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
中国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在推动智能经济雏形的初步显现。根据中国通信学会统计的数据,2018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同时,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总量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总额超过1200亿元。
从地方集聚效应看,我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多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人工智能产业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呈爆发式增长,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安徽、浙江等地初步形成特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北京高居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榜首,上海和广东分列第二、三位,浙江和江苏两省也集聚了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企业。
北京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国内领先地位初步显现。目前,北京以395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聚集了近半数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了领军企业、以独角兽为代表的高成长企业及潜力初创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例如,寒武纪、比特大陆、地平线已成功研制出专用人工智能芯片,百分点、明略数据、数据堂等一批大数据企业及腾讯云、金山云等云服务商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数据服务和云计算服务;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虹霸在虹膜识别领域取得突破;百度、微软亚太研究院等企业在深度学习及机器学习领域引领行业发展;搜狗、云知声、出门问问等企业在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百度、汉王科技、中科奥森、飞搜科技等企业位列《互联网周刊》评选的“2017人脸识别技术排行榜TOP20”,北京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应用产业生态已逐步形成。
上海紧抓人工智能产业机遇,立足作为金融中心的引力优势,促进芯片、软件、图像识别、类脑智能等基础层和技术层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制造、教育、健康、交通等领域的落地,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产业分布上,浦东区的人工智能企业约占全上海总量的30%,而其他各区也均有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呈现全地域发展的特征。在产业布局上,上海立足于产业优势,促进芯片、软件、图像识别、类脑智能等基础层和技术层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制造、教育、健康、交通等领域的落地,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上海积极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务与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在人力资源、税务系统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深圳创业创新氛围浓厚,投融资发达,促进了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深圳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融资总频次达到172次,投资总额达87亿元,占全国总量比重超过5%,腾讯、华为通过股权投资、技术交易等方式,加强与初创企业的联系,深圳市政府设立总规模为2.5亿元的深圳湾天使基金,共同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以腾讯、华为等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众多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产学研用结合方面,深圳有着众多的实验室和企业研发平台,包括深圳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中兴通讯云计算及IT研究院等,并建有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创新设施密集,为技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17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对外专利申请中,大疆、华为位居国内企业榜前列,腾讯“绝艺”、华为网络大脑、佳都科技人脸识别等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图普科技图像识别技术、华为指纹解锁技术等一大批技术已进入广泛的实际应用阶段。