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抗大第四分校
抗大第四分校是华中敌后创建的第一所分校,于1940年3月在安徽省涡阳县成立,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分校。在豫皖苏边区平原游击战争艰苦条件下,坚持办学七期,吸收华中和江南的知识青年,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完成历史使命,与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苏中公学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继续培养人才。
(一)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与开办随营学校
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敌后,在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艰难过程中,豫东许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学生纷纷要求参加新四军,新四军的发展也急需培养大批干部。为此,新四军游击支队决定开办随营学校,这是抗大第四分校的前身。
1.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1938年,徐州、开封相继沦陷。5月22日,中共中央及时向全党全军发出指示:徐州失守后,河南将迅速陷入敌手,我应准备向豫、皖、苏、鲁四省敌后发展。9月2日,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根据日军将战线推进到武汉地区,豫东、皖北大片国土沦陷的情况,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将抗日武装斗争的中心移向豫东,创造苏鲁豫皖边区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沟通联系。据此,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开创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将竹沟教导队毕业的部分学员、八路军从山西临汾派到河南确山竹沟镇的部分干部以及在当地招收的新兵共370余人,组成游击支队,由之前中共中央派遣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主持河南省委军事部工作的彭雪枫率领,于9月30日从竹沟镇誓师出征,向豫东敌后挺进。10月11日,抵达西华县杜岗镇后,与原中共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抗日游击队三支队一部,以及先期到达的由萧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会师,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员,辖3个大队,共1020人。10月下旬,游击支队东渡黄河,经鹿邑,进入雎县、杞县、太康地区,依据豫东、皖北平原地区的地形特点,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积极打击伪军、土匪,扩大了新四军在豫东地区的影响,初步打开了豫东的抗战局面。
1939年初,新四军游击支队继续东进,开辟商丘、亳县、永城地区,相继进行了芦家庙、瓦岗战斗,打击了日伪军。支队继续东征萧县、宿县地区,歼灭了土匪武装,在对敌斗争中得到锻炼和发展。1939年11月,游击支队改称为新四军第六支队,仍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到年底,第六支队已发展成为拥有3个主力团、4个总队、1个特务团和3个独立团的游击兵团,共1.78万余人。同时,根据地建设也初具规模,先后成立了豫皖苏联防办事处及各县区政权。11月初,刘少奇到华中敌后,途经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第六支队时,着重指出第六支队的发展和地区的扩大,证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进军敌后的方针完全正确,证明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完全可能。同时,指示第六支队必须进一步发动群众,积极组织、武装群众,建立与改造政权,除创建永城、夏邑、亳县、商丘小块根据地,以便尔后连成一片外,还应巩固、扩大部队,加强部队建设,准备在一两个月后,向津浦路东发展,放手创建苏北敌后根据地。
1940年初,第六支队向津浦路东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当时中共中央指出:继续发展华中抗日进步势力,是制止国民党反共投降逆流,争取时局好转的重要一着。中原局应当坚决地、有计划地在豫东、皖北、苏北建立民主政权,与八路军密切协同,将整个华北直至皖南、江北打成一片。根据中共中央和刘少奇的指示,第六支队抽调大批干部充实永城、夏邑、萧县、宿县、亳县等5县机构,建立边区联防委员会。一面发展县区乡武装和自卫队,成立永城、肖县、宿县3个县独立团,并抽调一批地方武装力量充实主力部队。同时,又以4个主力团执行向北开辟商丘、亳县、宁陵、夏邑和砀南县游击区的任务,成立了砀南县政权,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为八路军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
