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争雄
董卓之乱
刘秀统一中国,建立了东汉政权以后,吸取了王莽篡位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皇权。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早期的几位能够政从己出,其余的皇帝大多因宫廷生活的奢靡等原因而成了短命之人。继位的皇帝年纪都很幼小,因此政权便落在母后及其父兄(即外戚)手里。等到皇帝长大以后,想要收回政权,只有和自己身边的宦官商量,于是皇帝在宦官的协助下,推倒了外戚。宦官因为推倒外戚有功,并且又能包围和愚弄皇帝,所以实权便落在宦官手里,不久,这个皇帝又短命死了。于是再来一次外戚专权以至宦官擅势的过程。东汉中后期一百余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外戚和宦官争夺统治权的历史。在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中,宦官越来越占上风。
宦官势力的膨胀,逐渐形成了“群辈相党”的政治集团。在政治上,他们把持朝政,“权势专归宦官”,“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子弟支附,过半于州郡……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
当时地方官吏贪污成风,“官非其人,政以贿成”。各种类型的地主包括贵族、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富商等,无不广占田地,役使农民,敲诈勒索,奢侈逾制。因而,广大人民生活极度贫苦,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以张角弟兄为首的黄巾大起义。
▲曹操刺杀董卓图
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便动员所有的地主武装对农民起义进行镇压,并于公元188年,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并给予州牧领兵治民的权力。这些州牧有了领兵权之后,便乘乱纷纷扩张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一个个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中央政府对其难以控制,东汉政府想借改制而加强统治的梦想破灭了,地方割据势力得以发展,为以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根。
当农民起义来临时,这种矛盾相对缓和,一旦外来压力解除,这种矛盾便再度激化。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长子刘辩继立为帝,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外戚同宦官的斗争又重新激烈起来,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彻底消灭自己的对手,将世代官僚地主出身,并有一定声望、一定势力的袁绍、袁术兄弟拉到自己一边,并且接受袁绍的建议,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董卓还没有赶到,何进已为宦官所诱杀,官僚世族袁绍等又大杀宦官。
宦官们被彻底清除以后,长期以来交替执政的外戚和宦官集团的斗争结束了。宦官、外戚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官僚地主武装集团却纷纷粉墨登场,从此,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开始了。此时,东汉政权已是名存实亡了。
▲东汉玉辟邪
当袁绍大杀宦官的时候,董卓接到何进的密召后率军来到了京都洛阳。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性情豪放而又残忍,喜与人结交,由于他居住的地方接近西北少数民族,他便同这些少数民族的贵族势力交往,培植自己的力量,在陇西颇有名望。东汉末年因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屡立战功,连晋官职,做到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后来,镇压黄巾起义,并击退韩遂、马腾对京都地区的进攻,这使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和地位,并借此而使他的军事力量日益壮大。董卓的军队由汉族和少数民族组成,能征善战,凶暴残忍,董卓以此作资本,时刻准备争夺天下。正值他野心勃勃之时,恰逢何进召他进京。这对于董卓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他接到何进的密召后,立刻便率领3000人马,直奔洛阳,这为他独霸天下创造了良机。
董卓进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当时京师官兵很盛,司隶校尉袁绍拥有禁军的指挥权,当时曹操任典军校尉,后将军袁术控制了大将军何进的部队,济北相鲍信又募来一支山东兵,执金吾丁原有骁将吕布,这些力量合起来超过董卓军十倍还多。但是,由于董卓有三十多年的军队生涯,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当时东汉朝廷里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董卓知道自己的势力弱小,于是,他成功地运用了虚张声势的计谋。他过四五天就带部众在夜里悄悄出营,天明“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董卓这一手居然镇住了当时众杰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他们纷纷逃离洛阳,禁军尽都落入董卓手中。董卓又使用离间之计,使吕布与丁原不和,于是,心骄气盛的吕布杀掉了丁原,董卓又收吕布做义子,并收服了丁原部众,于是董卓的势力更加强大。
董卓进入洛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掉旧帝再立新主,以此控制皇权。于是,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随后又杀弘农王及何太后,拔掉了朝官和名士所凭借的旗帜。董卓立灵帝少子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汉献帝当时刚九岁,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中,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称太师,迁相国,封郿侯,带剑上殿,位在百官之上,俨然一个摄政王。
政治上,董卓为了收买人心,他外示宽柔,起用党人名士做朝官,外放大臣为牧伯太守,平反党人冤狱,以示不负众望。用周、伍琼、郑公业为尚书,让何颙做长史,荀爽做司空,陈纪、韩融等都成为列卿。外放尚书韩馥做冀州刺史,侍中刘岱做兖州刺史,孔做豫州刺史,张咨做南阳太守,张邈做陈留太守。甚至还任用逃亡在外的袁绍、袁术为后将军。
军事上,董卓深固根本,牢牢地控制关西。董卓招抚了凉州的马腾、韩遂,又征召关中潜在的政敌皇甫嵩和京兆尹盖勋。皇甫嵩时为左将军,有雄兵3万屯驻扶风。盖勋鼓动皇甫嵩与自己联兵反董卓。
但是,皇甫嵩雄略不敌董卓而听征,交出了兵权,到洛阳去做城门校尉。盖勋孤掌难鸣,也只好听征,到洛阳去就任越骑校尉。皇甫嵩到了洛阳,董卓将他逮捕下狱,迫使皇甫嵩屈服后又用为御史中丞。董卓控制了关中,所以关东兵起,他能西移长安。
▲东汉军士图
董卓是个非常残暴的家伙,他和他的部队到处烧杀抢掠,为所欲为。当时洛阳城中的王公贵族非常富有,高屋大厦,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董卓便令其军队冲进庐舍,奸淫妇女,抢掠财物,并美其名曰“搜牢”。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董卓的专横暴行,引起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强烈反对,公元190年,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及逃到陈留的曹操联合起兵,共推袁绍为盟主,反对董卓。这支联军,历史上称为“关东军”。
关东兵起,董卓被迫退出洛阳,胁迫献帝西迁长安,他发掘了诸帝陵寝及公卿墓冢,收其珍宝。董卓还把洛阳及其附近200里内居民,几百万人口驱赶入关中,将房屋烧光,鸡犬杀尽。被驱赶的人民,沿途缺粮,更遭到军队的践踏和抢掠,死亡无算,积尸满路。史称“旧京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东汉二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巍峨帝京,成了一片瓦砾场。
接着董卓又把关中弄得残破不堪。他大肆搜刮,敲剥黎民,筑坞于郿县,高厚7丈,与长安城等,号曰“万岁坞”,积贮了30年的军粮,珍藏黄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绵绮绩榖纨素奇玩,积如丘山。董卓得意洋洋自称:“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并且铸小钱,致使物价腾贵,一斛谷价值数十万,使百姓又蒙受一层灾难。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用计收买了吕布,使其杀死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掌握了政权。不久,董卓旧部李、郭汜等以为董卓报仇为名,率10万大军攻入长安,杀死王允等人,赶走吕布,又对长安城进行新一轮的烧杀抢掠。而后,李、郭两人之间又发生大规模的火并,长安与其附近地区,成了他们相互厮杀的战场,长安城变成废墟,居民离乡背井,关中地区继洛阳之后,又成无人居住之地。大诗人王粲《七哀》诗中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即是对当时景况的真实描述。
董卓之乱使两汉灿烂文化蒙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一场浩劫,它是东汉腐朽政治的必然产物。
经过数年混战,关西军阀彻底垮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规模更大的军阀混战却在关东军阀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