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辞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湖泊 水泉】

◎昆明池

西汉长安人工池。故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东南一片洼地。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与昆明夷作战教习水军和解决长安城水源不足而开凿。周回四十里,从而解决了长安城的蓄水供水。《雍录》昆明池记:“昆明基高,故其下流尚可壅激,以为都城之用,于是并城疏别三派,城内外皆赖之。”池引水一支东出为昆明故渠。通渭,通漕渠,成为汉代输送东南物资水运到长安的一条重要运输线。池内有弋船各数十,楼船百艘,还建有豫章台、灵波殿、石鲸,是长安城南一处以湖光水色为主的风景游览区及水产养殖地。十六国姚秦时池水涸竭,北魏太武帝及唐德宗时亦曾修浚,自唐太和年时丰水堰坏,池遂干涸,宋以后湮为农田。

◎休屠泽

又名诸(猪)野泽、白海、白亭海等。湖泊名。即今甘肃民勤县北白亭海,现已干涸。秦汉时,因匈奴休屠部居此,故名休屠泽。此后,此泽一带均为少数民族居住之地,也是丝路灵州道所经湖泊之一。

◎诸野泽

见“休屠泽”条。

◎白亭海

见“休屠泽”条。

◎居延泽

又作居延海、西海等。湖泊名。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历代因沙化严重,水量已大为减少。此湖一带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及边防、戍守之地,有著名的“居延汉简”出土。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张掖县记:“居延海,在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即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者,风吹流行,故曰流沙。”此湖一带也是连接漠北草原与河西走廊的要地。

古居延泽底涸鱼

◎兴胡泊

古湖名。即今甘肃敦煌西北喀拉湖,为疏勒河旁湖泊之一。兴胡,唐代指往来于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与内地的西域商胡,因其多聚居于此湖附近,故名兴胡泊。

◎乌白池

古盐池名。地在今宁夏盐池县北内蒙古境之北大池一带。唐代此地有盐池四所:乌池、白池、细项池、瓦窑池。乌、白池出盐,为唐、西夏时西北主要产盐之所,西夏赖以为生,并大量销至北宋境内。

◎胡洛盐池

古盐池名。地在今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内,今杭锦旗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长泽县记:“胡洛盐池,在县北五十里。周回三十里。亦谓之独乐池,声相近也。汉有盐官。”

◎沃野泊

古湖泊名。《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下》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道里”中有“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内云:“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遗址)北渡乌水,经贺麟泽、拔利干泽,过沙,次内横剗、沃野泊、长泽、白城……”内沃野泊在今内蒙古乌审旗一带,为唐代关中经夏州入漠南、漠北的道路所经湖泊之一。

◎突纥利泊

古湖泊名。《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下》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道中有“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内记:“……又经故阳城泽、横剗北门、突纥利泊、石子岭,百余里至阿颓泉。”突纥利泊在今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中,乌审旗以北。

◎大非苦盐池

古盐池名。《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下》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道中“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内记:“……又经大非苦盐池,六十六里至贺兰驿。”此盐池在今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中。

◎鹿浑海

古湖海名。《魏书·高车传》记:“后徙于鹿浑海西北百余里,部落强大,常与蠕蠕(柔然)为敌。”鹿浑,应为鄂尔浑之音译,故此海应在今内蒙古鄂尔浑河畔。

◎青海湖

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线所经湖泊名称。汉代作卑禾羌海、鲜水海,又称为西海。北魏时始得其名。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藏语称“雅莫塘”。即今青海省西部的青海湖。北魏时湖面周回1000余里,唐时尚存800里,现有面积4427平方公里。最深达38米。为中国最大的咸水湖。西魏大统六年(540),吐谷浑王夸吕自号可汗,居青海西十五里的伏俟城;隋大业五年(609),隋军伐吐谷浑,于此置西海郡。唐咸亨三年(672),吐蕃大败李敬玄等于青海上。天宝七载(748),哥舒翰曾于海中龙驹岛筑城,与吐蕃周旋。

青海湖

◎卑禾羌海

见“青海湖”条。

◎鲜水海

见“青海湖”条。

◎雅莫塘

见“青海湖”条。

◎烈谟海

唐蕃古道所经湖泊名。《西宁府新志》记作“阿隆阿他拉”,相当于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温泉食宿站西南六十余里的苦海。

