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抗大分校及陆军中学和附设中学历史概述
一、抗大第一分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于1938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延长县组建,先后转战晋东南、山东。在敌后办学7年多时间,培养军政干部2.4万余名。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北渡渤海湾,进军东北,改为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抗大第一分校是分校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培养干部最多、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
(一)组建与挺进敌后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敌后办学的战略部署,1938年12月1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朱德、彭德怀、聂荣臻:中共中央决定由抗大本校分出干部和学员成立第一、第二分校,开赴晋东南和晋察冀,抗大本校改为培养八路军高级干部的学校。12月2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复电同意中央决定,认为将来陕甘宁辖区将更加困难,延安物资条件将更加艰苦,因此,抗大一部分到晋东南、晋察冀成立分校极好,物质条件好,给养也好解决,并可大规模招收华北各地学生。
1.在陕北延长县组建
1938年12月13日,抗大在延安召开关于学校改变建制干部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再次强调培养训练干部的极端重要性。他明确指出:“广州、武汉失守后,我们党的任务就是要增加力量来停止敌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最基本的推动全盘工作的正确方针是培植干部,去领导千百万群众进行抗日战争。”因为中国还有许多地方没有抗日武装。罗瑞卿副校长就组建分校问题进行动员。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一分校由驻甘肃庆阳的抗大第五大队、驻陕西洛川县的抗大第六大队与驻延安的抗大第三、第四大队各一部和驻陕西省旬邑县看花宫一带的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大部,以及驻陕西省三原县安吴堡的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一部合并组成,共计3000余人。要求这些各编成单位的人员在12月下旬到陕西省甘泉县一带集中,然后编队、动员,向晋东南挺进。12月22日,抗大第五、第六大队的教职学员到达陕西省甘泉县。当日,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和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也来到甘泉县。12月25日,抗大一分校在陕西省延长县召开了成立暨东迁大会。罗瑞卿在大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12月13日发布的命令:任命何长工为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同时宣布了总校的命令:韦国清为训练部部长,黄欧东为政治部主任,并决定组成第一分校党务委员会,书记黄欧东,委员何长工、周纯全、韦国清、刘浩天。
12月27日起,第一分校用一周时间在延长县进行整编。组建了训练部、政治部等机关。为便于指挥,各建制单位未作大的调整,编成临时行军大队:总校原五大队编为第一大队,由何长工负责;原第六大队编为第二大队,由韦国清负责;其他单位编为第三大队,由周纯全负责。为隐蔽东进意图,适应军事行动需要,何长工任纵队司令员,以“何纵队”为代号。同时,抓紧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召开政工会议、强调行军纪律、组织军宣小组,并决定把原抗大六大队创办的《锻炼》改名为《火炬》,作为第一分校校刊。
2.挺进晋东南
1939年1月3日,“何纵队”3000余人从延长出发,向行军途中的第一站——延水关前进。延水关是当时陕北通向晋东南八路军总部的重要渡口之一,它的对面是山西省的永和关。顺利抵达延水关后,乘坐长方形大木船,用了半天时间,全体人员顺利渡过黄河。至8日,经永和、石楼等县,踏上晋绥抗日根据地,进入敌我交错的游击区和同蒲铁路沿线的敌占区。
穿越同蒲铁路,翻越绵山,抵达屯留县故县镇。日军为隔断抗日根据地同外界的联系,沿同蒲铁路设卡筑堡,构成了封锁线。为了使学校安全通过封锁线,上级将掩护任务交给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陈士榘支队。陈支队作了周密部署,派出警戒,封锁消息,组织部队声东击西佯攻灵石城,迫使敌人的主力困守据点。“何纵队”乘夜幕于1月11日通过冰冻的汾河,12日,又翻越了白雪皑皑、险峻陡峭、海拔2405米上下90里的绵山,黄昏在山下凤凰村一带宿营。经沁县、襄垣和夏店,于21日到达指定位置——山西长治地区的屯留县故县镇。大部分人马抵达前,分校领导派贾若瑜等人到八路军总部请示学校驻地问题。朱德总司令指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腾出住房作为学校的校舍。25日,学校召开了庆祝东迁胜利大会。左权副总参谋长出席大会,并代表朱总司令和八路军总部,对抗大一分校胜利抵达敌后表示祝贺,向全校师生作了《敌后斗争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校长何长工作了东迁总结。会后,从上到下立即投入紧张的开学准备工作之中。
