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诗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孙志文先生的“诗意栖居”

刘炜评

阅读《小草诗集》,想起了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1797—1799)的诗句:“人生固然充满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借此诠释存在主义和诗歌的终极意义,遂使“诗意栖居”这一命题广为人知。海德格尔反复强调,只是为了活着而劳碌奔波的人生,只可谓之“筑居”;唯有以神性的光芒照亮并规范自身,进而追求精神恒久的人生,才称得上“栖居”。在这样的维度下,诗歌的意义顿时突显——“诗首先让栖居在其本质上得到实现”“只有当诗发生和出场,栖居才会发生”。我个人一向以为,抛开“神性”“存在主义”之类西方“玄念”,将“诗意栖居”植入中国诗歌文化语境中,使其获得更为挈情合理的意义,是完全可以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屈原的诗意栖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诗意栖居,“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是李白的诗意栖居,“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是杜甫的诗意栖居,“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轼的诗意栖居……简而言之,基于现实、指向理想的情怀自悦与自适,便是我所理解的诗意栖居。它表现在生活场域,便是主体言行对于环境的积极表态——拥护、对抗、疏离、向往、超越等等;表现在文学场域尤其在诗歌文本中,便是主体自由意志、精神情趣的感性张扬。

我愿意由此散谈我对《小草诗集》的鲜明印象。起初拿到这个集子,多少有点不以为意。这倒不是因为偏见,而是由于经验主义作祟。近十多年来,我在大学里开设《诗词曲赋创作》课程,又在省诗词协会兼职,参加过不少相关活动,因此和省内外旧体诗爱好者互动较为频繁。我给很多诗友改过诗词,也给多位诗家写过诗序。但在见到《小草诗集》之前,从没有听说过诗人孙志文先生。一向热心肠的李建飞兄介绍说,孙先生酷爱诗词创作,多年笔耕不辍,作品积累丰厚。这个集子,是孙先生精心整理出来的,子女和亲朋好友都积极支持付梓。于是我就想到了我看过的许多时人的旧体诗“自选集”,其中可点可赞的作品,委实数量无多。于是我就想当然了——《小草诗集》大约亦属此类。

但这本诗集的质地,改变了我的“妄忖”。通读全书之后,我不能不对作者的创作实力刮目相看:第一,这是一部多方面体现着作者诗意栖居追求的诗集;第二,这部诗集中的大量佳作,显示着作者对于旧体诗的驾驭,既循守着风骚正道,又呼应着时代生活的春风秋雨。仅就这两点来说,它是值得出版、值得读者悦读的。

先看作者在两首诗中的自白:

退休又感

养性修身重品行,钱财名利羽毛轻。

清风明月书生气,冷雨寒霜侠士情。

对酒狂歌尘世路,挥毫劲舞翰林程。

难成正果超三界,且遁桃源远俗声。

写作心得

豪歌兴咏志,意境立幽纯。

韵调音循律,陈言典寓新。

推敲温警句,提炼铸诗神。

耕作呕心血,挥毫珠玉珍。

第一首七律重在言说退休后的诗意栖居:淡看钱财名利,以修身养性自得其乐;而书生意气和侠士襟怀的并在,引领着、激发着作者“对酒狂歌”“挥毫劲舞”;即使难以“修成正果”,亦无怨无悔,因为作者有着自己的精神“桃源”。我特别喜欢尾联,它让我看到了诗人的心理定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好而趋之,乐而为之,自会有“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的裕如心境和从容不迫的走行姿态。

第二首五律重在言说文学创作的诗意栖居:情感由衷而发,注重意境构建,严守格律轨辙,用典追求“陈言寓新”,推敲字句一丝不苟,努力写出真精神。这是作者写诗的自律与自期。我最欣赏的也是尾联:“耕作呕心血,挥毫珠玉珍。”没有呕心沥血的笔耕纸耘,纵然天赋高才,也难得有较多的“珠玉”收实。