2.开办随营学校
在游击支队东征胜利的形势下,豫东许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学生纷纷要求参加新四军。随着游击支队的快速发展,也急需培养干部。为此,游击支队决定开办随营学校。1938年11月初,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在睢杞太地区正式成立。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萧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共有学员120人,编成1个中队,下设2个分队和一个女生队。钟致远任中队长,段佩明任政治指导员,第一分队由钟致远兼任分队队长,第二分队由杨斐任分队长,女生队由李芝生任队长。12月上旬,支队进驻河南省鹿邑县白马驿整训。同时也加强了对随营学校的领导,制订了教育计划,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支队首长亲自上课,并派陈致远到校任大队长,由八路军派来的一批干部也同随营学校一起行动。
随营学校随部队迁到书案店后,在短期内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学校利用这段时间对学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教育,军政学习有很大提高,作风养成也很有成效。这时,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初建,需要大批干部,1939年4月第一期学员毕业分配。
随着根据地的巩固扩大,投奔随营学校的青年日益增多,随营学校第二期在短时间内就招收了永城、宿县、涡阳的青年250多人,编为2个中队。程志远仍任大队长,刘作孚任教育长。6月,支队进军淮上,随营学校随支队行军,一面行军,一面进行教育。由于开辟淮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需要,第二期学员8月毕业。
随营学校第三期招生时,宿县、蒙城、淮运等县有100多名青年报名入学,9月随营学校驻新兴集以西的麻冢集。10月,豫皖苏边区党委成立,游击区扩大至10个县。当月,游击支队两个学兵排60余人并入随营学校学习,边区的萧、宿、永、亳等县青年也纷纷前来报名,学员增加到250多人。这时,环境相对稳定,学校的生活秩序、教育已逐渐走向规范。11月下旬第三期毕业,大部分随张爱萍赴津浦路东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工作。
1939年11月,游击支队改称为新四军第六支队。12月11日,第六支队随营学校在新四军《拂晓报》刊登招生广告: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军事政治干部人才,招收18岁以上25岁以下之初中以上或同等学历者300名,课程有统一战线、游击战术、三民主义、中日问题、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步兵战术。这期招收的学员最多,除边区各县青年纷纷报名外,安徽、河南国民党统治区的不少进步青年也远道而来。永城县干部训练班100多人并入随营学校,全校学员达到500多人,编成一个大队,4个中队和一个女生队。学校扩办后,正式建立了校部机构,教学逐步走向正规。
(二)创办第四分校
随着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与抗日武装的不断发展与扩大,干部需求量大大增加,干部问题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应立即成立抗大分校。
1.开学典礼与学员编队
1939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江北新四军向东海边发展问题,致电刘少奇、彭德怀等,指出:“中原局应动员豫西鄂北的大批忠实青年去彭雪枫部开办千人左右之学校,雪枫在当地应注意招收些知识分子”; “北方局应立刻准备从抗大本校及一、二两分校拨出学生700人妥慎地送往雪枫处”。1940年2月24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华中青年学生因受李品仙压迫,大批地来新四军,华中应立即成立抗大分校,吸收华中大批青年学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第六支队党委决定以随营学校为基础,成立抗大第四分校,彭雪枫兼校长,吴芝圃兼副校长,刘作孚任教育长,廖弼巨任训练部部长,萧望东兼政治部主任。学校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总务科、保卫科和秘书室,分别管理全校的教育、行政和政治思想工作。豫东、豫南、鄂北、皖北不少知识青年,在中共各级党组织的护送下,克服种种困难,奔赴分校。第六支队还从部队抽调了200多名优秀连、排干部,送分校培训。随营学校的第一、二、三中队和女生队共180多人,于3月中旬转入分校继续学习。