(二)开创敌后办学新局面
抗大一分校在晋东南的战斗岁月,是敌后办学的开创时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探索,成功地开创了敌后办学的新局面。
1.编制机构,任命干部
第一分校到达晋东南后,立即确定编制机构,任命各级干部。学校设校部、训练部、政治部,中层设处、科、室。学员编为7个教学营29个学员队。训练部部长韦国清,军事总教室总教贾若瑜,政治总教室总教李培南,教务科科长郑文卿;政治部主任黄欧东,干部科科长程坦,组织科科长刘浩天,宣传科科长安征夫,锄奸科科长陈德先,民运科科长欧阳平,校直属政治处主任周贤(兼);校务处处长周贤,供给处处长李厚坤,卫生科科长曹国珍;第一营营长杜义德,教导员铁坚;第二营营长徐国夫,教导员廖海光;第三营营长余克勤,教导员姜达生;第四营营长张培荣,教导员李振邦;第五营营长姜殿富,教导员魏鼎源;第六营营长李绍桥,副教导员马兴隆;第七营营长黎有章,教导员何侠。
1939年5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为适应敌后战斗环境需要,增设学员支队建制。共编3个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营,每营4至5个学员队。第一支队长杜义德,第二支队长阎捷三,第三支队长贾若瑜。校直属的班、队编为第八营,在晋东南招收的240多名工人学员,编为第九营,统归第三支队领导。
第一至第六营培训军政干部。第七营为特科营,主要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军事技术干部,编为各专业队,配备专职教员。开学后,八路军总部根据日军在战场上使用毒剂,抗日军民多次中毒的情况,指示学校增设防化训练队,学校立即挑选50多名政治条件好、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的学员到防化队学习。
8月上旬,八路军总部调黄欧东任第一二九师宣传部长,学校政治部主任由李培南接任。
2.第一期开学
1939年2月23日,第一分校在故县镇举行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朱德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出席大会。开学典礼由校长何长工主持,朱德总司令作了《敌后形势和斗争》的报告。周纯全副校长宣布了教学计划和各项工作安排,学员代表表达了全体学员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努力学习的决心。第一期学员共3237人,其中有在晋东南招收的八路军连排干部420人,地方知识青年2817人。这些青年学员多数是从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冲破重重阻力、闯过道道封锁线,到延安进抗大或陕北公学不久,就奉命编入抗大第一分校,挺进敌后学习。
为了解决军事、政治教员、基层政工和行政管理干部的不足,第一期还举办了军事、政治教员训练班和政工干部训练班,后又增设一个区队长训练班。军事教员训练班选调了24名学员,政治教员训练班选调了32名学员,政工干部训练班培训了40名政工干部。
3.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第一期教学计划是遵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及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制订的。根据不同对象,区分课程的比例。
军事队以军事教育为主,约占总课程的70%,训练内容有战术、技术和队列。战术课分步兵战术(以班、排、连攻防为主)、游击战术。此外还设有地形、侦察、警卫勤务和通信联络等课程。军事技术有刺杀、射击、投弹、爆破、筑城以及战场抢救等。防化训练队开设有机化学、化学战剂、化学兵器、防毒器材、毒剂侦别防治、化学战术和军事气象等课程。机枪、工兵等军事专业队的教学计划,都突出了专业的训练内容,时间一般均占70%左右。
政治教育时间占总课程的30%左右。课程设置根据学习对象和斗争任务有所调整。针对第一期学员多为知识青年的特点,政治课设《社会发展史》《什么是列宁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国际现势》等课程。教学目的是转变学员思想,确立革命人生观。为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专门开了《抗战理论》这门新课,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南》等著作为基本教材。
军事教员训练班的课程有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的军事著作,《苏军步兵战斗条令(1927年版)》,游击战术和日军战术研究。给该班上课的多是闫捷三、贾若瑜和王泮清等富有战斗、教学经验丰富的领导和老教员。
政治教员训练班的课程有《哲学》《政治经济学》《列宁主义问题》等。政工训练班的政治工作课全部由黄欧东讲授。
第一分校距八路军总部驻地约10余里,在教学和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得到总部的及时指示。八路军总部召开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对日作战经验总结会、战斗经验交流会等一些重要会议,都通知学校派人参加。从1939年4月到6月,朱德、彭德怀、左权、傅钟、陆定一和杨尚昆等总部领导及北方局领导,都曾到第一分校作报告或讲课。朱德总司令讲授军事课的时间最长。这期间,他按时到校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还多次讲到办抗大的战略意义,使教职学员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1939年3月中旬,第一分校派训练部政治总教室干事白彦,回延安向抗大总校汇报工作。3月底,白彦回到延安后向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许光达、政治部主任张际春汇报了工作。罗瑞卿副校长在听取汇报后指出,第一分校是抗大挺进敌后的首次尝试,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在庆祝抗大成立三周年的晚会上,白彦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高兴地说:“你们这次行动也算是一次小长征啊!看来中央把抗大搬到敌后,就地培养干部的方针是正确的。”
