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靖边县教育概述

明隆庆年间,地方官于新城北山建龙图书院;明万历元年(1537)建新城书院;清同治八年(1869)镇靖堡建崇正书院。清代始,五堡一镇官绅办公学,乡村百姓办私塾。民国九年(1920)县治镇靖堡办高等小学1所,逐渐取代儒学。民国十一年(1922)杨虎城部驻三边,于宁条梁办高等小学一所。1935年,靖边除宁条梁外,大部分地区解放,解放区根据地广人稀的特点,发动群众办起各种形式的轮教小学、村民小学、民办小学、民办公助小学和家庭小学。教师除讲课外,兼搞征粮征兵,对敌斗争等工作,其待遇为供给制。1940年解放区办起完、普校19所,学生433人;冬学15所,学生235人。三年级以上设军事课。星期六下午学生为抗日家属服务,星期日参加抗战宣传、放哨、送信、查路条等活动。

1935年6月,国民党靖边县政府移到宁条梁,所辖3乡8堡从1942年到1948年先后办起高等小学2所,国民小学13所,学生44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有完小3所,普小19所,学生896人,教工52人。1956年秋,靖边县建立第一所中学——靖边中学。1958年在“大跃进”的口号下,小学激增至241所,学生14125人。1959年8月建立青阳岔中学和靖边初级师范。1960年建立席麻湾中学,全县中小学生21315人,教工707人。由于学校发展过快,学生人数激增,造成师资缺乏、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下降。1962年因经济困难,裁并了青阳岔、席麻湾中学、靖边初级师范,只保留靖边中学。小学调整为109所,减退超龄生8783人,精减公办教师114人,辞退民办教师51人,使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80余名教师被揪斗,46名被打成“黑帮”,教育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革命委员会成立,虽一再提出“复课闹革命”,但因1970年大搞“开门办学”、“以阶级斗争为主课”,所以学校仍无正常教学秩序。1970年遵照队队有小学、社社有中学的指示,全县大办中小学。至1975年,办起中学34所,小学493所,在校生37950人,教职工1574人(含民教)。由于发展畸形,实际教学质量很低。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调整学校设点布局,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小学、压缩中学,1982年全县保留县办中学2所,社办中学12所,小学347所,在校学生为20704人,教职工1834(含民教)人。为了改变教育结构的不平衡,本年办起农职业中学一所,教育得到稳步发展。

1989年,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3所,学生6053人,教职工510人。小学414所,学生26578人,教职工1617人(含民教),达到了国家普及小学教育验收标准。

附录

1.靖边县梁镇小学简介

创建于民国十年(1927),校址在柠条梁城内老爷庙西厢房。校长高吉祥,学生十余人。民国十一年(1922)在三边驻防的杨虎城将军所部来到宁条梁镇,在此基础上,另选校址,在城北修建校舍75间,办起了一所附设初中班的高等小学,即柠条梁高等小学校。杨虎城将军为该校亲笔题写“为民育才”以资勉励。时有十个教学班,400多名学生,除杨虎城部队家属外,多来自靖边、内蒙古等地。有教员28人,其中蒙古族教员一人,名阿里扎布,负责教蒙语;校长李正玉。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常识、修身、英语、蒙语,以及体操、拳术等。学校还成立了“学生自治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民国十四年(1925)杨虎城离开后,曾停办一个时期。民国二十六年(1937),该校有教员7人,学生100多人。1943年由于战争破坏,学校又迁至宁条梁城内东北角。1937年至1948年学校时办时停很不景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梁镇小学逐渐发展起来,1957年改称“靖边县第二完全小学”。1956年该校有学生300多名,教学质量很高,这一年39名毕业生报考定边中学,36名被录取。1969年该校办成戴帽中学,1977年中小学分家,小学于城东另修校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成为县级重点小学。1980年以后,该校锐意改革,试行“四制”(思想上开展“精神文明制”,教学上采取“期末统考评比制”,纪律上执行“值周评比制”,财产上实行“三级管理制”)治校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7年,该校升学率82%,毕业率97. 4%,巩固率98%,入学率96%。1988年5月底有教学班12个,教工28人,学生502人。学校有图书800多册,教具、仪器200多件。学校占地8亩,校舍79间。建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2.靖边县张家畔小学简介

