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领导干部读国学
一
什么是国学?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国学”一词。当时的“国学”,是指天子或诸侯设立的教育机构;后世历代王朝在京师设立官学,如太学、国子学等,也通称为“国学”。可见,这个“国学”指的是“国立学校”,与我们现在所说“国学”的含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中国古代,雄踞东亚。在士大夫心目中,只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观,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因此谈不上有“国学”。近代以来,欧风美雨驰而东,这才逐渐有了“西学”与“中国之学”的区分。现代“国学”一词,一般认为源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当时,日本思想界荷田春满、贺茂真渊等人提倡研究日本古代典籍,阐明日本固有的精神,提出了“国学”一词。受此思潮影响,流亡日本的立宪派梁启超、黄遵宪等,同盟会员章太炎、陈去病等,开始使用“国粹”、“国学”、“国故”、“国故学”等词汇。这里的“国”字,包含了他们力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救亡图存的爱国情结。如梁启超说:“养成国民,当以保存国粹为主义,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章太炎认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
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国”字头的词汇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最终“国学”一词取代了“国粹”、“国故”和“国故学”,成为通行的概念。1905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发起国学保存会,并创办机关刊物《国粹学报》,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1906年,留学日本的青年革命者成立国学讲习会,聘请章太炎为主讲人,听讲者达数百人,著名的有钱玄同、马裕藻、沈兼士、鲁迅等人。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成立国学门,以蔡元培校长牵头的国学门委员会为其核心组织,委员会的委员有顾孟余、李大钊、沈兼士、马裕藻、鲁迅、胡适等人,宗旨是“整理国故”。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后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延聘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吴宓等为导师,提倡“以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中西兼通的人才”。此外,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在那一时期也成立过国学研究所或研究院。这些国学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成立,说明国学逐渐“登堂入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方向。
但是,“国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国学是和我国的固有学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如《辞海》中对国学的定义是:“国学,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1996年,哲学家张岱年提出:“国学,亦称中国学,即中国学术的简称。”张岱年所说的“中国学术”,包括义理之学(哲学)、考据之学(史学)、词章之学(文学)、经世之学(政治学、经济学)。此外还有天算之学(天文学、数学)、兵学(军事学)、法学、农学、地学、水利学、医学等。2008年,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提出,国学包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指传统学术,尤其指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他把国学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常识层面,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ABC;二是学术与技艺层面,即传统文化各门类各方面,包括地方文化、民间技艺、学术传统之传承;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如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学问;四是民族精神,或曰国魂与族魂的层面。
可见,国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它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也是当代中国人应该继承和弘扬的宝贵文化遗产。国学既可以是学术象牙塔中的研究对象,更能够成为我们修习研读,用以提升人文修养、打造价值理念、增长做事本领的学问。
二
领导干部要不要读国学?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诚然,国学虽不能当饭吃,一般来说它也无法教给人马上就能用的技艺。但是,国学恰恰是一种“无用之用”。从大的方面说,国学中的精华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激烈的全球文化竞争中,让我们国家的文化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从个人方面说,国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增强一个人运用其他实用技能的底蕴。
关于“学”对领导者的重要性,让我们看一个例子。1917年8月23日,时年24岁的毛泽东给他的老师黎锦熙写过一封长信。信中说:“今之纷纷,毋亦诸人本身本领之不足,无术以救天下之难,徒以肤末之见治其偏而不足者,猥曰吾有以治天下之全邪!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己之本领何在,此应自知也。以欂栌之材,欲为栋梁之任,其胸中茫然无有,徒欲学古代奸雄意气之为,以手腕智计为牢笼一世之具,此如秋潦无源,浮萍无根,如何能久?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三。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毛泽东在这里所谈的“学”,当指一个人的学问功底或者人文底蕴,而非具体的实用技能。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博览群书,所阅读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国学典籍。而且,他能够“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奠定了极为深厚的学问功底,成为一生事业的基础。
20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悄然兴起了“国学热”,体现了人们迫切要求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同年11月,他在山东考察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4年2月,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这些论述中,习近平同志既阐明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又指明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领导干部要善于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学习国学,善于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学问功底的不断积累,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演变过程,从而推陈出新,引领时代文化的发展;可以领悟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在国学中看到历代成败得失,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可以在国学中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修身齐家的自觉性……
三
“领导干部读国学”是一套专为领导干部学习国学、了解国学打造的系列丛书,其编纂主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丛书以领导干部为读者对象,故针对其作为领导者的特点,精选名家名作,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时间考验,流传至今,仍有一定时代意义的文章;在文章主题上,主要选择那些与领导干部修身齐家、治国理政、历史借鉴、个人修养等相关的文章,务求让读者读书有兴趣,读书收实效。
第二,本丛书所选文章,以国学主题为标准,文章并不限于近代以来国学家的作品,也包括了历代国学典籍中的名家名作(有学者认为,古代学者不是国学家),以及一些国学造诣深厚但并非国学家的作者相关的文章,例如,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或其他领域的文化名人,他们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们作的关于国学的精彩文章也予以收录。
第三,本丛书所选文章,尽量具有可读性,即在行文上比较通俗易懂。对于部分文言文,则加上必要的注释,以利读者阅读。
另外,自“国学热”兴起以来,有人以国学之名,行曲解国学之实,如坊间讥为“国学鸡汤”的东西,本丛书一概不收。
最后,我们要敬告读者,国学经历了数千年的流传演变,其中并非全是精华。我们要用分析的态度去读国学,即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必要的辨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国学,即在学习国学时能够中外对照、互相借鉴;我们读国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学习国学不是为了“泥古”,而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本丛书中所选的文章,有的由于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个别观点或提法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也请读者能够“扬弃”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