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永寿县组织史资料(1998.6—2007.5)
综述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国共产党永寿县委员会 (简称“中共永寿县委”) 历经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委员会。其间,中共永寿县委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完成了县第十四、十五、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使全县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1998年6月至2003年1月,中共永寿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积极适应改革和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创新方法,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密结合,使党成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
以干部培训和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1997—1998年,共选派34名科级干部参加省委、市委党校的脱产培训。1998年分三期在县委党校对全县254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1999年先后制定印发《严格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业务培训制度》《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利用乡 (镇) 党校以50天时间对全县村、组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培训。组建“四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 辅导团,编写宣传资料6.2万字,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新任领导干部1480人 (次)。同时,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即讲学习,解决各级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讲政治,解决对党和人民负责任的问题;讲正气,解决权力观和公仆观的问题。2000年12月4日至8日,对124名农村新任党支部书记和第四次村民委员会换届后的新任村主任进行党性宗旨、政策理论、农业科技、法律知识、工作方法培训。2001年1月,印发《关于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学习活动从1月1日开始,分广泛动员、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整改提高四个阶段,到7月25日结束。活动中,组建领导机构278个,建立科级干部联系点388个;召开各类动员会218场 (次)、座谈会894场 (次);培训干部1890人;发放学习资料4084本,印发意见征询表24168份,走访群众15780人;收集意见、建议5688条。在民主评议中,82个县级部门和乡(镇) 班子群众满意,14个班子基本满意;377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有348人得满意票,满意率达到92%。清退县乡不在编人员800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132件,协调落实资金329万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8起,调整充实村级“两委”(支部委员会、村委会) 班子49个。
2001年2月,县委发出《关于在全县政法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展“三项教育”活动的意见》,用五个月时间,在政法机关开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三项教育活动。着力解决了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中存在的少数干警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办“金钱案”和“关系案”等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突出问题。2001年8月,印发《关于在全县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中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从8月底至9月底,分学习理论、召开民主生活会、制订整改方案三个环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企业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信心,促进了企业改革,提高了市场竞争力。2002年6月28日,县委发出《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学教活动成果的意见》,要求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化,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创建干部作风建设新机制;深化“三级联创”(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创建“六个好”先进党委,创建“五个好”先进村党支部),形成基层组织建设长抓不懈的机制。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2002年11月8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收看十六大开幕式。随后发出《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23日,党的十六大代表、省委副书记袁纯清对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作学习十六大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25日,召开全体县级领导会议,部署县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会后,全体县级领导分行业、分门类、分乡 (镇) 下基层向干部群众宣讲十六大精神,并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全县共举办各类宣讲、辅导报告31场 (次),参加人员4500多人;县级领导干部形成调研报告28篇。
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998年11月至1999年3月,在全县乡 (镇)党委和乡 (镇) 人大换届中,抽调24名工作人员,组成8个考察小组,对17个乡 (镇) 领导班子进行包括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在内的全面考察。依据综合研判结果提拔任用29人,其中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的7人、科员提拔为副科级的22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24人,占83%;女性12人,占41%。换届后全县乡 (镇) 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6岁,比换届前下降0.4岁;党政正职平均年龄39.4岁,下降0.8岁。班子成员中,大学本科学历17人,比换届前增加10人,大学专科学历62人,增加7人;中专学历30人,增加14人;女干部16人,增加9人;非中共党员干部从无到有,达到8人。1999年4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制定了《永寿县“双推双考”选拔任用副科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提出全县选拔任用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副科级领导干部实行“双推双考”(组织推荐,群众和个人推荐;文化考试,组织考察) 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资格及条件。同年在开展“三讲”“双学”(学理论、学党章)、“四教育”活动中,进一步突出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了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建立起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和党员信息库,储备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级后备干部信息189人,党员信息6300人。2002年1月,印发《永寿县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提出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应选条件、基本程序等9条规定。1月至3月,在乡 (镇) 党委换届中,根据永寿实际,确定监军、店头、常宁3镇党委各由9名委员组成;仪井、甘井、马坊、豆家、御驾宫、渡马、上邑、渠子、永平、永太10个乡 (镇) 党委各由7名委员组成。乡 (镇)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 (其中兼任乡镇长1名)。乡 (镇) 纪委由5名委员组成,设书记1名。