1940年3月18日,抗大第四分校在第六支队司令部驻地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的精忠堂举行开学典礼。第六支队和边区领导彭雪枫、吴芝圃、张震、肖望东等出席了大会。彭雪枫司令员兼校长在会上讲了话,他阐述了当前抗战形势以及创建抗大第四分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他勉励大家要能文能武,要立志做一个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把抗大四分校办成培养军政干部的大熔炉。
第一期学员驻在麻冢集。开学后,仍有不少知识青年络绎不绝地到校学习,学员增加到1000人左右。不久,第六支队又将教导队和萧县学兵连调归第四分校建制。学员编为两个大队和两个直属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大队长吴刚,政治教导员刘结挺,辖第一、二、三中队。第一中队由彭修强任中队长,沈坚任政治指导员;第二中队由钟福云任中队长;第三中队由刘步周任中队长。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大队长谢骙,政治教导员赵坚明,辖第四、五、六中队。第四中队由韦非任中队长;第五中队(青年队)由季辉任中队长;第六中队由严肃任中队长,刘建功任政治指导员。直属防化队由耿佩伦任队长,施哲平任政治指导员。女生队由解少江任队长,贾铁梅任政治指导员。当时,各级干部短缺,许多中队干部身兼数职,许多领导干部兼任教员。各大队分驻在麻冢集及其附近,距日伪军据点只有10多公里,常常可以听到枪炮声。学校无固定校舍,全是借用民房。第一大队驻唐楼,第二大队驻曾楼,女生队驻集北头街西,防化队驻麻冢集西,校部驻集北头街东。
2.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知识青年多的特点,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问题等基本理论和游击战术、步兵战术、战略指导、兵器常识、射击投弹等军事技术基本知识课程。同时,还有党课教育和形势教育。各大队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制订教学计划。由于缺乏专职教员,开学后,第六支队和边区党委负责同志都亲自到学校讲课或作报告。彭雪枫讲游击战术,吴芝圃讲群众工作,张震讲步兵战术和战略指导,肖望东讲政治工作,张百川讲政治经济学,孙叔平讲中国革命运动史,周季方讲哲学、党史,曹荻讲中国革命问题,向明讲群众运动,刘作孚、王子光、岱岳也经常讲课。领导同志讲课、作报告时,结合边区斗争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给学员以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彭雪枫还先后为分校编写了《游击战术的实际应用》《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有一次,他讲军事理论课时,结合边区抗战实际,精辟地阐述了敌我形势及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思想。学员们把他讲的这一课,誉为“生命的第一课”。
为了发扬民主,有利于学员互相帮助和自我教育,1940年5月13日,第四分校学生会举行成立大会,王奇等12人当选为校学生会执行委员。彭雪枫亲临大会讲话,对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国内外形势作了精辟阐述,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敌后斗争的任务,提高了奋发学习的信心和参加抗战的勇气。6月1日,支队在新兴集召开纪念“五卅运动”大会,检阅了部队和抗大第四分校的训练成绩,号召边区军民继承“五卅”革命精神,争取抗战早日胜利。大会进行中,突遭千余日伪军袭击。彭雪枫果断地指挥部队进行顽强反击,歼敌200余人分校学员安全转移。这是抗大第四分校成立后经受的第一次战斗考验。
1940年4月,抗大总校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派出华中派遣大队加强第四分校的办学力量。华中派遣大队由刘明清任大队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率领200余名教职人员从晋东南的蟠龙镇出发,经冀鲁豫,过平汉路,历时3个月长途行军,于6月26日到达第四分校驻地麻冢集。随后,华中派遣大队编入抗大第四分校。刘清明任副教育长兼训练部部长(一个月后,刘清明任教育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张明河任副主任,候香山任训练部副部长,李挽伦任军事教育科科长,邓江任政治教育科科长。其他同志如陈秉德、马云涛、金荣功、尹锡珍、王天锡、董振华、杨致平、王伟、周子平、林连章、朱力生、诸葛文、宋毅、王光堂、刘东光、李泗美等分配到机关、大队和中队担任军政领导和教学工作。从此,充实和加强了分校的领导和教学工作。为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分校成立了教研组,编写了统一教材,办起临时补习班,边学边教。在教学安排上,军事队军事课占三分之二,政治课占三分之一;政治队政治课占三分之二,军事课占三分之一。同时,分别修改了教育计划。从此,分校的教学工作走向正规。
