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第一章 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围绕美丽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全方位深刻阐释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眼界卓识,大气深远,其理论观点,丰富深邃,其拳拳之心,真诚可鉴,提出的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革。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自然是生命之母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必须明确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人类生命之源。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不仅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根基,构成人类生产、生活、创作、思考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人类生命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必要条件。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必须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当中,构成人与自然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循环链条,构成普遍联系的有机系统才能生存与发展。
同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要明确生态文明探究的是人与自然两个平等主体休戚与共的关系。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自然文明,也包含人类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两个平等主体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这种和谐必须贯穿于各个人类文明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要义就是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建设美丽中国,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习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首先强调的是人类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命脉相系、融为一体的关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其次强调的是人类在自然面前必须有原则、有界限、有底线,对“人之能”“人之需”“人之责”进行审视和反思,要求对自然永存敬畏之心、对自己永存克制之心、对万物充满博爱之心。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始终坚守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只有尊重自然规律,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现代化战略目标。强调必须把握自然规律,才能在开发利用上严守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界限,在自然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改造自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有着全新的时代含义。习总书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奠定了我国在发展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态文明发展观这个总基调,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参与度。从理念到实践,无不渗透着现代系统思维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协调性,构成了一个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成效卓著的完整系统,全面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为努力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着卓越智慧。
(三)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生态建设以新的时代价值。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尊重和顺应自然客观规律基础上,以理性觉醒和公序良俗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共赢的根本目标。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改善不仅是人类一切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的最终诉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多是强调要发现自然之美,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生物群落、形态各异的地理地貌、山川森林、动物气候都是自然界最大的生态价值,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宁静的环境、美丽的景色等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彰显自然的主体地位,认识自然界孕育万物的能力和系统进化与演进规律,挖掘自然的多重价值,进一步推进了人与自然多重、多维的融合,展现人的生命的丰富多彩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认识和挖掘自然生态价值,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不仅能直接给我们生存提供各种原料或产品,同时具备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污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灾害等功能,并且还有为我们提供美学与文化上多重享受的功能。独特的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孕育生命的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等。自然界是人的才能展现和发展的基地,是发挥和发展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欣赏能力的舞台,而凝结着人的创造能力的自然,又会成为人的自我确证和自我欣赏的对象。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要充分展示资源禀赋特点,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崛起。要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科学构建发展布局,整合各类生态资源,提升建设水平,不断扩展生态效应的辐射宽度和聚集深度,着力打造城乡联动、多元发展、要素集聚、功能完备的生态休闲、亲水娱乐、康养度假、特色民宿、美食旅游等产业产品体系,提升区域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让人类在改造自身的基础上融入自然生态之中,实现城乡因环境而美、人民因生态而富,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二、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文明起源于自然。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新阶段,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视野,对这一人类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鲜明阐释。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就把改造自然作为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主要对象。特别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人类中心主义”意识下的大工业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显著增多,创造了比之前所有时代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的同时,释放出了极端逐利性、贪婪性,传统工业超越了文明的界限,侵蚀生态文明的空间,把人类置于自然的对立面。严重恶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全球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给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生物圈层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使人类社会自身陷入严峻的生态危机当中。直至20世纪60年代,人类才开始质疑和批判工业文明框架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做了科学的界定,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并被世界广泛认可,随着《21世纪议程》等国际社会的联合行动,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观主导的新时期。习总书记对此总结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规律,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升华。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系统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构想。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抉择,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是继党的十八大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基础上,以更大的决心、更高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五位一体”的合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以此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断,简洁务实地表明了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关系,这不仅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自然生态系统发生诸多危机的深邃思考和历史总结,也是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存问题的明示与告诫,是对人类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思想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新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也是习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双赢”思想的认知和提升,代表着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以创造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态文化,着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开创了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也代表着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正视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表明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的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对世界发出的铿锵之声,传递着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和决心。
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方位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他就把“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的内容写进他主持下制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浙江提出的“两山”理论,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而精辟地论述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阐释了自然与经济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以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利益的深切关怀、对永续发展的深邃思考、对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深入人心,全方位落实已经成为全体国民的普遍共识,成为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战略谋划。
(一)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发展经济就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底线,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当作全心全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任务,做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供生态产品的重大部署。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他指出: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这就要求我们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坚持把创造美好生活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以现代系统思维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协调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文化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开创走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这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二)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
习总书记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空间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彻底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文化建设要与之相辅相成,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改变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观念,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提升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人们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统一