4.养成教育与作风培养
第一分校继承总校的优良传统,把养成教育与作风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学员每天6点起床,打背包,带上枪支弹药(少数学员配发武器)以班为单位要求10分钟跑步到操场集合。7点钟收操洗脸,吃早饭,8点钟上课。晨起,各班值日员负责给房东挑水,清扫室内外卫生,为全班准备洗脸用水,领取饭菜等。
日常风纪、着装、紧急集合、早出操、晚点名、卫兵条例、队列教练、防空教育、组织打靶均由区队长、中队长负责。上课,除雨雪大风外,都在露天进行。学员座在背包上,膝盖就是“课桌”。一般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到操场、野外进行操练,或自习、开讨论会,或整理笔记、开展互帮互学等。晚上点名时,由队干部对一日生活作出讲评,传达布置有关事项。每周有一个晚上开班务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星期日全面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擦拭武器、洗衣服、检查评比内务卫生,帮助房东干活。
这种紧张而有序的一日生活,是养成教育与作风培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把课堂教学与作风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训精神。
5.转移到太行山
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所属太行区是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为此,日军把太行区当作心腹之患。1939年7月6日,日军调集5万多兵力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分校转移到太行山南部的平顺、壶关、长治、陵川、林县一带的山岳地带。该地区是新开辟的根据地,与国民党军高树勋、孙殿英部杂处,斗争形势十分复杂。
第一分校进入太行山南部地区以后,一面坚持教学,一面组织力量配合太南军政委员会,发动群众,巩固扩大太南抗日根据地。学校抽调人员组成战地工作团,由欧阳平、罗野岗、铁坚、刘惠东、袁成隆带领,深入屯留、壶关、平顺一带,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战地工作团还组成若干精干的游击小组,挺进敌占区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动员民工拆桥破路,空舍清野,袭扰打击敌人。7月中旬,第一分校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直属第三纵队”,又称“太南游击司令部”,何长工校长兼司令员,总部锄奸部部长杨奇清为政治委员。9月,第一分校文工团和战地工作团组成工作队,协助黄克诚任司令员的太南军区,开展对国民党第四十军庞炳勋、新五军孙殿英和骑兵第十四旅张占奎等友军上层将领的统战工作。工作队应他们的要求对其部队进行慰问活动,演出文艺节目,分散到基层教唱抗日歌曲,开座谈会,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这些工作对友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有利于联合抗日的局面。不久,这些友军部队中的一些高级将领的子女约20多人来第一分校学习。
日军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发动的进攻被挫败后,第一分校的教学环境逐步稳定下来,住在壶关的神郊一带。为了解决基层管理干部的不足,第一分校决定开办区队长训练班,从第一期学员中挑选了80多名,编为两个区队。该队队长王魁先是长征干部,有较丰富的基层行政管理经验,军事教员康斌,在友军中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该期区训队学制3个月,到11月圆满结束,学员全部留校工作,对学校的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939年9月18日,第一分校在壶关县神郊大庙举行了第一期毕业典礼,毕业学员手拿印有朱德总司令题词的“从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自己”的毕业证书和蓝色证章,心情格外激动。毕业学员大多数分配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等部队工作。
从10月中旬开始,第二期学员陆续入学。至月底,1330名学员全部报到。学校奉命将学员支队改称大队,撤销教学营的建制。这学期的学员编成4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设4至5个学员队。学员中知识青年的比例减少,绝大多数来自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的排连基层干部和少数营职干部。