2002年4月,根据省、市委关于机构改革精神,县委印发《永寿县县级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以县委书记庞少波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启平任副组长的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后又印发《永寿县县级机构改革部门职能配置、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县乡机构改革中实施竞争上岗、定岗和轮岗工作的意见》《关于对县乡机构改革撤并单位进行审计的意见》《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的意见》《县乡机构改革中机关人员分流实施办法》等文件。机构改革工作从4月1日开始,6月15日结束,分准备、学习提高、实施“三定”(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人员定岗、建章立制、检查验收等6个阶段进行。改革后,共设置39个县级党政机构。其中县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 (监察局)、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工部、政法委员会、县直机关工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9个工作机构和党校、档案馆等两个直属事业机构;县人民政府设24个工作部门、3个直属事业机构;精简率为15.2%。县级机关新的行政编制为291名,精简率17%。县级部门领导配备152名,精简8%。分流机关工作人员217人,占应分流人员的82%。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共精简审批事项109项。8月,县委制定了《永寿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及实施细则。改革后,乡﹙镇﹚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农税办公室4个行政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个事业机构。全县核定乡﹙镇﹚行政编制194名,精简率18.5%。乡﹙镇﹚党政领导职数98名,精简率9%。分流乡﹙镇﹚机关工作人员74名,占应分流人员的95%。
制定规划,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99年3月制定印发《永寿县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提出从1999年起,用三年时间对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分期进行整顿建设,到2001年,使全县90%的村和乡 (镇) 分别实现“五个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党支部书记;有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条能加快本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有一个好的经营体制;有一套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保障工作有效运转的好制度), “六个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有一个好党委书记;有一支好的乡 (镇) 干部队伍;有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和监督制度;有好的工作作风;有一个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好的工作格局) 目标。同年3月印发《关于在全县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四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决定用50天时间对全县农村基层干部普遍进行一次“四教育”活动。4月1日至5月31日,“四教育”活动在全县17个乡 (镇)、254个行政村中全面展开。通过教育,乡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1年8月1日至10月底,对处于“残、瘫、软、散”状态的村级班子实施集中整建。先后选配村党支部书记9名,补选村委会主任4名;改选、补选村级配套组织负责人168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08名、入党积极分子518名,转正农民党员56名。修复供水设施5处,整修村级道路10.7公里,处理土地、宅基地纠纷18起,清理违规资金0.75万元,收回拖欠税费4万元。2001年11月,县委批转组织部、农工部、县民政局《关于建立农村干部定编定额补贴及激励制度的意见》。依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农村基层干部一般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会计。村级干部的职数依据各村村民人口分三类情况确定:500人以下的村设村干部3人,501—1000人的设4人,1000人以上的设5人;党支部、村委会的主要干部可以相互交叉任职;农村干部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其候选人要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遵纪守法,心系群众;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此后,全县各村严格按照上述规定落实了农村干部定编定额补贴政策。2002年3月至5月,县委在监军镇、永平乡、永太乡、渠子乡等4个乡镇的83个村开展第二期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7月,县委发出《关于在全县开展村级组织集中整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整建活动的重点是选准配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领导班子,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村级组织规章制度。整建中,县级领导现场办公16次,协调解决问题33件,落实发展资金17.6万元。
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1999年3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公开承诺,努力办好人畜饮水、保障贫困人口温饱、现代通信、职业教育、公路交通、电网改造等方面的十件实事。同年又印发《永寿县扶贫工作包村扶户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所有帮扶贫困户的县级领导干部、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乡 (镇) 党委书记、乡 (镇) 长实行扶贫工作百分制考核,落实责任,根据考核结果奖惩。同月,制定《永寿县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驻村任职工作实施方案》,选派74名党政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74个村任职,实施为期两年的驻村任职工作。要求以中央提出的“五个好”为目标,认真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和村务管理规章制度。规定下派干部每年累计在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40天。2000年1月,县委发出《关于在全县开展机关作风整顿的安排意见》。2002年1月,县委印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施细则》,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集中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集中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按照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部署,1998年全面清理通信工具,遏制“耳朵上的腐败”现象。全县共清理出领导干部住宅电话99部,其中条管单位公费安装6部;移动电话56部,其中违规配备32部。对违纪配备的移动电话进行公开拍卖。严格控制会议和公务接待费,制定印发公务活动接待标准、招待费实行账务列单等规定,使会议费、公务接待费比1997年减少25.8%。建立并推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公务员轮岗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廉政档案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加大办案力度,年内县纪检监察部门共立案18件,查结18件,结案率100%。受党纪处分13人;政纪处分3人。在被处分人员中,县级部门领导干部1人,县属公司级领导干部3人,农村基层干部11人。挽回经济损失近20万元。清理村级财务1954.8万元,收回各种欠款390万元;清理出违纪资金10.9万元,立案查处违纪村干部11人。1999年3月,县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至2002年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73亿元,比1997年净增1.41亿元,年均增长12.16%,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1793万元增长到2467万元,净增674万元,年均增长7.5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762元增长到1010元,年均增长6.51%。