◎暖泉

唐蕃古道所经温泉名。安多藏语称“钦科奢马”(chu mgo phyug ma),即今青海湖南面大河坝西南十五里的温泉。《册府元龟·外臣部》称:“铄河中有石状如肝,方圆数尺,河水冷,石面有穴六寸,温泉出自其中,流入河。”

◎鱼池

唐蕃古道所经湖泊名。即《乾隆内府舆地图》中的扎新齐尔舍里,《中国新舆图》中的扎生吉尔湖,两名均意为鱼湖。位于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澜沧江上游以北的敦布拉。

◎七乌海

唐蕃古道湖泊名。最早见于《隋书·地理志》河源郡条所载。约相当于今青海湖南的褡连海(又名贡嘎淖尔)周围的七个湖或七条川。一说为连接托索湖的一系列小湖。

◎褡连海

见“七乌海”条。

◎贡嘎淖尔

见“七乌海”条。

◎乌海

唐蕃古道湖泊名。即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苦海(又名喀拉海),一说即七乌海。唐贞观九年(635),李靖等伐吐谷浑,任城王出南道,历破罗真谷,追击吐谷浑王伏允于乌海。咸亨元年(670),薛仁贵击吐蕃,自大非川进屯于此,为吐蕃所败。

◎苦海

见“乌海”条。

◎柏海

又作柏梁。唐蕃古道所经湖泊名。即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唐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松赞干布亲至柏海迎接。

◎鄂陵湖

古称“柏海”“鄂灵海”。黄河河源两个最大湖泊之一,在今青海玛多县以西100公里,其西即另一湖——扎陵湖。鄂陵湖藏语意为“青蓝色长湖”,约640平方公里,水色青蓝,呈三角形葫芦状,湖中心有小岛。黄河水源汇成玛曲河水自星宿海流出后,进入西边扎陵湖,再汇入另一支流多曲,分数股流入鄂陵湖。黄河主流即由此湖北流出,名玛曲。河源两湖附近。是唐蕃古道所经之地。

◎扎陵湖

古称“柏海”“查灵海”。黄河河源两大湖泊之一。在今青海玛多县西100公里左右,其东即鄂陵湖,相距约10公里。扎陵湖,藏语意为“灰白色长湖”,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北岸为错尔尕则山。湖呈椭圆形,水色灰白,南有数股水流入鄂陵湖。黄河河源两湖附近为古代至今青海通往西藏的交通所经地之一。

◎星宿川

又名火敦脑儿、星宿海等。唐蕃古道所经湖泊名称。即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扎陵湖、鄂陵湖与玛多之间的星星海。唐贞观九年(635),李靖等伐吐谷浑,积石道总管侯君集率军行荒原二千里,历时一月,途经星宿川,到达柏海,观览河源而回。元代潘昂霄撰《河源记》亦云:“河源在土蕃尕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方可七八十里……旁履高山下眎,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池。”

◎苦拔海

又作可跋海。唐蕃古道所经湖泊名。“苦拔”意指河岸。即今青海湖南山麓的日月山大壑谷以西的尕海,方圆约十七里,东北去倒淌河镇约三十里。唐将哥舒翰曾于此击败吐蕃。

◎温汤

唐蕃古道温泉名。《新唐书·地理志》记:“有温汤,涌高三丈,气如烟云,可以熟米。”即清代西藏达木(今当雄)草原南部的宁仲汤泉,位于今念青唐古拉山的五陵之中。一说即今拉萨西北的羊八井热气田。

◎乐桥汤

唐蕃古道所经湖泊名。即《乾隆内府舆图》中的租隆交,亦即《西域同文志》中的磋朗角克(Mtsho long kyog),义为“内漩湖”。即今西藏那曲地区白雄南二十余里的“陇雀湖”,乐桥汤即陇雀湖的音译。唐、蕃使臣、僧侣、商民曾往返于此。

◎恕谌海

唐蕃古道所经湖泊名。约相当于《乾隆内府舆图》中的“沙巴克拉尔”,在今西藏拉萨东北,唐代为蕃、汉使臣、商旅途经之地。疑湖小时间长,今已荡然无存。

◎郎噶池

又名郎阿淖尔。清代西藏阿里湖泊名。位于达克拉城(今扎达)北一百七十里,冈底斯山西南三十四里,今名拉阿错。池广三百余里。水源于马品木达赖池,西流汇为此湖。又西流为狼楚河。水色稍黑,味略逊。

