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世神话论坛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禹与共工之战的创世意义

开天辟地这样伟大的事业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是一个艰苦卓绝、充满挑战的历程。史书中说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出生了都顾不上回家看望,跋山涉水,栉风沐雨,以致于患了风湿病,变成了瘸子。比起神话所说,这些都是小儿科。

《大荒经》提到大地的西北,有一座“不周山”,不周山附近还有一座山,叫“禹攻共工国山”。不周山、共工,看到这些名字,我们的眼前立刻就会闪现出中国神话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即共工触不周山。

共工是人首龙身的巨怪,一位破坏宇宙秩序的大反派,他跟颛顼争夺天帝的宝座,最后被颛顼打败,气急败坏之下,一头撞向西北方的不周山。这不周山原本是支撑天穹的八根天柱之一,经共工一撞,撑天的柱子折断了,悬挂大地的绳子也断裂了,原本四平八稳的天和地都发生了倾斜,天盖向西北倾斜,大地向东南下陷。于是,天上的星星都转向了西北,西北的天穹有了缺口,寒冷的西北风就从那里吹来,西北方变成了天门,东南的大地下陷,大地上的江河之水都流向了东南,东南变成了大海。这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共工触不周山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典型的解释性神话,用来解释中国的地理大势,中国处于北半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星空,天轴向北方倾斜,日月群星都是从东南转向西北,在西北方消失于地平线之下,中国地势西北是高原,东南是大海,江河都流往东南汇入大海。古人熟知这一景象,但不明就里,于是就编了共工触不周山的神话加以解释。

《淮南子》《论衡》《列子》等书记录了共工触不周山的故事,但所有书都说打败共工的是颛顼,颛顼在中国神话里是北方之神。但是,《大荒经》的记载,却透露出整个故事的另一面。《大荒经》“不周山”和“禹攻共工国山”的记载,暗示与共工相争并打败共工的,不是颛顼,而是大禹。想来大地山川是鲧、禹父子前赴后继所缔造,他们自然要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共工这位宇宙破坏神搏斗,自然是他们的使命所在。也就是说,在原始神话中,这场宇宙毁灭者与宇宙捍卫者之间的战争,一定是在禹和共工之间展开的。《大荒经》由于体例所限,没有记录这场战争的详细过程,但它留下的这一笔,足以暗示在禹与共工之间,肯定发生过一场争夺世界的洪荒之战。

《荀子》的记载可为禹与共工之战提供一个佐证,其《成相》篇云:“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禹傅土,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成相”是一种类似于现在的莲花落或快板书之类的通俗说唱文体,其中提到禹为“抑下鸿”而“逐共工”,可见禹与共工之战当是荀子的时代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