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引言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至尊红颜》,讲述的是才女武媚娘如何从民女变成一代女皇的故事。

当时有不少小伙伴曾经被这部剧的女配徐盈盈,残害小多的剧情吓出阴影,至今回想起依旧汗毛直立。

这次不谈阴影,且说说男女主角,武媚娘与李君羡(大威天龙的饰演者,当年帅到掉渣)

在《至尊红颜》中,主角武媚娘是平民之女,男主李君羡是袁天罡之徒,且是大唐隐太子李建成之子,居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容已经长大的我笑一会。)

当年这部剧号称的亮点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力,以一种轻松搞笑的喜剧风格,将现代意识(真善美)的人性主题和古典式的英雄救美主题融合一炉,集合当今流行的多种娱乐元素(古装式言情的贵族化唯美,体现武侠的江湖豪情和庙堂的悲凉野心,秘史的悬疑等),配合强大的演艺阵容,架构出一段起伏跌宕的历史传奇。

这部剧的收视率当年还真不错,当然,天朝的历史剧大火,必然伴随历史专家们的口诛笔伐。那么究竟真实历史如何呢?

武媚娘可不是什么平民之女,武氏一族在隋朝便从事木材买卖,曾与李渊结识。建唐后,武媚娘的父亲武士彟(yue)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属于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贞观十一年(637)武媚娘被选为才人入宫时,年仅14岁。

而男主李君羡是593年生人,若两人有幸相遇长安,那么贞观十一年的李君羡应该是44岁,二人相差30岁!

不知道二人谈恋爱时,李君羡的胡须扎在满脸胶原蛋白的武媚娘小圆脸上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觉得挺罪恶的。

关于李君羡是隐太子李建成之子一事,也不用多说了,李建成589年生人……

4、5岁的孩童当阿耶,想必是突破了人类极限,不知道为何如此天纵英才,却倒在了玄武门?可能是连老天也起了妒心吧。

是否精通谶纬的袁天罡之徒呢?反向推理来验证。

李君羡的死因是在华州任职刺史时,与一个修炼辟谷术的布衣结交,仁慈的李二陛下接到弹劾,说李君羡与妖人勾结,欲图不轨,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十三,李君羡定罪,抄家斩首。

是不是有一种‘莫须有’的感觉?

时间线拉到贞观八年(634)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史官卜算得‘女主昌’,乃女皇登基预兆。而民间《秘记》又有谶言‘帝传三世,武代李兴。’两者结合,便是唐传帝位三世,一位与武相关的女子将取代李氏执宰天下。(起初并非说武姓女子,只是与武相关。)

身为帝王李二自是对此深恶痛绝,一次于两仪殿宴请武官行酒令时,要求讲各自乳名,李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李二听闻大惊:“既为女子,何以如此雄健勇猛?”而此时的李君羡属职左武卫将军、封五连县公、又驻守玄武门,祸根也就是在这时埋下的。

史书对这次行酒令的时间没有确定,继而有了后人的各种猜想。一者说,谶言、星象都是武媚娘为了称帝编造出来,蛊惑人心的,为的就是假借天象,名正言顺登基。依据是唐史篡改太多。

一者则说,李君羡之死,确有其事,只不过后来武媚娘称帝时,利用了这一事件,为自己正名。

相比之下,我相信后者的水到渠成,更容易让当时的人信服。至于谶言与星象是否武媚娘刻意编造,这个问题,牵扯就有点多了,在此不做论述。

如果精通谶纬之学的袁天罡是李君羡师父的话,那这个师父连徒弟都救不了,怕也是个浪得虚名之徒。

说回电视剧《至尊红颜》,这部剧的剧情,也正如当年宣传的亮点:看个热闹!

为什么要拿这件事来做引言呢?其实就是想蹭一拨童年回忆(呸、呸、呸!净瞎说大实话)

咳!一本正脸:其实呢,就是想说说目前历史类网文的痛处。穿越吧,写得再好,没法过审改编;写严谨或是土著,一大堆历史专家吐槽满天飞;玩个架空,笔力欠缺,流量少的可怜,最终扑街单机一生。

而当年那些大人,将他们一知半解的历史,通过一种所谓的寓教于乐方式,强行传递给我年幼的我们,反而赚的盆满钵满……

后浪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激动了,激动了,不好意思。)

与魔改历史的《至尊红颜》来比,目前历史类网文中,不乏有比其更精彩、更引人入胜的故事,独特的视角去引导好学者去了解那段尘封中的历史,斯以为比前浪赚钱为目的拍出的历史剧,更能为爱好历史的新一代所喜爱。

虽说话语权目前仍旧掌握在前浪手中,但如今有了发达的网络,容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于一处屋檐下,只要我们用心经营历史类网文,有朝一日,后浪有了话语主导权,踢开蹲在茅坑撒尿的前浪,历史类网文必然绽放它本该有的光芒,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历史。

有道是,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之中,多了解天朝历史的浑厚,会让新一代更自信。

最后,再来说说这本书设置方面的问题。

主视角选用的是李君羡,故事从贞观十二年开始,这时的李君羡已经45岁!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朋友圈子已经定型,对于穿越文而言十分不利,所以文中第二卷会去洛阳镀一层金,改变一下风貌。

对于李君羡45岁以前的经历,只会略微加工,不会大幅度改变,唯一添加的是隋唐时风靡的鱼脍,民以食为天,借此来结交一些大唐的吃货们,同时展现一些当时不同阶层日常食物。不过这个斫脍之技是把双刃剑,至于原因,书中再行言说。

对于主角身边的人,仍旧选用历史中李君羡本人的发妻与儿子,其中儿子的改动比较大,毕竟李君羡年龄已经大了,需要一个年轻的角色去引出唐初新一辈的面孔,衔接后文李治时代的故事线。

最后的最后选一个乾陵选址的传说,供大家辨别真假,书中也会提到此事,并附上解答。

乾陵选址传说:

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建造帝陵。很快,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一位是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

袁天罡接旨后遍寻黄河两岸,都没找到一块中意之处。后来来到关中,半夜子时出来观看天象,只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认定是块宝地,于是急忙奔上山峦,找准方位,但一时找不到东西作记号,就摸出枚铜钱放地上再盖上浮土,这才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另一个风水师李淳风接旨后,沿渭水东行寻找宝地。在一天正午艳阳高照之时,他见秦川大地上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从南向北看,好像一位少妇卧睡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少妇五官齐全,肚脐都也具备。

李淳风大为吃惊,于是抓紧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拔出发针在扎入土中后,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武则天听二人说在同一方位选中吉地,派人再去复查。大臣来到梁山后,发现原来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

武则天下令立即开工,很快就将乾陵修好,安葬唐高宗,后随夫也葬于乾陵。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最绝妙的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