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同时,依循自然规律恢复自然、保护环境,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储存自然资源和预留发展空间,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然条件和重要内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来安排经济发展,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突出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天然林保护,加快大江大河综合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积极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不断优化国土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资源的保护上先行一步。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我国在稳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广泛多元,尤其是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生活环境、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等要求会越来越高。为此,顺应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热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生命、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把基本的环境质量当作一种公共产品,当作一条底线,当作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服务。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二)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
生态产品是共享的公共产品,具有普惠性、公平性的特点。人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结果的享受者。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只有人人共建,才能够实现人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发挥人民群众的共建智慧,群策群力,才能创造更好更多的生态产品,才能人人享受美好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越是尊重生态规律,就越能生产出优质多样的普惠、公平的生态产品。因此,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以习近平生态思想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系统谋划、全力推进、全民参与,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自觉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体价值性统一,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现生态安全广覆盖、生态文明共享受。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打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事关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放眼人类文明,审视当代中国,习总书记思考和关切的重大问题是“中华文明已延续了5000多年,能不能再延续5000年直至实现永续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习总书记总结道:“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梦想。这梦想,是站在谋求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实现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着力提高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的同时,也要顾及后代的生存发展,保障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永续发展下去,“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渗透着习总书记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这梦想,也预示着中国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造出新的物质形式,形成新的产业体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同时也要创造出新的生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一)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思想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围绕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习总书记系统阐释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诸多生态理论,对生态环境建设方针进行了新概括和再升华。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间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有科学的探索和系统的视野。习总书记说:“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针对湖泊萎缩,地表降水难存局面,总书记总结道:“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如果再不重视保护好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再继续超采地下水,自然报复的力度会更大”。针对日益严重的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现象,他强调,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2014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并多次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森林是我们从祖宗那里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造林绿化、改善生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面对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中显现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阶段性特征,面对部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等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局面,习总书记指出,这已成为重要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原油可以进口,世界石油资源用光后还有替代能源顶上,但水没有了,到哪儿去进口?”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了解到阿尔山林区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深情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在他看来,林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是“保生态、保民生”。强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由工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习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损害容易恢复难,治理恢复花费的资金投入不知比当初损害时得到的那点收入要高多少倍。宁愿在发展上适当稳一点,也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强调“自然恢复为主”,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扩大到全国,分步骤扩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范围,最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有条件恢复的湖泊湿地退耕还湖还湿;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加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的保护和管理,“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上下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咬紧牙关,爬坡过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主线,以打好保卫蓝天等标志性的重大战役,全方位大力度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实施大气、水体、农村污染治理和污染减排、环境执法等为抓手,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不断深化治理思想,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健全政策体系,切实提高监管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切实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六、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一)严格制度、严密法治是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场生产关系的调整,良好的法律制度是确保其顺利实施的基本途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进程,只有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才能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习总书记早就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是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障。他要求,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并以此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建构人与自然互动互促的良好关系。健全完善有关生态法律法规体系,要以宪法为依据,出台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规范,构建形成多层次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严格生态文明执法,对任何危害、损害和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予以严惩,尤其是要坚决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要统筹协调多方资源和资金渠道,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协调和整合社会力量和企业资源,建立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促进跨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此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此,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环保督查巡视工作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和终身追责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对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出台综合治理措施,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资源产权制度。让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明确将资源环境生态红线设定为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各级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区域、水源涵养区等按照国家法律要求,严格保护,严禁破坏。
(二)责任落实是关键
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首先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观念第一,思想第一。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他强调这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狠抓贯彻落实,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确保能落地、可操作、见成效。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扎扎实实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切实依法处置、严格执法,抓紧整合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与队伍;确保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的统计考核数据真实准确,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围绕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核心,习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强调推进责任追究制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谁破坏了生态,就要拿谁是问。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绝不能手软,不能搞下不为例,要防止形成破窗效应。”并多次就解决损害生态环境问题“打头阵”,针对像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等全国性生态的典型事件,习近平专门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查,重拳惩治。习总书记制度性系统思想使全国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得以确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直接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出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切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情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呈现出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态势。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命运,各国只有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才能将世界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包含着各国共同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保护需要国际合作,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又能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习总书记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各国应该高度重视全球生态问题的挑战,认清人类命运密切相关的现实,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关切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情怀。其间,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就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中国肩负起自身的责任,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形成国际环境防治的公平有效的模式和机制。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