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本《非暴力沟通》
人是社交动物,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善于沟通的人常常会招致矛盾冲突,而善于沟通的人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本文推荐的这本书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手册”,它有助于帮你进一步提升社交能力,不仅让你会说话,更能让你在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更好地利用沟通的魅力去解决问题,提升待人接物的水平,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给他人取过绰号,瘦点儿的叫人家“竹竿”,胖点儿的叫“水桶”。我们自认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对方如果接受,那他等同默认,对方如果生气,那他就是连个玩笑都开不起。尽管我们不想承认,但这的确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相对于那些面红耳赤的正面冲突,语言以及情绪上的冷暴力正越来越多地侵袭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有意无意的语言暴力与身体上的暴力相比,它的危害更不易被发觉,更容易在一个人的心理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大家消除隔阂,化解冲突,是一种以爱为出发点的新的沟通方式。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他有着五十多年的实践经验。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在这一刻观察到了什么?不要去管喜欢或者不喜欢,要避免从感性上表述,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纯粹地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对观察结果的表达要准确清楚,不要拖泥带水,夹杂着一些可有可无的话,避免判断或评价,客观一些。接着,表达感受,例如郁闷、恐惧、喜悦、愤怒等。然后,说出是因为自己哪方面的需要而导致那样的感受。
举个例子,比方说你的舍友将他的垃圾乱扔到了你的桌子底下。你可以这样跟他说:“看到桌子底下的垃圾,我不太舒服,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整洁的人。”接着,你继续说:“你要不把垃圾收拾一下?”这就是非暴力沟通最简单的运用。
如果你没听懂,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先从四个要素说起: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观察就是观察身边的事情,此刻我们观察到了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把事情说出来,不加以判断或评价。这里要严格区分观察和评论,像“你真是太讨厌了”这是评论,而“我今天和你问好你没有回应我”这句话才是观察。要注意避免混淆观察和评论,观察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是不夹杂情感的,而评论不仅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其中还带有评论者这一发表评论的主体对客观事实的情感表达,这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都是有一定差别的,正如俗话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对某一件事的看法不一定能让对方接受,甚至有时还会引发对方的反感和愤怒,倘若运气好,你的评论刚好能让对方接受,问题不大,反之,矛盾会激化。因此,采用观察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发生,减小沟通中的观念差异,促进非暴力沟通。
第二个是表达感受,比如喜悦、开心、气愤等。除了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我们还常常会把感受和想法混淆。举个例子:“我觉得小提琴拉起来像弹棉花”这句话表达的是感受还是想法呢?一看到“觉得”两个字,我们很容易将其归类到感受上,实际上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想法:我认为我的小提琴拉得不够好。
想要学会非暴力沟通,就要学会区分什么是感受,什么是想法。表达内心的感受,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进一步升华,更有利于改善工作。一旦你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彼此的距离就能更为贴近,良好的交流往往需要心灵的碰撞。
第三个是表达你的需要。当我们听到我们不想听的话时,我们的反应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第二种是指责对方;第三种是理解自身的需求与感受;第四种是用心领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感受源于我们自己。我们的需求和期待以及对别人言行的理解,导致了感受的产生。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你需要和期待一些东西,所以你用你的感受将它们表达了出来。比方说你想要拉着一个朋友去看电影,但是他并不想跟你去,于是你对他说:“你不陪我去,我自己去看电影有啥意思?”你表达的是他不陪你去你很无聊的感受,但是实际上你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主要是希望你陪我去看电影。”
所以通过理解我们内心的意愿和想法,我们能更容易地去接受我们自身所带来的感受,这样就有利于避免矛盾冲突,在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的同时也为自己考虑。
如果我们直接去批评别人,别人很大概率会回击,“你凭什么来要求我”。相反,如果我们把我们的需要直接提出来,对方就比较有可能做出正面、积极的回应。
第四个是表达具体的请求。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提出请求时要尽量使用具体的形容,减少模棱两可、抽象的言语描述。我们想要做出让对方满意的回应,肯定要先清楚对方的意思,道理是一样的,反过来说,我们越是希望对方给我们理想的回应,我们就越是应该尽可能地把我们的意思表达得清晰明白。当然了,适当请求他人对我们意思的反馈是有必要的。问问他们的想法,以便于进一步开展交流。一旦人们认为你的不理睬是对他们的责罚,他们很可能就会误会,把我们的请求当作一种命令,就好像自己不得不接受、不得不去做一样。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并没有强人所难的意思,而是公平、对等的交流沟通,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沟通重视人们内心的需求,希望了解每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并不是简单地去改变自己来迎合他人。它是联系的,是社交的,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建立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而是在倾听和诚实的基础上。
非暴力沟通还有另一大方面,就是倾听他人。倾听是我们日常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体会他人的观察、感受和需要,然后做出行动来满足他人的请求。同时我们不仅需要倾听别人也要倾听自己,当我们掌握了以上四个要素,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意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在脑子里和自己对话,所以我们也需要和自己进行非暴力沟通,当我们生气、愤怒、痛苦时,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一旦意识到自身尚未被满足的需要,我们就能更好地调整心态。而开始体会到别的情感,无论它们是失望、悲伤或者其他,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求和追逐梦想。
当明确了非暴力沟通的两大方面,我们可以运用它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充分表达愤怒,那么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为以下几步,最开始,先停,冷静,调整呼吸,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先不要去指责或者惩罚。静静地感受自己,回想一下从刚刚到现在发生了什么,然后想想是什么样的想法惹我们生气的,最后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求。
这里再介绍一个非暴力沟通很好的运用——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法表达感激?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热情善良,喜欢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施以援手,遇见他们是我们一生中的幸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激?怎样表达出情真意切而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虚伪?
非暴力沟通告诉了我们怎么合理地表达感激,它有以下三个部分:
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
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在表达感激态度时,不必拘泥于这三个部分的顺序,有时说声“谢谢”或是礼貌微笑就可以了。当然了,如果我们要确定对方是真的听懂了我们要表达些什么,这时关于上面三点的具体语言描述就有必要。
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首先要明确目的,在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感激他人的帮助,而不是想得到什么回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去表达我们内心的活动,而是把自己放在了上帝视角上去判决一件事。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感激的情绪得到了充分表达,对方也更容易感受到这种感激并不是虚伪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最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让我们对于语言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对于那些不假思索直接脱口而出的言语加以修饰后再将它送达到他人耳朵里,这样能有效地避免言语对他人的伤害。当我们不去指责、评价、嘲讽,收到的回复就不会再是恶语相向,当我们发起的交流活动是基于他人感受进行时,可以帮助对方找到自己心里的需求,当我们明了自己的感受、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培养对自己的爱,促进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推荐文章作者及音频录制:林泽琴 吴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