作者在自序中说:“我自幼就爱好文学,特别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除了学好规定的功课外,我就沉浸在古典文学的浩瀚大海中。”从中学时代开始,作者即满怀热忱写作诗词。在部队服役和转业油田工作的多年间,积累了大量作品。只是由于“保管不善”, “多次搬家和更换电脑”,它们大部分散失了。“退休后时间充足了,我又回到了读书写作的乐趣之中。对过去保存的部分文稿做了修改充实,也写了一些新诗。我作为家族中的长辈,希望自己家族中的后辈儿孙能传承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传承祖先的优良家风和品德,特选了有关自己读书、处世、治家、交友等方面的心得和感悟的诗作,编成小册子,也算是给家族后代留下的一点精神食粮罢。”由此可知,作者对于文学尤其中国古典文学,有着一以贯之的爱好;旧体诗的创作,伴随着作者的似水流年,记录着作者的人生履痕,承载着作者的悲欢爱恨。作者希望他的诗作的选编,至少具有激励子孙健康成长的意义。这样朴素深挚的丹衷,令我十分感动。

《小草诗集》由“处世感悟”“读史怀古”“自然风光”“时事抒怀”“游记感怀”“亲情友情”“无题”“自省自悟”共八小辑组成。就诗意栖居的呈现而言,既有集中性,又有丰富性。大抵来说,对于人间正道和正义的探寻和守护、对于现实社会事相热切关怀和剀切评骘、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冷峻察量和公允评说、对于大自然美好物色的依依爱赏、对于自己立身行事的时时戒惕,构成了这部诗集的主体内容。

这部诗集中最动人的诗篇,无疑是那些“心灯”闪烁之作:“冰心古道忘尘事,杯酒论文度暮年”(《自乐》)如孤光自照,可见肝胆冰雪;“别情难断阳关曲,歧路犹伤杨柳歌”(《送别》)字字情深,说尽离合意绪;“虚影无踪蝴蝶梦,浓情厚意杜鹃哀”(《无题》其九)妙得玉溪生之深婉;“夜梦观音送子来,金童转世下瑶台。一声啼哭齐欢笑,几度担忧尽释猜”(《天伦乐》其三)端现期待新生命到来的忧喜交织之情;“迷情失德终生悔,醉态招灾永世憎”(《伤酒》)自戒戒人,有箴言之力度;“谁道壶中天地小,怡情修德雅歌长”(《对祖国茶艺有感》)由小见大,义关养生大道;“飘如流水龙归海,逸若浮云鹤啸尘”(《观友人书法》)既道出书法走笔之妙趣,又寄望于人生境界之高远;“无心再作登高客,对酒重温梁甫吟”(《答友》)既坦言沧桑阅尽之后的有所不为,又表明回首鸿爪初心未易的有所作为;“鲛泪骊歌风雨骤,何堪泣血怨啼鹃”(《宠物情》其四)悲彻心骨的感受,使读者不能不为之动容……凡此灵犀情采,于诗集篇中往往可见。

作为热爱传统优秀文化的读书人,作者对于“修齐治平”“礼义廉耻”等千秋不刊的价值观有着坚定不移的认同;作为曾在苦水里浸泡过的平民子弟,作者对于底层草根生存有着同悲同欢的体味;作为当代国企干部,作者对于社会现实问题有着深入的观察和焦灼的思考。由此决定作者的诗歌创作,始终联通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淑世情怀。他既肯定网络世界给予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功效,又为它光怪陆离、真假混杂的病相忧心忡忡:“信息弥彰漫宇空,周游世界网中行。豪门艳事风初静,艺界流闻波未平。乞丐捐银何足信,红颜助赈岂斯明。追凶扬善谁称誉?痴语狂言众与评!”(《上网有感》)他为环境污染治理不力痛心疾首:“当今环境令人忧,地暗天昏污水流。食品添加危毒售,基因转育祸根留。雾霾笼罩千城暗,癌症弥增万户愁。安得河清红日照,谁承大禹治神州?”(《对治理环境污染有感》)他将商业大潮中农村变化记录于诗中,通过鲜明对比反映现实的三农问题,为农民的疾苦长吁短叹:“三山六水一分田,万代千秋生命延。林立高楼侵绿地,烟迷碧宇失蓝天。农桑何敌经商富,城镇堪忧求职怜。珍惜资源基业固,人间和美月长圆。”(《农民工》之二)在这类诗作的最后,作者往往寄寓了“引起疗救”的殷切期望。