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靖边县张家畔乡政府,借用张家畔东河湾张治中家窑洞,办起张家畔小学,始有教师一人(清末秀才张宗显),学生20多人。1941年学校移到附近李建军家窑洞,教师增至3人,学生40多人。1942年春,学校又移到贺俊林房中,冬后又移到张贵的大店院内,改名为张家畔中心小学。1943年春,靖边县政府,由镇靖堡迁移张家畔,原由县政府办的镇靖小学也移到张家畔,与张家畔小学合并,成立了靖边县第一完全小学。时有教员5人,一至三年级三个教学班,学生70多人,使用边区教育厅编写的教材,内容以抗日救国为主。1943年下半年,由于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学校移到新伙场村的天主教堂里。1944年迁回张家畔区政府的前院里,有一至四年级四个班,1946年又增了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学生增至200余人,成为正规化的完全小学。1947年学生增加到300人。同年3月解放战争开始,胡宗南、马鸿逵所部进犯三边,学校一时停办,低年级学生全部回家,高年级学生转移到吴起县景树坪学习。

1948年春复学,校址在张家畔东街(今靖边药材公司所在地),有一至六年级六个教学班,学生100多人,教师5人。1951年学生增加到400人,教师28人,有12教学班。1954年,在靖边十字街南修建校舍,占地13650平方米,开辟了新校址。1959年至1963年,改为靖边县初级师范附设实习小学。1965年学生增至600人,教工30多人。1966年为纪念毛主席“五七指示”改称靖边县五七小学。“文革”中一些教师被批斗,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1971年6月9日上午10时许,学校教室存放的气象站火箭弹发生爆炸,学校教室、宿舍全部被炸毁,两名学生被炸死。县政府拨款13万元将校舍翻修一新保证了秋季按时复课。从1969年起,附设初中一、二年级4个班,有学生200人,1971年初中班并入靖边中学。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改称张家畔小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重点小学。1982年学校少队部被团中央少年部等八单位评为“红领巾读书奖章”活动先进集体。1983年教师王瑞芳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986年8月学校开办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验班,效果很好。

1989年学校占地31.5亩,基建面积2190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11个教研组;有教工73人,学生1431人;有图书4100册,仪器107件。

3.靖边中学简介

靖边中学位于县城内,为县办重点中学。靖边中学创建于1956年,当时校园占地40亩,建筑面积1672平方米,招收初中生120名,设两个教学班。1959年秋,学校首届初中生毕业50名,学生升入本校高中,编1个教学班,成为靖中招收的第一个高中班。1961年靖中规模扩大到17个教学班,968名学生,61名教职工,成为靖边县第一所完全中学。1962年靖中第一届高中生毕业,37名毕业生参加高考,全部落选。1963年第二届高中生毕业,27名毕业生4名考入高校,5名考入中专,学校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年中,学校积极开展勤俭建校活动,师生员工修建校舍,开辟农场,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文革”时期,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1973年实行“开门办学”,支工支农,搞文艺宣传成了学校的主要任务,1974年至1976年间学校开设了农技、柴油机修理、土记者、文艺等专业班,学校成了“四不像”。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拨乱反正,靖中的教育工作转入正常状态。学校加强了领导力量,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回分散在各乡镇的原靖中教师,改变了校风、教风、学风。

1979年靖中实行校长责任制,先后制定了“校长职责”“教导主任职责”“教学常规”等13种管理制度,学校出现了新面貌。1980年高考,靖中有20名学生被录取到大专院校,31名学生录取到中专,开创了靖中毕业生升学的新纪录。1984年和1985年,靖中毕业生中有11名考生以优异的成绩跨进清华、北大等一类院校的校门。1989年学生张合梅在沈阳举行的全国少年运动会上获单人双桨划艇200米竞赛第一名。

靖中创办30多年来,为祖国培养了7031名高中毕业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296名学生。1989年有27个教学班,1680名学生,教工134人。学校占地86亩,基建面积11456平方米,教学楼一座;有图书16000册,各种仪器13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