11月3日,第二期开学典礼在壶关县的神郊村举行。开学后不久,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分校由晋东南迁往山东敌后办学。于是,学校以第四大队为基础,将因病因故不宜长途行军的教职员和第二期招收的1300多名学员组成留守大队,赖光勋任大队长,铁坚任政治委员,在何长工领导下留守原地,做好迎接抗大总校迁址晋东南的准备工作。1940年3月20日,抗大总校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抵达晋东南,留守大队随即从太南地区前往山西武乡县蟠龙镇归入总校建制,编入总校第六期继续学习。
(三)在山东敌后发展扩大
为了进一步在山东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上旬,八路军总部下达了中央军委关于第一分校东迁山东抗日根据地,就地培训山东部队军政干部的命令。同时对第一分校的领导作了新的任命:周纯全任校长,李培南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任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11月中旬,第一分校从太南驻地神郊出发,经冀南、鲁西,橫穿平汉、津浦铁路,历时40余天,行程3000多里,于1940年1月5日到达山东抗日根据地沂南县孙祖一带,翻开了第一分校战斗历程新的一页。
1.挺进山东抗日根据地
第一分校以“八路军挺进纵队为代号”,编成3个行军大队,1个直属大队,直属大队由学校的女干部、女学员和文工团组成。1939年11月15日晨,第一分校1370余人从驻地出发东迁,19日抵达黎城县西井镇集结休整待命。此间,朱德在王家峪听取了周纯全、李培南、韦国清关于东迁的汇报后,明确指出:“党中央、中央军委以及八路军总部,对第一分校东迁是寄予厚望的,要把东迁山东的重大意义向大家说清楚。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华中的枢纽,南可威逼沪宁,北可进逼平津,是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山东地大物博,人多枪多,回旋余地大,但缺干部,缺子弹,你们每人给第一一五师和山东部队带100发子弹。希望第一分校在山东越抗越大,像老鸡孵小鸡一样,一批又一批,孵出千万个坚强的抗日干部。”
11月25日,全校人员从西井镇出发,过峻极关下太行山,顺李公道出山西进冀南。30日,在第一二九师部队掩护下,于邢台南沙河一带穿越平汉铁路敌人封锁线。12月3日,到达冀南军区驻地曲周,军区司令员王宏坤、政治委员宋任穷召开了欢迎大会。休整几日后,全校人员继续东进抵鲁西军区,12日夜通过东平湖进入泰西地区。31日黄昏时分,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的掩护下,于午夜在汶口南侧的南驿车站附近穿过津浦铁路封锁线,1940年1月5日胜利到达山东省沂南县孙祖乡张庄一带。12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和山东纵队在高庄召开欢迎大会,分局书记朱瑞、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出席会议并讲话,宣布第一分校对外称八路军第八支队,由第一纵队领导。
2.整编机构,及时招生
1940年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政委员会报经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批准,对学校领导和组织机构作了调整。第一分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韦国清调任山东纵队陇海支队政治委员,调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副校长袁也烈任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并入第一分校,编为第五大队。第一分校以第一大队为基础,配备百余名干部,由大队长贾若瑜、政治委员廖海光率领赴胶东,4月初在掖县桑园与胶东干校合并,成立第一分校胶东支校,分散活动在平度县的大泽山区。随后,又将原在鲁南抱犊崮山区的第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和原在鲁西地区活动的冀鲁豫地区军政干校划归第一分校兼管,分别改称第一分校第一支校和第二支校。同时,胶东支校改称第三支校。不久,鲁西划归冀鲁豫地区,由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领导,第二支校亦改变了隶属关系。
1940年春节过后,山东各地选送的学员陆续报到。这是第一分校在敌后招收的第三期,也是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后招收的第一期,共招收学员2670名。为适应分散流动情况下的教学,第一分校对训练编队作了调整,学校直接领导大队。大队为建制训练单位,有健全的训练组织,担负主要教学任务。大队分工是:第二和第五大队培养军政干部,女生队隶属第二大队;第三大队担负特科训练,负责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专业技术干部,并负责由参谋和营团干部组成的参训队的训练工作。3月初,学校在沂南县东高庄举行第三期开学典礼。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到会并讲话。他说:“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创不久,斗争相当尖锐复杂,战斗频繁,环境艰苦,全校师生一定要学会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才能适应客观的斗争环境。”第三期学员经过5个多月的培训,于1940年年底毕业,分配到第一一五师、山东纵队和地方政府工作。7月1日,第一分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到会并作了《从国际到山东》的政治形势报告,李培南作了《关于抗大第一分校成立以来党的工作总结和发扬优良作风》的报告。会议选举了第一分校第一届党务委员会,李培南当选为书记。