2003年1月6日至7日,中共永寿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17名,列席代表75名。县委书记庞少波作题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希文作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7人、候补委员5人。十五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委11人。庞少波当选为书记,周少华、黄启平、李西安、陈希文当选为副书记。大会选举产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县纪委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常委7人,陈希文当选为书记。会议提出下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是果畜富民、工业强县;“一招四推”,跨越发展。果畜富民就是精准把握永寿农业发展现状,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果畜两大主导产业,形成基地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工业强县就是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强化措施,扩张总量,壮大实力,使工业经济成长为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一招四推”就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争跨越的关键环节摆在经济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以招商引资统揽发展全局,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继续实施项目带动计划,加快扶贫开发,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而奋斗。
这一期间,中共永寿县十五届委员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1月24日,县委成立以县委书记庞少波任组长,县委副书记陈希文、邢步宜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5日,发出《关于在全县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目标要求。28日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安排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出席会议的省委副书记杨永茂、咸阳市委书记宋洪武分别讲话。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江泽民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资料,发放到党员手中。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县城主要地段和机关单位门前悬挂宣传横幅75条,刷写标语上千条,发放宣传资料1.53万份,县电视台播放专题节目105条。并抽调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5名干部组成理论宣讲团,巡回13个乡 (镇) 和32个单位宣讲45场。同时,围绕学好中央、省委、市委规定的学习内容,开展了集中封闭学习、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展评、学习教育知识测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四次集中学习,并邀请省委党校教授作专题辅导。各乡(镇)、部门每天组织党员学原文、听辅导,观看先进人物事迹电教片,组织党员到长武县学习参观巨粉娥先进事迹。同时采取集中培训、组织参观、电化教育等形式,对95名科级干部和19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轮训。县委基层组织建设整顿办公室 (简称“基层办”) 编印了3500册《农村基层党员必读》,组织民政、司法、农业、卫生、果业等部门深入农村,对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教育和培训。“保先”教育活动从2005年1月开始,分三批进行,每批半年时间,2006年6月结束。第一批教育活动中有1200多名党员与1300多户农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资金23万元,帮助果农改形果树7.5万亩;开工水利工程14处、投资167万元,乡村道路建设投资375万元。学习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中共永寿县委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3年推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考察预告制、考察责任制、公示制、试用制,严把推荐关、廉政关、计划生育关。注重社会公议,坚持凭实绩用干部,靠贡献定位次。年内调整科级干部90人,其中县级部门与乡 (镇) 交流46人;从129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中提拔任用为科级领导干部的29人。2005年调整科级干部67人,其中提拔任用36人,交流29人,暂缓任用1人,取消任职资格1人。制定《选拔任用干部实行票决制规定》,首次对拟提拔 (推荐) 担任县级部门和乡 (镇)正职的27名干部实行全委会投票表决;组织36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向全县公开宣誓承诺。2006年6月,组成6个考察组对13个乡 (镇) 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进行全面考察。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推荐新一届乡 (镇) 党政班子正职人选。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人选,广泛征求人大、政协等各方意见。8月,召开县委常委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形成乡 (镇) 领导班子人事安排方案。确定监军镇配备9名党委委员,其他12个乡 (镇) 分别配备7名;监军镇配备7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其他乡 (镇) 分别配备6名。全县乡 (镇) 共配备86名领导班子成员。其中女性10名,占11.6%;非中共党员干部5名,占5.8%。大学文化程度41名,占47.7%;大专文化程度29名,占33.7%;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16名,占18.6%。30岁以下14名,占16.3%;平均年龄为35.8岁,比上届下降1岁。平级交流干部14人;提拔8人 (正科级2人,副科级6人),其中从县级部门提拔2人、乡 (镇) 就地提拔6人。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2003年5月,县委印发《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学习白河“三苦”精神的通知》。要求全县干部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白河县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鼓足干劲,推动工作。2003年6月发出《关于建立农村基层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为主题,通过建立基层干部学习培训、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包村抓点办实事、评议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接受党员审查、村级财务监督、干部激励、督查指导等九项制度。同月,发出《关于在县级部门和乡 (镇) 推行“三三制”的意见》,决定机关干部用三分之一时间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蹲点、三分之一时间进行调查研究。2004年8月,发出《关于集中开展县、乡、村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安排意见》,对全县干部作风进行全面整顿。10月,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2006年8月,做出《关于“治庸治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针对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存在的“懒”“散”“庸”问题,从8月中旬开始,用一个月时间,分学习、自查、整改三个阶段进行了重点整顿。
