几日都非常忙碌,白天带着人去巡街,晚上还要带着人在街道上使用白漆刷线,可谓是夜以继日忘寝废食,令包某佩服之至。”
说到这里,包拯停顿了几下,随即就话锋一转,反问道:“不过,好在,你我而人在这七日之内总算是没有白忙活,官家都看在眼里,这七日实行的交通新规,也已初见成效。
“此前反对的那些朝中大臣,态度上也已有所缓和。他们虽不支持,却也不反对,这让官家在今日的中朝堂之上龙颜大悦。王司丞,你猜上一猜,包某今日到底是所为何事而来呢?”
聆听完包拯说的这番话后,王浩只是稍作思忖,便大胆地猜测道:“听包公这么说,官家不会是要对下官进行奖赏,要给下官加官进爵吧?”
包拯先是一愣,随即就对王浩进行了一番谆谆教诲道:“王司丞,你还真敢猜啊!加官进爵哪有那么容易,你年方二十,已是从八品的官儿,比那些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的读书人,都要快人一步。
“况且,你现在还是一个从八品的京官儿,那些个高中进士的大多数人,都会被外放到偏远之地做官。官家拔擢你为街道司司丞,还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你就想着往上升官,这成何体统。”
言犹至此,包拯长舒了口气,话锋一转,转而面带喜色,继续说道::“不过呢,王司丞你方才猜对了一半,官家在今日朝堂之上,确实是给了你奖赏。这不,让包某给你带了过来,交到上你的手上。”
把话说完,包拯就冲着敞开着门的办公房外,大声地吩咐了一番道:“来啊,把我带来的东西拿过来,让王司丞过目一下。”
过了片刻的功夫后,便有两名随行的衙役,抬进来一个大箩筐,上面用盖子盖着,放在了未王浩身前的空地上。
包拯屏退了这两名随行的衙役后,便轻酌了一口热茶,随即就提醒地道:“王司丞,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掀开盖子,看看这箩筐里面装着的是什么东西,这箩筐里面的东西,可都是官家赏赐给你的。”
被包拯这么一提醒,王浩赶紧起身蹲在箩筐前,伸手掀开了上面的盖子,低头定睛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让王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宋仁宗赵祯赏赐给他的东西,竟然是一箩筐的铜钱,放眼望去,每个铜钱中间的方孔四周都写着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庆历通宝。
看到满满一大箩筐的庆历通宝,蹲在地上的王浩,扭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包拯,好奇地问询道:“包公,您能否告知下官一下,这箩筐里面共计有多少钱呢?”
吃了两口茶后,包拯这才开口回答道:“官家赏赐给了你五万钱,你一个月的俸禄也不过两千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你拿这官家赏赐的五万钱,东京的外城内购置一处有正房、东西厢房的宅院,应该是绰绰有余。”
方才,王浩看到大箩筐里面装着的都是“庆历通宝”的铜钱时,他的内心还非常激动呢。
可是,这才不过片刻的功夫,当王浩得知,大箩筐里面的铜钱加在一起,也不过五万钱时,顿时,脸颊上的笑容就消失不见。
按照当时铜钱和银子的换算,一千钱等于一两银子,五万钱也就是五十两银子而已,对于此时的王浩来,区区五万钱,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怎么?王司丞,官家赏赐给你了五万钱,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包某看着你,怎么还一脸的闷闷不乐呢?”此时的包拯,就跟个好奇宝宝似的,有些疑惑地向王浩问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