第一期学员经过6个月的学习,于1940年9月18日毕业。分校对学员的学习成绩、实践活动及政治思想表现,认真作了鉴定,并颁发了毕业证书。彭雪枫校长为学员题写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的赠言。这期学员,除根据形势需要已陆续分配了400余人外,其余600余人分配到部队和县、区、乡地方政权机关以及民主、财税、妇女等部门工作,初步解决了部队和地方机关缺少干部的困难。
(三)在反顽斗争中坚持办学
豫皖苏边区位于津浦路、陇海路、黄河及淮河之间,是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联系的纽带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41年初,日军进一步扶植南京汪精卫政权,并趁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之机,纠集兵力,向华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蒋介石除了原部署在豫、皖北的第十二军、骑兵第二军外,又从豫西调来国民党嫡系汤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团军作为骨干力量,总计9个师,10余万人,以相当于新四军第四师7倍的兵力,企图一举围歼新四军第四师主力。面对日伪军“扫荡”与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险恶环境,第四分校采取小型、分散、隐蔽的办法,昼伏夜出,不断转移,利用战斗间隙坚持教学。
1.适应战斗需要调整教学组织
1940年11月7日,第四分校第二期开学典礼转移到麻冢集南的牌坊集举行。彭雪枫校长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指出:“永城、亳县、宿县之日伪军,最近调动频繁,似有对我边区进行‘扫荡’之势。你们应该一面学习,一面战斗,要经常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应付敌人之‘扫荡’,做好在战斗中办学的准备。”第二学期学员约900人左右,有部队选送的连排干部,有地方党政干部,也有外来的知识青年。编为两个大队,7个中队,其中3个部队干部队,1个地方干部队,3个知识青年队。第一大队由武刚任大队长,刘结挺任政治协理员。第一中队由杨再林任中队长,杨致平任政治指导员;第二中队由李平夫任中队长,刘步周任政治指导员;第三中队由王天锡任中队长,王伟任政治指导员。第二大队由王光堂任大队长,李泗美任政治协理员。第四中队由陈秉德任中队长,马云涛任政治指导员;第五中队由周子平任中队长,项铁任政治指导员;第六中队由董振华任中队长,刘建功任政治指导员。女生队由解少江任队长,黎珂任副政治指导员。
1941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一),第四分校奉命撤离麻冢集,开始转移。经过三天雨雪中的急行军,于12日到达涡河北岸双涧集渡。此时,北风卷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各学员队按建制站在涡河岸边等待渡河。在教育长刘清明的指挥下,全校仅靠3条小船,井然有序地渡过涡河,进驻周圩子休整。
为了便于主力部队执行反击作战任务,也便于学校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并执行支援作战任务,学校调整了教学组织,把学校干部、学员和后勤人员整编为3个工作团,分别随新四军第四师师部、第十旅、第十一旅活动,每个团300人左右。第一工作团由校部、第一中队、女生队等单位组成,在刘清明教育长率领下,随师部行动。第二工作团由第二、四、六中队组成,在吴剑、李挽伦率领下,随第十旅行动。第三工作团由校政治部和第三、五中队组成,在政治部张明河主任率领下,随第十一旅行动。从此,学校流动性更大,采取小型、分散、隐蔽的办法,同敌周旋,抓紧时间,利用战斗空隙进行教学,师生随敌情变化,昼伏夜行,不断转移。
工作团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地方政府筹粮、扩军、做群众工作、支援部队作战,并同敌人进行游击周旋,以保存有生力量,执行巩固后方的任务。他们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动员300多名青年参军,征集军粮10万斤,胜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随后,第四分校在宿县、蒙城公路沿线进行游击活动,待命行动。
2.经受血与火的严峻考验
1941年5月1日晚,分校按师部指示,向淮上地区转移,准备东进。各工作团经过50余里的急行军,通过宿蒙公路日伪封锁线,转移到蒙城东北苗庄西南一带。当得知顽军已有部分骑兵渡过涡河的情报后,分校当即决定于2日晚返回苗庄及其东北一带。3日晨,驻苗庄的第一工作团哨兵发现顽军骑兵自东南方向西疾进,过早地向其射击,暴露了目标。顽军骑兵随即向苗庄发起攻击,形势十分危急。刘清明教育长从全局考虑,当即决定令第一中队担任阻击任务,牵制敌人,掩护直属队和女生队迅速向驻地西北转移。第一中队是军事队,有110多名学员都是部队选送的营、连干部。其中有几名是红军干部,战斗力很强。但这一带是平原地区,有利于骑兵的运动。战斗刚打响,据守村口的全中队唯一的一挺轻机枪出了故障。第一中队在敌众我寡、武器陈旧的情况下,发扬英勇牺牲精神,与敌骑兵展开村战和巷战,顽强地阻击敌人。激战一小时后,一中队伤亡较大。在这危急关头,指导员杨致平同志带着以红军干部为主的手枪班,接过牺牲同志的步枪,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在村头麦地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但大部分同志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只有指导员杨致平等几位重伤员在敌人撤走后,校部派人打扫战场时才被抢救回来。在第一中队与顽军交火时,校部和女生队向北急速撤退。时值春末夏初,一气跑了10多里路,接着又急行军50多里,终于安全地撤出了危险地带。