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培养县、区、乡地方三级干部的任务由第一分校承担。为此,学校将第二大队改为建国大队,专门训练地方干部,4个月毕业;第三大队担负特科训练任务,训练工兵、炮兵、机枪、防化学、测绘等专业干部。全校共编20个学员队。1941年1月初,第四期学员陆续入学,共有2524名,以大队为单位先后开学。2月,抗大总校派遣的45名干部组成的山东大队并入第一分校,以充实加强教学工作。该大队聂风智大队长担任校直属机关校务处长,随后调往第三支校任校长。学校所属的第一、三支校,主要担负一般军政干部的训练任务。由于驻地相距较远,又被敌阻隔,支校受当地八路军部队领导。建国大队第一期经4个月学习,学员于4月毕业,回原单位工作。该大队共办4期,每期学员500余人。1942年3月,第一分校撤销建国大队建制,抽出一部分教员,与地方财经学校合并,组建山东建国学校,负责培养地方干部。第四期其他学员先后于八九月间毕业。
3.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
在抗日斗争形势错综复杂的山东敌后办学过程中,“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是这一时期教育训练的显著特点,学校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学校重视总结、研究教学的经验教训,注意摸索敌后办学的规律,不断用现实的、典型的战例补充教学内容。学校把学员参加过的各种类型的战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加以总结,收到战教一致、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各大队在教学时,一面警戒敌人,一面进行教学。学校以教学为主,一般不主动作战,但自卫性小型战斗时有发生,有时还要参加上级统一指挥的反“扫荡”、反“蚕食”以及开辟、巩固根据地的战斗。从进入山东到1942年12月,第一分校参加战斗一百多次,有防御型的垛庄战斗、河阴战斗,遭遇型的摩天岭战斗,进攻型的铜井战斗,攻坚型的侍郎宅战斗,袭扰型的猪尾巴沟战斗等。面对日军频繁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的摩擦,学校兼负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多项任务。在艰苦的环境中,边战斗边教学,做到战教合一,学用统一。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建立了适应斗争环境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行政管理、教学组织、干部配备都着眼于适应分散、流动条件的要求。机关人员连队化,按班、排、连编成,教学组织实行教员驻队,队干部兼军政教员,或教员兼任队干部。学校采取教学编组与军事编组相结合的措施,学员大队在战时担负战斗团职能,中队、区队分别担负战斗连、排职能。大队、中队干部既能组织领导教学,讲授部分课程,又能指挥战斗,保证教学和战斗的顺利进行,做到战斗、学习、生活一体化。有一个区中队在半年中参加战斗59次,有时一天转移多次。但由于妥善安排,周密计划,教学仍然得以进行。处在战斗、分散、流动的环境中,除了尽可能的按计划进行教学外,还结合战斗任务安排应急训练。训练部规定:在非战斗时一切应服从教学,教学是中心;在战斗时,教学服从战斗,把以战教战纳入正课内容,总结和创造了一整套适应分散、流动环境的施教办法。学校明确规定:一个连队分散两处,相距10里以内,照常上课;相距20里以内、分散三处,完成一半课程;一天行军2小时以内,应正常上课,4小时以内课程减半,6小时以上不上正课,但要抓紧复习。在教学设备上,把黑板做成能组装的,拆开便于行军携带,拼起来能书写上课。还制作了活动的图书资料柜,平时放开是书架,学员可以随时借阅,一有情况马上合住,置于驮鞍上行军转移。
第一分校在敌后7年,全体教职学员为开辟与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保卫教学环境,与日伪顽进行了几百次殊死战斗,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仅1941年大青山突围就牺牲290余人。1941年冬,日军集中5万兵力,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等战术,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和中心区军民,在纵横140里的沂蒙山区进行疯狂的“扫荡”。
11月30日拂晓,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第一一五师后方机关、抗大一分校等领导机关和群众万余人被围于大青山腹地,形势十分紧急。周纯全、李培南、袁也烈、闫捷三等领导决定,主动承担掩护突围任务。周纯全校长沉着指挥第五大队的第二、第三队近300人抢占李行沟的南、北岭等有利地形,誓死顶住敌人,力阻敌合围,掩护军民向中蒙山方向突围。掩护部队以劣势武器与敌人英勇拼杀,为突围争取了宝贵时间,粉碎了敌人妄图聚歼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机关的阴谋。在掩护突围战中,第二队的指战员打得非常英勇。队长邱则民、指导员程克带领40多名学员,坚守高地,与敌人拼杀。机枪手牺牲后,邱则民立即抱起机枪向敌人扫射,弹尽后,他砸毁机枪,跳崖牺牲。程克和最后17名学员与数十倍的敌人激战数日,粒米滴水未进,弹尽后用枪托石块与敌人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18勇士壮烈牺牲在李行沟村前。在突围中,抗大第一分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刘惠东等290余名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4.校刊和图书馆