◎马品木达赖池

清代阿里著名湖泊名。位于达克拉城(今扎达县)东北二百里,冈底斯山东南六十五里,今名玛法木错。发源于狼千喀巴布山,西流汇为此池,为冈噶江源之一。池周一百八十余里。水色绿,味清甘。午后五色浮面,灿如电光。四面有山如门,相传取水者必从门中入。

◎墨离海

一作墨离川。古湖泊名。即今青海西北苏干淖尔。敦煌石室遗书有唐人诗残卷(P.2555)及吐鲁番出土文书(72TAM225)中均有此海名。此海为吐谷浑部所居之地,系由敦煌南入青海道上所经湖泊之一。

◎蒲昌海

又作盐泽、泑泽、牢兰海、罗布等。即今新疆罗布泊。塔里木河、孔雀河、且末河流注于此。近代以来河水较少,湖面缩小。《新唐书·地理志》记:“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治今甘肃敦煌西南)西十里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此湖为汉代丝路所经湖泊,湖西北即著名的楼兰。东汉以后,西域南道路经湖南之若羌、且末。

◎泑泽

见“蒲昌海”条。

◎牢兰海

见“蒲昌海”条。

◎蒲类海

一作蒲类泽,元代又作八儿思阔海。即今新疆巴里坤湖,位于天山东端,围绕湖周围形成一绿洲盆地,历来为漠北进入天山南北的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后汉书》卷二三《窦固传》记:窦固击北匈奴,“至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王走,追至蒲类海”。即指此。汉于此设蒲类将军,唐在湖东设有蒲类县、蒲类州等。

◎八儿思阔海

见“蒲类海”条。

◎巴里坤湖

见“蒲类海”条。

◎萨毗泽

古湖名。敦煌石室遗书有《沙州地志》残卷(P.5034)等,曾记离石城镇(今新疆若羌)“东南四百八十里”有“萨毗泽”和“萨毗城”。萨毗,即苏毗族,因其居此,故名。此泽即是今新疆东部之阿雅格库木湖,地当青海越阿尔金山入新疆的古丝路上。

◎乞则里八寺海

湖泊名。即今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布伦托海。元代刘郁撰《西使记》:常德西使,从和林(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出发,经瀚海(戈壁),再西北行,即过此海。

◎敦薨薮

古湖名。即今新疆焉耆东之博斯腾湖。博斯腾,维吾尔语意为“绿洲”,又名巴格拉什湖。为新疆最大淡水湖。焉耆为丝路道上所经重要城镇,故此湖所形成的绿洲也为丝路所经要冲。

◎阿父师泉

丝绸之路上水泉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一带。唐代高僧玄奘前往印度时途经此处。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记载,当时此泉水随着过往行人的多少而改变出水量,无人路过时泉水自然断流。

◎玄池

古湖泊名。即今俄罗斯与中国新疆北界相邻之斋桑泊。此湖为额尔齐斯河上游湖泊,为草原丝路所经湖泊之一。

◎黄草泊

古湖泊名。即今新疆精河北艾比湖,一名布尔哈齐湖。湖身呈椭圆状,面积1070平方公里,有奎屯河、博尔塔拉河、精河注入。元代于湖南设黄草泊驿,为丝路所经湖泊之一。

◎巴尔喀什湖

中国史籍又称为夷播海、库克拾腾吉斯海等。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西半部咸水,东半部淡水,其间有极宽之水道相通连。有伊犁河等七条河注入,故又称为谢米列契(七河)地区。其东南历来为游牧民族乌孙、突厥、哈萨克等族游牧之地,也是丝路所经中亚湖泊之一。

◎夷播海

见“巴尔喀什湖”条。

◎热海

亦称大清池、阗池、亦思宽湖、特穆尔图淖儿等。古丝绸之路上的内陆湖泊。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长185公里,宽57公里,最深处702米,面积6200平方公里。由于其面对雪山而不结冻,故名。本在中国境内,清代称图斯库勒或特穆尔图淖儿。清同治三年(1864)因中俄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而为俄国所领有。唐代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时曾从热海南侧经过。

◎亦思宽湖

见“热海”条。

◎伊塞克湖

见“热海”条。

◎千泉

又称屏聿。古丝绸之路上的湖泊群,因当时有千余泉池,故名。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的梅尔克一带。隋末唐初时,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置牙帐于此。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曾路过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