当第一工作团在苗庄遭敌袭击时,第二团的第四、第六两个中队位于距苗庄五六里路的东北方向。他们听到枪声后,立即集合部队,沿交通沟向北转移至南坪集附近隐蔽,避免了损失。
5月3日下午,第三工作团的第四、第六队和校政治部人员,遭敌骑兵袭击。当时部队在宿蒙公路西侧刘庄吃过午饭,休息后,闻有敌情,即向北转移,至曹市集东南、刘庄以北、赵家村的一个大凹坡里,突遭敌骑兵袭击,未及展开,随即被围,干部、学员生还者甚少。
第四分校在一天内,两处遭敌袭击,干部、学员损失近300人,经受了一次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他们的英勇牺牲精神,将永远载入抗大的光荣史册。
3.在洪泽湖畔的教学与作战
1941年5月5日,学校随师直属队经宿县南蕲集过浍河,穿越日伪津浦铁路封锁线,向皖东北根据地转移。8日到达安徽省泗县鲍集(今属江苏省盱眙县)一带作短期休整,并总结和检讨了5月3日在苗庄战斗的经验教训。为了稳定学员的情绪,彭雪枫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他要求大家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月中旬,第四师师部转移到津浦路东后,与原在该地区活动的张爱萍、韦国清率领的第九旅会合,成立淮北军区,彭雪枫师长兼任军区司令员。师部驻在江苏省洪泽湖西岸的半城集(今泗洪县雪枫镇),第四分校奉命经由洪泽湖以北的成子湖南渡淮河到淮宝县永丰镇,一面整顿,一面教学。由于第一、三、五中队伤亡很大,已不成建制,学校调整了组织和干部配备,撤销了大队一级机构,改由分校直接领导中队的工作。8月13日,学校奉师部指示,由永丰镇出发,西渡洪泽湖,于16日到达半城集以西的祖姚庄。8月30日,第二期学员在祖姚庄举行毕业典礼,分配到部队和地方机关工作。
9月下旬,师部从部队抽调了80余名营、团干部,组建一个干部队来校培训。张永远任队长,寿松涛任政治指导员,刘增奎任支部书记。军事课占60%,主要学习营、团战术,由军事科科长李挽伦主讲。政治理论课占40%,主要学习中国革命问题和哲学,由孙叔平主讲。
10月27日,第三期在祖姚庄开学,学员约700人左右。其中,有从部队抽调的干部,有从当地招收的知识青年,也有从上海、南京、广州等江南沦陷区来的青年学生。学员编为6个中队,1个上干队(营团以上干部)、2个干部队(军政各一个)、1个青年队和1个学生队。开学不久,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兼任分校副校长。由于分校靠近师部,有关敌情动态都能及时得到通报,学校的流动性减少,可以致力于教学。1942年5月,第三期学员毕业。
1942年6月,分校驻地北面泗县、灵璧、泗洪等县的日伪军调动频繁,似有进攻半城集的迹象。为此,第四师师部及直属队南移到泗洪县的仁和集,分校随师部转移到泗洪县洪泽西岸边的鲍集镇,以防敌偷袭。
1942年9月,第四期在泗洪县鲍集镇开学。学员共编6个中队,其中4个军政干部队,1个青年队,还有200多人的普通科,从上海来的女青年编为1个女生班,附设在第二中队学习。普通科带有预科性质,为解决一部分青年怕参军打仗的思想,课程设置着重形势任务教育,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部分文化课程,主要是提高这些青年的政治觉悟,激发其抗日热情。两三个月后,绝大部分学员自愿转入本科,插入军事队或政治队学习。这学期开学前,蓝桥任训练部部长。
不久,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决定,为了便于领导和指挥,将淮宝县(即淮安、宝应两县边界的根据地)划归第四师管辖。原驻宝县的第二师第五旅转移淮南根据地。分校奉命东渡洪泽湖,接替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的防务。这样,分校不仅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承担了淮宝地区的防务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淮宝独立团和民兵保卫这一地区。
淮宝县西靠洪泽湖,东临宝应湖,南有淮河,境内大小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是一个水网地带,不利日伪军大兵团活动。只有北面淮安、淮阴是日伪军据点中心,敌人如果向南“扫荡”,至高良涧一带约有一天的路程,是分校防卫的主要方向。分校与淮宝独立团共同组织了对两淮(淮安、淮阴)的侦查情报网,随时了解日伪军活动情况,从而取得了一定的对敌斗争主动权。为了执行作战和组织领导教学的双重任务,分校训练部兼行作战部职责,一部分干部集中精力抓教学,一部分干部分管作战与情报工作,随时做好反“扫荡”的准备。
1942年11月24日,日伪军一部奔袭淮宝县高良涧镇,遭到新四军第四师部队和民兵的阻击,未能继续南犯。这一期,第四分校处在“扫荡”与反“扫荡”的战斗环境中,坚持在洪泽湖畔的水网地带与敌人周旋。学员以中队为单位,分散进行教学,边学习边战斗,并利用淮宝地区自然环境好的特点,进行生产,种粮种菜,打鱼捞虾,养猪养鸡,不仅改善了学员的生活,还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