校刊《火炬》从创刊开始,就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助手。校刊的具体领导工作由校宣传科科长安征夫负责。1940年1月,第一分校挺进山东后《火炬》改名《战旗报》。1942年学校精简整编,《战旗报》即行停刊。
第一分校组建时就建立了图书馆。图书是由组建单位宣传部门提供的,陕北公学带得最多,有6驮。成立图书馆时,任命带这批图书的王耕今为馆长。东迁晋东南后,环境比较稳定,学校又购买了一些图书。挺进山东时,图书增加了,牲口驮子不够用,于是发动师生一人带几本。急行军过封锁线时,几次轻装,只把个人用品“轻”掉了,图书一本未少,一直带到山东交给图书馆。在沂蒙山区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图书始终都被安全转移,保存完好。
第一分校向晋东南挺进时,有一个三四人的油印股,他们的战斗武器是钢板、蜡纸、油印机和纸张,负责学校文件、教材及校刊的刻板印刷工作。开始编在校办,到晋东南后,编在宣传科,人数增加至十余人。学校开训后,要求教材必须在讲课前发到教员和学员手中,所以油印股是非常繁忙的,经常夜以继日地连续工作。到山东后,油印股经常随学校行军转移,给教材刻印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保证教材按时供应,学校领导让他们穿上便衣,住在比较稳定较安全的地区,派专人送取材料,通报消息,在群众的掩护下秘密工作。在战争环境下,即使在较安全的地方也难免发生意外。一天凌晨,伪军发现并包围了油印股的住房,在校政治部民运干事江枫指挥下,大家顽强战斗,敌人久攻不下,放火烧了房子,9名干部英勇牺牲。
(四)精简整编,胜利归建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为巩固其占领区,配合太平洋战争,加紧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为克服困难,减轻人民负担,坚持长久抗战,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号召。为贯彻中共中央的号召,第一分校进行了几次整编,精简了机构,与部队交流了干部。在此期间,进行了深入的整风学习。于1946年2月归属总校建制。
1.精简整编
1942年初,按照山东军政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第一分校实行精兵简政。学校对原来的三个部门(校部、训练部、政治部)、四个大队的编制作了压缩。校部领导基本未动,只任命第一大队政治委员张雄为校政治部主任,调出数百名干部到山东分局和部队工作。1942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第一一五师统一指挥山东部队,第一分校改由第一一五师领导。鲁南第一分校改为第一大队,原第五大队改为第二大队,女生队停办。时值学校第五期,共有学员1299人。
1942年8月初,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第一分校的组织机构作了一次大的调整。撤销训练部,军教科改为军教处,负责组织教育训练工作,并与供给科、卫生科和新成立的调查研究室,直属校首长领导。政治部设组织科、宣传科和特派员,政治教育由宣传科负责。领导成员变动较大,政治委员李培南、训练部长袁也烈、政治部副主任刘浩天调离。张雄任校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袁仲贤任副校长,闫捷三任教育长,大队机构缩编为营。经过这次精简机构,人员大为减少。
1943年1月,为了发展壮大文化工作队伍,同时为使学校机构人员更为精干,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决定,第一分校文工团与抗敌自卫军宣传大队合并,组成山东省文化工作团,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1943年3月8日,第一一五师电呈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为适应敌后环境和贯彻精简方针,拟将抗大第一分校改称山东军区教导团。16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决定,抗大第一分校改为山东军区教导第一团,袁仲贤任团长,继续保留抗大第一分校的番号。分校第三支校改为胶东军区教导第二团,学校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进一步缩编,直属机构改为参教处、政治处、供给卫生处。学员编为3个营和上干队。教育长由孙继先接任。9月梁必业任校(团)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44年6月,第一分校再次进行精简整编,其机构和领导成员又作了调整。袁仲贤调胶东军区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校长由曾国华接任,孙继先已在3月被任命为副校长,教育长由李梓斌接任。撤销了营一级建制,学校直接领导学员队。学员队除编有上干队、城市青年队外,还编有4个队:第一、二队为军事队,第三队为政治队,第四队为文化队。
2.整风学习与教育训练
从1942年2月开始,到1945年2月,第一分校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整风运动。通过学习整风文件,联系实际进行自我反省,清除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对照检查中曾出现死扣、硬套、乱戴“帽子”的现象,影响了整风学习效果。审干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没有出现大的偏差。