作者既关注现实,也关注历史。收入本书中的咏史诗,虽大多只是单纯地“叙史”或“咏史”,但也有一些作品,颇能见出作者对于中国历史真相的独到察识和对于古代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兹举其中有关“汉初三杰”的三首七律,都颇有可观之处。

张良

金椎博浪震秦宫,拾履圯桥遇石公。

妙策求贤收众杰,奇谋征楚统群雄。

一身韬略扶明主,满腹经纶扬圣风。

功狗遭烹空有恨,孤云野鹤觅飞熊。

萧何

广交豪杰识英雄,初露锋芒小沛盟。

兵进秦宫存典籍,夜追韩信荐元戎。

功人开国居卿首,法令安民肃政躬。

名节自污消祸患,萧规曹继汉兴隆。

韩信

胸怀大志叹家贫,漂母恩怜胯下人。

布阵挥师平四渎,登坛逐鹿统三秦。

功高开国无双士,权重安邦不贰臣。

空有雄才难自保,英年血染汉宫春。

张良、萧何、韩信皆为秦末汉初著名谋士,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刘邦曾不无自负地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史记·高祖本纪》)三人才能,于此可见一斑。我以为这三首诗的成功之处有三:一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了三人生平主要事迹和功勋。如张良早年曾于古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于沂水圯桥上受高人黄石公兵书;萧何在进入秦咸阳宫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妥善接管各类典籍、账册等,之后又曾“月下追韩信”,为刘邦留住贤才;韩信早年曾因家贫而受“胯下之辱”,有漂母怜悯他而施舍给他饭吃等等。二是对于三人的最终命运做出了恰当评价。萧何虽曾自污名节以求自保,但能适时推荐曹参为相,称得上“大事不糊涂”的先驱;韩信空有雄才伟略,最后却惨遭杀害,令人唏嘘不已;相比之下,张良最谙“兔死狗烹”之理,所以早早地功成身退。三是每首诗大部分内容都是写三人的早年经历和对于汉王朝做出的丰功伟绩,只用最后两句交代其命运——他们并没有因为功勋卓著而活得安生。不唯汉朝,历史上有几个朝代的开国功臣们的命运不是如此?

再如其《龙纹五耳鼎》一诗,虽然收入“游记感怀”一类,但实际上也可以看作咏史诗。其诗如下:“圆形垂腹伟彝熙,五耳龙纹绝世奇。纯朴冠居三代首,雄浑贵显九华姿。江山鼎盛民心顺,朝政衰微礼乐危。阅尽春秋千古事,萧墙祸乱毁周祠。”前四句写实,赞美了龙纹五耳鼎的造型、工艺和气魄;后四句则从“鼎”字所象征的国家意义说开去,谓国家昌盛之时民心和顺,朝政衰微之际礼崩乐坏,千古皆然。由一件周代器物而引发出如此严肃的历史思考,自然比单纯地咏物要有意义得多。

这部诗集所收作品,大多为近体诗,尤以七律为多。以我个人体会,古今众多诗体,七律最不易写好。由于作者数十年肯下功夫,措笔此体,大体上可谓得心应手。无论起承转合、对仗用典还是炼字度句,都比较圆融熨帖。随便举出几则对仗句,就可以见出作者诗笔的老辣:“鹿乳奉亲山谷险,尝汤进药汉王啼”(《孝亲》)、“夷吾交友倾心贵,樵士知音绝世魁”(《交友》)、“煮酒当歌英气发,驾车长啸赤心铭”(《饮酒》)、“傲骨扬眉轻达贵,奇才吐气赋豪篇”(《李白》)、“三吏鞭笞三别恨,一歌怀感一行悭”(《杜甫》)。


真诚祝贺《小草诗集》的出版,衷心祝愿作者孙志文先生的诗意栖居“精彩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篇。


(刘炜评,字允之,陕西商州人,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