在制度建设方面,2004年县委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会后,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胡锦涛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两个《条例》与解决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过硬作风推动各项工作;修订完善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责任制、干部任免责任制、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追究方式;继续推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水平。2005年,全县各级党组织在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党委 (党支部) 工作制度、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构建起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机制。2006年7月,县委制定《党员旁听县委常委会议试行办法》,决定县委常委会议凡研究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改革、党的建设以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永寿县内生活、学习、工作的中共党员均可申请旁听。同时就会议讨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可依主持人的安排进行简要发言,也可以书面形式会后向县委反映。同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党务政务公开的试行办法》。推行会议公开、文件公开、职能公开、机关办公场所公开、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工作评议公开。建立“社情民意绿色通道”,开通“民声快递热线”。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整建取得成效。2003年,县委抽调57名科级干部,带领工作队对班子不健全、经济发展滞后的44个村进行思想、组织、作风、财务等方面的集中整顿。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8人,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6人,培养、确定村级后备干部51人。通过整顿,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活力,解决了群众关心的水、电、路等问题21个。2004年3月,县委发出《关于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新一轮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随后,全县13个乡 (镇) 党委、250个村党支部、县级涉农部门及乡 (镇) 站、所广泛开展“三级联创”(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六个好”乡 (镇) 党委,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活动。7月,县委又提出《关于实施“四培双带两示范”工程的意见》,决定用三年时间,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创建1个省级、2个市级、3个县级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创建2个省级、10市级、40个县级科技示范基地;培养10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典型,树立10个部门包抓典型。至2005年6月,“四培双带两示范”工程在党员中确定致富能手204名,在致富能手中确定党员培养对象186名,在党员致富能手中确定村“两委”主要干部培养对象35名,创建党组织示范基地36个、党员科技示范户132户,涌现出“支部+协会+农户”等党建经济发展共同体上百个。2005年,县委抽调18名科级干部、36名一般干部组成18个工作组下乡驻村,继续整建后进村。整建中共调整充实村党支部班子6个、村委会班子4个;调解各种纠纷24起,解决了450口人吃水难、4个村行路难的问题。在199个村党支部和252个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以“选创业型干部、配事业型班子”和“穷村选富人、富村选能人”的原则推荐村干部候选人,使换届后的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中具有农民技术员职称的占到62%。年龄和文化结构也有所改善,50岁以下的占77.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8.2%。同年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村级干部定编定额保障激励制度的意见》,对村级干部的职数设置、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工资待遇和考核监督等十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使全县村组干部职数由1573人减少到到857人;在全市各县 (市、区) 中第一个实行村干部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给,当年兑付工资150万元;对连续担任正职15年以上的卸任村干部,由县财政统一发给生活补贴。至年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县街道社区和乡 (镇) 机关137个基层党组织、943名党员中顺利完成任务。
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2006年4月,县委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泛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荣辱观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起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3年至2005年,全县建成省级文明单位5个、文明机关2个。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人民满意的司法机关。广泛开展科技普及、推广培训。至2005年,科技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健康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较为显著,2004年、2005年永寿县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
持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2003年,县委制定并实行有纪检、组织、人事、审计、计生、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参加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审计部门对乡 (镇) 和县级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将联席部门报送的信息输入信息库,使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趋于规范。2005年3月,县委印发《永寿县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行政执法监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责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坚决执行中纪委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不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不“跑官要官”;不在婚丧中大操大办、收受礼金;不参与赌博;完善并落实永寿县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学习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查办20多起大案要案,重点查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建设工程招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中发生的案件,改革中的国资严重流失案件,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及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破坏投资环境、破坏招商引资的案件。