1942年12月30日,分校进行精简,重点是压缩减机关,加强连队。教员下队,同时实行行政、政治干部兼课。训练部的军教科、政教科、文教科撤销,改设军事主任教员和政治主任教员。政治部改为政治处,取消科股。组织科取消后,设总支书记及几名组织干事;宣传科取消后,设几名宣传干事;保卫科取消后,设特派员和几名保卫干事。分校对外番号称“独立团”,校部称“团本部”,训练部称“参谋处”;校长称“团长”,教育长称“副团长”,训练部部长、副部长称“参谋长”“副参谋长”。
1943年5月3日至5日,张震副校长到学员队检查学习和训练情况。5日下午,他在分校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分校要以战斗的姿态、突击的精神完成学习任务。要求提高干部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指挥能力;加强学员的射击技术及利用地形地物的训练;搞好干部的整风学习;努力生产,开垦荒地,种好庄稼。
1943年7月1日,分校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副校长陈锐霆致词,政治处主任邱一涵代表分校党组织作了工作报告,对学校党的工作提出了5项要求:1.巩固党的组织;2.坚定革命胜利信心;3.提高警惕,加强党的思想修养,锻炼思想意识;4.同个人主义、宗派主义作斗争,要以脱裤子、割尾巴的精神去克服缺点;5.服从组织决定,渡过难关,坚持革命到底。1943年10月,日伪军在淮北、淮南增设据点、修筑公路,蚕食边区,推行伪化政治。淮宝境内党政军民,在抗大四分校副校长兼淮宝县委书记陈锐霆的指挥下,粉碎了日伪军的“治安肃正计划”,从而保证了分校的正常教学工作。1943年底到1944年初,第四期学员陆续毕业。
1944年4月1日,第五期开学。这一期学员主要是在职干部整风学习轮训。学校集中半数以上的在职干部,在营王庄举办首期整风学习轮训,历时8个月,于11月结束。12月,在湖西刘凹举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整风学习轮训,于1945年5月结束。通过学习文件、联系实际总结个人思想,整顿学风,主要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这次整风学习轮训曾有一些过火的做法,但总的来说,全校干部思想活跃,读书研究问题的空气浓厚,上下紧密团结,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4.更名后的雪枫军政大学
1944年,新四军第四师为了早日收复路西根据地,执行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关于向河南敌后发展的战略任务,于8月间西征,在萧县、宿县、永城、夏邑之间,同日伪顽军展开激战。9月11日,彭雪枫师长在夏邑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为了纪念彭雪枫,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于1944年10月12日决定将永城县更名为雪枫县,抗大第四分校命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将彭雪枫的事迹写成传略作为新四军各师的教材。为了第四师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战斗的需要,彭雪枫牺牲的噩耗只传达到团以上干部。所以,这个决定暂时未公布,四分校仍沿用原来的校名。
1944年年底,边区形势好转,根据地日益巩固扩大。为了迎接战略大反攻,急需培养大批干部,第四分校奉命扩编,政治处改为政治部,训练部与校部合并为校务部,政治教育划归政治部,成立宣教科。1944年9月,第六期开学。共招收学员1000多人,编为3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第三大队为知识青年大队,亦称普通科。这一期由新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兼任校长,邓子恢政委兼政治委员,张震参谋长兼副校长,任命冯文华为专职副校长。
1945年3月24日,在洪泽湖以西半城集的祖姚庄举行抗大第四分校成立五周年暨雪枫军政大学命名大会,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1944年10月12日的决定,将第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张爱萍师长兼校长主持大会并讲话。他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反攻,我们要培养大批的军政干部,凡是从这里毕业的干部,都应该具备彭雪枫同志一样的品德。”他勉励大家要以实际行动来悼念彭雪枫师长,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新的雪枫军政大学,为培养千百万个雪枫式的干部而努力,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5年4月12日,雪枫军政大学第一期(即四分校第六期)学员于张唐附近举行毕业典礼,分赴各部队参加对日本侵略军的最后一战。1945年5月,雪枫军政大学第二期(即四分校第七期)开学,继续培养部队军政干部和从江南来的知识青年。抗战胜利后,雪枫军政大学与苏中公学、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