在教学工作上,通过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调查研究,使教学计划更加切合战斗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废除注入式、填鸭式,提倡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使教学工作更加生动活泼,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1942年6月1日,第一分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李培南代表校党务委员会作了工作总结报告,着重总结了两年来敌后办学的经验。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敌后办学的指导思想,把教学与战斗密切地结合起来。在非战斗时,一切服从教学,以教学为中心;在战斗时,一切服从战斗,以战斗为中心;努力加强军事技能训练,把行军、宿营、侦察、警戒、通信联络、紧急集合等,作为行政管理、养成教育的课程内容,认真抓好。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党务委员会,委员11人,书记为李培南。
第二次党代会后,第六期1300多名学员在滨海区莒县郑家相邸村举行开学典礼。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到会并讲话,他要求学校既要搞好整风学习,又要搞好军事技术训练,使学员的政治思想与军事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以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的需要。经过一年半的整风学习和军政训练,第六期学员于1944年3月毕业。罗荣桓、黎玉、肖华为该期学员题词:“打通自己,改造自己,坚持游击,掌握政策,努力生产,组织群众,提高技能,准备反攻。”
走出校门,到部队办训练班。1943年以后,学校多次派郑绍成、王茂德到第一一五师、胶东军区、渤海军区办刺杀训练班。派徐行、赵志坚等教员到部队开办机枪等兵器训练班。1943年还专门编写了《通俗射击原理和射击要领》一书,由第一一五师印发给部队。
3.北渡渤海湾,归建总校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处于大规模反攻阶段。中国的敌后战场也开始攻势作战,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主动地向日伪军发起攻击,扩大根据地,为大规模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做准备。1944年6月15日,第七期开学,学员共654名。该期学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于1945年5月上旬在鲁中地区浦江一带毕业离校。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于8月决定由分局城工部和抗大一分校合办城市青年队,其分工是城工部负责学员审查、选调和分配。第一分校负责教育训练工作。这期城市青年队的学员是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交通线,由北平、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选调的进步青年,其中济南的最多。多数文化程度为中学生,少数为大学生,年龄18岁左右。由于学员毕业要做地下工作,因此学习期间都改名换姓,不准谈论家庭和社会关系等情况,主要课程是学习中共中央有关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城市青年队毕业后,由分局城工部接回分配工作。
1944年7月,山东军区政治部发出通知,决定在8月份召开英模大会。第一分校民主推荐宋锡纯、杜平斋、赵立苍、徐绍仪为教育英雄;余兴华、张尊吾为文化学习模范;郭树科、徐国栋为工作模范;司东初为一等工作模范。8月13日,宋锡纯、赵立苍、郭绍仪、郭树科和徐国栋代表出席了山东军区英模代表大会。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胜利召开,在大会确立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鼓舞下,山东党政军民齐心协力,不失时机地奋力扩大根据地和人民武装。第一分校为适应大反攻的形势,根据中共中央“使我军扩大一倍数倍”的指示,迅速将6个学员队扩大为3个大队,上干队继续开办。4月2日,抗大一分校第八期在费城县县城举行开学典礼,这是第一分校到敌后办学7年来,第一次在县城举行开学典礼。学员扩大一倍,达到1200多名。
9月15日,山东军区发布命令,第一分校除留下部分干部编入第十二步校外,其余干部、学员由参教处处长邸怀珍、政治处代主任徐洪才率领近期开赴东北,归属抗大总校建制。政治委员梁必业、团长曾国华调山东军区工作。
11月1日,全校人员分乘机帆船和木船,在龙口和栾家口出发,北渡渤海湾。8日,抵达庄河,14日到安东(今丹东)。在这里全校人员听取了东满军区司令员肖华作的《关于东北及东满形势报告》。接着从安东出发,经沈阳、抚顺,抵达吉林省通化市。此间部分人员调至军兵种部队和地方工作。
1946年2月,何长工率领抗大总校抵达通化市后,奉命编成东北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立即归属总校建制,编成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不久,学校转移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由山东带来的第八期学员先后毕业分配工作。至此,第一分校完成了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