2005年8月,全县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制定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11月,县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警示训诫工作。在全县抓好两个《条例》的学习贯彻,制定印发《永寿县领导干部管理考核监督办法》,建立健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廉政鉴定制度、计划生育鉴定制度、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制度等五项制度。2005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94件,查结94件;给予党政记处分103人,追回款额22.98万元;在治理教育乱收费中撤销职务2人、行政记大过2人、记过2人;对医疗单位采购的29个品种医药实施监督,对19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工程项目实施五处,监督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两起839万元;警示训诫64人。2006年9月发出《关于重申公务接待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精神作出九条具体规定,从源头上制止奢侈浪费。
至2005年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2亿元,比2002年增加3.29亿元,增长88.2%,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年均递增49.14%;地方财政收入1580万元,同口径比较年均增长10.12%;农民种地零税负,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元,年均增长13.53%。2005年在全省年度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永寿县综合考核位次前移15位、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前移26位、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前移18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前移22位,成为“十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最快县之一。2006年6月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农村和278个承担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的基层党组织、4655名党员中圆满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2006年10月25日至27日,中共永寿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13名,列席代表92名。县委书记庞少波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县委常委、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旭作了县纪委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9人、候补委员6人。十六届一次全委会会议选举产生常委11人,庞少波当选为书记,齐海斌、邢步宜当选为副书记。大会选举产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7人。县纪委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常委7人,王旭当选为书记。会议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速进位,奋力跨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永寿、和谐永寿。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4.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10万元,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7元,分别年均递增15%、13%、20%和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以内。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是: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教育奠基,城镇带动,招商突破。即抓果畜、促增收、强支柱,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工业、促民营、增实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招商、引项目、促带动,激发全民创业活力;抓城镇、促三产、活商流,推动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为了适应深化改革、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实现既定目标任务,中共永寿县十六届委员会从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抓起,加快工作节奏,狠抓工作落实。2006年11月,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访贫思廉、扶贫思勤”教育活动,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通过结对走访贫困家庭、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呼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使领导干部自觉为人民服务。12月,发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政务公开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绩效考核制、效能投诉制、过错追究制等八项制度,有效提高了公务人员的办事效率。同月,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在农村构建起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7年3月,中共永寿县十六届二次全体 (扩大) 会议召开,会议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2007年全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对进一步改进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3月5日,县委制定《永寿县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提出永寿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至15年的建设,使全县80%以上的村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繁荣、群众生活安康、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民风文明、公共服务配套、村务管理民主、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同时制定《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5月,发出《关于学习宣传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把握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及政策措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现代农业建设,以科学理念指导现代农业建设,以扎实的工作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力求取得实效。
2007年5月,中共永寿县委下属29个党委、8个党组、11个党总支、46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87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